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四百二十二章、苦肉計vs將計就計
“你們干的好事!”
永寧帝沒好氣的訓斥道。
簍子越捅越大,現在該怎么善后,他也不知道。
前面是勛貴們鬧,今天之后就該文官上場表演。
“陛下,自古奸臣多是詭計多端,我等這些粗人哪里分得清。
剛才的變故,以微臣之見,就是敵人的苦肉計。
如果不是賴耀華,那王八犢子故意挑釁引我們動手,也不會發生這檔子事。
您可是親眼看著的,動手的不光是我們,還有文官互相下黑手。
今天的事,您得為我們做證,可不能任由那幫書生胡說八道。
比如:推徐閣老撞柱子的那位,就不是一名文官。
您還是追查一下,究竟是誰在暗中謀劃,制造了今天的慘案。”
梁國公一臉憨厚的說道。
有些事可以干,但絕對不能承認。
甭管剛才的變故是怎么回事,現在勛貴們都必須咬死是文官的苦肉計。
“陛下,臣覺得梁國公說的對,這背后肯定有陰謀。
賴耀華多么精明的人,正常情況下怎么會說那種話,擺明就是在故意找揍。
您看周國丈都被打沒了門牙,可不能放過兇手啊!”
保齡侯跟著附和道。
今天這一仗,不光勛貴們在沖鋒陷陣,外戚一樣沒閑著。
盡管死的舞陽侯是太后一族,同其他外戚沒有關系,大家還是要表明立場。
這種關鍵時刻,參與混戰,沒人記得你。
如果選擇冷眼旁觀,大家肯定會惦記上,事后就不用在圈子里混啦。
尤其是貴妃皇后的家屬,他們若是不出手,消息傳到太后耳中,女兒在宮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因為舞陽侯之死,太后和皇帝都鬧僵了。
舍不得折騰兒子,不等于也舍不得折騰兒媳,越是寵妃越容易被遷怒。
一句身體抱恙,天天叫過去侍疾盡孝,皇帝都不能阻止。
后宮中折騰人的手段多了,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人折騰成黃臉婆。
一旦嬌顏流逝,皇帝的寵愛還能留下幾分,誰也不敢嘗試。
“滾!”
“朕不想看到你們!”
“等等,今天的事情,不準流傳出去!”
永寧帝忍不住怒罵道。
雖然死的都是文官,但不等于參戰的勛貴和外戚,就毫發無損。
現在這幫家伙,擺明是要耍無賴。
如果按照自己的性子,永寧帝恨不得把這些礙眼的家伙全部下獄。
理智告訴他,事情不能這么干。
外戚是自家人,他下不去手,不然后宮先亂了。
勛貴是實力派,要對他們下手,讓誰去執行都是一個問題。
剛才侍衛進場后拉偏架,盡管做的很隱晦,永寧帝還是察覺到了。
對勛貴出手,那就砍在了帝國大動脈上。
既然都動不了,那就干脆眼不見為凈。
“陛下,請為死去的閣老們做主,不能放過這些劊子手啊!”
見永寧帝趕人,留在朝堂上的文官急忙阻攔道。
皇帝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們可就虧大發了。
文官集團的高層,這一波差點兒全部帶走,活下來的也在急救。
如果不討個公道,往后大虞就成了武夫當國。
“陛下,您看奸臣又跳出來了。
其他文官都裝傷,等待御醫救治,就這幾個家伙逞能!”
鎮東侯的補刀,讓一眾青年文官傻了眼。
難怪剛才抬走了那么人,感情是意識到局勢不妙,戰略性裝暈。
聰明人都知道,局勢玩崩了,趕緊躲出去。
據理力爭,讓皇帝治勛貴外戚的罪,純粹是做夢。
這樣的圣旨一下,那就是眾叛親離。
文官強勢是建立在規則體系下的,當規則被打破那一刻開始,他們瞬間變得弱不禁風。
“既然不想離開,那就留下吧!
汪逸風讓東廠的人看著他們,在事情處理完之前,誰也不允許離開皇宮!”
永寧帝惱羞成怒下令道。
勛貴外戚文官都卷入進去,現在他只能倚重宦官的力量。
可惜永寧朝的宦官勢弱,沒有能力壓制任何一方,發揮不了決定性作用。
“奴婢遵旨!”
嘴上接了圣旨,內心深處汪逸風卻是暗自叫苦。
軟禁這幫人,可不是什么好活。
一會兒宮中有人過來打招呼,他要是不放人會得罪后宮,放了人又會得罪皇帝。
兩邊他都得罪不起,夾在中間是左右為難。
“你們覺得剛才的變故,是不是文官的苦肉計?”
離開了大殿,永寧帝略顯猶豫的問道。
看得出來,他是懷疑上了。
賴耀華的挑釁,明顯不像正常人干的事。
按照以往的慣例,只要在朝會上打一架,皇帝各打五十大板,勛貴的逼宮之勢就化解了。
“陛下,有一定的嫌疑。
昨天晚上,賴耀華去拜訪了徐閣老。
從他們今天的表現來看,確實有挑逗勛貴們動手,演苦肉計的嫌疑。”
鄭英逸忐忑的回答道。
昨天收到兩人會面的消息,他選擇了無視,沒有第一時間向皇帝上報。
畢竟,文官之間串門是常態,每次都上報皇帝也忙不過來。
“然后,計劃被那幫勛貴們知道了,索性來一處將計就計。
利用文官鋪設的舞臺,一舉把文官集團打殘。
高層被武力摧毀,下面的人群龍無首,除了打嘴仗外,頂多再來一次百官罷朝。
反正爛攤子,都是朕去收拾,同他們沒關系。
這是賭定了,朕現在不敢動他們!”
永寧帝冷笑著說道。
朝堂上的爾虞我詐,經歷的多了,他也不是政治小白。
粗看勛貴和外戚出手太過狠辣,把自己陷入不利境地。
可仔細一看,他們完全是贏麻了。
血戰血償完成啦,還順勢重創了文官集團。
高層損失慘重,想要恢復過來,絕非一朝一夕。
并非文官缺乏替補,恰恰是他們的替補成員太多。
涉及到利益,誰都不會讓步。
在發起文武之爭前,文官各大派系內部,先要上演一輪老大之爭。
派系內部爭完了,文官集團中話語權之爭,又得再斗上一場。
一切捋順之后,才會把矛頭對準勛貴外戚,算過去的舊賬。
在這一過程中,勛貴外戚也不會坐以待斃,少不了擴張勢力。
只要能繼續保障武力上的優勢,就算文官們卷土重來,也休想再現以文御武的局面。
“陛下,或許是巧合。”
徐忠恩忐忑的回答道。
如果皇帝的推測正確,那么文官集團接下來還要倒霉。
痛打落水狗的時候,勛貴們是不會手軟的。
在昌平之戰中,朝中二品以上文官,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下面的人,也有不少卷入其中。
復仇的時候,可不會把他們忘了。
慈寧宮。
“太后,剛剛收到消息。
今天的朝會上,勛貴外戚和文官打起來了。
據說當場死了十幾名文官,連閣老都死了三人,傷者更是數以百計。
現在傷員正在宮中接受救治,看樣子還要死上幾個。”
聽到太監的帶來消息,原本臉色蒼白的太后,瞬間露出了笑容。
對朝中局勢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可對她這死了弟弟的婦人來說,卻是最大的好消息。
“早就說過,哀家的弟弟不能白死。
那幫勛貴外戚們,難得硬氣了一把,皇上怎么處理的?”
太后一臉關心的問道。
仇人死了,還是在朝會上被活活打死,這也算是千古奇聞。
雖然發生這種事,對皇帝影響不小,但她顧不上那么多了。
前面找皇帝商議的時候,就拒絕了復仇提議,她的心里憋了一肚子火。
“陛下,沒有表明立場,只是暫時軟禁了眾人。
估摸著是想要盡量掩蓋,以保住朝廷的體面。”
中年太監急忙解釋道。
在宮中任職,最重要的就是消息靈通。
熟悉永寧帝都知道,皇帝這是想捂蓋子。
“皇帝還是太年輕,把面子看的太重。
有些事情,該撕破臉,就必須撕破臉。
罷了,不提這些煩心事。
大臣們受傷,也是為了國事,哀家也不能表示一二。
谷月,把哀家的靜心藥,給他們端過去服用。
一把年紀的人,做事還這么沖動,容易惹出亂子來。
記住了,送給那些害死哀家弟弟的人即可,他們最需要靜養。”
在后宮中混,能夠成為最后的勝利者,自然不會缺乏狠辣的一面。
原本她還在考慮怎么復仇,現在機會就送上門來。
直接下毒,手段太過粗暴。
但是端錯了藥,還是可以有的。
就算死后驗尸,也檢查不出來什么。
“太后,這不好吧!”
“百官跟前有侍衛守著,煎藥的過程也有人全程監督。
想要更換湯藥,并不容易。”
谷月忐忑的回答道。
這種要命的任務,一旦走漏半點馬腳,負責執行的人都會喜提九族消消樂。
至于宮中的太后,火燒不過來。
不等調查深入,他們就會先一步被滅口。
“有人監督,正好洗清你身上的嫌疑。
宮中侍衛都是聰明人,他們會替你掩護的。
甚至你不干,他們也會出手。
血仇只能用鮮血了結,不會有人多事的!”
太后一臉冷漠的說道。
光她一己之力,這種事情肯定不能干。
可現在綁上了勛貴集團,宮中遍地都是自己人。
只要事情做的干凈,就不會留下任何隱患。
靜心藥又不是毒藥,表面上看沒有任何問題。
送藥的宦官,都可以當場表演試喝。
無非是好好睡一覺,幾乎沒有副作用。
選擇這么干,主要是拖延傷員的治療。
對一些重傷員來說,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傷口發炎很容易一命嗚呼。
事實上,勛貴系的行動,比她還先一步。
除了拉偏架下黑手外,侍衛們抬傷員的時候,故意漏掉了擔架,直接就開始上手。
個別文官遭遇專門照顧,在這一過程中,遭受了二次傷害。
御醫救治傷員時,又恰好把他們落在了最后,唯恐他們不死。
如果事先沒人暗示,光靠侍衛們自發行動,不可能一出手就直接鎖定目標。
“奴婢遵旨!”
見太后打定主意,谷月急忙答應道。
干了這苦差事,還有一線生機。
拒絕的話,連慈寧宮都出不去,就先成了化肥。
養心殿。
“陛下,該拿出章程了。
現在這個點,已經過了下朝時間。
百官們遲遲不歸家,容易引發京中動蕩。”
徐忠恩上前提醒道。
軟禁百官確實能封鎖消息,不過這只能一時之用,拖延不了多少時間。
如果事先有預謀的話,遲遲見不到人回來,自然知道宮中出了事。
文官們有備用手段,都是沒啥好怕的,頂多再讓皇帝丟一次臉。
永寧帝丟臉的事情多了,也不在乎多增加一次。
可那幫勛貴的后手,殺傷力就無法確定了。
“嗯!”
“下封口令,然后放沒受傷的官員回去。
告訴當事人,誰敢走漏風聲,朕滅他的滿門。
其他官員未歸,就說宮中發生瘟疫,正在進行救治。”
永寧帝想了想說道。
甭管這個解釋,外界是否相信,他都必須進行捂蓋子。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朝廷的威嚴就全沒了,他這皇帝的身份也不再那么尊貴。
“陛下,大事不好!”
“御醫傳來消息,正在救治的傷員又死了三個,還有幾個也是命不久矣。
死者全是高官,并且和昌平之戰有關聯。”
鄭英逸急匆匆的趕來說道。
天子親軍不好當,人是在他眼皮底下沒的。
一追查死者身份,瞬間嚇了他一跳。
從朝會上的混戰到現在,死的全都是大人物,并且都和舞陽侯率領的勤王大軍覆滅扯上了關系。
一個兩個可能是巧合,一系列的巧合串聯起來,那就是針對性謀殺。
“又死了三個!”
“好!”
“好!”
“真是好的很!”
“看來朕這幫忠臣,還真是勤勉啊!
連殺人都不掩飾了,是不是哪天不高興,連朕的人頭一并拿去。”
“查!”
“不管追查到誰身上,都必須把事情查清楚!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敢如此膽大包天。!”
永寧帝忍不住暴怒道。
接二連三被人的算計,連自己的生死都不可控,擱誰身上心情都會不爽。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