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1994:菜農逆襲  >>  目錄 >> 第342章 起航

第342章 起航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野生的冰糖葫蘆 | 1994:菜農逆襲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342章 起航

來通知陳家志的是前幾天那名村干部,名叫康行義,其實也只是村里的辦事員。

得了消息后,陳家志也沒耽擱,先去繁榮村和康行義見面。

當面就丟給他一包煙,詢問道:“康哥,蔬菜科是什么部門?”

“你這也太客氣了,我先帶你過去,邊走邊說。”

拿人手短,康行義近幾天收了他不少煙,也提供了不少信息。

“蔬菜科是羅南農業公司下面的四個部門之一,公司負責全鎮的農業生產和服務,農機管理站、排灌站、交管站、種子、肥料等等都是它的下屬單位。

蔬菜科則是管全鎮蔬菜生產的,你這要包的面積太大,書記便讓我報給了蔬菜科。”

等到了羅南農業公司時,陳家志也把相關管理機構了解得七七八八。

除了蔬菜科,農業公司還有農業科、企業科和財務室三個部門,領導崗位則是一副兩正三名經理。

陳家志問道:“康哥,繁榮村村委又是什么想法呢?”

康行義搖了搖頭,“書記和主任最近都挺忙,讓我帶你找蔬菜科,請他們給你安排合適的地,我們羅南鎮地還是很多的。”

這點倒是不假,陳家志近幾天都在附近跑,正是秋收季節,金黃的水稻鋪滿了田野,而蔬菜的面積相對要少些。

至于書記和主任很忙,他不太相信。

“羅南鎮以前主要是種糧棉油,幾年前才開始種蔬菜,不過現在愿意種菜的人少了,都想進廠上班。

就像我們繁榮村,村里有鞋廠、服裝廠、瀝青廠、預制板廠、建筑工程隊,哪一樣不比種地強?

現在土地都承包給了專業大戶,不過像你這樣包幾百畝的確實還沒有。”

從繁榮村到羅南農業公司并不遠,沒聊一會兒就到了。

陳家志也從康行義口中弄明白一件事,繁榮村村委租地給他的意愿并不強。

不過繁榮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確實挺富有,村辦企業就有好幾家。

康行義帶著陳家志先到了蔬菜科,隨后科長又帶著他到了經理周金根的辦公室。

周金根態度也挺客氣,寒暄過后直入主題的聊了起來。

因為城市發展的需要,上海的蔬菜需求越來越大,在1994年開始實施第二次‘菜籃子工程’。

同時提出了南菜北移,即南邊鄉鎮的園藝場向北邊轉移。

羅南鎮也接到了減少糧田,增加菜田面積的任務,當下周金根也正在為這事發愁。

本地人種地意愿越來越低,外來菜農倒是不少,卻不成氣候。

陳家志的到訪就像是瞌睡來了立馬有人遞了枕頭過來。

他很詳盡的問了租地需求、主種蔬菜等等信息,隨后又拿來羅南鎮的地圖,介紹了部分村子的情況。

羅南鎮從1987年開始,才由糧棉油轉為種蔬菜,發展時間較短。

現下還是糧食為主。

不過糧食的收益低,即使是蔬菜和水果,效益也并不是很高。

陳家志和他的溝通相對比較愉快,心中也有了留下建場的想法,便請周金根推薦具體位置。

周金根跟著便把目光對著了沒有存在感的康行義,“老康,這么大的客戶你們繁榮村瞧不上?”

康行義眼神尷尬地四處瞟,“書記和主任這兩天都忙。”

“是真忙,還是假忙?”

“真忙真忙。”

周金根眼神狐疑,但也沒再追究,“陳老板,你想租地,可能還得再等等,給點時間給我們做做工作。”

“應該的。”他以為又是趁機吃拿卡要的那套把戲,便邀請他一起吃飯喝酒。

“先把工作做好再喝酒也不遲。”周金根擺了擺手,“不瞞你說,羅南的土地承包也發展了不少年了,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其中之一就是在專業戶承包中,外來戶承包的土地,逐年在貧瘠化。

因為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外來戶往往只圖眼前利益,不肯為長久打算,施肥只施化學肥料,不肯多施有機肥和人糞,影響長效和后續增產。

久而久之,不少村子在承包時都更傾向于本地農戶,同時還要鼓勵他們從長遠利益著眼保護土地肥力。

但羅南哪有那么多愿意種地的專業大戶。

而且,陳老板你要的地多,還要求連片,在包地過程中很可能遇到難搞的‘插花戶’,所以某些村子就不太積極。”

康行義眼睛看向了墻上的地圖,專注入神。

陳家志笑了笑,算是弄明白了繁榮村村書記和主任都不愿露面的原因。

想來就是此種情況。

他原本還以為是政策原因。

其實這種情況過些年會很好解決,本地人更不愿種地,都想把地租出去。

但瞧羅南公司的態度,陳家志知道現在時機也挺合適了。

“周經理,我的菜場和別人不一樣,化肥的用量很克制,反而有機肥施得比較多。”

周金根說道:“之前也有人這樣承諾,但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陳家志笑了笑,又提及在廣東的菜場,既是供港菜場,又有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

“假如來羅南,菜場也會走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乃至供港和出口。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會過度壓榨土壤肥力。”

周金根眼前一亮,“當真?”

陳家志胸有成足的笑道:“口說無憑,我可以提供供港和無公害蔬菜基地的資料,甚至也可以去我在花城的菜場考察。”

瞧這架勢,周金根就信了八成,頓時就更有把握了些。

這時,康行義說道:“那個,陳老板,也再考慮下我們繁榮村,我這就去給書記打電話匯報下。”

說完便雷厲風行的去打電話。

周金根罵道:“繁榮村都是一群見著肉就要咬一上一口的玩意。”

陳家志笑而不語,知道問題應該是解決了。

跟著周金根又給他推薦了其它兩個村子,王家村和朱家店村。

這兩個村子陳家志也都去過,比較靠近楊行鎮,和寶鋼的幾個廠都在一條主路的兩側,進城也較為方便。

不過現在他反倒不急了。

反而更關心基礎設施條件,或者有沒有相關政策。

因為新建基地帶了出口和供港的前景,又有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元素,對地方部門來說應當算是政績。

所以形勢已經反轉。

除了需要解決菜田擴增任務的羅南農業公司,各村委應該也有動力去動員村民。

自然是哪里土地肥沃連片,基礎設施完善,拿地時間快,就去哪里。

在周金根辦公室坐了一會兒,一個男人敲響了辦公室門,而后直奔陳家志而來。

“陳總你好,我是繁榮村村書記周寶龍,這兩天雜事纏身,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男人看著還挺年輕,陳家志也伸出了手,“你好,周書記。”

周寶龍又和周金根打了招呼,然后便和陳家志聊了起來。

關于村里來了人要包地種菜,一包還至少是幾百畝,周寶龍在兩三天前就知道了。

繁榮村也有承包大戶,但最多就幾十畝地,還種的是糧食。

這陡然來個要種幾百畝蔬菜的大戶,讓村委很沒把握,而且當地人確實對某些外來戶的種地方式不滿。

不愛惜土壤透支地力也就罷了,農藥施用也不合理。

有部分村民便很抵制把地包給外來戶,聲稱壓榨地力的行為是在撅他們的根!

在此前位于繁榮村的羅南園藝場建設過程中,便出現了此種行為,導致選址也調整了兩次。

總之,地好租,但規模一旦大了,還想連片沒有‘插花戶’,工作量就很高了,為了一個普通菜場不值得。

然而,剛才康行義來電,菜場涉及到了供港和出口,還是無公害蔬菜基地,這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有政績,未來未嘗沒可能在領導面前露臉。

而且種植方式對土壤有利,工作難度降低,還能順帶給村民做點實事。

這種好事可不多。

至于為個人牟利,種菜的大多是苦哈哈,賺不了幾個錢,遠比不上村里的幾個廠子。

還不如拿這事為村民謀福利。

周寶龍竭力的說著繁榮村的優勢,靠近城鎮,生活方便,地好土好水源好。

“陳總,繁榮村你也去過了,村里除了菜田,其它的正好在收水稻,只要你愿意來繁榮,我十月初就能給500畝地給你!”

繁榮村陳家志也很熟了,村子比較富裕,村民種地欲望不強,又剛建成了羅南園藝場,組織上有經驗。

但從目前與周寶龍的接觸來看,他有點拿捏不準這人是想做點實事,還是以為有利可圖。

便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說要再看看。

他也確實又實地考察了兩天,也去了周金根推薦的王家村和朱家店村。

朱家店村就在繁榮村旁邊,而王家村更靠南,條件也不差。

陳家志沒有刻意去接觸這兩個村的人,但村干部也都主動聯系了他。

然而,始終沒有心動的感覺。

尤其是當繁榮村不斷加碼,先是承諾村里的噴灌泵站只需交電費便可免費使用,同時還會協助向上申請水泥明溝等基礎設施補助等等。

這種落差感就更強烈了。

敖德海、薛軍這些天也一直和他一起,方方面面都有接觸。

“老板,周寶龍在繁榮村風評還不錯,多數人對他都比較服氣。”

“嗯我也打聽了。”陳家志沉吟了會兒,說:“那就在繁榮村吧。”

繁榮村的地租也很便宜,每年每畝兩百元左右。

加上政府對基礎設施的補貼和建設力度都不小,對集體園藝場,市級和區級財政是直接一座補助80萬元,同時還有基礎設施補貼1000元/畝。

私人建場還沒有給補貼的先例,但在周邊溝渠、道路、噴灌泵站等設施上也有政策支持。

同時寶山區以前是傳統糧棉油基地,機械化程度很高,有深入各村民小組的農機社會化服務。

在耕整地上可以直接用拖拉機,效率更高,只是要考慮排水溝的設置。

總體來說,總投資成本比花城更低,建場效率也不慢。

早點定下拿地,也可以趁秋天早點出第一批菜。

當陳家志把確定拿地的告知周寶龍后,繁榮村村委也展現出了極強的組織能力。

繁榮村有19個村民小組,大約1050戶,耕地約3495畝,戶均約3.3畝地,也就是說500畝地至少要搞定150余戶人。

但繁榮村此前有大戶承包基礎,村集體也有數座工廠,還位于國內最大的城市郊區。

本地人種地熱情不高。

當選定地點后,周寶龍領導的村委會和有關村民小組都召開了大會。

雖偶有波折,但最終也劃定了一塊連片的約580余畝的土地出來。

之所有超出計劃,因為部分村民過于熱情,與其把地租給不穩定的小菜農,大菜場好像更有保障些,租金也會微微高一些。

陳家志也主動提了提務工賺工資的事,結果引起一片噓聲。

很現實,鮮有本地人愿意下地干農活,還不如在家搓麻將呢。

開大會,搓麻將;

丈量土地,搓麻將;

簽合同,按手印,搓麻將……

等走完拿地流程,陳家志把上海麻將也給學會了。

這時,村里的水稻也基本收割完成。

敖德海熟悉了環境后,也進入了狀態,先是從花城要人組建管理團隊,包括戚永鋒、張衛東、黃山三對夫妻,以及數名熟練工都來了滬市。

一個工作班子便成立了。

再就近招聘勞務團隊、與本地農機服務組織簽合同,便能開展整地開溝工作。

滬市冬天冷,敖德海也想早點搶一茬秋菜出來,為此組織了工作會議。

“已經十月份了,雨水少,第一批搶播種的菜地溝不用開太深,早點播種為要務,在入冬前爭取播100畝地以上。”

“品種計劃了60天、80天和120天三種菜心,以及本地的上海青品種、菠菜、芥蘭、芥菜、大葉茼蒿、板葉薺菜”

“播種機也要再催一下總部郵寄過來,有播種機能減少后期間苗。”

各項安排井井有條。

陳家志只在最后進行了適當補充,比如冬天要換耐寒品種。

滬市的冬天寒冷,會給很多人冬天種不出菜心的錯覺。

其實一樣能出菜。

因為生長期更久,品種的不同,畝產量反而能更高。

也確實有很多菜會受到凍害影響,然而滬市也可以上小拱棚防寒保暖。

可以上設施的時候,陳家志也不含糊,滬市菜場也就此起航。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1994:菜農逆襲目錄  |  下一章
1994:菜農逆襲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2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