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沒錢賽什么車? 213 我要做到人定勝車
F1比賽過程中,無論室內P房,還是室外指揮臺,總有一臺電腦屏幕上顯示著雷達云圖,時時刻刻監控著風速跟云層的變化。
并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云層監控數據越來越精準,已經能預估到分鐘級別的下雨時間。
如果遭遇到雨戰情況,就能在車隊語音里面聽到類似于,多少分鐘后會降雨,雨量有多大,亦或者說多少分鐘后降雨會停止這類對話。
當然,這都是十幾年后的氣象雷達精準度,并且適用范圍僅僅局限在當前天空上方云層。
想要預判幾天之后某個時間段是否會降雨,依舊超乎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
但是從云層走向能得到一個預估值,就像天氣預報一樣判斷未來某一天是否會降雨,只不過無法精確到分鐘級別罷了。
當前氣象雷達得到的數據,就是后天正賽降雨概率將超過百分之八十!
為什么陳向北要“看天”賭一場雨戰,以及F1圍場會推崇雨戰車手?
就在于雨戰能最大限度抹平賽車性能之間的差距,并且更加極端的凸顯車手純粹的速度跟實力。
換而言之,也將抹平賽車調校的差距。
畢竟依靠調校空氣套件,帶來的下壓力跟轉向特性改變,遠遠不能跟下雨帶來的濕滑相媲美,那才是真正在賽道上體驗溜冰場的感覺。
雨戰,就意味著一場“絕對”公平的較量!
面對TF110升級套件帶來的截然不同轉向特性,陳向北確實沒辦法在短短時間內就完全適應跟掌控,更別說還要同時做到排位賽跟長距離的測試,這已經超出了車手的能力范圍。
甚至于毫不夸張的說,就算讓最會調車的舒馬赫來開都做不到。
如今的舒馬赫,同樣在適應著輪胎配方改變帶來的“陣痛期”,倍耐力無法做到米其林那樣,給他保證每一圈都可以全速推進的耐用性!
圍場內很多東西都在歷經變化,只有車手主動去適應環境,沒有環境去主動配合車手。
陳向北能做的事情,就是抓住一切變數!
“北,你想賭雨戰?”
奧德托望著氣象雷達圖,開口確認了一句。
他同樣沒見識過陳向北的雨戰水平,這種天氣變化可遇而不可求,除非車隊資本雄厚擁有著自己的私家賽道去測試。
比如周冠羽測試賽車雨胎性能,就是在隸屬法拉利集團的菲奧拉諾測試賽道,并且全程噴水來模擬雨量的大小,力求獲得最真實的效果跟數據。
HRT車隊連風洞都是二手,自然不存在什么私家賽道。
奧德托對陳向北雨戰認知,純粹靠澤野弘樹曾經提過一嘴。
具體放在F1圍場內有什么水平,完全是個未知數。
“嗯。”
得到陳向北肯定的答復,奧德托點了點頭道:“好,就這樣。”
策略組跟車手之間的信任是相互的,既然陳向北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不要去質疑。
二練結束返回酒店,陳向北洗了個澡就回到自己房間,打開筆記本復盤自己兩場練習賽的錄像。
某種程度上來說,陳向北并非完全不適應賽車新特性,甚至于相對之前的舊套件,他更喜歡升級套件的風格,只是沒找到那個最佳平衡點罷了。
現在陳向北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錄像加回憶,來找尋練習賽過程中熟悉的手感,以及關于賽車調校方面的精準反饋。
相比較嘈雜的賽道,寧靜的夜晚更適合思考。
時間就這樣到了第二天周六,陳向北早早就跟技師組成員抵達P房,一同完成對賽車的三練調校。
“更改為中等偏高下壓力方案,我需要更多的彎道速度。”
“前翼角度進行調整,確保前輪有足夠的抓地力,尤其保證高速彎入彎時候的精準角度。”
“懸架調軟,提高賽車機械抓地力。”
陳向北一條條非常精細的說出自己想法,這是他昨晚上統計出來的反饋結果。
站在旁邊的澤野弘樹聽到更改方案,思考片刻后反問道:“這套方案重點放在前輪轉向,卻更容易引發后輪打滑,你能把握住嗎?”
“至少前輪擁有抓地力,能帶來彎中修正的機會。”
陳向北沒有給出肯定,亦或者否認的回答。
原因很簡單,沒誰敢說自己能完全掌控一輛轉向過度的賽車。
馬格努森對F1賽車的轉向不足跟轉向過度,有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評價。
轉向過度就是車尾撞墻,轉向不足就是車頭撞墻。
這句話足以形容操控F1賽車的難度。
陳向北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通過自己這輩子絕佳的車感,去感知賽車尾部在彎道里面的滑動,然后通過不斷修正來維持切線。
這點就是維斯塔潘駕駛紅牛賽車的操作一樣。
某種意義上來說,上輩子陳向北的偶像是舒馬赫,“老師”卻是維斯塔潘。
不管你是否喜歡他的風格,都不得不承認他的車技。
甚至單論硬實力,維斯塔潘跟舒馬赫放在F1歷史GOTA級別車手里面,屬于唯二兩個大六邊形戰士。
塞納不夠穩,教授不夠快,阿隆索太獨,漢密爾頓太擺,維特爾挑車。
這兩人或許某項技術達不到世界第一,比如說不夠塞納快,亦或者不如教授穩。
可F1巔峰車手同樣存在著木桶原理,沒有短板才能稱之為最強!
陳向北上輩子幾乎看過維斯塔潘幾乎全部的F1比賽,對于他的駕駛風格跟操控技巧再熟悉不過,既然紅牛賽車的轉向過度沒有辦法修正,那么就靠著自己絕對實力去不斷修正。
人定勝天或許達不到,卻做到了人定勝車!
“光憑借修正的話,將會損失很多彎道時間。”
澤野弘樹皺著眉頭回了一句,他好歹拿到過日本超級方程式冠軍,對于彎道修正這一套怎么會不了解。
每一次方向盤的轉動,哪怕僅僅影響到千分之一秒的速度,積少成多到最后說不定就會有零點幾秒的損失。
就在這個時候,奧德托的聲音從背后響起。
“賽車調校從來沒有絕對的最優解,需要我們根據車手反饋、實時數據、以及具體的賽車特性做出取舍。”
“澤野,相信北。”
奧德托經歷過舒馬赫的調車時代,如今陳向北給他的感覺,就如同當年在法拉利躍馬王朝時期一樣。
直覺告訴他,陳向北已經有了答案!
“我知道了,奧德托領隊。”
澤野弘樹點了點頭,自己有擔憂可以,確實不應該在這種時候提出質疑。
另一間車庫到場的特魯利,望著全面推翻賽車調校方案的陳向北,臉上神情有些復雜說道。
“索特,你覺得我應該共享長距離數據嗎?”
從目前狀況來看,很明顯陳向北無法進行長距離測試。
正常情況下車隊數據共享,隊友還能提供數據作為參考。可是這一次特魯利跟陳向北存在著絕對競爭關系,雙方賽前已經說好獨自測試。
不過陳向北在賽道上強勢回應蘇蒂爾,哪怕特魯利知道這跟自己其實關系不大,依舊感到心中出了一口惡氣。
要知道去年撞車事故,面對阿隆索跟蘇蒂爾的媒體指責,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幫特魯利說過話,那種被千夫所指的感覺就跟今天的陳向北一樣。
類似的經歷,讓特魯利感同身受,莫名生出一股想要幫助陳向北的沖動。
“特魯利,別天真了,如果今天你換上升級條件,中國新人會雪中送炭數據共享嗎?”
“別忘記了,你們是競爭對手!”
比賽工程師索特當即打斷了特魯利天真想法,好歹也是圍場多年的老車手,為了爭取隊內資源跟車隊席位,兩位車手“同室操戈”的事件數不勝數。
甚至于特魯利自己,當初都是被隊友阿隆索給踢出車隊!
圍場內容不下什么好人,勝利者才配書寫歷史。
聽到索特這句話,特魯利沒有回答,道理其實他懂。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他心中生出一個預感,或許陳向北會這樣做。
當然,這種沒有發生的事情,說出來沒有意義,圍場內終究還是利己優先。
三練很快如期而至,相比較二練的排位賽測試,長距離重載油的速度很明顯要慢許多,車手們之間刷圈速也沒有那么激烈。
陳向北三練出站的前面幾圈,并沒有進行極限推進,基本上跑完一圈就回到P房進行調校,同時換上全新配方的輪胎收集數據。
“教授,今天三練車手們都在測試長距離,按照昨天二練成績預測,你覺得誰能拿到桿位?”
“漢密爾頓。”
普羅斯特非常肯定的回了一句,雖然昨天邁凱輪車隊很明顯藏東西了,但是他們兩位車手分段圈速,都排在了十二支車隊第一的位置。
很明顯,這一站邁凱輪賽車除了F導管的作用,他們還模仿到了廢氣擴散器的精髓,絕對速度上面已經不輸紅牛車隊。
另外普羅斯特非常看好漢密爾頓,認為這名英國車手有超越阿隆索的潛力,假以時日將成為圍場內下一個超級巨星!
“確實,漢密爾頓昨天速度非常快,整體超越了紅牛車隊的維特爾。”
“另外一支進步神速的則是HRT車隊,他們身為今年登陸圍場的新軍,揭幕戰就做到了雙車進入Q3,這一次特魯利更是提升來到了第八的位置。”
“只是擁有新升級套件的車手北,這一站圈速卻慢于自己的對手,教授你認為是HRT車隊存在負升級,還是說北沒能駕馭全新的賽車特性?”
雷德把問題導向了陳向北,這個中國新人算得上目前圍場內的“人氣車手”。
不管是他的速度表現,還是說“張揚狂妄”的性格,反正吸睛無數。
“我認為兩者皆有。”
“三練能通過導播鏡頭看到,車手北的13號賽車還在不斷進站調校,證明到目前為止HRT車隊,或者說車手都沒能完全掌控賽車。”
“練習賽13的排名,或許將成為車手北這一站的最好成績。”
相比較很多解說嘉賓模棱兩可的回答,普羅斯特話語都十分明確肯定。
一方面教授的歷史成績跟地位擺在那里。
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只知道普羅斯特穩,卻不知道普羅斯特狂。
這可是當年退役之后,面對媒體說他畏懼塞納當了逃兵,異常囂張公開宣布重返圍場要干掉塞納的狂人。
更為夸張的,他還真做到了!
別人還得考慮預測錯誤打臉,普羅斯特就沒有這個想法,他對于自己的判斷有著絕對自信。
仿佛就是為了回應普羅斯特,就在他話音落下的瞬間,黑橙配色的HRT賽車從維修站駛向主賽道。
這時候距離三練結束僅剩下最后幾分鐘,很多車手都完成自己的測試項目返回維修站,整條賽道處于相對空曠的狀態。
“馬佐拉,監控數據,這一圈我要推到極限。”
暖胎的過程中,陳向北開口告知了一句。
三場練習賽下來,他都在找尋升級套件的穩定性。
現在,陳向北想要知道升級套件的速度極限在哪里。
穩定性只能決定下限,速度才能決定升級套件的上限,這也是馬佐拉來到賽道想要收集的數據之一。
沒有上限的升級套件,就沒有裝配的價值!
只是之前陳向北做不到挑戰極限,經過幾場練習賽調校下來,他認為自己已經能夠掌控這輛賽車。
“收到。”
馬佐拉回應了一句,這本就是他工作范圍。
只是接下來,他就看到了一項傳感數據的異常,那就是陳向北賽車的轉速拉到了一萬九千轉的紅線!
要知道車隊為了保證豐田引擎的穩定性跟壽命,曾經下調過極限功率輸出。
不過在賽車方向盤右邊,有著一個黑色按鈕,可以開放引擎設置的轉速限制。
也就是說按下這個黑色按鈕,賽車升檔前每個檔位的最高轉速上限都將提升,亦或者最強大的馬力性能。
隨之而來的便是引擎承受的壓力同比增大。
考慮動力單元儲備的問題,以及練習賽過后賽車設置不允許進行調整的因素,陳向北之前都沒有按下過這個按鈕。
但是這一次,陳向北需要挑戰以及測試升級套件的極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隊總部。
拖拉機跑法,得到的數據毫無價值!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原因。
背地里面的原因,就在于面對賽道萬千諷刺,以及圍場內眾多“同事”或多或少的輕視,陳向北想要借機證明自己。
沒有誰喜歡被嘲諷,更沒有誰天生就是反派。
如果可以的話,陳向北會讓質疑者閉嘴!
一腳地板油下去,豐田引擎發出的咆哮,要比以往時刻都更加的猛烈。
伴隨著速度的瘋狂提升,陳向北沖刺通過賽車起跑線,進行著三場練習賽下來第一個飛馳圈。
這種引擎功率全力輸出的怒吼,以及賽車速度直觀變化,已經能夠讓看臺觀眾們感受到,他們下意識把目光集中到了陳向北身上。
中國小子三練最后時刻,才打算去推圈速嗎?
“陳向北速度有點快呀,能感覺到跟之前慢悠悠的測試不同。”
“是不是昨天蘇蒂爾激怒他了,今天打算來個一鳴驚人?”
“早就該這樣了,老子看過陳向北低級別方程式比賽,不拿出點顏色看看,哪還有那個桀驁不馴的車手北樣子?”
“加油,車手北!”
賽道上中國觀眾興奮了起來,這兩天練習賽陳向北都很平穩,二練也沒推出來什么極限圈速。
以至于看臺上很多鬼佬,嘲諷陳向北揭幕戰成績是曇花一現。
現在倒讓他們看看,到底是什么叫做真正的實力!
“奧德托,北打開了全功率輸出模式,是不是有些沖動了?”
馬佐拉朝著奧德托匯報了一句,他畢竟是首席比賽工程師,決定著車手的賽道策略。
“是的,北沖動了。”
“可年輕人要是不沖動,那還能叫年輕人嗎?”
賽車運動之所以富有激情,看點就在于年輕車手的熱血、上進、無所畏懼上面。
如果連練習賽都不敢去追尋速度與激情,那他就不是自己當初欣賞的那個中國新人。
敢于玩命,才是最初讓奧德托,意識到陳向北跟其他中國乃至于亞洲車手的不同之處!
賽道上面,打開了轉速限制的TF110賽車,開始壓榨著發動機的全部潛能,同檔位之下轉速比之前調小足足高了接近一千轉。
轉速帶來了更高的扭矩爆發力,更快的提速,也同樣帶來的更難的操控性跟車身穩定性。
陳向北在彎道里面,感覺自己賽車尾部,就如同魚尾一樣左右擺動,需要不斷的調整修正才能保持走線。
不過這種調整修正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彎道數量的增加,修正次數卻在同比例的減少。
這種情形的出現,只證明了一件事情,那便是陳向北真的掌控了換上升級套件之后的TF110賽車!
賽道看臺觀眾從之前的不屑,再到漫不經心,最后看著計時器圈速,臉上流露出震驚跟不可置信。
甚至于就連解說臺的普羅斯特,都第一次神情流露出了異樣,中國小子的走向完全出乎他預判之外。
伴隨著TF110賽車高速呼嘯通過終點線,大屏幕上出現了三練最終成績。
1分25秒314!
這個圈速直接干到了練習賽排行榜第二,僅次于邁凱輪車隊的漢密爾頓。
霎那間,原本囂張的圍場,變得鴉雀無聲……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