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第239章 賺錢與降溫
凌晨走在街上,細密的水汽裹挾著寒意滲入骨髓,讓人不由自主地裹緊衣服。
李才還在回味剛才的一番話。
‘驗貨就是要臉皮厚’,他昨天就栽在了這上面。
又想到陳家志熟練驗貨砍價的場景,其實收獲不菲。
來了花城也有一段時間,兩人也都了解他取得的成績,同時在指點他們時也親力親為,心里也對陳家志充滿了敬佩和感激。
也清楚雙方之間的差距,同時他給錢也大方,跟著他幫他做事才是最好的選擇。
陳家志又接連買了小白菜、芥蘭、芥菜三種葉菜,加上菜心,拿了六千斤菜。
其中小白菜依然最多,比昨天還多一些,一共拿了3000斤。
賣得好,能賺錢,自然可以多拿。
菜心拿得最少,全場只拿了300斤。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在不斷提點李才和陳正旭兩人,也會讓兩人自己再去試一試。
然而,即使這樣,今天整個過程花費的時間依然比昨天少了四十多分鐘。
等到了56號檔口后,陳家志也在教李才如何賣菜。
這也是他最擅長的。
過程中行云流水,與客戶的交流沒有絲毫阻礙,三四個小時,天還沒亮時,六千多斤菜就全賣完了。
突出一個快、準、穩!
“猜一猜,今天賺錢了沒?”
賣完菜后,陳家志和李才、陳正旭、薛軍四人坐在臺階上抽著煙,陳家志拿著賬本準備算賬。
李才吐出一團煙霧,思考著晚上賣菜的情況,差價有高有低,不好算。
“賺得不多。”
“好,那我就來算一算。”
記賬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哪一筆交易賺了錢,哪一筆虧了,都一目了然,只需匯總就能得到結果。
“白菜3000斤,毛利142元;
芥蘭1800斤,毛利72元;
芥菜1500斤,毛利105元;
菜心300斤,毛利66元。”
頓了頓,陳家志笑道:“所以今晚上的毛利潤385元,扣除經營成本,我也肯定賺了”
“真賺了?”
陳家志直接就把賬本給三人傳遞看了起來,雖然做的都是幾分錢的生意,但確實賺了。
而這還是出菜旺季,城里城外都是蔬菜,差價不高。
如果是自己做,不請人,一晚上也有300多元的利潤。
連續穩定幾個月,一輛車錢就賺回來了。
如果行情好點,又愿意冒險去產區拿貨,差價要高得多,跑一趟拉一車菜回來,凈賺兩三千元都比較輕松。
平均兩三天跑一趟,一個月跑十趟,月收入兩三萬也不是夢,但每跑一趟也都是擔著風險。
“是不是賺錢也沒那么難?”
“好像也是”
有了具體的參照,李才和陳正旭又恢復了信心,有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因為他們看到了全過程。
道理很簡單,一些訣竅貌似也懂了,如果這還不會,只能是人太笨了
“明天再來吧,目標也不要定太高,先盈虧平衡吧。”
“小叔,這次我感覺可以賺錢。”
“我也覺得可以。”
“你們這是又行了?”
“哈哈哈……”
次日晚上,
李才、薛軍和陳正旭一臉期待的等著陳家志算賬,今晚雖說也有損耗,尾貨還是虧本甩賣,但他們感覺至少沒虧。
陳家志也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進步很大,小賺一點。”
“意思是小叔你還虧著?”
“虧你們的工資,但明天應該就有得賺了。”
日子就這樣繼續往前走。
陳正旭、李才和薛軍也逐漸摸索到了買菜賣菜的訣竅,在葉菜經營上很快有了起色。
從虧損,到盈虧平衡,再到賺錢,也就是幾天的事。
只要打破了這條界線,就入了門,無非就是熟能生巧了。
陳家志在這個過程中也收獲了許多。
除了賺了一些小錢外,他的進步才是最大的,對管理好市場銷售也有了新的體會。
但以后要想留住人,還是得舍得分錢,從當下屬的角度來考慮,一個舍得分錢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如果現在跟著他的這群人里,有人能力達到了,或者以后出現了合適的人才,他其實并不介意給分紅,或者股份。
只是暫時沒有,他的攤子也太小了點。
花城的冬天只要不下雨,大多時候都是溫暖的,也適合戶外運動,對菜農來說,適合勞作。
隨著時間推移,東鄉菜場和江心菜場都已實現了大變樣。
菜心鋪滿了菜畦,郁郁蔥蔥。
荷蘭豆也在茁壯生長,唯一違和的就是拱棚的架子,影響了菜農的勞作,時常惹人抱怨。
“這拱棚架子搭著也不用,還不如早點拆了呢!”
“也不知道場長怎么想的,前段時間,我去附近的菜場干了幾天活,人家都在等著看笑話。”
有人問:“看什么笑話?”
另一人說:“別人都說荷蘭豆不需要搭架子,搭架子成本多高,就沒錢賺了!”
又有人說:“照這樣搞下去,菜場不會又要倒閉吧?”
“我看有可能。”
“前兩個月也就是運氣好,剛好被菜場趕上了。”
晚上吃飯時,李秀和陳家芳就把菜工們的討論如數說給了陳家志和易定干聽。
同樣也挺憂心。
把棚架搭起來了又不用,這讓兩人十分不解。
不過易定干早懂了,耐心為兩人解釋。
“家志是想賭元旦的行情,現在把棚蓋上,荷蘭豆可能會旺長,不僅產量會下降,還會提前上市,錯過可能的行情,我說的對吧,陳場長?”
陳家志比了個大拇指,“易副場長又有長進了。”
易定干說:“不過萬一沒有寒潮,這次可就真栽進去了,最近氣溫也一直穩定在10℃以上,只是下雨的時候會偶爾降到10℃以下,對荷蘭豆沒影響。
要真想寒潮導致受災,至少也得5℃以下,最好能低到0℃,可能性很低呀。”
“要想博取高收益,哪里能不冒風險呢,股東都沒急,也不知道你們急什么。”
一說到賭行情,就不可避免提到風險。
尤其還是虛無縹緲的天氣,最近這段時間江心菜場里的風言風語不少。
但高層卻很穩。
徐聞香和黃建遠等股東也來了兩次,甚至還帶來了部分氣象資料作參考,也提出了風險不小。
然而,卻沒人干涉他的管理,這讓易定干很不解。
“家志,你再教一下我是怎么博取股東的信任的?”
“也有可能不是信任,而是事已至此,想改變也來不及了,只能坐等結果。”
目前剛進入12月中旬,最初播種的一批荷蘭豆可能還有幾天就將開花。
菜心也慢慢開始抽薹。
兩者都符合在元旦后上市的預期。
只是目前的菜價還沒多少起色,菜心還在毛毛雨里掙扎。
荷蘭豆要好一些,價格在1.2元/斤左右,價格其實不算低,露天種植利潤也還可以。
然而,江心菜場早就搭了棚,成本憑空抬高了不少,但想改也改不了了。
只能等。
也等不了多久。
如果這次賭失敗了,徐聞香等人才可能會翻臉。
“要不今晚上買點荷蘭豆去試試?”
凌晨,輕卡車又一次停在了江南市場的停車場,陳正旭提出了新的想法。
李才說:“我覺得可以,后面東鄉菜場不也有荷蘭豆嗎?先探探路。”
“你說呢,小叔?”
“我都可以,你們自己商量著來,不過要想賺更多錢,還是葉菜更穩當。”
陳家志熄火后,就拿了張毯子蓋在身上,這晚上還是有點冷。
這些天他都沒參與采購和銷售,晚上就開車,車到了后就睡覺。
每天賺得不多,大多時候都是幾十塊錢,但不用操心,也還可以了。
李才說:“葉菜穩是穩,但競爭激烈,尤其本市場的33號檔口,也至少每天一車葉菜,搶走了很多優質客戶,毛利潤很難再提升上去。”
“行,那你們試試荷蘭豆吧。”
卷毛成了最大競爭對手,這讓陳家志有點啼笑皆非。
但也不算太過難受,卷毛雖說有貨源了,但并不是自己的基地,一次寒潮就能給他打回原形。
這一晚上也過得平穩,毛利潤245元,一個月下來六七千塊錢,養活三個工人還是輕松。
花城的樹木,哪怕是冬天,也依然綠意盎然,葉子又寬又厚,雖然不能提供什么溫暖,但至少讓人覺得,這地方,還是很有生命力。
比如某天早晨,你一起床,發發現外面竟然陽光明媚,氣溫回升,你完全可以穿上短袖,出去享受一下這難得的“冬日暖陽”。
徐聞香今天就是如此,難得休息,睡了個懶覺起來就看到出太陽了。
他原本想去江心菜場轉一轉,但一想到已經去了兩次,雖說兩次都沒給陳場長壓力,但也聽徐瑤說,最近菜場里已經有了質疑的聲音。
搭了棚又不用,有很多霏言霏語。
其實股東里也有人擔憂,說閑話,但都被她壓了下來,對于陳家志在種菜上的能力,她從不懷疑。
即使這次不賺,或者虧了,對他的支持也不會變。
他想求穩那就求穩,他想集中力量押注行情,那就跟著搏一搏,機會都是博出來的。
有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冷空氣,會讓整個城市措手不及。
徐聞香才在公園里散了一會兒步,就感覺好像突然又冷了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