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歸義非唐  >>  目錄 >> 第485章 盧龍告危

第485章 盧龍告危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北城二千 | 歸義非唐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歸義非唐 第485章 盧龍告危

“殺!!”

“嘭——”

“額啊!”

乾符二年正月初五,在朱溫用計使時溥率軍往徐州而去后,時溥當即南下占據了下邳。

得知此事的曾元裕,由于需要分守諸縣,無法集中兵力攻打時溥,只能坐視時溥在下邳割據,同時在各處募兵。

只是募兵雖然容易,但甲胄卻沒有那么容易打造出來。

時溥眼看雙方撕破臉皮,干脆也不再遮掩,開始分兵攻掠下邳南部的宿州。

曾元裕得知時溥作為,隨即率兵三千攻打下邳。

彼時時溥正南下攻打宿州,得知曾元裕來攻,急命麾下列校劉知俊率軍一千回守下邳。

在曾元裕與時溥打得不可開交時,身處岳州的高駢也不免有些著急了起來。

“朱全忠手段雖然多,可他兵寡將少,成德與昭義遲遲不敢撥亂反正,朱全忠敗亡也不過數月時間罷了。”

岳陽樓內,高駢背對高欽,面朝煙雨成墨的洞庭景色,深吸口氣盤算著局勢。

高欽聞言,隨即開口說道:“即便朱全忠被討平,可北邊還有河朔三鎮和昭義。”

“眼下魏博在攻打劉繼隆麾下鄭、滑、濮三州,劉繼隆不可能在討平朱全忠后坐視不管吧?”

“若是他主動進攻魏博,必然引起其余三鎮警惕。”

“三鎮若是為求自保而同氣連枝,劉繼隆必然深陷與三鎮戰事之中。”

“阿耶,那個時候,是不是就是我們動兵的時候了?”

他的這番話落在高駢耳中,高駢微微頷首,卻又搖頭:“劉繼隆不會給太多時間,如今最為富庶的江東、兩浙還在宋威、董昌手中。”

“眼下必須趁二人結盟對抗我軍前,率先覆滅其中一人才行。”

“唯有得到整個江南,吾才能多路出兵,從劉繼隆手中奪取徐泗、三川之地。”

話到此處,高駢看向高欽:“吾讓你去做的事情,做得如何了?”

高欽聞言不假思索的作揖道:“廬州刺史李罕之已經奉阿耶為正朔。”

“只要阿耶出兵,他必然響應阿耶,成為我軍東進淮南之臂膀!”

面對高欽這番言論,高駢并未反駁只是頷首道:“既是如此,我軍也該活動活動了。”

“敕令,以王重任為兩浙討擊使,俞公楚為其副,節制四萬兵馬向兩浙攻去,發表文以董昌為賊。”

“敕令,以梁纘為江東討擊使,姚歸禮為副,節制三萬兵馬向江東攻去,發表文以宋威為賊!”

“敕令魯褥月征召諸蠻,以大軍二萬及諸蠻南下,勸降蔡襲。”

眼看北方局面如此,高駢也不敢耽擱,他知道劉繼隆現在分身乏術,如果不趁這個機會將南方群雄剪除,后續他定然沒有太多實力來應對劉繼隆南下。

“末將領命!”

高欽心中按耐不住的激動起來,畢竟只要能將董昌、宋威、蔡襲三人拿下,那長江以南便都是他們的了。

屆時再對付了北邊的康承訓和曾元裕,重復南朝舊疆,與劉繼隆拉鋸江淮之間便容易許多了。

他恭敬退出岳陽樓,而后開始發出敕令,以江西七萬大軍運轉起來。

高駢動兵的消息,自然是瞞不過劉繼隆安插在湖南地區碟子的耳目。

四萬大軍所調動的錢糧不在少數,而在高駢攻打董昌的同時,齊魯之地也是捷報頻頻。

在這樣捷報頻頻的日子中,唐廷舊臣們也終于等到了劉繼隆尚公主的日子。

“拜……”

正月十八,隨著元宵結束,劉繼隆便正式尚李梅靈位側妃。

整個過程雖然繁瑣,但能以此手段暫時安穩唐廷舊臣,這還是十分值得的。

相比較疼愛李梅靈的李漼,李佾就顯得有些摳摳搜搜了。

李梅靈的嫁妝也不過數萬貫,莫說與李漼承諾的百萬貫相比,便是連一些名門都不如。

不知道李漼泉下有知,會不會被李佾此舉氣得活過來。

“公主可往公主府而去了。”

眼看親迎的流程結束,禮部尚書蕭溝便面帶歉意的朝李梅靈行禮了起來。

李梅靈緩緩抬頭,此時的她頭戴花釵博鬢,這是一種由金銀珠寶制成的禮冠,兩側垂有博鬢(長飾帶),無法將面容遮蓋,但卻也能讓人看得朦朧。

饒是如此,當她看向劉繼隆時,卻依舊能看到劉繼隆面容大概。

雖說劉繼隆比李梅靈父親李漼還大幾個月,但確實如李佾及群臣所說那般,劉繼隆姿貌不凡,龍章鳳姿。

若非提前知道劉繼隆年齡,乍一看還以為其不過二十八九的青年,著實要比歷年科舉的探花郎還好看。

“既是如此,公主先回公主府,吾稍后便前往。”

劉繼隆緩緩開口,望著年紀二十有三,以后世眼光來看正值青春的李梅靈,雖說平常也看過不少美女,但李梅靈這種貴氣偏多的美女,著實是他第一次碰見。

對于劉繼隆尚公主,唐廷舊臣與關西群臣都認為各自受到了委屈。

唐廷舊臣覺得讓李漼生前最疼愛的公主嫁給劉繼隆,無疑是對李漼的侮辱。

關西群臣則是覺得李梅靈既然嫁給了自家殿下,就不應該單獨居住公主府,而是應該居住內院。

李梅靈的公主府就在漢王府旁邊,雖說只是走幾步路的距離,但這在關西群臣看來,便是天大的委屈。

劉繼隆倒是不在意這些,能穩住唐廷舊臣這股政治力量,別說走幾步路,便是走個數百步也不算什么。

“妾身告退……”

李梅靈看著劉繼隆,不知不覺兩朵紅霞浮上面頰,心里的委屈卻沒了大半,轉身跟著官員向外走去。

蕭溝看著皮日休帶著李梅靈走出喜慶的漢王府正堂,不免為她感受到幾分委屈。

公主向來為尊,而駙馬以其為主,而今卻要以劉繼隆為主,不知先帝看到,又該如何痛斥自己這群人。

“唉……”

他在心中嘆了口氣,隨后對劉繼隆作揖:“殿下政務繁忙,宴席便從簡而就吧。”

“嗯!”劉繼隆自然沒有太多心思在宴席上逗留,畢竟剛剛趙英幾次前來找他,結果都因為正在親迎而不得不離開。

能讓趙英如此三番五次到來,顯然是有不少消息。

如此想著,劉繼隆開始走出正堂,前往堂外各宴間推杯換盞。

唐廷舊臣大多都是擠出來的笑容,而關西群臣這邊雖說也不太舒服,但面對劉繼隆前來,他們還是十分熱切的一飲而盡。

安撫他們過后,劉繼隆便離開了前院,前往了中堂。

待他來到時,中堂卻已經坐著高進達、李商隱二人。

“殿下……”

“起來吧。”

見劉繼隆到來,二人紛紛行禮,劉繼隆則是抬手示意二人起身,接著坐到主位:“何事發生?”

“萊蕪、新泰、輔唐、高密、諸城……此五縣已經為挈彪與斛斯都督所得,朱全忠手中只剩十縣一關。”

高進達恭敬行禮,所匯報內容正是漢軍在齊魯所取得的新成績。

幾乎坐擁大半個齊魯的朱溫,如今只能龜縮沂蒙山與五蓮山間的沂州。

他昔日所謂強壯的兵馬,兩萬被困淄青二城,上萬被李陽春所覆滅,僅有兵馬不過萬人據守二州。

“感化軍節度使曾元裕響應朝廷檄文,發兵一萬進攻朱全忠,然朱全忠遣使者離間,大將時溥率軍自立,割據下邳的同時,攻打宿州諸縣。”

“眼下曾元裕手中還有徐泗濠三州,而時溥則占據下邳及宿州,感化軍恐怕指望不上了。”

李商隱開口說著,同時補充道:“魏博牽制我軍近三萬兵馬,僅憑李陽春手中兵馬,想要守住兗州,還得出兵攻打沂州,恐有不逮。”

“斛斯都督麾下近萬馬步精騎,有兩千駐扎登萊二州,僅有八千兵馬在密州。”

“不過朱溫已經率軍北上駐扎莒縣,依托沐水修筑塹壕,布置營壘,不易攻打。”

面對李商隱這番話,劉繼隆看向正在記載的幾名起居郎:“把齊魯的沙盤抬過來。”

“是……”其中一人起身前去安排,不多時便有兵卒抬著七尺長,五尺寬的沙盤抬了進來。

盡管不可能完美復制如今的齊魯地形,但這塊沙盤卻能讓劉繼隆知道齊魯大致情況。

“沐水沒有結冰?”

劉繼隆詢問李商隱,李商隱卻搖頭道:“沐水上游不易結冰,即便結冰也冰層薄弱,難以行軍。”

見他這么說,劉繼隆倒是沒想到,不過南北跨越四五百里,河流竟然都能有這么大差距。

眼下雖然已經開春,但齊魯地區的氣溫還是比較低的,不曾想沐水上游無法結冰,這就讓漢軍攻城拔寨的難度增加了。

若是沒有魏博攪局,最好的進攻路線就是從中原三鎮抽調兵馬,讓李陽春直接走費縣進攻。

如今李陽春兵馬不足,想要讓他進攻,必須先為他補充兵馬。

為今之計,只有先擊敗入侵河南的魏博兵馬,隨后分兵給李陽春,擊敗朱溫后,再招降葛從周、張歸霸等人了。

思緒間,劉繼隆主動開口道:“令安破胡率三千精騎前往滑州,接替鄭畋節制三軍,擊敗魏博后,分兵一萬南下馳援李陽春,歸李陽春節制。”

劉繼隆自然可以自己出鎮領兵,而且他有自信能在極短的時間里擊敗魏博來犯兵馬,再南下討平朱溫。

可他如今剛剛尚公主,如果他現在前往鄭、滑二州,難免會讓唐廷舊臣多想。

更何況圍攻葛從周與張歸霸,著實不需要安破胡、王式、陳靖崇那么多人。

撤走安破胡,等待討平朱溫后,也能讓安破胡繼續北上義昌、義武,鉗制河朔三鎮。

“臣領命……”

高進達與李商隱恭敬應下,而這時卻有校尉來到中堂門口作揖:“殿下,悟真大德求見。”

“請!”聽到悟真到來,劉繼隆就知道悟真大概是想通了。

悟真在吐蕃治河西時就常常跟隨洪辯僧人前往喇薩,而洪辯僧人則是被吐蕃贊普授予過紫袈裟的高位僧人。

如果能以悟真作為人選去吐蕃傳教,那對劉繼隆來說必然有利。

以宗教來同化吐蕃人,再在政治、經濟上扶持沒盧丹增,這便是劉繼隆對付吐蕃的手段。

在他這么想的同時,悟真也帶著兩名年紀與劉繼隆相差不大的僧人走入了堂內,對其作揖。

“僧人悟真,攜弟子參見殿下……”

“大德請起。”

劉繼隆面帶笑意抬手,隨后在悟真及其弟子起身后說道:“大德考慮如何?”

“大德只需要坐鎮河州,以弟子前往吐蕃傳播佛法即可。”

他倒是想讓悟真去傳播佛法,但架不住悟真年事已高,送他去吐蕃無疑是送死。

“此事貧僧細細斟酌,既然是對朝廷和佛法有益,那貧僧自然無法推脫。”

“只是如今天下在冊僧人十五萬六千余,在朝廷治下便有六萬八千多名僧尼。”

“若是以殿下要求,恐怕這六萬多僧尼只會十不存一。”

悟真驚詫于中原僧尼數量,同時也擔心經過劉繼隆頒布政令導致中原佛法受損,不免勸解。

劉繼隆聞言卻搖頭道:“若是連祠部的科考都無法通過,這樣的僧尼又如何稱得上大德?”

“此次科考便定在九月初十,由大德出具試卷,要求包含《法華經》、《楞嚴經》、《金剛經》等十二種經典。”

“十二種經典囊括十二張試卷,科考持續六日,每日考兩張試卷,每張試卷以百分為標準。”

“因今年開考,故此只需考八百分以上者,皆可得到度牒。”

“往后每年只選拔科考前一千二百人發放度牒,其余僧尼若是無法通過科考,可前往吐蕃傳播佛法,從沙彌一步步做起。”

“此外,寺僧所轄只包含寺廟,寺廟之外的土地盡數收歸地方衙門所有。”

“前往吐蕃傳播佛法的僧人,除了可以接受信徒供奉外,另可派人前往就近衙門,憑度牒領取與佛秩相關的錢糧俸祿。”

“沙彌每年可領祿米十五石,此外還有鹽油茶布等物資。”

“比丘年俸五十石,其余物資翻倍,并多出棉布的物資。”

“禪師年俸百石,除了鹽油布茶棉外,還增有錦緞,蜂蜜和赤色袈裟。”

“法王年俸三百石,除禪師的待遇翻倍外,還有賜肉、金銀法器和紫袈裟。”

劉繼隆開口過后,悟真就知道朝廷治下的僧尼,恐怕只有半成能通過此次科考。

屆時大量僧尼只能還俗,而少部分人利益熏心者,則是會前往吐蕃傳播佛法。

盡管從沙彌晉升到法王需要二十年時間,但法王的俸祿也足夠讓他們眼熱。

單論祿米而言,法王俸祿比得上正四品官員,禪師則是能比得上正六品官員。

這樣豐厚的待遇,注定了會有不少人利益熏心之徒假借傳法之名,前往吐蕃享受富貴。

悟真在心底嘆了口氣,隨后對劉繼隆作揖:“貧僧定會在三月內將試卷制出。”

“此事吾會派人協助的。”劉繼隆頷首回應,接著便見悟真告辭離去。

待他走后,李商隱與高進達也皺眉看向了劉繼隆,恭敬道:“殿下,吐蕃地區僧人待遇如此優厚,恐怕將會有不少利益熏心之徒前往吐蕃傳法。”

“若是如此,那方才不錯。”劉繼隆嘴角輕佻,他可不認為中原百姓能忍受吐蕃地區的環境。

退一萬步來說,哪怕真有百姓能夠接受吐蕃的環境,在當地成就禪師、法王之位,那劉繼隆不僅不難過,反而會高興。

要真是有幾萬人涌入吐蕃傳教,苯教和天竺傳播來的諸多教派恐怕都要被趕到吐蕃山南地區去了。

只要沒盧丹增不干涉,中原佛教肯定能在吐蕃弘揚,

若是沒盧丹增想要反抗,劉繼隆恐怕就要派張昶、鄭處率軍去找他談談了。

張昶、鄭處的水平放在中原算不上什么,但對付對付沒盧丹增卻沒什么問題。

以如今吐蕃的情況,哪怕聯合沒盧丹增都恐怕難以拉出五萬甲兵。

更何況吐蕃的奴隸起義可還沒有徹底鎮壓下去,劉繼隆記得這場起義會讓吐蕃內部元氣大傷,再也沒有抬頭的可能。

“殿下,僧人只需要傳播佛法就行嗎?”

李商隱似乎想到了劉繼隆往日的手段,不免詢問起來。

劉繼隆聽后搖頭,笑著說道:“自然不是。”

“所有的佛經,都是以官文書寫,教導的僧人也是以官話教學。”

“此外還需要與沒盧丹增商量清楚,奴隸亦可學習佛法,成為僧人,免除勞役。”

“吐蕃成就僧人者,每年可選三百人入長安、洛陽祠部學習,事后派回吐蕃,修建寺廟繼續傳法,待遇與中原傳法僧人相同。”

他話音落下,李商隱便明白了他的想法。

這些在吐蕃出身的僧人將會成為朝廷在吐蕃的耳目,而他們也將在傳法的過程中影響日后的吐蕃。

若是能利用教派控制吐蕃境內的輿論,這可比派數萬大軍深入吐蕃的威力還大。

奴隸們自然是更愿意相信奴隸出身的僧人,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奴隸主。

“若是如此,那臣沒有異議了。”

李商隱頷首不再發言,高進達見二人這么說,也頓時明白了劉繼隆的理念,隨后對其作揖:“殿下,臣告退。”

“臣告退……”李商隱也跟著告退。

劉繼隆頷首準許,見二人離去后,這才看到趙英從門外走入堂內。

“殿下,高駢對江東、兩浙動兵了。”

趙英的消息,讓劉繼隆神色微變:“動用了多少兵馬?”

“恐怕不少,光湖南地區的民夫便調動了五萬多,江西應該更多,但我們尚未在江西設下諜子,故此不明。”

“不過宋威、董昌二人麾下兵馬最少六萬,高駢所用兵馬,應該不少于這個數。”

趙英將自己所探查的情報盡數說出,劉繼隆聽后頷首,卻又繼續道:“且先看著,我軍眼下無力干涉江南,先把河北平定再說。”

“是!”趙英一如既往的毫無異議,只是埋頭執行劉繼隆的政令。

眼見劉繼隆沒有別的吩咐,他隨即退出了中堂,而劉繼隆則是處理了兩個時辰的政務,感覺天色差不多后,這才出門前往了隔壁的公主府。

彼時公主府外早就有不少人在盯梢,看到劉繼隆在黃昏時分走入公主府后,他們紛紛將此事稟告給了后面的人。

在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最關心此事的李佾。

李佾得知劉繼隆留宿公主府,原本還因為朱溫、魏博表文而寢食難安的他,今夜終于得睡了個好覺。

在他們休息的同時,漢軍對益都和淄川的圍攻卻仍在繼續。

半個月的強攻,兩座城池的磚墻都已經被炸開了,但架不住城墻太厚,且葛從周、張歸霸準備了足夠多的沙袋,以至于漢軍強攻半月都無法攻入其中。

眼見火藥被消耗的差不多,他們只能繼續包圍兩座城池,等待火藥運抵前線再發起進攻。

“這城池不好打,幾次攻上去都被擊退,馬道上站滿了人,城池不大卻兵馬不少。”

牙帳內,不少將領發著牢騷,坐在主位的王式并未說什么,只是對眾人安撫道:

“葛從周、張歸霸二人不好對付,無需著急攻陷城池,南邊朱全忠連連敗退,等待南邊的弟兄攻下沂州和海州,此二城無需攻打而自降矣。”

“即便他們不降,眼下已經開春,我軍火藥若是運抵,即可用穴攻將城墻徹底炸塌,而后攻入城內。”

王式倒也不貪功,畢竟討平朱溫只是開始,北邊的河朔三鎮和昭義鎮才是重頭戲。

面對他的安撫,諸將雖然都不再抱怨,但心底卻始終覺得有些不服。

王式看在眼底,自然知道他們在不服什么,故此詢問道:“圍城這一個月來,我軍死傷多少,還有多少弟兄能上陣?”

“陣歿一千二百余,傷殘四百余,尚能調動八千三百余人。”

鹿晏弘作揖開口,王式聽后點頭:“我軍死傷都如此之多,城內葛從周所部必不好過。”

“諸位不必焦躁,等待我軍火藥抵達,便可破城。”

王式的話,總算將他們安撫了下來。

只是在他們抱怨的同時,淄川城內的情況也并不好。

“額啊……”

“殺了我吧!殺了我……”

漆黑的巷內,葛從周聽著耳邊傳來的凄厲哀嚎聲,心里止不住的抽搐。

漢軍的幾次進攻雖然都被擊退,可死傷的兗海軍將士卻不是個少數。

“節帥……”

兩名將領走到葛從周面前,葛從周抬頭,二十多歲的臉上卻充滿了滄桑。

“還能救嗎?”

面對他的問題,兩名將領搖了搖頭:“大多都是血崩,還有傷口腐爛,救不了。”

葛從周聞言,低頭沉默片刻,末了才下定決心:“給個痛快吧!”

他心里在說出這話時十分難受,畢竟這些都是他錘煉了兩年多的老卒。

見他話音落下,兩名將領轉身前去下令,不多時巷內兩側屋舍中便傳來了剁骨肉的聲音,凄厲的哀嚎聲漸漸消失。

片刻后,兩名將領重新回到葛從周面前,葛從周開口道:“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可用之兵?”

“不足七千……”

“弟兄們的士氣不佳,尤其是前幾日得知兗州被攻破后,不少人都覺得沒了希望,想要投降……”

兩人說這話時有些心虛,畢竟漢軍總共就發起了五次強攻,而他們依托地利,雖說五次都將漢軍擊退,每次卻死傷卻不少。

葛從周聞言深吸口氣,死傷那么多兄弟,他早有了這個準備,但他已經投降了朱溫,若是再投降劉繼隆,這讓他如何自處?

更何況朱溫并未投降,自己投降豈不是背主之舉?

“早知如此,不如當初在黃河與漢軍交戰,哪怕戰死也算死得其所了……”

葛從周不免有些后悔,這幾日他不是沒有率軍出城突襲過漢軍,奈何漢軍反應不慢,每次帶給漢軍的死傷都不算多。

他與王式,看似兵力相當,但漢軍素質遠勝兗海軍。

正面作戰,葛從周覺得自己討不得好,不如繼續堅守,以守待攻。

雖說不知道漢軍死傷多少,但這些日子單陣上所見就有不少五百具尸體。

漢軍素有搶奪陣歿將士尸體的習慣,能留下五百具尸體,恐怕漢軍死傷沒有兩千,也有千五了。

城外的漢軍,恐怕已經恨透了自己,自己即便投降,日后恐怕也會遭受排擠。

葛從周苦笑幾聲,他只能盡量堅守淄川,為朱溫爭取足夠多的時間。

若是如此都依舊輸給了劉繼隆,那只能說他們輸的不冤。

思緒間,他往黑暗的巷中走去,直到身影沒入黑暗中。

齊魯的戰場就這樣僵持著,而當初叫囂搶掠中原的魏博牙兵,此刻卻連河南諸縣的城墻都摸不到。

樂彥禎率軍二萬七千,自臨河、黎陽兩縣分兵渡河,而鄭畋卻在羅隱的建議下,率軍一萬五千在此地依托衛南北部的河渠布防。

樂彥禎雖然率軍渡河成功,卻根本突破不了這條從濮陽北部,一直向西經過衛南,連接黃河的河渠防線。

“砰!”

“直娘賊的,當初一個個叫囂要攻入城內,這幾日每次強攻不利便結陣后撤,根本不聽軍令!”

“若是繼續如此,這個位置你們自己來坐!”

黃河南岸那連成數里的營壘中,博州刺史樂彥禎此刻正在對著帳內的牙將們發泄著自己的脾氣。

若是換做平時,這些牙將早就罵回去,甚至揮拳痛毆樂彥禎了。

只是眼下事出有因,加上他們理虧,他們只能忍下脾氣,但依舊埋怨道:

“沒錯!眼下官軍與曾經的官軍天上地下,某等哪里能想到如今的官軍竟如此驍勇?”

“漢軍軍中又有那類似雷霆的東西,某等還未靠近河渠,便被他們用此物攻打,雖說打不死多少人,可士氣都被打沒了,人心惶惶的,怎么帶兵?”

這些牙將少時讀過不少兵書,樂彥禎倒是還能與他們交流。

若是面前都是魏博的那些牙兵,那他可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眼見他們還知道說理,樂彥禎也消了脾氣:“若是繼續這樣打,肯定打不進去。”

“干脆不打了。”

“沒錯,這河南某看著殘破,不知道被搶了多少遍,肯定搶不到什么好東西。”

“反正蝗災也過去了,災民也逃到南邊了,在此處用力,不如回鎮好好快活!”

樂彥禎看著這群牙將的模樣,原本好不容易平息的脾氣,頓時被他們弄得又升騰了起來。

“直娘賊!當初說要打的是汝等,如今不打的也是汝等,汝等究竟要如何?!”

樂彥禎站起來質問他們,他們卻也有些尷尬。

本以為南下是捏軟柿子,結果捏到了個石頭。

把這個石頭吃了吧……崩牙,不吃吧又忍不下這口氣。

想到這里,這些牙將自己也都有些不知道現在該怎么辦了。

“干脆撤軍吧?”

“撤軍?”

眼見他們這么說,樂彥禎也是氣得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他本來還想借助這個機會,將自己的威望好好拔高拔高,結果打出這種虎頭蛇尾的戰事,回去恐怕連博州的州兵都敢輕視自己。

“混賬,明日辰時出營交戰,某必要攻破官軍!”

樂彥禎脾氣上頭,可牙將們卻不愿意慣他了。

“直娘賊,這幾日州兵死了四千多,魏博的弟兄都死了三百多,你還有何面皮強攻?!”

“沒錯,要依某說,便是你指揮大軍無能,這才導致死了這么多弟兄!”

“狗鼠的家伙,讓你說兩句也就罷了,罵個沒完了是吧?!”

牙將們先后起身,樂彥禎頓時有些下不來臺了。

“某不管,反正明日拔營回河北,這河南殘破得很,根本沒東西可以搶!”

“明日辰時拔營北上,如若不聽,便自己帶著州兵去攻吧!”

他們先后離開牙帳,根本不把樂彥禎的軍令放在眼里。

樂彥禎要是真敢動手,他們也不介意把樂彥禎腦袋摘了,送到洛陽請降。

到時候就說是樂彥禎蠱惑韓君雄,朝廷到時候若是不想多生事端,必然會接受,畢竟以前不都是這樣嗎?

“狗鼠!狗鼠!!”

看著這群牙將將自己拋下,樂彥禎是真的想拽著這群人,好好告訴他們魏博現在面對的局面到底有多么兇險。

只是這群牙將都懶得聽他解釋,更別提那些只知道磨練武藝,連兵法都鮮少學習的牙兵了。

此刻的樂彥禎,心里可謂憋屈,而魏博的這些牙將也果然沒有令他失望。

翌日卯時,不等他下令,魏博的牙兵們就開始收拾行裝,讓民夫裝車準備后撤回魏博了。

樂彥禎無奈,只能以五千博州兵馬斷后,掩護大軍撤回魏博。

“他們這是在干什么?”

衛南縣城樓前,早起的鄭畋穿著罩甲遠眺北邊的魏博營盤,滿臉疑惑。

匆匆趕來的羅隱見狀,心里也有些捉摸不透:“看似要進攻,但這番姿態更像是在撤軍?”

“莫不是魏博鎮內發生變故,他們準備北撤了?”

鄭畋聽到這話都不由眼角抽搐:“戰事不過打了半個月,雖說魏博死傷不少,但陣上所見以州兵居多,應該不至于傷筋動骨才是。”

鄭畋在以唐廷過往對魏博的經驗判斷著,可羅隱卻搖頭道:

“尚書所言若是放在昔年則對,放如今則相差遠矣。”

“昔年朝廷與三鎮爭斗,軍隊出境則弱,二者皆出境則旗鼓相當。”

“如今魏博出境而我軍戰意昂揚,樂彥禎及其麾下將領,自然能察覺我軍與昔日官軍不同,故此知道繼續交鋒,死傷的還是魏博兵馬。”

“下官若是樂彥禎,也會選擇此時撤軍,等待漢王殿下揮師北上,在鎮內依托城墻與我軍交戰。”

羅隱跟著劉繼隆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加上他本來就善于揣摩他人,自然能猜到魏博軍如今的情況。

鄭畋見他這么說,只能嘆氣道:“他們若是撤退,我軍便可全力強攻朱全忠了。”

“只是我軍驍勇,若是殿下準許攻入魏博鎮內,眼下恐怕不僅能擊敗這支兵馬,甚至能以三州二萬多兵馬北上占據衛、澶二州。”

“殿下定不會準許。”羅隱篤定,鄭畋又何嘗不知,但他實在不想放過由他領兵擊敗魏博的名聲。

沒有劉繼隆首肯,他麾下這一萬多漢軍根本不可能聽從他軍令北上。

由此便可知曉,劉繼隆在軍中威望到了何種地步。

不過鄭畋也能感受到,隨著劉繼隆麾下軍隊吸納的關東百姓越來越多,軍中的氣氛也漸漸往跋扈走去。

關東的氛圍如此,哪怕普通百姓也沾染了不少風氣,變得有些跋扈。

好在漢軍之中以隴右十萬兵卒為主,其余兵卒即便想要掀起風浪,也很難實現。

只是若要拉攏這些兵卒卻也容易,只需要利誘即可。

鄭畋雖不打算這么做,但他覺得日后總會有人利用這點來反噬劉繼隆。

想到此處,鄭畋就不免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眼下不過四十七歲,若是辭官歸鄉,亦或者被閑賦,他自然受不了。

可若是將此事奏表劉繼隆,他又心有不甘。

在他糾結的同時,羅隱卻突然開口道:“尚書可知道,忠武、宣武、義成三鎮如今復墾了多少荒地?”

“嗯?”鄭畋疑惑看向羅隱,不知道他為什么詢問自己這件事,但他還是搖頭道:“不知。”

“已經復墾七成了。”羅隱的話,讓鄭畋忍不住腳步停頓。

他錯愕看向羅隱,羅隱卻笑呵呵說道:“自開元以來,三鎮之地便多有百姓逃亡,到咸通時更不必多說。”

“如今殿下治理三鎮不過兩年,三鎮九州的百姓便安居樂業,努力復耕荒地,其它藩鎮的百姓也多有逃亡三鎮者。”

“兩年間,百萬流民進入其中,如今三鎮九州已然恢復二百萬口,復耕土地一千二百余萬。”

談及此處,羅隱卻又忍不住搖了搖頭,惋惜說道:“昔年會昌時,三鎮九州人口不下四百萬,而今卻只有二百萬了。”

“好在百姓期盼的太平總算來了,鄭尚書……”

羅隱話里的意思,鄭畋自然能聽清楚。

昔年河南道百姓雖然有四百多萬,可耕地卻并不算多,這并非是可耕種的土地少,而是朝廷對百姓盤剝太甚,地方衙門更是放貸為生。

百姓若是當個佃戶還沒事,若是自己去開墾土地,哪怕衙門已經將此地視為荒地,可隨意開墾。

但只要荒地得到開墾,衙門中的官吏就會施展各種手段來奪取田地。

對于普通百姓,更是逼得他們借貸,過幾日便利滾利,隨后搶奪他們的耕地。

長此以往,百姓也不再開荒,而是選擇去給世家豪強當佃戶,換口飽飯就行。

朝廷雖然知道,但開始并不在意,直到幾十年后,隨著各地耕地越來越少,地方衙門才急了。

他們開始發放農具和種子來招墾,但百姓已經吃過虧,不管給出什么待遇都不再開墾荒地了,所以拋荒的土地越來越多,衙門能收上來的賦稅越來越少。

賦稅少了,他們便加稅,加稅了百姓就逃荒,百姓逃荒后能收的賦稅就越少,只能繼續加稅,如此惡性循環。

這些事情,廟堂上的人都知道,可朝廷的信用早就掃地,百姓是怎么都不愿意復墾了。

如今劉繼隆來了兩年,百姓卻如此熱情的開荒復墾,可見百姓有多支持劉繼隆。

“荀子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宗亦是十分認可,而今民心如水,盡屬殿下,故此太平。”

羅隱話音落下,對鄭畋輕笑幾聲,鄭畋也自然知道了他想說什么。

他的臉色微微有些難堪,好在這時有快馬突然從衙門方向疾馳而來。

“尚書,義昌急報!”

快馬在城下叫嚷,鄭畋借著臺階看向快馬:“送上來。”

兵卒翻身下馬,急匆匆趕上馬道,將一份急報遞給了鄭畋。

鄭畋接過急報,本來以為是魏博入寇滄、德二州,但當他看清信中內容后,他頓時便合上了書信。

“何事?”

羅隱好奇,他還未見到過鄭畋這般緊張的時候。

鄭畋卻不理會,而是對左右擺手:“你們都退下。”

左右跟隨的將領和兵卒紛紛退出十余步外,這時鄭畋才嚴肅著將急報遞給了羅隱。

羅隱從他臉色上看出了不對勁,小心接過急報打開,而鄭畋的聲音也在他耳邊響起。

“盧龍節度使張允伸病重,殿下等的機會到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歸義非唐目錄  |  下一章
歸義非唐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