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入侵美利堅 第四章 分化
入夜前,鎮內趕來領取土豆罐頭的人數超過五十,探索隊攜帶的‘免費’補給被直接清空。
整個過程出乎意料的靜默,沒有預想中的激烈反抗,也不見劫后余生的喜迎王師,更像是例行公事的流程。
鎮內的幸存者顯得非常麻木,給他們東西也換不來什么好話,但也不拒絕——像極了一群來領救濟的流浪漢。
大多數幸存者覺著有人送東西給自己是應該的,甚至怪罪探索隊來的太晚,給的東西太差。
要不是沒得吃,他們對土豆罐頭肯定是不屑一顧——這種不冷不熱,甚至稱得上‘嫌棄’的態度讓探索隊很是頭疼。
來之前,大家想過一旦遇到大量幸存者要怎么辦?都覺著己方能應付,實在不行就撤退。
可僅僅第一天,現實就給所有隊員上了一課——靠點小恩小惠收賣不了人心,甚至可能養出貪欲。
真要有幾百上千的幸存者冒出來,就憑避難所里的百來號人,壓根控制不住。
只有康格斯這位前任警長覺著理所當然,美利堅的底層向來怨氣沖天,覺著別人欠自己的。
入夜不久,周青峰把陳瑞、羅格等人叫來,用無線電聯絡上避難所的蕭金浪,大家一起開個小會。
“鎮上的幸存者數量比我們預計的多,如果能用好這批人力資源,對我們今后的發展肯定大有好處。如果用不好,麻煩就大了。”
“網上很多新聞,說窮到要死的懶鬼吃福利吃的理所當然,吃的理直氣壯。之前當個笑話看,現在才發現真有這樣的人。”
“我們面臨一個極大隱患,就是百來號人身處一個文化和人種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些白人黑人是怎么看我們的?少數個體因為和我們享有同樣的資源,或許能跟我們同心協力。
但其他非我族類呢?從今天的狀況看,他們只怕沒對我們心存善念,尤其在我們占據更多資源的情況下。”
開會的都是自家人,大家都可以敞開了說,提出的問題也很尖銳,就是如何在和外界交流時保全自己?
如果是在國內,遭災遇難了,活下來的抱團取暖,彼此協助。可這是在國外,情況完全不同。
周青峰想想自己在末世遇到的那些紛爭,對此沒啥好見解。倒是蕭金浪有個主意.
“以少御多,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學英國佬,以超然的姿態在對手中挑撥矛盾,別讓敵人形成鐵板一塊,盡可能的將他們細分。”
這話倒是叫人眼前一亮,對喜歡講團結,講友誼的東方人來說,‘分化’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處事方式。
周青峰立馬想道,“挑撥黑人和白人的矛盾?比如鎮上的黑人數量少,聯合黑人對抗白人。”
羅格在白天的急救中積累了更多的認識,“黑人白人中還應該繼續細分,有勢單力薄的,和抱團成群的。
另外,白人也是個統稱,有信天主的,信福音的,信雜七雜八的;有英裔、德裔、愛爾蘭裔。
這幫家伙自己內部肯定矛盾重重。
我們可以優待某些族裔,比如墨西哥裔,如何?只要敵人一盤散沙,對我們的威脅就小了。”
這想法立刻打開眾人思路,頓時覺著眼前的困難小了不少,沒必要對所有異族都一視同仁。
陳瑞還加了一句,“除了分化敵人,我們還得增強自己,收容和我們三觀一致的,但警惕‘香蕉人’。”
主意是好主意,可該如何執行呢?
周青峰開會時,一個個黑影在鎮內東竄西竄,偷偷摸摸的靠近他們所在的房屋,逐步接近到百米以內。
白天領罐頭的奧馬爾就在其中,但處于拖后的位置,蹲在房屋角落,注目觀察。
天黑前,這家伙聯絡了不少鎮內幸存者,鼓吹他那套‘與其乞食,不如搶掠’的想法。
探索隊雖然兵強馬壯,但總共才十二人,數量上的劣勢讓不少野心勃勃的家伙多了幾分覬覦。
能活到現在的幸存者都不是靠心慈手軟,一個個自私自利,翻臉無情,對于劫掠和殺戮早已習以為常。
白天看周青峰等人面色紅潤,衣著干凈,不少幸存者就心生怨恨——都是苦熬末世,憑什么你們能吃香喝辣,我們卻吃糠咽菜?
對于奧馬爾的提議,響應者不在少數,有那么三四十號人口頭答應。
只是松散的聯絡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組織,夜里愿意出來行動的也就七八個。其余的不是不愿來,而是沒那個條件。
鎮上早就沒供水供電,除了少部分人的屋頂上裝了光伏板,其他幸存者連個照明工具都沒有。
特別是缺乏肉食后,夜盲癥甚至成了個普遍問題,天黑就成瞎子。
這七八人也不愿聚在一起,分散在不同方向緩緩靠近。到了百米距離,他們不約而同的減緩速度。
奧馬爾曾經是個生存狂,靠光伏給一具夜視儀充電,能依稀看清百米外充當掩體使用的改裝皮卡。
那些皮卡動力極強,基本在八百馬力以上,扭矩上萬‘牛米’,附帶裝甲和機槍后更是勢不可擋,可以當裝甲車用。
五輛皮卡環形圍住中間一棟兩層房屋,屋頂上似乎有觀察哨,但沒亮燈。奧馬爾摸不清對面底細,想著讓‘友軍’先去試探一二。
這一蹲就好幾分鐘沒動靜,誰也沒動。
反而倒是負責警戒的馬可世在監控屏幕前驚出一身冷汗,連忙把周青峰等人喊來處置。
皮卡上有軍用級的夜視儀,供電更是有上百度的大電池做依靠,功率遠超單兵使用的型號——電子設備里,功率就是王道。
同樣距離內,探索隊的夜視儀能看得更遠更清楚。
周青峰來了之后只瞧了眼,毫不猶豫就下令道:“對于這種不明原因的窺探,一律視作有敵意,用機槍打幾個短點射過去。反正打死了不犯法。”
探索隊的遙控機槍自帶激光測距,武器站跟機槍是聯動的,在皮卡內就能操控。
車上警戒的隊員盯著夜視儀的顯示屏,像玩游戲似的用遙控手柄選擇目標,完成鎖定.
就在皮卡開火前,窺探的幸存者不知是膽子大,還是真想試試探索隊的老底,有人搶先射擊。
黑夜中響起刺耳的槍聲,子彈嗖嗖的飛過來,打在改裝皮卡的裝甲板上,發出鐺鐺的幾聲脆響。
探索隊的十二名成員都被嚇了一跳,所有人立刻在無線電里詢問,通訊頻道內喊聲不停,極為嘈雜。
越嘈雜越喊,直到把頻道堵死。
“別像一群菜鳥似的嚷嚷,通通給我閉嘴。”周青峰抓著話筒吼了一聲,“有傷亡通報傷亡,沒傷亡的尋找任何可疑目標,開火!”
聽到夜里有人開槍,奧馬爾就知道麻煩了。他立馬縮脖子,從窺探的街角避開。
就在下一秒,對面皮卡上的機槍開火,五挺中口徑的M240噴出半米長的火焰。
七點六二毫米的全威力機槍彈‘突突突’的射了過來,連續幾個短點射,十幾發子彈將木制房屋的墻角打的碎屑崩裂。
奧馬爾已經閃開了,依舊被木刺扎的睜不開眼。他只覺著魂飛魄散,雙手著地,連滾帶爬的離開。
這人算逃得快的,其他逃得慢的直接尸橫當場,倒地不起。
槍響過后,幾條機械狗飛快的竄了出來,繞著槍戰現場轉了幾圈,尋找可能的漏網之敵,進行補槍。
整個過程持續不到三分鐘就停下。只是夜里黑乎乎,有夜視儀也難以掌控全局,以至于探索隊上下都忙忙亂亂。
當晚崗哨加倍,機械狗潛伏在百米外,無人機每隔半小時就將住所周邊巡飛一遍,直到天亮。
隔天,已經投靠探索隊的萊拉女士起床整理被褥,才得知昨晚發生了一場小小的戰斗。
“半夜有人朝探索隊開槍,然后皮卡上的機槍還擊了,被打死了好幾個。”說話的也是個投靠的女子,三十幾歲,叫喬安娜。
昨天有十幾個幸存者投靠了探索隊,都是些已經撐不下去的老弱婦孺,為了活命已經顧不上別的。
為了隊伍的安全,這批人吃過晚餐后被安置在落腳房屋的地下室,夜里睡得死死的,對外面的狀況毫不知情。
得知探索隊毫發無損,萊拉倒是松口氣。她受夠了顛簸流離的生活,迫切想要安頓下來。探索隊若是被擊退,對她反而是個災難。
“鎮上的男人沒個好東西,被打死了也活該。”
喬安娜點點頭,認可了這個觀點,而后低聲問道:“你覺著這支探索隊收容我們是做為什么?會不會是對我們有想法?”
萊拉明白這話什么意思。
苦難的生活讓男人們一個個獸性十足,女人若是沒個依靠,日子可難過了,出賣皮肉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
同樣的,探索隊的隊員們在避難所憋了一年,昨天少不了在僅有的幾個女人身上目光流連,似乎有點意思。
萊拉聳聳肩,嘆氣道:“無所謂,那些男人想干嘛就干嘛,能讓我和孩子活下去就行。”
喬安娜訥訥嘴,不知在想什么。
早飯時分,探索隊提供的食物總算不再是土豆,而是烤制的面包。
幾個孩子吃的大快朵頤,不時發出歡笑。被收容的大人們卻敏感的發現各自待遇有所不同。
因為萊拉得到的面包是別人的兩倍。餐桌前,周青峰還很熱情的與之交談,“女士,您是墨西哥裔,是嗎?”
“呃我其實來自危地馬拉,跟墨西哥有點距離。”萊拉女士的膚色比較深,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
“哦我明白了,拉美裔。”周青峰自顧自的吃著早餐,還將自己的煉乳推給對方。
萊拉有些受寵若驚,暗想這年輕的亞裔該不會是看上自己這殘花敗柳了吧?
周青峰繼續道:“我曾經雇傭過一批墨西哥移民,都是不錯的人。雖然你不是墨西哥裔,但我想差不多。
你是第一個投靠我們的人,年齡也夠大,相對成熟些。我希望你能當個領隊,管理十來個人。”
萊拉真的驚喜了,她昨天實在是餓暈頭了,才壯膽主動向探索隊求助,當時已經做好了活不下去,干脆就死的打算。
沒想到竟然能絕境得救。
雖然不知道具體要自己干嘛,但她連忙答應道:“好的,維克多先生,我愿意當個領隊,一定能管好隊伍。無論叫我做什么都可以。”
同為女人,更年輕的喬安娜就坐在旁邊,快嫉妒死了。她起床就找萊拉說話,就是想拉近些關系,抱個團什么的。
可一會功夫,叫‘維克多’的隊伍頭領就把萊拉提拔起來了,卻對近在咫尺的喬安娜視若無物。
兩個女人似乎就有了階層差異。
“放心,我們不會要你完成什么太危險的任務。你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幫忙從鎮內收集能回收利用的物資。
比如說塑料制品。
我們有一套簡陋的干餾設備,可以通過常壓加熱后分餾的方式來制取煤油、汽油、柴油之類的燃料。
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很多塑料杯塑料桶塑料玩具之類的,把這些東西收集起來充當生產燃料的原材料。”
周青峰說得是真的,他跟‘灰鯊’研究過燃料的問題,光伏發電雖然好,但不可能解決所有能源的需求。
大化工已經崩潰,那么就只能靠小化工來獲取燃料。
在末世爆發前,他就從‘東大’進口了好幾套‘土法煉油’的設備。
那玩意產能小、污染大,工作環境極為惡劣,但絕不是隨便找個油桶湊合的破爛貨,是找石化機械廠設計制造的正經設備。
只要原料供應的上,‘土法煉油’設備每天能生產兩三噸不同種類的燃油,這已經能支持千人規模的團隊日常使用了。
避難所內其實屯了好幾個油罐,足足兩千噸的高品質燃油,但那些燃油屬于用一點少一點。
之前避難所沒有對外探索和擴張的需求,沒誰想啟動煉化設備。但現在不一樣了。
如果能有持續的燃油供應,哪怕品質差一點也無所謂,至少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聽到只是要自己去撿塑料,回收物資,萊拉也跟著松口氣,這至少是份正經工作,勞動強度也不大,自己肯定能適應。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