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沒錢賽什么車? 212 方向錯了負升級
“WTF,蘇蒂爾這是在做什么,挑釁車手北嗎?”
“廢話,擺明就是擋車挑釁動作,別忘記上一站車手北的莽撞加塞,圍場老將還能被新人騎在頭上?”
“蘇蒂爾看來是真跟HRT車隊過不去了。”
“我認為蘇蒂爾干得漂亮,好好治治中國佬的囂張氣焰!”
現場數萬觀眾看著大屏幕畫面,也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陳向北跟蘇蒂爾身上。
其中很多人都流露出興奮激昂的神情,本身他們就對陳向北沒什么好感,再加上賽前發布會的囂張言行,現在蘇蒂爾在賽道上出手,剛好給中國新人長長教訓。
讓車手北明白F1圍場,不是他可以猖狂的地方!
面對看臺眾多本土跟歐美觀眾的叫囂,現場華人車迷跟陳向北支持者們沒有發聲。
一方面勢單力薄。
另外一方面,他們沒有底氣。
陳向北終究是個沒有根基的新人,很多時候打打“嘴炮”別人可能不計較,如果真刀真槍的干起來,需要付出的代價承受不起。
簡單粗暴一點形容,那就是歐美車手或者圍場老將,就算開斗氣車撞個一兩場也沒多大事情。
新人,特別是一名亞洲新人,外界輿論跟車隊管理層,不會給他這種放縱資本。
比如佐藤琢磨,雖然他賽道事故率偏高,但其實跟后世諸多知名“導演”完全沒法比,問題更多出現在賽車本身故障上面。
可圍場內整體輿論環境,卻把他當做負面典型,甚至是一個笑話看待。
誰都知道放肆桀驁有多爽,卻沒有幾個敢于豁出一切。
以至于連看臺上的中國觀眾,潛意識里面都覺得陳向北應該克制大局為重。
“奧德托,北好像有點麻煩,需不需要給他下達車隊指令?”
測試工程師馬佐拉看著轉播畫面,有些擔憂的詢問一句。
在他眼中一個中國新人,大概率沒有經歷過賽道上的惡意爭斗,難以獨自處理好這件事情。
這時候就需要車隊給點建議,要么忍讓,要么選擇一個最佳超車點。
“不需要。”
沒有絲毫猶豫,奧德托就給出回答。
“北他不喜歡主動惹事,卻從來不會怕事。”
“馬佐拉,你不能用常規亞洲車手的印象去看待北。”
還沒等馬佐拉弄明白這句話什么意思,站在旁邊的布里亞托利就補充道:“別被中國小子外表欺騙了,他其實骨子里面有著好戰基因。”
說罷,布里亞托利還拍了拍馬佐拉肩膀,一副等著看好戲的神情。
沒錯,陳向北的“好戰”一面,很多時候被中國新人的身份給掩蓋,甚至于讓外界覺得他才是好欺負的那個。
事實上,陳向北更喜歡去“欺負”人。
布里亞托利有著天生的“伯樂”眼光,他能觀察到車手的某些天性并且助長放大。
這就是為什么,無論花布口碑有多差,舒馬赫跟阿隆索都沒有說過一句壞話。
他看到了陳向北那顆“躁動”的心!
賽道上的陳向北接連被擋了幾下,臉上神情逐漸由之前的不明所以,變成了一抹淡淡的興奮笑容。
蘇蒂爾這種擋車動作,難道以為自己在捏軟柿子?
確實如同陳向北猜想的那樣,蘇蒂爾真沒把中國新人給放在眼中,哪怕對方揭幕戰跑出第五的好成績。
不管是為了車隊指令,還是說回敬巴林站強勢加塞,反正蘇蒂爾打算通過這一圈,讓中國小子學會什么叫做規矩!
兩輛賽車一前一后飛馳,賽道導播鏡頭此刻就完全鎖定在他倆身上,甚至于很多提前回到維修站的車手,都跟車隊策略組們一起興致勃勃的看著大屏幕。
想知道中國新人,面對這種情況怎么破局。
陳向北首先按照常規方式彎道超車,對此蘇蒂爾有著充足的防備,他依靠豐富的攻防經驗,以及賭中國小子不敢冒險撞車的心理,防守的非常強硬。
接連兩個彎道,陳向北的13號賽車,幾乎是貼著蘇蒂爾賽車后輪,眼睜睜看對方防守變線玩著蛇皮走位。
換作巴林大獎賽超車的彎道抓地力,陳向北絲毫不慫對方彎道走防守線,只要輪胎抓地力足夠外道超車都沒有問題。
可是現在嚴重的轉向過度,以及中等下壓力調校方案,陳向北穩住賽車都非常吃力,更別說去做到什么彎道超車。
甚至于某個時間段,陳向北都能感受到賽車尾部的擺動!
但凡速度再快點,亦或者轉向角度大點,陳向北毫不懷疑TF110會原地陀螺。
“賽道上HRT車隊13號車手北,非常貼近印度力量15號車手蘇蒂爾,兩人不斷左右變線進行著攻防戰。”
“可問題是目前是第一場練習賽,理論上不存在任何競爭關系,難道說受到天氣炎熱的因素影響,就連車手的火爆脾氣都上來了嗎?”
雷德不知道其中恩怨,只能用猜測加調侃的方式進行解說。
倒是普羅斯特補充道:“北的進攻欲望很強烈,看來他絲毫不畏懼圍場前輩。”
“只不過從畫面中能感覺到HRT賽車彎道很掙扎,跟巴林大獎賽的特性截然不同,不知道是調校因素,還是說受到新套件升級影響。”
不得不承認,就算退役多年,普羅斯特的眼光依舊毒辣。
僅僅一眼就看穿了陳向北的想法,以及TF110賽車遭遇的困難。
歷史級GOTA車手,名副其實!
跑在前面的蘇蒂爾,望著后視鏡里面進攻無果的13號賽車,嘴角上揚浮現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印度力量的研發實力很弱,賽車基本上處于圍場內中下游水平,揭幕戰他拼盡全力跑進Q3,卻早早跟特魯利撞車退賽,失去了跟陳向北交手的機會。
現在看來,揭幕戰吹上天的中國小子不過如此,羅斯伯格擋不住根本原因就是純菜。
如果沒有世界冠軍父親,羅斯伯格壓根就不配進入梅奔!
很快兩輛賽道就出了12號彎,映入眼簾的是一段長直道。
過了這段長直道,再經過一個連續組合彎,便到了維修通道的入口,意味著這場“追逐戰”的結束。
蘇蒂爾心情很輕松,陳向北彎道都超不過去,直道更不可能。
巴林站各支車隊統計數據,HRT賽車最高尾速排名第六,可以說跟印度力量賽車不相上下。
就這速度,憑什么長直道超車?
不過緊接著蘇蒂爾就從后視鏡里面,看到了13號賽車快速接近,很明顯是吃到了自己尾流。
中國小子抓尾流這么老練?
蘇蒂爾其實出彎進入長直道的時候,刻意變道走了非常規行車線,就是為了擾亂尾部氣流,避免給陳向北抓到利用“彈弓效應”超車。
結果萬萬沒想到,陳向北還是抓住了!
中國新人對氣流的敏感性,有些超乎蘇蒂爾的預計,可他依然不慌。
只見蘇蒂爾一腳油門下去迅速變道,打算再度擾亂賽車尾部氣流,甚至是制造亂流延緩陳向北的速度,這就是在賽道上打拼多年的車手老辣之處。
但這一次,蘇蒂爾失算了。
陳向北壓根就沒打算再去變道抓尾流,相反利用蘇蒂爾變道瞬間,一腳地板油下去HRT賽車速度再度飆升,居然硬生生強勢越過15號賽車后輪,提前搶占了最佳入彎線。
HRT賽車還能提速?
蘇蒂爾看著身旁一點點追上來的黑橙賽車,頭盔下臉龐寫滿了震驚。
明明HRT極速跟印度力量差不多,為什么陳向北還能做到長直道提速硬吃自己?
更重要一點,HRT賽車有這個性能,陳向北之前為什么不用?
大多疑問充斥著蘇蒂爾腦海,面對眼睜睜就要超過自己的陳向北,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再去思考這些問題,不愿意失敗的本能反應讓他心一橫,打算把這個中國新人給撞出賽道。
就如同他揭幕戰把特魯利給撞出賽道一樣!
有車隊管理層的支持,蘇蒂爾絲毫不在意什么車損問題,他不相信中國新人也能不在乎。
只見蘇蒂爾一把變道擠了過去,就在前輪眼看就要撞到陳向北后輪的時候,HRT賽車詭異的再次提速了一點點,后輪躍升到印度力量賽車前鼻翼的位置。
F1賽車前鼻翼都是碳纖維制作,并且為了減輕重量非常脆弱。甚至于出現過“薯片”前鼻翼,賽道上跑著跑著自己斷掉的先例。
當前鼻翼碰到后輪的剎那被輕松撕碎,缺少前部氣流引導的15號賽車,立馬就失控不斷旋轉沖向賽道緩沖區。
公園草地上出現了深深的車轍,卻依然無法讓賽車靜止下來,直至撞到了邊緣護欄。
陳向北從后視鏡里面看到了蘇蒂爾撞車畫面,此刻他臉上神情充斥著冷漠,就如同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玩火者,必自焚。
蘇蒂爾作繭自縛,陳向北不是什么圣母,自然不會有絲毫的同情。
只是賽道上的這一幕,卻讓現場沸騰了起來。
“沒什么好說的,就是干!”
“看來我真是低估了陳向北,他要是個軟柿子根本就成為不了F1車手!”
“陳向北真他媽硬,這才是中國爺們的血性!”
中國觀眾跟陳向北支持者激動萬分,很多人都站起身來高呼。
確實在這個時代,極少能看到孤身征戰海外的中國運動員,有著如此強硬跟血性的表現。
贏不贏先不說,至少陳向北不慫!
與此相對應的便是澳洲跟歐美觀眾,他們看著蘇蒂爾撞車更加氣急敗壞起來。
這下不僅僅是指責陳向北狂妄,還強調起他的危險駕駛屬性。
中國小子參加的兩場大獎賽,就引發了兩場賽道事故,很多時候壓根就是奔著撞車去的。
當然,對此陳向北毫不在意。
蘇蒂爾把撞車當做威脅手段的那一刻起,就得承擔相對應的后果。
他以為老子會怕?
“各位觀眾,15號車手蘇蒂爾發生了賽道事故,根據賽事中心的指令第一場練習賽提前結束。”
“這場事故真是出乎意料,只能說蘇蒂爾有些沖動,北則極其強硬,希望接下來賽事車手們都能保持冷靜。”
賽事解說雷德打了句官腔,沒有偏向于任何一方。
只是關掉話筒之后,他還是朝著普羅斯特說道:“教授,北的賽車速度明明領先蘇蒂爾,他卻選擇在最后長直道階段超車,并且感覺有放慢提速的嫌疑。”
“你認為他有沒有故意的心理?”
這句話語要是公開說出來,算是相當于嚴厲的指控,FIA會立馬介入事故調查。
面對雷德的問題,普羅斯特淡淡一笑道。
“就算北有故意心理,他還能操控蘇蒂爾惡意變線嗎?”
在普羅斯特看來,現場部分車迷跟雷德的指責,都忽視了一個前提。
那便是蘇蒂爾才是這場事故的主導者!
你不能發生了意外,就搞誰弱誰有理那一套,把責任全部推給車手北。
要知道蘇蒂爾是名老將,陳向北才是那個新人,他應該對自己的挑釁行為負責。
普羅斯特的反問,讓雷德有些啞口無言,確實很多時候偏見已經形成了一座大山,中國新人稍微強硬一點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事實上陳向北確實沒有故意的想法,畢竟強硬歸強硬,他還不至于惡意撞車,去做這種有違體育道德的事情。
更多在于陳向北摸索到了部分賽車特性,那便是整車下壓力的大幅度降低,自然意味著長直道尾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要知道F1賽車單論絕對零百加速性能,以及最高極速性能,其實是不如某些超跑。
一方面是受限于技術規則,F1賽車性能被加了種種封印,相反超跑就沒有這個顧慮。
另外一方面,就是F1賽車追求賽道速度,它的某些性能被空氣下壓力給限制住了。
沒有夸張的空氣下壓力限制,F1賽車就能展現出它強悍的推重比,任何超級超車都達不到這種輕量化的極致。
前排可變襟翼調整,再搭配上失速尾翼,直接給了TF110賽車長直道打開DRS提速的效果,不用再去依靠賽車尾流帶來的彈弓效應。
簡單點說,陳向北就是憑借長直道絕對尾速,把印度力量的賽車給硬吃了!
陳向北開著賽車返回P房車位,策略組成員沒有任何別樣的情緒,大家都認為剛才的強硬表現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技術組更是第一時間,就檢修陳向北賽車尾部,看看碰撞有沒有造車輪轂或者懸架損傷。
唯有布里亞托利靠了過來,用著調侃語氣說道:“北,你身上的進攻天性,新生代車手已經越來越少了。”
布里亞托利說了一句實話,隨著賽事規則跟機械穩定性提升,F1圍場賽事風格整體愈發偏向于保守,大家不再強調什么快意恩仇,更多是想著順利完賽。
曾經塞納那種收官戰主動撞車報復,就為了出一口惡氣的事情,可能永遠都不會在圍場里面看到。
還沒等陳向北回話,奧德托就打斷道:“賽車反饋是什么?”
奧德托認同陳向北強硬,可他卻不希望年輕人被花布洗腦,日后搞出些什么主動撞車的事情。
塞納確實做出過主動撞車的事情,可他的偉大為從來不是什么報復。
布里亞托利的引火言語,很明顯因果倒置。
“賽車轉向過度非常厲害,需要整體調整下壓力方案。”
“另外提高差速器鎖止率,最大化提高出彎牽引力,我需要賽車的平衡穩定性。”
這次沒有過多詳細繁瑣的反饋,陳向北精準的說出自己需要的調整。
如今HRT團隊默契已經培養出來,無論是策略組還是技師組,都熟悉了陳向北的駕駛風格,以及他想要的調教結果。
“OK,澤野、水谷,根據反饋以及數據分析結果,第二場練習賽前完成調教。”
隨著奧德托一聲令下,車組成員立馬動員起來,陳向北則進行短暫的休息跟調整。
下午一點半,第二場練習賽準備開始。
這一次參與的賽車只剩下23輛,蘇蒂爾雖然本人沒什么大礙,但是賽車沒辦法短時間就修復完畢,他將缺席剩余兩場練習賽。
二練主要測試方向是排位賽調校方案,阿爾伯特公園賽道超車難度相對中等偏上,意味著排位賽的結果將很大程度影響正賽排名。
為了避免輸在起跑線上,車隊會偏向于使用排位賽調校方案,就凸顯二練圈速尤為重要。
整個二練過程風平浪靜,就連陳向北遇到羅斯伯格跟科瓦萊寧兩位有過節的車手,對方都沒有做出任何“出格”的舉動。
這就是“強硬”帶來的效果,軟柿子誰都想捏,卻沒有誰敢去踢鐵板!
只是二練陳向北的圈速成績很不理想,最終成績為1分25秒855,排在全部車手的十三名。
至于隊友特魯利,二練成績為第八名。
F1速度快慢最好的比較對象,就是同隊的隊友。
陳向北不僅比特魯利慢了0.5秒,并且他還是用的是全新套件,這下讓賽道上嘲諷聲音瞬間大了許多。
伴隨二練結束賽車回站,測試工程師馬佐拉神情非常凝重。
“根據傳感器數據,新升級套件引導氣流走向非常紊亂,為了適應套件去更改調校方案,還連帶影響到了機械下壓力,過彎速度更慢了。”
“北,我認為你需要在三練中,找尋一套全新的調校方案。”
二練圈速算是證實了新套件存在“負升級”,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看陳向北能不能利用最后一次練習賽,找尋到賽車調校平衡的那個甜品點。
否者就算陳向北有天賦跟實力,也追不平賽車的性能差距。
聽到馬佐拉的話語,P房內眾人沒有說話。
因為這對于一名新人而言,絕對是強人所難的事情。
升級套件的研發方向“錯誤”,怎么靠車手在練習賽中調整過來?
要都有這個本事的話,賽道上就不會存在什么“負升級”。
甚至就連站在旁邊的特魯利,內心都沒有撿便宜的高興情緒,畢竟升級方向錯誤就意味著一切都得推倒重來,這將影響到HRT兩位車手接下來的成績。
就在眾人沉默的時刻,陳向北站了出來說道。
“沒問題,三練放棄長距離測試,用來找尋一套全新調校方案。”
陳向北依舊保持著冷靜,上輩子他這種沒有背景的車手,開爛車靠自己反饋調校才是慣例。
對于這種情況,他早就已經心如止水。
“那長距離怎么辦?”
水谷翔反問了一句。
“看天。”
陳向北說完這句話后,把目光放在了監控屏幕的氣象雷達圖上面。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