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不是袁術  >>  目錄 >> 三百九十一 終

三百九十一 終

作者:御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御炎 | 我不是袁術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不是袁術 三百九十一 終

正始三年,時年十八歲的袁樹北上并州,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延德七年,時年二十八歲的袁樹已經兌現了他的諾言,基本解決掉了北方邊境憂患,數千里的邊境線上只有風吹草低見牛羊,沒有了囂張馳騁的蠻族鐵騎。

幽并涼三州的人們終于迎來好幾代人都沒有見到過的和平與安寧,他們終于不用從出生開始就學習如何戰斗、如何使用刀槍劍戟,而是可以好好兒的成長、生活。

袁樹上表建議設立的草原行政區計劃也正式推行了下去,他把原先屬于鮮卑領地的大草原按照他們自己的規劃,設置了漠西、漠東和漠南三個草原郡,專司放牧牛羊馬。

漠西郡就是原來的西部鮮卑活動區域,劃歸涼州管轄,袁樹挑選了有放牧經驗的漢人與羌人進入漠西郡進行放牧工作,安排漢人郡守、縣令進行管理,按照此前規劃的輪換放牧法,用更加科學、可持續性的方式來促進放牧業的發展。

漠南郡就是原先中部鮮卑的活動區域,歸并州管理,漠東郡就是原先東部鮮卑的活動區域,歸幽州管理。

漠東郡和漠西郡差不多,袁樹挑選了戰爭中俘獲的善于放牧和表現良好的烏桓俘虜搭配一批有放牧經驗的漢人北上進入漠東郡,安排漢人郡守和漢人縣令治理當地。

而漠南郡則不同,這個郡基本上是袁樹為了解決南匈奴問題而設置的。

南匈奴在之前袁樹整理北方邊境的過程中表現不錯,多次出兵相助,也表現出了對袁樹的服從,袁樹沒有理由對他們下手,但又不能放著不管,所以在戰后,袁樹對想到了解決南匈奴問題的政治手段。

他宣布南匈奴活動區域重新歸屬原先并州下轄的郡、縣管理,而原來的南匈奴部眾如果愿意留下來的,那就留下來進行農耕生活,改漢姓漢名,編入大漢戶籍,從此成為漢人。

不愿留下來過農耕生活,準許進入漠南郡生活,繼續過他們熟悉的游牧生活,不過同樣也屬于漢帝國正式統治行政區內的居民,同樣需要登記戶籍,進入漢帝國的直接統治范圍之中,開始正兒八經的繳納賦稅。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意思。

我不演了。

我攤牌了!

我要的就是吞并你們,把你們變成自己人。

要是不答應,那就把你們變成躺下的自己人,埋在地里肥沃土壤。

你們選!

袁樹甚至沒有自己去南匈奴那邊與屠特單于交談此事,而是安排了身邊的最強說客張纮前往美稷縣,安排他出使南匈奴,把問題說清楚,另外為了給張纮撐腰,他還安排了呂布和黃忠兩名大將各自統領一萬騎兵蹲守在美稷縣東和美稷縣西。

意思很明顯。

談得好就好。

談不好那就戰。

南匈奴高層對于袁樹的這一套行動多少有些怨念,覺得你袁某人太過于不講道理了,之前咱們一起對付鮮卑人和羌人的時候你一口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結果現在敵人消滅完了,你就鳥盡弓藏了?

而對于屠特為代表的南匈奴高層的怨念,張纮顯然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說辭。

“您認為袁將軍不講道義,那是謬誤,這恰恰是袁將軍講道義、重情義的地方,您想啊,與大漢敵對或者態度不明顯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下場?而袁將軍對待南匈奴又是什么態度呢?

鮮卑人,一味與大漢敵對,于是被袁將軍率領大軍全部剿滅,三部鮮卑全軍覆沒,檀石槐等輩尸骨無存,至于烏桓,首鼠兩端,時而叛逆,時而臣服,最是可惡,袁將軍深深的厭惡他們。

于是除了極少數從未背叛過的部族之外,大部分都被剿滅,首腦被殺,部眾成為俘虜,一直都在做苦工,每天只能吃一頓飯,且終生不能得到赦免,他們的下場難道是您喜歡的嗎?

正是因為袁將軍擔任并州牧以來您一直都遵從袁將軍的號令,沒有違背過袁將軍的號令,所以袁將軍才特殊優待了您與南匈奴,所以才沒有派遣軍隊前來攻打南匈奴,而是讓我前來勸說。

而且說到底,就算是歸順以后,您和您的部眾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您依然可以保持單于的稱號,可以得到朝廷的俸祿和賞賜,可以前往繁榮的雒陽居住,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

而如果您選擇抗拒,您真的覺得您能夠與袁將軍的軍隊相匹敵嗎?您真的覺得您能與呂布將軍和黃忠將軍對抗嗎?如果堅持作戰,您覺得您可以獲得勝利嗎?戰敗之后,又會是什么結果呢?

這不需要我說,您應該也是明白的,所以在這種時候,您最應該做的就是謹慎的思考,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果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做出錯誤的選擇,我深深地為您的未來感到擔憂啊!”

屠特為代表的南匈奴高層經過了一番商討之后,顯然也認為張纮說的是很實在的話,且呂布和黃忠兩支軍隊的確已經從兩個方向接近了南匈奴駐地,百戰精銳、未嘗一敗的漢軍鐵騎也確實讓南匈奴無法招架。

要是袁樹真的下令這兩支軍隊開打,南匈奴必敗無疑,到時候他們就算活下來也會淪為奴隸,無法繼續過現在的優渥生活,更別提去雒陽過更好的生活了。

最后,屠特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他認為,趁著現在能把南匈奴賣個不錯的價錢,讓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待,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了,要是不答應,被揍了,就算之后選擇投降,待遇也會大打折扣。

反復思量之下,屠特決定向袁樹妥協,把南匈奴部落的未來交給袁樹。

于是袁樹攜大勝之威,兵不血刃解決掉了南匈奴部眾,在延德七年的十月份,寒風將起之際,把北方邊境最后的隱患——南匈奴給解決掉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袁樹的功勞已經毋庸置疑登頂大漢帝國。

于是在延德七年年底袁樹回京述職之時,司空袁逢按照天子劉禮的“指示”,正式頒布了天子任命袁樹為大將軍的命令,以嘉獎袁樹平定北方邊境、消滅大漢心腹之患的諸多功勞。

袁樹于是得以出任大將軍之職,并且把食邑增加到了三萬戶,傲視全國。

東漢的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于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于是從此之后,大將軍就是漢帝國當之無愧的最高職位。

大將軍在內可以執政,在外可以統領全國武裝部隊征討不臣,權勢遠遠超過過往的丞相,更遑論錄尚書事的三公,一旦設立,將權震天下。

而袁樹則是東漢一朝自漢和帝之后唯一不是外戚出身的大將軍,也是唯一一個正兒八經以無上軍功、在沒有人可以反對的前提下正大光明登上大將軍之職的大將軍,職位含金量突破天際,無人可以撼動。

袁樹當然是毫無心理負擔的接下了這個職位,然后順理成章地把車騎將軍府改為大將軍府,在原車騎將軍府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增加了不少辦事人員人數。

事實上,從袁樹擔任車騎將軍并且開府之后,就一直是在以車騎將軍府作為事實上的“中央機構”在統治并州和幽州,后面又增添了涼州。

這三個州在被袁樹改造之后,就不是在向雒陽朝廷負責,而是在向袁樹的車騎將軍府負責,袁樹通過車騎將軍府統治管理三個州的三十多個郡和一系列屬國,各郡長官直接對接車騎將軍府來處理日常政務。

為此,袁樹還專門改組了車騎將軍府,在車騎將軍府里設置了主要負責辦事的六部和主要負責幫助袁樹處理政務的內閣,以及主要負責巡查各地、糾察官員不法行為的都察院。

為此,車騎將軍府中的官員人數本身就已經比較龐大,從最開始的一百多人增加到了延德七年的五百多人,已經足夠承擔三州政務運轉,成為事實上的幽并涼三州的中樞部門。

車騎將軍府的存在為袁樹培養了相當數量的有足夠政治能力的預備官員,他們擁有不亞于雒陽官僚們的行政能力,擁有充分的執政經驗,放在地方上可以管束三個州,而放在雒陽,搭配袁樹一直留在雒陽的班底,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接管天下政權。

此番袁樹升任大將軍,進一步把車騎將軍府擴編為大將軍府,在維持對幽并涼三州管束地位的前提上,開始謀求更大的權力和管轄范圍。

而這一點,袁逢并不排斥,或者說,這就是袁逢期待了很久的事情。

延德七年,袁逢已經六十三歲了,垂垂老矣,精神和身體相較于數年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下滑,這一點,袁樹一眼就能看出來,袁逢自己也不否認。

父子倆私下里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袁逢就明確表示過自己的精力不濟。

“數年前一天還能睡上三個多時辰,一上午還能處理一百多件政務,還能在尚書臺堅持一整天辦公而不感到十分困倦,可這兩年,一天只能睡上兩個多時辰,明明子時之后才能入睡,寅時就醒了,再往后就根本睡不著。

夏日里一睜眼,天也就蒙蒙亮,冬日里閉眼是天黑,睜開眼睛還是天黑,只能閉目養神到天亮,精力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能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少,一天能處理五六十件事情已經不容易。

每日只有晨起之后一兩個時辰算是清醒,稍微接近午時,便已經有了昏沉困倦之感,可若想躺倒小憩,卻總是睡不著,迷迷糊糊,半夢半醒,稍有聲響便容易驚醒,心思繁雜而不得安生。”

袁逢握著袁樹的手,將自己近幾年來的困頓之感向他傾訴。

袁樹對此很不好受,心中頗有愧疚之感。

“父親上了年歲,的確不應該再做太多的事情,也該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了,此番兒回來,愿為父親分憂,減輕父親身上的擔子,還請父親多加休息,調養身體。”

袁逢呵呵一笑,點了點頭。

“早就盼著你回來了,一日盼一日,一年盼一年,盼來盼去,可算是把你盼回來了。”

隨后,袁逢便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袁樹。

他打算在之后以生病為理由向天子上表請求休息,然后就開始逐步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轉移到大將軍府里,把自己司空府內的一些得力人員也都安排到大將軍府里接受袁樹的領導。

他會逐步把自己掌控的政權全部移交給袁樹,確保袁樹可以順利接掌袁氏政權的全部家底子,等局勢徹底穩固之后,他就會正式上表請求退休,正式離開朝廷,讓袁樹成為正兒八經的漢帝國最高領導者。

且為了方便袁樹執掌政權,袁逢還建議讓袁樹加“大司馬”官職,以“大將軍大司馬”的身份正大光明的執掌漢帝國最高政權和最高軍權,成為事實上的皇帝。

再然后的事情,就是袁樹自己的事情了,袁逢已經做到位了,接下來的事情,他不打算繼續摻和了。

“當初,你讓我做周文王,我答應了,這些年接掌政權,維持穩定,雖然沒有什么大的功勞,但也沒有出大的亂子,總體還是平穩的,樹,你覺得我這個周文王做的如何?”

袁逢笑盈盈地看著袁樹。

袁樹壓下心頭感念,握緊了袁逢的雙手。

“父親不亞于周文王,可為我袁氏的文王。”

“哈哈哈哈哈哈哈!”

袁逢聞言,樂不可支,哈哈大笑。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也沒了任何顧忌,便也就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

其中就包括他退下去之后的一些還有擔憂的事情。

“做臣子的都知道,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朝天子都有自己要用的臣子,都有自己信任的人,前朝的人再好,也不是自己人,無法得到完全的信任,這一點,我很清楚。

所以這些年里,一心會的人我也沒有少在司空府和尚書臺內任用,朝廷很多部門里也有不少一心會的成員,算是我給你的一個交代,盡管如此,朝廷里還是有不少一心會之外的人。

我知道,一心會的人才是你的親信,你若上位,他們必然是你首先要重用的一群人,不過你畢竟屬于汝南袁氏的一份子,你可以有自己的勢力,卻也不能忽視袁氏的勢力。

此番我退下,你不僅是朝廷的首領,也會是袁氏的首領,你不僅要顧及一心會,也不能讓袁氏的門生故吏們失望,他們是六代先輩積攢下來的根基,是我袁氏的重要臂助,而不是你的敵人。

而且,樹,我知道你和一心會眾人的關系甚為親密,但是你一旦上位,不管是大將軍大司馬,還是皇帝,你和他們之間的關系必然會有很大的轉變,屆時,你必須要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古人稱上位者為孤家寡人,這不是一句空話,這個位置太高,權力太大,太容易惹人眼紅,坐在上頭的人總是要小心謹慎的,現在的親信未必是未來的親信,現在的心腹未必是未來的心腹。

一心會固然是你一手帶起來的,但如果你過于依仗這群人,他們一旦抱成團、占據全部的權力而不給其他人以分潤,就算是你,也不能動彈他們了,解釋不是你控制他們,而是你反過來被他們控制。”

袁逢以自身掌權十年的經驗對袁樹進行了告誡,讓袁樹的心中生出漣漪。

一心會內部固然不是鐵板一塊,也有一些出身地域和家庭狀況而產生的小團體之分別,但是這種分別較為微弱,經過他孜孜不倦的教導和刻意的引導,一心會內部的分歧可以算是整個漢帝國所有政治團體中最小的。

他們都有統一的政治思想觀念,這種一致性是其他政治團體所不具備的。

從很多角度來說,他們的存在都可以說是非常先進、進步的,袁樹很愿意相信他們會給這片天地帶去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他們也是未來袁樹改造傳統社會的重要依仗。

但是袁逢的告誡并非沒有意義。

今文經學派最早也是進步團體,也是改變當時社會傳統黃老思想的重要力量,但是最后,他們卻成為固步自封、壟斷上升渠道的巨大利益集團,難以撼動。

但是當他們戰勝今文經學派之后,卻進一步演化為玄學團體,走上了醉生夢死、不思進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搭配著九品中正制的肆虐,很難說有什么進步意義。

包括后來的科舉集團也差不多如此,科舉結束了權力的血脈傳承,拓寬了上升渠道,后面一樣演變為僵化繁瑣牽制思想進步的利益集團,難以撼動。

說穿了,當一個組織誕生之后,維系存在就成為這個組織難以割舍的第一要務,在不同的環境中,組織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甚至會代表完全不同的利益團體。

可以進步,可以反動,可以激進,可以保守。

一心會必須要存在,必須要發展,必須要壯大,但是它不能是唯一。

袁樹得出了這個結論。

無論是對于社會也好,對于整個國家也好,一心會需要一個對手,需要一個參照物。

否則袁樹活著的時候還能把持一心會的走向,袁樹死了以后,一心會又會走向何方呢?

他可不想讓一心會變成王陽明之后的心學門派,四分五裂,難成大事。

所以,袁樹認為自己身處于全新的政治局勢之中,應該做出一些改變,把保留一部分原先屬于袁氏家族的力量,將這部分力量用于平衡一心會勢力的行動當中。

當自己取代袁逢成為大漢帝國最高領導者的時候,應該采取全新的態度來應對時局的變動。

于是,從袁樹返回雒陽的第三天開始,袁逢便開始為袁樹一一引見他麾下那些比較得力能干、背景深厚的部下。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出自袁氏門生故吏團體當中,且有相當一部分與袁氏之間的淵源超過了三代人,等于是從袁樹太爺爺那輩就開始有來往,與袁氏的關系極為深厚。

且他們基本上都和袁氏家族有姻親關系,未必是當代,上面幾代人當中不是有人迎娶了袁氏女,就是有袁氏男迎娶了他們家族的嫡女,雙方之間來往甚密。

不過平心而論,這樣的家族的數量并不多,也沒有占據太多的位置,至于數量最為龐大的,還是袁逢、袁隗兄弟幾人構建起來的當代關系網。

而這些人的重要性顯然就不足了。

當然了,還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因為和袁基、袁紹關系比較親近而遭到懷疑的,就算他們沒有參加到袁基和袁紹的行動之中,他們也會因此失去在袁氏集團中更進一步的可能。

所以當袁樹接手這個政治團隊的時候,這個團隊的規模比起最大的時候已經有所縮減,且人員也經過了一輪精簡和篩選,基本上都是僅僅跟隨袁氏本家的。

他們主打一個效忠當代家主,或者說效忠整個袁氏家族的意志,至于這個家族意志的代表者是誰,他們并不在乎。

在這群人身上,袁樹感受到了濃濃的實用主義色彩,這群人也給袁樹一種職業官僚的既視感,指望他們做大事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指望他們循規蹈矩還是可以的。

袁樹本來也沒有打算能任用他們做什么,他們只要能循規蹈矩、聽命辦事,那就足夠了。

未來袁樹主導的朝廷中最重要的政治勢力就是一心會勢力,但是在一心會之下,袁氏家族的勢力也會有他們的生態位。

這之后,在延德八年的二月十一日,袁逢正式向劉禮遞交了乞骸骨的奏表,表示自己因為年老體衰、體弱多病而無法繼續承擔帝國政務,向天子請求退休。

他的請求自然會得到同意,劉禮也沒有不同意的能耐,不過是傳統的三辭三讓的流程還需要走一下。

二月底,劉禮正式允許袁逢乞骸骨回家,就此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但很明顯的是,袁逢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花瓶司空,而是執政司空,他退下去之后,朝廷的中樞實權又會落到誰的手里呢?

當然不會是劉禮。

而是如人們所猜測的那樣,在袁逢被允許乞骸骨的同一日,由太尉段颎領頭,一百零八名朝廷主要權力官員一同上表給皇帝劉禮,建議讓大將軍袁樹加大司馬之職,統領國政。

這件事情本身也沒什么好商量的,之前一個多月,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人也能猜到。

盡管皇帝劉禮當時已經成年,但是沒人會想讓他來執政,袁逢退下去之后,袁樹是當仁不讓的唯一繼承人選,這是人們都能接受也唯一愿意接受的結果。

大玩家劉禮本身也沒有太大的對于權力的渴望,他選擇了向朝廷妥協退讓,從善如流,接受了朝臣們的建議,然后下令給袁樹加大司馬之職。

袁樹也走了一波三辭三讓的流程,最后于延德八年三月初九接受了劉禮的任命,正式出任大司馬之職,成為自西漢覆滅、東漢再立以來的首位大司馬大將軍。

袁樹以這個職位登上了人臣之巔峰,名正言順的執掌了大漢帝國的軍政全權,成為比袁逢更加直接的頂級權臣。

隨后,袁樹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動自己的良莊建設計劃和各州郡的“節能狀態”,公開宣稱要在十年之內將大漢帝國的軍政、財政、行政和司法問題進行全面的清理、重整。

讓大漢再次偉大。

而后不出意外的,這一宏偉計劃遭到了傳統官僚勢力的不滿和抵制。

除開一心會勢力之外,就算是傳統袁氏家族的門生故吏集團都有諸多不滿的人存在,他們多因為經濟權益和政治利益受損而反對袁樹,或明或暗的進行各種反制行動。

延德八年五月開始,雒陽城內莫名流傳起了“袁樹將要僭位做天子”的流言,使得文武百官、雒陽城內外居民議論紛紛,雒陽城內的氛圍也非常的詭異。

而袁樹在這場風波中并沒有任何表態,僅僅只是安排程立領銜的情報人員偵查雒陽城內各方勢力和民間的態度。

之后,在六月下旬,袁樹宣布涼州羌人有異動,決定率領大軍坐鎮長安以拱衛雒陽。

他帶走了大部分軍隊,也帶走了大量處理國務需要的官府組織和官員、吏員,留下來的除了天子劉禮,剩下的多是一些沒有很重要職責的虛職官員和閑散官員。

雒陽城“為之一空”。

一開始,留下來的人還驚疑不定,懷疑袁樹這是在搞什么陰謀詭計,但是隨著袁樹派遣軍隊西征青海湖一帶的羌人部落的消息傳來之后,他們逐漸認定袁樹不是要搞什么陰謀詭計,而是避嫌,或者說是心虛了。

大漢四百年江山傳承至今,深入人心,天子本人又沒有犯下什么錯誤,袁樹卻想要取而代之,這自然會引起輿論的反對和大規模的抗議,所以袁樹選擇了退讓、避嫌。

在隨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大漢帝國就維持著這樣一種奇怪的狀態,雒陽為天子之都,但是沒有實際決斷事務的權力,主要權責部門都被袁樹帶去了作為陪都的長安。

帝國的運轉主要從長安發出政令來解決,而雒陽則像是個為了存在而存在的門面,長安越發繁華,而雒陽則顯得有些冷清。

這一切在延德九年八月份發生了變化。

延德九年八月初三,冀州太平道魁首張角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掀起了對大漢帝國的最強反叛浪潮。

其部下在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揚州、荊州一帶蜂擁而起,對各地官府發起偷襲,使得各地毫無準備的官府勢力猝不及防、兵敗如山倒。

張角部下多頭裹黃巾,被稱作黃巾軍,他們所到之處,往往選擇煽動農民跟隨他們,而將官府、士族高門、地主豪強作為首要打擊目標,大肆攻擊這些社會上層人士的農莊、房屋、商鋪。

各地士族高門、豪強地主為此損失慘重,數不清的名門大族為此覆滅,中原主要繁華州郡為此陷入一片火海。

不僅如此,黃巾軍還集中了兩路主力同時向雒陽發起鉗形攻勢。

一路以張角為主,從冀州出發,穿過河內郡攻向洛陽。

一路則以張角的弟弟張寶、張梁為主,從南陽郡出發,穿越潁川郡攻向雒陽。

因為他們的起事速度快、進度猛,以至于兩路大軍夾擊雒陽的時候,雒陽朝廷都沒反應過來。

等雒陽朝廷意識到應該組建軍隊討伐黃巾軍的時候,張角已經率軍攻破河內郡、張寶和張梁已經率軍攻打軒轅關,雒陽危在旦夕。

此時的雒陽,因為袁樹帶走絕大部分軍隊屯駐長安,整個雒陽只有不到一萬名老弱防守,天子劉禮惶惶不可終日,留守雒陽的官員們連忙商討對策。

然后以新任司空楊彪為首的官員們一邊傳達命令給大司馬大將軍袁樹,讓袁樹立刻率軍回援,一邊則要對雒陽周邊進行總動員,招募軍隊拱衛雒陽。

但是消息還是傳的太慢,等袁樹于九月下旬得知消息的時候,張角三兄弟已經在雒陽城下會師,包圍了雒陽城開始猛攻。

更重要的是,袁樹統領的主力漢軍剛剛打敗了青海羌人,剛剛獲得全勝,軍隊還沒來得及返回長安,正在路上,根本抽不出太多人手前來助戰雒陽。

袁樹心急如焚,下令軍隊加快速度全力前進,終于在十月九日得以率領剛剛趕回來的主力漢軍向雒陽進發,緊急勤王。

然而這一來一回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耽擱掉了,雒陽城終究沒能扛住。

在袁樹率軍抵達弘農郡弘農縣的時候,震驚的得知雒陽已經被黃巾軍攻破,黃巾軍在城內大肆殺戮,留守公卿官員幾乎被全部誅殺,連天子劉禮都被黃巾軍殺死。

太平道首張角以天子劉禮的頭顱為祭品祭祀“黃天”,正式宣布漢帝國滅亡,又在雒陽宣布建立“太平天國”,由他作為皇帝統領天下進入“黃天時代”。

袁樹心神巨震,大哭不止,以淚洗面,最后下令全軍披麻戴孝,向雒陽殺奔而去,于十月底突破函谷關抵達了雒陽城。

黃巾軍不敵袁樹統領的主力漢軍,很快被擊敗,袁樹率軍收復雒陽城,消滅了立國還不到一個月的太平天國。

黃巾軍殘兵分作兩支突圍,一路往冀州突圍,一路往豫州突圍,袁樹以大將盧植、呂布、黃忠、廉達等率軍追擊,一路追殺。

最后于十二月底在冀州巨鹿郡消滅張角所部黃巾殘兵,又于一月初在汝南郡消滅張寶、張梁所部殘軍。

整個太平天國的高層自張角以下,全部覆滅,被漢軍擒拿帶往雒陽,由袁樹主持祭祀,將他們全部處斬,告慰天子劉禮在天之靈。

此后,袁樹決定另外選拔天子人選即位稱帝。

但是因為劉禮和劉禮的家人被黃巾軍全部殺死,皇室大宗覆滅,而地方又亂作一團,短時間內實在找不到合適即位稱帝的人選。

當其時,袁樹部下群臣武將聯合上表,表示漢天子被殺、大宗覆滅或許是天意所為,現在大宗覆滅,小宗紛亂,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人選,而國又不可一日無君。

袁樹允文允武,有平定天下、再造漢室的不世之功,對漢室有大恩,如今漢室蒙難,正是上天對袁樹的示意,袁樹應當秉承天意,即位稱帝,以此結束天下的紛亂惶恐。

袁樹拒絕,群臣再請,袁樹還是拒絕,群臣三請,袁樹三次拒絕。

最后,在第四次,面對群臣懇請,袁樹頗為無奈,只能允了群臣所請,于雒陽登上帝位,宣布“承繼漢嗣、尊漢統”,立國號“陳”,定都雒陽,改元“承德”,大赦天下。

袁樹即位稱帝以后,頒布了優待漢室的政令,全國尋找離大宗血脈最近的漢室后裔劉宰進入大宗,承繼大宗血脈和祭祀任務。

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國”而保留“郡”的同時,僅僅保留一個“沛國”作為漢室后裔的封國,將劉宰封為沛公。

一系列安撫人心的政策頒布之后,中原、河北、關中很快穩定,唯有蜀中、江南不太穩定,時有賊匪、叛軍作亂。

袁樹一邊派兵前往江南、蜀中平定叛亂,一邊往全國各地戰火肆虐之地派遣得力官員前往治理,花費兩年時間基本平定全國范圍內的亂局,使得新建立的陳帝國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

得益于黃巾軍在中原富庶之地大量攻殺士族高門、地主豪強,使得大量原本屬于這一階層的產業變成了無主產業,使得袁樹收攏土地、建設良莊的計劃得以順利推進。

到承德三年,不費吹灰之力,袁樹就在中原各州郡擴建六百多個良莊,收攏九百余萬無地、少地的農民和農奴,大大穩定了社會秩序,大大擴充了官方稅收人口。

承德五年,良莊建設進入蜀中、江南之地,數量突破一千,進入良莊的漢民與非漢民數量突破一千五百萬,大生產大建設運動同步展開,陳帝國進入了一個欣欣向榮的高速發展期。

在此基礎之上,袁樹重新整理帝國賦稅體系,削減苛捐雜稅名目三百多項,訂立完整細致的賦稅細則,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到承德七年,天下已經完全進入了和平發展期,袁樹才開始對文化領域動手,先后將研究多年已經成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以及造紙術全面推廣到全國各地。

這一舉措徹底終結了紙張昂貴、知識傳播不易的格局,文化領域迎來物理意義上的大地震。

學子們可以用字面意義上的白菜價購買到紙張、毛筆、墨汁、硯臺,就算是成品書籍,也被壓到了很低的價格,可以輕易購買。

隨后便是對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清算。

袁樹將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解釋權、教育權收歸中央,結束“家學傳承”時代,變私學為公學,于全國各郡縣設立郡學、縣學以傳播知識。

而袁樹親自創立且一直以來都在推廣的心學正式成為陳帝國的“顯學”乃至于“國學”。

以良知為核心、包含天文地理數學物理等等一系列學科內容的改良版心學正式登上了帝國官學的位置,成為陳帝國大力弘揚的主要學說。

而伴隨著學問和知識的轉變,陳帝國的社會風氣也開始逐漸轉變。

袁樹將國家主義、集體主義作為心學的重要思想領域向下傳播,用以取代宗族、血統主義。

又將帝國律法修繕一新,頒布天下,用以取代“春秋決獄”和充滿游俠氣息的“大復仇”理論。

其后,他又推動察舉制度向科舉制度的轉變,推動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轉變,結束了士族高門對政治權力的壟斷。

對內,他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將繼承漢帝國爛攤子的陳帝國推向了承德盛世,大大提升了本國的農業生產力。

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催動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繁華,袁樹繼而打破了漢末以郡為國的格局,將各郡之間的商業壁壘全部打破,允許商貿自由流通。

對外,他大力打造騎兵、水軍。

騎兵一路向西,沿著絲綢之路西進,重建西域大都護府,將西域諸國重新收入囊中,掌控絲綢之路,連通了安息、貴霜等大國,將陸上商路徹底打通,推動了關中、涼州乃至于并州的經濟復興。

水軍則向南航行,建設了廣州港、夷洲港等南方大港口城市,推動了對東南亞、南亞的商業貿易,陳帝國的船隊甚至也一路向西航行,抵達了埃及地區,與控制埃及的羅馬帝國搭上了關系。

這極大促進了交州、揚州和荊州的經濟發展。

在把陳帝國的國勢推向高峰的同時,袁樹也不忘居安思危。

承德十年,袁樹下令開建從雒陽通往建康的陽康大運河,又開始推動江南移民計劃,開始有計劃的把江北地區尤其是中原地區的居民向江南轉移。

承德十一年,袁樹進一步頒布了建設長江流域的國策,表示陳帝國接下來的數十年內都要以長江流域作為開發的主要對象,而在黃河流域的傳統農業區則保持現狀。

自那以后一直到承德二十三年,陳帝國都在高速發展階段,國內政局穩定,并沒有什么波折。

硬是要說有什么問題,不過是承德十八年的時候,袁樹下令將軍關羽率領水師渡海討伐倭國,將倭國儲量極為豐裕的銀山占據,大規模開采銀礦以補充國內貴重金屬的不足。

承德二十五年,五十五歲的袁樹正式宣布退位,禪位給長子袁輝。

袁輝改元明興,大赦天下。

陳帝國繼續向前走,而袁樹則退居深宮,不問政事。

此后,他時而深居內宮,時而外出游歷,或者前往各地公學內為年輕學子講學,足跡遍布整個陳帝國,留下諸多傳奇般的故事。

后來,民間習慣以“圣人”稱呼袁樹,

如此又度過了二十五年的歲月。

明興二十五年三月初一,袁樹從雒陽出發抵達了扶風郡,在自己曾經生活和學習過的地方游覽了數日。

最后一日,他在扶風郡茂陵縣馬融的墳墓前擺下了一本《知行論》、一只燒雞和一壺酒。

那一日,袁樹身邊的隨從們、學生們只看到袁樹旁若無人地與那墓碑喝酒,又自顧自的吃了燒雞,最后再把那本《知行論》一把火燒掉。

他向馬融匯報了他最終成為了馬融所期待的圣人這件事情,兌現了五十八年前的承諾。

做完這一切之后,袁樹便靠著那墓碑沉沉睡去。

隨從們和學生們一開始沒有打擾袁樹的想法,可直到天黑,袁樹也沒有起身的意思,隨從們擔心袁樹著涼,上前呼喚袁樹醒來,才發現袁樹不知何時已經去世。

明興二十五年三月初六,陳帝國創立者袁樹去世,終年八十歲。

其子明興帝袁輝為袁樹上廟號太祖,謚號為高,以其承繼漢統、再造天下之功,號為太祖高皇帝,認為他擁有堪比劉邦的功績。

其創建的陳帝國以大運河、江南開發等多項政策為基礎,帶領中華大地挺過了其后愈演愈烈的小冰河時期,享國祚三百九十九載。

(恥辱完結)

(極其不甘,下本再戰!)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不是袁術目錄  |  末頁
我不是袁術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