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目錄 >> 第231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

第231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

作者:肥鳥先行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肥鳥先行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31章 德育論和智育論

二月十三日,蘇澤只能辭別妻子,結束休假前往武監。

妻子娘家來了不少人陪伴,家中也有乳母和侍女伺候,妻子反倒是催著蘇澤去衙門。

哎,穿越前是牛馬,穿越以后連陪產假都沒了,感覺更牛馬了。

蘇澤來到了武監。

皇帝的旨意中,將國子監一部分空置的校舍撥給武監當做校區。

也虧著誠意伯等失爵勛貴的“慷慨解囊”,皇帝已經湊足了款項,工部正在建造新的校舍和設施。

現在武監就是一個大工地,所以武監在國子監內蹭了一院子,算是臨時辦公場所。

定國公徐文壁這些日子就在這里辦公。

等見到了蘇澤,徐文壁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他連忙說道:

“蘇翰林你終于來了,這武監的擔子終于可以交給你了!”

徐文壁原本還是挺激動的,皇帝親任監正,他這個副監主持武監的日常事務。

從皇帝和群臣的重視來看,徐文壁也清楚武監將會在大明朝的未來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他這個首任監副定能留名千古。

可真正開始主持武監的事務后,徐文壁才知道這攤差事有多么燙手。

這位曾經氣度優容的定國公,此時一副憔悴的樣子,他頂著深深黑眼圈,扶著額頭說道:

“前陣子按照蘇翰林的推薦,本國公命人按照定遠伯進獻的兵書,編纂了武監教學的綱要。”

定遠伯就是戚繼光了,這一次武監籌建的消息傳到山西,戚繼光也捐獻了銀子,并且將自己所著的兵書《紀效新書》原稿也進獻給了朝廷。

蘇澤聽說這件事后,就派人聯系徐文壁,請他以這份兵書作為底本,編寫武監生員的教學綱要。

徐文壁本身也沒有主見,自然對蘇澤的建議全盤接受。

可徐文壁這份建議送到兵部合議,就被兵部給噴了。

徐文壁委屈巴巴的看著蘇澤說道:“蘇翰林,這兵部上來就說,武監生員應該以德育為先,首先要授予忠君愛國之念,然后才能授以兵法韜略。”

“兵部還說,‘教學之要旨,在于闡明仁義忠孝之理,完善為人之本。不習德育,損毀品行,敗壞風俗,雖有才具卻不明君臣父子之大義,未來危殆實勘憂慮’。”

蘇澤看向徐文壁將兵部合議的反對意見如此流暢的背出來,可見他對兵部的怨念之深。

好家伙,兵部看來是在財政議題上失敗后,又開始抓著教務問題不放了。

面對這個問題,蘇澤也頭疼起來。

兵部這幫文官也厲害啊。

其實這個議題,就是近代教育“德育”和“智育”的爭論。

也就是說,在教育中,到底是以教育品德的“德育優先”,還是教育專業技術的“智育優先”。

當然,沒有哪種教育體系是要完全摒棄另一邊的,但是任何教育體系都會有所側重。

比如中華古代教育一直都是“德育優先”,也就是重視道德品質的教育,“仁義忠孝”也作為被社會表彰的品格,在漢代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品德來做官,也就是“舉孝廉”。

但是近代的教育體系,基本上都是“智育優先”。

這自然是因為近代開始,教育學也成了系統的科學,要將基本的知識普及給學生,并且培養出某方面的專才,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智育”。

而人能夠接受新知識的時間有限,如果再把德育放在前面,那就浪費教育資源了。

武監的學制只有兩年,如果再大搞德育,那就有違蘇澤倡議辦武監的初衷了。

可和徐文壁一樣,蘇澤面對兵部的合議,也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德育優先,可以說是這片土地根深蒂固的共識。

蘇澤思考了一下,對著徐文壁說道:

“定國公,這件事,蘇某還要再思量思量。”

聽說蘇澤要思考,徐文壁也知道事情棘手,他連忙說道:

“那這件事就交給蘇翰林了,下次合議就由你起草吧!”

說完這些,定國公徐文壁就站起來說道:

“本國公還是去盯著工部那邊,陛下要盡快建成武監,本國公可是要盯緊點。”

說完這些,定國公就匆忙離開了公房。

蘇澤搖了搖頭,這位定國公一輩子都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準確,在原時空靠著祭祀一路坐到了太師的位置上,可面對隆萬朝這幫人精宰輔們也不敢齜牙,安安穩穩的做了一輩子吉祥物。

這方時空里,雖然被自己推著坐上了武監的監副,但依然不改謹慎怕事的性格。

不過這樣也好。

蘇澤想了想,兵部火力太猛,是時候拉人一起承擔火力了。

蘇澤夾著兵部合議的奏疏,向皇宮方向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向蘇澤道喜。

這也怪羅萬化,他非要在《樂府新報》上刊登了蘇澤得子的喜訊,認識蘇澤的人都向他道賀。

也虧著今日早上出門前,趙令嫻讓人準備不少綁著紅線的黃銅幣,蘇澤這么一路發著喜錢一路到了皇宮,等到了內閣的時候,身上的喜錢都已經發光了。

“蘇子霖求見?”

高拱涌起不妙的預感。

世人都說蘇澤銳意進取,是個奮進的年輕官員,但是高拱很清楚,蘇澤的性格其實頗類李首輔!

每次他上疏,都有一個衙門的人要倒霉,去年戶部、工部、兵部都被他折騰的夠嗆,可蘇澤本人不是在詹事府摸魚,就是在報館摸魚,就連《樂府新報》,現在都是羅萬化在操持!

這樣一個能躺著絕對不坐著的家伙,妻子剛剛誕子就求見自己,注定沒有好事。

高拱皺著眉頭,還是讓中書舍人郭準通報蘇澤,讓他在內閣偏廳等自己。

“蘇翰林,高閣老還有幾分奏疏要票,請您稍待片刻。”

蘇澤看著忙碌的郭準,突然想起自己兒子。

好像皇帝給自己蔭的就是中書舍人吧?

如果自己兒子沒有科舉的才能,那就要和郭準一樣當中書舍人了?

也對,郭準不就是前任輔臣之子嗎?

這么一想,隆慶皇帝給自己的封賞確實不錯。

和宋代不同,大明蔭官還是很嚴格的,不僅僅對封蔭的數量有規定,對于封蔭官員也有標準,六科還可以封駁不符合條件的蔭官。

所以正常皇帝封賞親信,也就是給個錦衣衛世襲千戶百戶就差不多了,隆慶皇帝給自己老丈人,武清伯李偉的幾個兒子,也就是世襲千戶的職位。

能給蔭官,在大明潛規則就是閣老級別的重臣了。

而蘇澤這些年來的“赫赫威名”,也讓六科不敢封駁,這才讓蘇澤達成了“五品蔭子”的成就。

過了一會兒,高拱這才來到偏廳。

蘇澤連忙向高拱行禮,高拱卻伸出手。

蘇澤愣了一下,從錢袋里好不容易搜出一枚喜錢,高拱這才滿意的說道:

“子霖是為了武監的事情來的吧?”

蘇澤連連點頭,高拱說道:

“兵部所議也是有幾分道理的,先德育再授兵法,也是謀國之言。”

聽到高拱這么說,蘇澤立刻說道:

“師相,別的閣老可以這么說,可您這么說,要置實學何地啊?”

“此事與實學何干?”

蘇澤立刻說道:

“弟子不是反對德育,但是武監學制只有兩年,如果都強調德育,那還能培養出將校之才嗎?怕是這樣培養出來的空談道德之輩到了軍中,豈不是要延誤軍機?”

高拱皺眉,他當然也覺得蘇澤說的有道理,但是他是儒家的士大夫,心底里還是重視德育的。

蘇澤看到高拱有些動搖,于是說道:

“師相,其實兵法軍務,也是實學。”

“料敵千里,廟算人心,這難道不是實學嗎?”

“師相也曾經撰文在《樂府新報》,要推廣實學,就要摒棄辯理和政論,將心思用在‘實心做事’上,如果武監按照兵部的合議,重德教而不重實教,那要如何推廣實學?”

高拱聽完蘇澤的話,也警惕起來。

蘇澤說的沒錯,兵法軍務確實也可以劃為實學,而且打仗是最實事求是的學問了。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戰場會給出最終的評判。

高拱有志于興辦實學教育,那今日兵部用“德育論”來壓制武監生學習兵法軍務,那明日儒生也可以用這個理由來壓制實學。

但是高拱又是士大夫,他一直接受的都是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蘇澤繼續說道:

“師相,弟子也不是反對德育,只是今日之世,乃是古今未有之大變局,人心動亂乃是天理。”

“師相您想一想,今上御極登基后,這京師的變化?”

高拱一陣恍惚,他回憶起隆慶皇帝登基之前的景象,那時候東南倭亂剛剛平定,但是朝堂的政治爭斗還在延續,京師還要防著北面的威脅。

那時候也沒有開放港口,京師到了冬季還會缺糧漲價,京師過年也是冷冷清清的。

但是今年上元燈會的時候,高拱也站在城樓上,看到了歡慶的百姓,整個京師萬家燈火,君臣百姓通宵達旦的歡慶。

各種貨物都出現在京師的貨架上,北方草原的羊毛、海外的蔗糖、南洋的香料,很多原本昂貴的貨物,普通百姓過年也能買點回去。

但是作為內閣首輔,高拱也意識到了人心的變化。

經過蘇澤的提議,在鎮撫司單獨分出了民案司,負責民間有關經濟的案件。

去年一年京師的民案糾紛,就要比往年刑民加起來都要多。

地方上有關經濟的訴訟也在增加,為了錢財兄弟、親族之間的訴訟也開始增多,而京師中從事其他事業的讀書人也越來越多,在報紙的加持下,各個階層的讀書人,都在發出自己的聲音。

文化繁榮下,靡靡之音更是風靡,京師豪擲千金的酒樓開了一家又一家,教坊司在取消樂籍后反而更加繁榮,甚至還有良家女子為了謀生主動從事“賤業”。

蘇澤這句“古今未有之大變局”,確實說到了高拱的心坎里。

也許自己真的站在一個新時代的節點上,那么后人又會如何評價這段歷史呢?

隆慶之治?

高拱隱約覺得,可能這是評價都不足以涵蓋這個時代了。

作為大明這駕馬車的馭者,大明將要駛向何方,高拱自己也都沒有底。

抬起頭看向蘇澤,難道蘇澤知道?

高拱內心又搖頭,自己都看不清的未來,這個年輕的弟子能看清嗎?

只聽到蘇澤繼續說道:

“師相,人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學舍里。”

這句話說完,高拱也愣了一下。

蘇澤繼續說道:

“要正定人心,還是要移風易俗,從正四民道德開始,豎立適應當下時代的新道德。”

“而且來讀武監的,大部分心智已經成熟,應該以智育為先,授以實學實務。”

高拱沉默了。

蘇澤這套理論,和他的四民道德論,以及自己倡導的實學,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閉環,這也確實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難道這些都是蘇澤早就已經謀劃好的?

如果這樣,自己這個弟子的眼光也太長遠了些?

看到高拱還沒有說話,蘇澤還以為高拱沒有被自己說服,于是繼續說道:

“師相,弟子以為如果未滿十四歲的武監生員,可以先不入武監就讀,可以在國子監開設武監預科,先在國子監接受德育。”

“等十四歲后,再入武監學習。”

“這樣一來,也不會出現缺失德育的問題。”

高拱這才點頭說道:

“你把今日的話寫成一份奏疏上來,本官拿來在內閣議一議。”

緊接著高拱又對蘇澤說道:

“你可以和趙閣老聊聊,他也對兵部有所不滿,你這套理論和他們泰州學派的‘日用之道’也有些關聯,他說不定也會感興趣。”

蘇澤明白了高拱的暗示,這是讓自己去說服趙貞吉,有了趙貞吉這個在軍務上很有發言權的內閣輔臣支持,自己這套智育論更容易通過。

就在蘇澤準備回去起草奏疏的時候,高拱突然問道:

“你這套智育之說,倒是挺有意思的,那是不是可以開辦更多的實學書院,以育專才?”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目錄  |  下一章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