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不是袁術  >>  目錄 >> 三百九十 成神的袁樹

三百九十 成神的袁樹

作者:御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御炎 | 我不是袁術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不是袁術 三百九十 成神的袁樹

三個郡近六百名有編制的官員和吏員,只有二十三個人沒查出問題,算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其余全都是立刻槍斃也不為過的。

這二十三個人還都是本地吏員,實在看不過去,所以才沒有同流合污。

三個郡有編制的幾十名官員全軍覆沒,沒一個干凈的。

不是把漢民的血肉當飯吃就是把內遷羌人的血肉當飯吃。

袁樹上表朝廷之后,在三郡舉行了公開的處決儀式,將這數十名不當人的官員全部處決。

至于那些不在朝廷正式編制里的吏員的處理,朝廷是不會多過問的。

之前袁樹在并州和幽州處理的大部分人員也都是這樣的吏員,而朝廷只會過問郡守、縣令等有編制的官員是怎么處理的,吏員不管,任由袁樹操作。

袁樹當然也不會客氣,官員他殺,吏員當然也殺,不老實的、天怒人怨的、違法亂紀的,他是真殺,殺出來的赫赫威名,然后才騰出位置給自己人換上。

這才塑造了他的幽并二州說一不二的權力和地位。

而現在,這一切會原封不動的出現在涼州,出現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他對涼州的重視程度其實遠遠超過了對并州還有幽州的重視程度,因為并州和幽州外圍并沒有太多有價值的目標。

但是涼州不一樣。

掌握了涼州,就能打通絲綢之路,就能連接西域、中亞和西亞的諸國,就能打開商路,就能做生意,就能賺取額外的錢財。

漢帝國內部不夠充裕的消費市場可以利用這些外部商貿關系來彌補。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把涼州掌握在手,并且創造一個安定發展的環境。

這,正是袁樹最擅長的事情。

對北地郡、安定郡和武威郡三郡的處置就是他對涼州錯綜復雜的本地勢力的一個明明白白的警告。

從今往后,涼州只有一個權力核心,只有一支正規軍隊,只有一個說話算數的首腦。

那就是我,袁樹,袁子嘉!

不聽話的,都要死!

涼州比并州和幽州更加講究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古老的生存模式在這里比并州和幽州還要直接。

這一點,賈詡明明白白的告訴了袁樹。

所以袁樹最初對涼州采取的就是示威政策,展現自己的威勢和強大,只有這樣,才能讓涼州人老老實實聽話。

至于給予涼州社會安定,那是之后的事情。

袁樹整頓涼州是從延德五年開始,一直到延德七年年中,處理涼州的時間其實比處理幽州的時間還要短一些。

只能說一套辦事方法已經熟練了之后,甚至產生了公式效應之后,辦事速度就是快。

無他,唯手熟爾。

首先就是有錢,招納流民,設置良知農莊,開墾、恢復土地,興修水利工程,修建道路,一系列生產建設活動的開啟,本身就能將大部分掙扎在生死線上下的人給拉攏到自己這邊。

給他們安定的生活環境和穩定的口糧,就能安撫人心,就能讓大部分想要獲得安定生活的人老實下來。

至于那些惟恐天下不亂的人,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和老實人分離開來了,處理起來也就不用擔心誤傷了。

金城郡、漢陽郡、隴西郡等地,在之前羌亂時期出現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有割據性質的武裝團體,規模有大有小,有純粹的漢人團體,也有純粹的羌人團體,還有漢人和羌人混聚在一起的團體。

袁樹依然采用先禮后兵的方式,先講道理,宣揚政策,談條件,愿意好好過日子的,那咱們就解除武裝,進入良莊,自然有他們的好日子過。

這是以袁樹個人的聲望與信譽作為擔保的。

要是貪心不足,想要索取更多的利益和好處,或者根本就是死性不改,非要當割據一方的土皇帝,那袁樹是斷然無法接受的。

天雄軍,出動!

在這段軍事行動的過程之中,袁樹其實也發現了處理涼州問題比并州和幽州都要簡單不少,只要手段足夠粗暴,那么很多問題都不算問題。

比如金城郡有很多割據勢力,其中最大的一個大約有一萬多漢、羌武裝部曲,袁樹安排廉達去做金城太守、下達招降令的時候,被這個最大勢力的首腦王國給回絕了。

然后這個割據勢力全體戒備,擺出一副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的架勢,以武力抗拒廉達的政令,成功激怒了廉達。

然后廉達率領一萬天雄軍和三千金城郡兵前往討伐,將這個勢力全滅,骨灰都給揚了,后面整個金城郡大大小小二十七個割據勢力立馬滑跪,表示只要您老人家不殺了我們,什么都好談。

后面廉達把這群人的頭頭腦腦收在身邊充入郡兵,部曲全部納入良莊內務農,只花了四個月就平定了金城郡的武裝勢力割據問題,把金城郡的社會秩序給恢復了。

只要足夠強大,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且解決的程度相當之高,說解決,那是真解決,沒有太多的后患需要考慮,光這一點,袁樹就覺得涼州比中原州郡要可愛許多。

中原地方,特別是讀書人多的地方,那叫一個擰巴!

延德七年年中以后,涼州社會的基本秩序已經恢復,袁樹以強橫的武力將武裝割據問題全部消滅,順便也在涼州社會貫徹落實了禁止弓弩、盔甲的命令。

對于東漢帝國的社會來說,禁止弓弩和盔甲只要能落實到位,基本上就相當于阿梅麗卡完成禁槍了,特別是在涼州,把弓弩和盔甲從私人手上禁止,大家就算想要械斗,那強度也很難上的去了。

這幾年間,袁樹大規模調動一心會成員進入涼州各郡縣擔當官職,與幽并二州差不多,將官方權力牢牢掌握在手,而在民間,則以良莊作為抓手,通過直接掌管一部分社會生產力量而增強對民間社會的控制。

古代王朝因為對基層社會的控制力不足,往往會依靠宗族勢力來加入到社會管控當中,降低了自身的行政統治成本的同時,也削減了自身的權力。

袁樹想不到有什么能夠徹底解決的辦法,但是就說是應對眼前的問題,大量設置良莊、加強對生產單位的控制就是最好的選擇。

良莊嚴格來說不屬于官方系統,但是因為有屯田和集中生產的性質,所以也有點半官方的色彩。

甚至從建設的基礎來看,袁樹就是打算把良莊變成基層單位的,只是掌控這個基層單位的不是正兒八經的官員,而是一心會,袁樹麾下所有的行政人才都是通過良莊的管理建設而積攢了最初的辦事經驗,然后才能在上級官府內得到一個職位。

所以也可以說良莊和知行學府一樣,都是一心會集團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知行學府學習完成之后的一心會員或者準一心會員們都會在良莊內與農民近距離相處,同吃同住,從事生產工作和管理工作,最少也要兩年半的時間之后,才能得到進入官府做事的資格。

所以良知農莊不是官方組織,但是卻是官方組織在某種意義上的搖籃。

也正是因為良知農莊的存在,使得有一心會背景的官員大部分都具備足夠的基層經驗,特別是對于農業生產,那更是有著相當豐富的知識儲備,這使得他們在擔任更高的職位之后,對農業生產依然非常重視。

他們絕對不是尋常士族子弟那般的只知道吃飯而不知道飯從何來,所以平均政治素養和辦事能力也遠遠超過內地州郡的大部分傳統官僚,這也使得幽并涼三州的治理水平遠超漢帝國的平均水平。

通過良莊的設置來達到控制、保護勞動力的目標,并且進而恢復農業生產,獲得糧食收益,滿足內部需求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獲得儲蓄,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袁樹還能通過自己控制的手工作坊為良莊提供優質、廉價的農具,提供耕牛的租賃和購買,甚至還會組建專業的堆肥制造單位,定時定量給良莊提供堆肥。

其他的水利工程之類的,也是在良莊的組織下進行的。

這就使得被袁樹掌控的郡縣盡管不是傳統的農耕重地,卻能獲得一年比一年更高的糧食產量。

而對于這個時代生活在幽并涼三州的人們來說,不論漢人、羌人、烏桓人、匈奴人,有穩定的生活,有房屋,有土地,有糧食,不會餓肚子,不會隨隨便便就被人殺死,這樣的日子,就是神仙的日子。

延德三年之后,袁樹在并州基本上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延德五年之后,袁樹在幽州也正式成神。

延德七年之后,袁樹在涼州漢人群體中成為保護神,在羌人群體中也有了至高神一樣的地位。

袁樹甚至聽說一些人家已經拋棄了原有的信仰,把袁樹當作了新的信仰,為他立生祠,逢年過節一起祭拜、祈禱他長命百歲。

而這一切,僅僅只是因為他做了他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并且把這些事情給做的挺漂亮。

難道僅僅是這樣,就能成為神仙嗎?

袁樹有些時候也覺得挺諷刺。

除了幽并涼三州之外,延德七年六月之后,袁樹的勢力正式延伸到了敦煌郡,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袁樹正式打通了被漢羌戰爭的進行而中斷二十多年的絲綢之路,使得這條古老的商道再次恢復了暢通。

都不等那些西域各國客商前來,袁樹立刻就安排了一支商業隊伍向西域進發,并試圖由此帶動整個西域商貿業務,讓當初西漢帝國費盡心力打通的這條貿易路線恢復它本來應該起到的作用。

他希望能夠與西域各國都恢復通商,并且把漢帝國的政治影響力與軍事存在全都投放過去,進而打通到中亞地區的商道,與貴霜、波斯做生意,把生意越做越大。

這是盤活涼州最好的方法,否則只靠農業的話,涼州的人口規模是上不去的,也很難養得起現有規模的人口。

但是不管怎么說,在延德七年這個當口上,袁樹也已經基本上掌控了涼州的局勢。

除了尚且沒有對青海湖一帶的羌人進行軍事行動之外,其他區域內的武裝割據勢力已經被他一掃而空。

自此,袁樹成功控制了幽并涼三州,成功將自己的治理模式在這三州推廣開來,順利運轉。

幽并涼三州也按照袁樹的期待,紛紛進入了之前袁樹向袁逢許諾的“超節能模式”。

朝廷不再需要每年每年的為邊境戰爭進行轉移支付,不再需要撥付大量的款項為軍隊的反擊提供支撐,這極大的緩解了雒陽朝廷的財政危機。

整個雒陽朝廷為幽并涼三州提供的最重要的一筆轉移支付,基本上集中在了袁樹統領的天雄軍身上,成為了天雄軍的軍費,除了這筆軍費之外,再沒有大規模支出。

關于三州的建設支出,其實都被袁樹囊括在了戰爭繳獲和本地稅收當中,刨除天雄軍過于龐大的軍費支出不說,幽并涼三州本身所需要的建設發展經費,已經不需要雒陽朝廷提供什么了。

至于天雄軍,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幽并涼三州到底還是底子薄,支撐起本身的發展需求已經比較勉強,實在沒辦法養起一支十二萬人的野戰兵團。

袁樹在平定涼州之后,已經把天雄軍從三萬人擴編到了十二萬人,其中步軍六萬、騎兵六萬,如此大規模的一支脫產常備野戰兵團,只靠著幽并涼三州薄弱的基礎,那確實養不起。

他們確實需要來自雒陽的轉移支付來彌補軍費的不足。

不過這筆費用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為天雄軍所需要的很多物資都可以在本地良莊內購買,只是缺少一些經費,而經費給到位了,在本地購買物資絕對比在外地購買然后轉運到本地要便宜。

更何況良莊本來就是半官方的性質,糧食、瓜果和蔬菜在軍隊大批量采購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更加優惠的折扣,價格遠遠低于在正常市場上的購買價格。

這個費用就被進一步的控制住,使得雒陽朝廷需要提供的軍費的數目遠遠低于某些人的設想,也給了天雄軍更加寬松的財政空間。

而這也就給了袁樹更多的擴軍和訓練的空間。

同時,也因為軍隊人數規模的擴大,在延德七年的時候,袁樹對天雄軍進行了一次改組,把天雄軍改組為大漢帝國的北方兵團,下轄十二個軍,每個軍都是一萬人的作戰人員額度,在幽并涼三州各駐扎四個軍,以維持袁樹對當地的統治。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幽州和并州繼續維持大規模駐軍的意義已經不是很大。

袁樹經營涼州的時候,盧植統領天雄軍一部在遼東地方作戰,根據袁樹的指示,在袁樹與羌人、西涼地方豪強作戰的同時,將鮮卑余孽、扶余國和高句麗國給滅掉了。

盡管盧植不知道為什么袁樹對這些目前處在臣服狀態的外部勢力懷有如此深切的不滿,但是既然袁樹這樣決定了,盧植也沒有反對的意見。

把這些成規模的國家級敵人消滅掉之后,盧植又把軍隊犁庭掃穴的范圍擴充到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對當地的野人部落進行打擊和消滅。

根據袁樹的理論,若要消滅,就要消滅的干脆徹底,必須要吸取當年竇氏驅逐北匈奴之后鮮卑趁虛而入發展壯大的教訓,除惡務盡。

決不能因為消滅了一個敵人就給另外一個潛在的敵人以發展的契機,絕不能輕視任何一個看似弱小的外部勢力,所有不服王化的外部勢力都是潛在的敵人,都要防止他們成為下一個鮮卑。

為了徹底貫徹袁樹的這一理論,盧植順便還安排了驍將徐晃率領一支人馬南下朝鮮半島,對三韓勢力進行打擊,將廢拉不堪的三韓勢力給順手消滅掉了。

幾乎就在袁樹平定涼州的同時,盧植也把遼東地方的這些外部勢力給收拾的差不多了,至此,整個北方邊境除了南匈奴和青海湖一帶的羌人勢力之外,再無其他。

到此為止,袁樹還非常自豪的準備了兩幅不同時期的《北方邊境形勢圖》送去了雒陽,讓包括老爹在內的雒陽官員們好好兒的看一看他的功績。

這兩幅形勢圖,一幅是袁樹尚未前往并州之時的正始二年的形勢圖,一副則是差不多十年之后的延德七年的北方邊境形勢圖。

兩張圖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

正始二年時期,北方邊境有羌人、涼州土豪、并州南匈奴、鮮卑、幽州烏桓、地方割據勢力和遼東外部勢力等等,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幾乎把漢帝國的北方邊境滲透成了篩子。

北方邊境無一日安寧,無一日不戰,百姓不得安生,難以生產,草原蠻族年年南下,人皆苦不堪言,朝廷每年為此支付超過十億的軍費,依然無法改變當時的困境。

而到了延德七年,北方邊境除了比較老實的南匈奴和身處漢境之外的青海羌之外,已經沒有了其他勢力的存在,西至敦煌郡,東至玄菟郡,長達數千里的邊境線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烽煙四起、狼藉滿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不是袁術目錄  |  下一章
我不是袁術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6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