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455章 對手與內功
隨機推薦: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蔬菜大量上市沖擊著市場行情,靠譜鮮生全員仍在砥礪前進,苦練內功。
而從玉和區泰記就沒那么好受了,即使同興泰的遲菜心逐漸進入了尾聲,但兩家流失的客戶卻挽回不回來了。
從玉菜場,三月正是風光秀麗的時候,會議室里卻稍顯肅殺。
楊健尊帶著團隊分析了從玉在香江市場的處境,用岌岌可危來形容有點夸張,但形勢絕對很嚴峻。
從玉在香江的銷量流失了5成以上。
同興泰勢頭很猛。
但從玉每個人都清楚根源是靠譜鮮生。
劉云帆也清楚。
他還和房少華保持了聯系,可能房少華不想和他聯系,但他主動聯系了。
從玉在香江遭受重錘,然而,劉云帆所在的出口部門仍在高歌猛進,出口量更大,利潤高。
尤其是從玉在香江的走量受到影響后,不可避免得向出口傾斜。
劉云帆感覺業務很順,收入很高,所以他才聯系的房少華,過年還約了一起吃飯。
他想讓老同學看到落差。
但房少華聽了他無意透露的收入后很平靜,就好像早上吃了份腸粉一樣平靜。
他不甘,他追問,然后他看到了落差。
房少華竟然還比他站得更高,在高處俯視著他。
繁榮菜場去年創匯284萬美元,比從玉低,即使靠譜鮮生創匯也比從玉低。
但那又怎樣,房少華收入不比他低,職位更是比他高,甚至聽其說老板有意讓他全面負責靠譜鮮生的出口業務。
這才不到一年時間。
靠譜鮮生怎么敢這么信任一個新人!
雖說其不重視出口,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靠譜鮮生的體量擺在那,從玉香江業務被其搞得焦頭爛額,楊健尊隔三岔五就召集開會解決問題。
這么一個大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怎么也比他強,他在從玉仍只是蝦兵蟹將。
劉云帆心里不平衡了。
而且聽房少華的意思,其老板似乎并沒有放棄出口業務,而是另有想法。
劉云帆感到驚懼。
他知道那個男人對出口很有一套理解,對日西蘭花出口季節性關稅的應用讓他印象深刻。
更何況其在香江市場對上從玉和區泰記可謂是大獲全勝。
聽著楊健尊和常浩等人還在討論如何挽回香江市場的頹勢,劉云帆很煩躁。
“同興泰近一兩個月沒有再擴張,其一直在維護現有客戶。”
“遲菜心進入尾聲了,按照去年的情況,雞心芥也快下市了,屆時會是反擊的機會。”
“生產上從玉一直在抓質量,抓手工,抓品控,近來進步很大,在菜心上,已足以和靠譜鮮生正面競爭……”
劉云帆知道從玉在品控上進步確實很大,從玉為了改進,多次派人到江心菜場去偷師,也曾間接買過靠譜鮮生的菜,就是為了一比一的復刻。
從玉做到了。
但靠譜鮮生作為防守方,仍有很多優勢,他不看好從玉能取得多大的戰果。
更何況劉云帆很忌憚靠譜鮮生重新向出口投入力量。
他忍耐著出聲發言的沖動,楊健尊是大家長式的管理,管控欲望很強,貿然開口只會惹其不悅。
“從以色列引進的滴灌設施技術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從技術上講,它能讓水肥管理更加統一、科學、均衡,對整體蔬菜品質提升大有益處。”
“有關遲菜心和雞心芥生產基地也在落實了……”
“其他人也都說說想法”
劉云帆終于聽到了這句話,他伸了伸手,等楊健尊點名后,才沉聲道:
“董事長,我們要警惕靠譜鮮生再做出口業務!”
出口是從玉如今的現金流,也是唯一堅挺甚至還在增長的業務。
出口也讓從玉菜場在喪失了大半香江市場后,仍還能相對穩定的出菜。
出口帶來的高額利潤也支撐了從玉菜業的一系列改造和擴張計劃。
如果靠譜鮮生再度瞄準出口業務,很難說不是沖從玉而來,畢竟從玉翹了靠譜鮮生的客戶。
從玉眾人面露擔憂。
有人說:“靠譜鮮生最近安靜的不太正常,是不是真在謀劃著出口?”
“他們有那么多菜來做出口嗎?除了香江,他們的配送和檔口也養了一大批客戶。”
“可出口利潤高。”
“但靠譜老板推測東南亞有金融危機,是自己主動把出口東南亞的業務斷了。”
“有沒有可能他現在承認自己判斷錯了,如今蔬菜出口東南亞訂單多,利潤又高,靠譜鮮生想及時掉頭,我覺得云帆說得有點道理。”
劉云帆見有人支持自己,不由心頭一喜,但董事長楊健尊始終雙手枕著下巴默然不語。
“我有內幕消息,靠譜鮮生有意再做出口!”
先是警惕,此刻劉云帆又徐徐道出前因后果,他把和房少華的接觸按自己的推測稍稍修飾了下。
更多的人信了。
楊健尊也開口道:“東南亞經濟確實有些過熱”
他頓了頓,讓劉云帆險些冒出了冷汗。
“但說會發生經濟危機也的確太過危言聳聽了,只可惜小陳總醒悟了過來,不過也晚了。”
“從玉在出口上的優勢很大,而靠譜鮮生受國內業務拖累,出口貨源不足,不必過于擔憂。”
“但云帆也說得對,得保持警惕,不能給他機會。”
“出口業務也不容有失!”
會議室里只有楊健尊一個人的聲音,他的語氣平靜,淡定從容。
然而,從玉眾人從他最后一句略微加重的話里,能感受到平靜下的波濤洶涌。
對從玉來說,出口業務也的確不容有失。
從玉還有滴灌改造,總投資1800萬元;還有在建中的新基地;為了應對同興泰在香江的攻勢,還要有遲菜心和雞心芥貨源;還有物資的采購,工人的勞務工資……
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出口真的不容有失。
會議過后,楊健尊又單獨把出口部門的人留了下來,又開了許久的會。
劉云帆很滿意這樣的結果,有公司全力支持,有股東提供海外資源。
他想不出怎么輸。
自從學會從江心菜場偷師后,李繼勇感覺進步很大。
東升農場在他的管理下也越來越好,出菜量日益增加,唯獨老板區景泰臉上的笑容少了些。
他也很難搞,生產快跟上了,銷售又吃癟了。
區景泰先是去了寶島省,又去了日本,除了香江,這兩地也是區泰記的重要銷售區域。
萬幸,這兩地的市場還很穩固。
唯有日本有從滬市過來的葉菜貨源,但量較少,而且客戶不重迭,對區泰記沒形成影響。
香江市場大潰敗,區景泰也只得加大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日本和寶島省是傳統區域,東南亞則是新興市場。
香江,長沙灣,一名馬仔走向合興的老板王豪。
“豪哥,港口又到了一柜美國生菜,已經接貨了。”
王豪嘴里含著一支雪茄,道:“品質怎么樣?”
馬仔回道:“很穩定,符合標準。”
“行,忙去吧。”
以往王豪很少過問美國生菜的質量,內地生菜除了價格便宜,很難對美國生菜形成競爭。
到了夏季更是如此,內地的生菜沒有香江批發商會要,市場上全是美國生菜。
而合興和永隆把持了絕大部分進口生菜貨源。
只是如今情況有變,內地生菜好起來了。
準確的說,是靠譜鮮生種出的生菜不比美國佬差,有獨家貨源優勢的同興泰成了市場上的另一個選擇。
也就是合興底子厚,中間批發商和零售商迫于社團壓力不敢輕易得罪合興。
但生意做久了,王豪也清楚武力并不能長久,利益才能得人心。
只要同興泰的生菜能為中間商和零售商帶去足夠利益,鋌而走險的人會越來越多。
更何況還有3個多月就回歸了。
王豪也經常去內地,去過很多城市,最大的感觸就是大,特別大。
相比之下,香江就是彈丸之地,各種生意競爭都很激烈。
近幾個月香江蔬菜批發市場發生了亂戰,合興也同樣四處出擊,哪里有肉都要上去咬一口。
然而,王豪算了一筆賬,業務不能說毫無長進,但也只能用聊勝于無來形容。
因為合興本就占據了香江蔬菜市場最大的份額,再往上很難有大的突破。
他把目光投向了內地。
這是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而且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中,市場廣闊。
他近期還詳細了解了靠譜鮮生,對方發展勢頭很猛,同時極為看重內地市場,在珠三角主要城市都設了有網點。
靠譜鮮生能在香江市場攪風攪雨,王豪也想去內地和其過過招。
四月的小樓鎮,春意正濃,河流繞著菜場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見底,沿岸貫通的小道,成了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傍晚,才從城里歸來的陳家志和李秀騎著自行車,沿著小道并排前行。
小道旁主要是秧田。
李秀騎得很慢,一是技術差,二是想多看看這條新修的路。
“家志,這路看著很好哈,來來往往的村民好多。”
這路自然是陳大官的杰作之一,屬于配套項目里的內容,旁邊還有幾條渠進行了硬化。
陳家志笑道:“原來的合利農場就好比是鄉下的窮小子,鮮有人上門說親,現在這路和渠一修,形象大為改觀,搖身一變成了大戶人家,上門說親的人自然就多”
李秀斜眼道:“你這歪理一套一套的。”
“你就說有沒有道理吧?”
“陳老板說得都對。”
“假得很。”
但李秀又不得不承認,合利農場這兩個月變化很大。
這就是家志所說的苦練內功。
自從回本后,合利農場乃至其它菜場的節奏都慢了下來,忙著梳理自身的問題。
被雜物淤堵的溝渠通一通,垮塌的路和邊溝修一修,老舊的機器報廢換新,灌溉設備全面升級換代,庫房的盤點清理打掃……
前半年為了早日出菜、沖業績而落下的工作逐漸得到了完善。
菜場有錢,做起這些事來也有條不紊,把原本不完美的地方變得完美。
往前騎了一段路,過了秧田,又到了菜地。
易定干在前方揮手。
李秀說:“家志,易哥在那!”
陳家志打趣道:“看到了,他嘴巴是翹的,準是又有好事。”
李秀:“……”
還沒走近,陳家志就看清了易定干腳下的菜地里是生菜,一排排的十分整齊。
他大致猜到了是什么事。
李秀也猜到了,難怪要千方百計的催他們回來。
易定干得意的叉著腰,喊道:“陳大老板,看看這幾畝生菜,全部翻心整形過。”
陳家志瞧了一眼就知道成了。
他行走在菜畦之間,一排排生菜的看過去,翻心整形過的生菜葉片更散開,從上往下能直接看到中間的心葉,給人的觀感就很飽滿。
外觀外形、葉片顏色、口感也都更符合市場消費需求。
看完兩塊菜畦,陳家志就頷首道:“成了,翻心整形很有用,這樣的生菜會更受市場歡迎。”
“好!”易定干握了握拳,問:“什么時候全面推廣?”
“再等等。”陳家志沉吟道:“技術要點還要多總結嘗試,保證成功率,另外,也要有效率,最好能用機器解決。”
這不是第一批翻心整形的生菜,此前嘗試過兩次,但效果都一般。
要么翻心下壓不夠狠葉片又恢復了過來,要來就壓得過狠葉片斷裂
只有這次普遍都成功了。
易定干也知道時機還不夠成熟,還要繼續改進蟄伏。
隨即,他又介紹了下近期苦練內功的成果,包括菜場、機械器具、庫房、冷庫、微噴灌使用等等。
陳家志又問:“植保方案弄得怎么樣了?”
“呃……”
陳家志直中靶心,從易定干的表情中就知道了結果。
“沒搞?”
“真需要那么多套用藥方案么?”
“需要。”
“我們用的已經是低毒農藥了。”
“還要有更多的替代方案。”陳家志沉吟道:“我給技術(科研)部的錢華提供了幾個方向,農場配合他做實驗就行了。”
“行吧。”
“易老總,你這內功還得繼續打磨哦,不然關鍵時刻打不出亢龍有悔,那可就要遭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