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  目錄 >> 第223章 口音

第223章 口音

作者:眀智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眀智 |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第223章 口音

春風徐徐,吹進紗窗。

銜泥的春燕一掠而過,玻璃上閃過兩道剪影。

財務遞來物料清單,王齊志雙手接過來。

消解溶液、比色試劑、碳硅磨料,以及試紙、濾紙、堝鍋、液管,并可能提供的設備與儀器。

林林總總兩大張,每樣多少費用,用一周實驗室多少租金,列的清清楚楚。

大略一掃,王齊志半開玩笑:“兩位領導,我們找的可是本地的瓷窯遺址,純屬給地方做貢獻,怎么還帶收費的?”

對面坐著兩位市博的負責人,一正一副,笑著解釋:“王教授,你們要的許多物料館里平時基本不用,得即時采購。而館里資金又有限,還得體諒一下……”

王齊志笑了笑:“好,沒問題!”

博物館,清水衙門中的清水衙門,上級支持有限,王齊志當然理解。包括實驗室按天收費,他也理解。

但有些話得提前問清楚。

就像耀州瓷,不過是考察學習青瓷工藝,結果陰差陽錯,林思成最后竟然把茶葉末釉給弄了出來。

萬一在運城也弄出點什么,不提前說好,到后面就可能扯皮。

王齊志笑了笑:“如果有了什么進展,更或是有了突破性的研究發現,這個怎么算?”

兩位領導齊齊點頭:“你們研究的,當然算你們的,我們絕不過問!”

那就好!

王齊志點點頭,唰唰幾筆簽上了名字,又讓助理跟著財務去刷卡。

幾萬塊,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王齊志覺得,能用錢搞定的事情,基本不算事情……

很快辦完,王齊志下到二樓。

實驗室不大,五六十個平方。儀器不是太全,也比較老舊,不過已經說好,如果這里的不合用,由市博負責聯系。當然,要掏錢的……

實在不行,就回西京。不過兩百來公里,即便走國道,一天也能打個來回。

進去的時候,林思成正在敲鍵盤,葉安寧和資料員小劉守在打印機旁邊。

“噼里啪啦”一頓敲,打印機開始吐紙,一張接著一張。

王齊志走了過來:“怎么樣?”

“還行!”

林思成拿起資料:“老師你看,這是那幾片細白瓷片,也就是疑似宋瓷的胎土構成:除硅、鋁,還有鐵、鎂、鉀、鈉、錳、鈣……

以此推斷,原始瓷土中除了常見的高齡石,蒙脫石、長石、石英等,應該還有角閃石和紅簾石,因為顆粒很細,所以沒有被過濾掉。所以,這應該是黃河流域中下游因泥沙沖積,形成的黃土高原特有的粉砂質黏土……”

“最關鍵的是,硅含量只有40,鋁含量卻達到驚人的38以上,并伴有相當比例的鈣,以及少量的錳、鈦……這是低硅高鋁富鈣瓷土,西北幾省及山西,就只有呂梁山南麓的黃河兩岸的瓷土礦符合這幾個特征……”

“這樣一來,就能將瓷土出產地圈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南至永濟,北至鄉寧,且必須緊靠黃河……數來數去,就那七八個縣……”

林思成拿起另一張:“老師你再看,這是那幾塊陶器和砂器殘片。雖然雜質極大,但主要成份比例與細白瓷一模一樣,表明都是出自同一區域。”

“區別是前者精選過濾,后者直接用原始瓷土燒成……最關鍵的是,兩種殘片里,都有煤……”

王齊志不明所以:“林思成,山西七成以上的縣市,不都產煤?”

“老師,不還有百分之三十嗎?”林思成笑了笑,“這百分之三十里的百分之七十,都集中黃河沿岸……”

王齊志恍然大悟:等于林思成又把瓷土礦的范圍縮小了好幾倍?

“具體是哪?”

“永濟,河津、鄉寧,大抵跑不出這三縣!”

林思成又取過一本《河東志》,“恰好,這三個地方都屬呂梁山南麓,且靠黃河,而且既產瓷土也產煤……更巧的是,永濟和鄉寧在古代都燒過好長時間的陶瓷……特別是鄉寧縣,從唐代到民國,基本沒斷過……”

王齊志怔了一下,很想豎個大拇指。

把那五筐瓷片拉回來到現在,滿共不過五天。趙修能別說套那胖子的話,連根毛的信息都沒問到。

趙大趙二去了已經四天,廢瓷坑倒是問到了好多,但胖子具體是從哪座坑里挖的瓷片,天知道?

而自己是前天才和市博談好,昨天林思成才進的實驗室。滿打滿算一天半,他就把瓷土礦的范圍鎖定在了三個縣之內?

哦不,兩個縣……

王齊志又發現不對:“意思就是,河津在古代,沒燒過瓷?”

“查史料文獻,確實沒記載。”

“那兄弟倆去河津,打問到的那么多的廢瓷坑是怎么回事,甚至連唐瓷都有?”

“河津在古代是交通咽喉,龍口渡西至渭南、東至晉陽,南可下長安、洛陽,北可上河套……那些瓷坑,應該是各地往晉陽運送,或是晉陽往外地運送瓷器,裝卸貨船時搞壞的殘廢品……”

“老師,這里還有……”

林思成翻開地方志,其中的一段:“你看!”

王齊志低頭一瞅,眼睛瞇了起來:民國青花?

地方志中記的清清楚楚:民國時期,山西官辦的瓷廠的有三座:保晉公司瓷廠、山西西北窯廠,太原工業專門學校瓷廠。

其下附屬公司遍布大半個山西,用的全是當時最先進的制瓷工藝,請的全是景德鎮的專業人士做技術指導。

除此外,地方民窯也極多,光是有記載的就有四十八縣二百一十七戶瓷窯,雖然產的是民用瓷,但其中有一半生產青花。

其中同樣有永濟和鄉寧,等于可能性又增大了一分。

“得實地去看看。”王齊志吐了一口氣,“什么時候動身?”

“明天吧!”

林思成想了一下,“待會我打電話,讓秦師兄(中心骨干研究員)帶兩個人過來,支援一下……”

“對,確實得支援。”

林思成一走,化驗就得停,必須得盡快調人。

秦濤物化博士出身,搞這個手拿把掐。

兩人又商量了幾句,電話嗡嗡的一響,林思成瞄了一眼,順手接通。

“伯恒(趙大)!”

“師父,筐找到了,糜子炸糕也找到了,就在河津!”

林思成頓了一下:“在哪找到的?”

“就市里!”

“離那幾個廢瓷坑遠不遠?”

“不是太遠,差不多十來公里!”

確實不遠,但是與不是,到了看過才能知道。

“辛苦了!”

掛了電話,林思成立馬就脫白大褂:“老師,別等明天了,咱們現在就動身。”

王齊志點點頭。

歸攏了一下資料,又給資料員交待了一聲。都轉過了身,林思成又想了起來:這還有個編外人員?

他又轉了回來:“安寧姐,你去不去?”

葉安寧猛點頭,眼睛笑成了兩道縫:“去!”

稍稍收拾了一下,叫了趙修能,王齊志又從市工業局借了輛車,七個人兩輛車上了路。

已是三月中,路基的陽坡下隱現綠色,遠處的麥田郁郁蔥蔥。

旁邊的空地里,老農趕著黃牛犁地。

沒怎么到過農村,葉安寧看什么都覺得新奇。

“呀,才三月份,小麥這么高了?”

“這是冬小麥!”

“哦哦……咦,林思成你快看,二牛抬杠?”

林思成頭都懶得回:“大驚小怪!”

“不是……這塊地這么大,為什么不用機器?”

“這是菜田,車輪碾過去之后,土壤會被壓的很實,會影響出苗。”

葉安寧一臉驚奇:“你怎么知道這么清楚?”

“我種過!”

“不可能!”

林思成的老家雖然是農村的,但從他爺爺開始就不種地了,林思成能到哪里種?

林思成只是笑了笑。

二十一歲的他當然沒種過,但三十八的林思成真的種過。

有的古墓發掘到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停工。既不放假,也不讓亂跑,還沒有網。

林思成的精力又旺盛的出奇,閑得無聊沒事干,就只能幫著農民種種地……

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下了省道,進了縣道。

臨近市區,葉安寧拿指著捅了一下:“林思成,那里在建什么。”

林思成側身看向窗外:離的不遠,也就一兩公里,稀稀落落八九座小山崗。其中最高的一座的山頂,用腳手架搭著好高的一座高臺。

底下塵土飛揚,又是人又是機器。

“九龍崗,九龍塔!”

葉安寧頓了一下。

那天在關圣廟,莊依說要請他們到老家玩,好像就提過什么九龍廟?

轉著念頭,她剛要說什么,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算了,林思成說她這張嘴開過光。

就像上次,她只是調侃了一下,隨口和林思成開了句玩笑。結果,真就碰上了……

又開了一會,兩輛車進了市區。

北方農業縣級市,高樓不多,算不上繁華。又正是春耕農忙期,街上人不多。

但很整潔,馬路掃的干干凈凈。

隨便找了一家飯莊,點了菜,又給趙大打了電話。

不大的功夫,兩兄弟也到了。提著半兜子炸糕,放桌子上一放。

“師父,賣筐的地方找到了,就是市區靠北邊!”

“廢瓷坑呢?”

“在黃河岸邊的河灘上,從這往北差不多十二三公里。說是原先有好幾個,但前兩年市里讓在河灘上種花生,坪地和時候全部挖掉了……我們轉了兩天,別說瓷片,連塊瓷渣都沒找到……”

種花生要精耕細作,肯定早撿掉了。

林思成點點頭,取出了一塊炸糕。

硬糜子碾成面粉,里面包了白糖和芝麻,又用胡麻油炸成。

外皮酥脆,內里軟糯,輕輕一掰,糖水裹著芝麻流了下來。

胖老板吃的就是這一種,但感覺比這個要更硬一點。

“什么時候買的?”

“就你打電話的時候。”

兩個多小時,都還沒凝住?

林思成點點頭,再一嘗……好家伙,這么黏?

林思成提起兜子,一人分了一塊。

剛咬了一口,趙修能“呀”的一聲。眾人順聲一看,頓時就樂了:炸糕沒咬下來,反倒粘下了一顆假牙。

“怎么這么粘?”

趙修能嘀咕著,把假牙塞了回去。

王齊志也咬了一口,眉頭一皺:“太甜,關鍵是太黏,還勁!”

葉安寧直接一句:“不好吃!”

連葉安寧都覺得不好吃,那肯定就不好吃……

林思成想了想:“這炸糕不是在這買的,胖子也不是在這拉的瓷片,很可能,他就不是這兒的人。”

幾人愣了愣。

“這幾塊糖水直流,但皮卡車里的卻將凝未凝,說明胖老板去的地方要更遠。關鍵是炸糕……”

林思成又咬了一口,嚼了好幾下才咽了下去,“這東西,應該是凍涼了才能吃……”

正好,有人敲了一下門,兩個服務員一個抱鍋,一個端菜。

林思成舉了舉,看著那位歲數比較大的:“大姐,這糕是不是冷了才能吃?”

大姐瞅了瞅一眼,點頭笑著:“老板外地人吧?這是死黃面(黃米)的涼油糕,要放在冰箱里凍住糖水再吃,不然能粘掉牙……”

可不就粘掉了趙修能的牙?

“是不是只有咱們這兒有?”

“跟前(附近)都有,就大河(黃河)這一道,岸灘上種糜子的地方,像萬榮,鄉寧都做!”

林思成點點頭:“大姐,再請教一下,白,說成‘pia’,這是哪兒的口音?”

“只有鄉寧人這么說,我們這兒都說‘bie’……”

“衣裳,說成‘nishe’,這又是哪兒的口音!”

“也是鄉寧人!”

林思成笑了笑,說了聲謝謝。

好了,至少可以肯定,那胖子不是本地人。十有八九,瓷片也不是從這拉的……

幾個人皺著眉頭,努力的回憶。

那胖子,坐這兒的大半都見過。特別是第二次,趙修能和他聊了好一陣。胖子絮絮叨叨,說了不少。

就知道口音有些重,但一群老陜,哪個會留意胖子的哪句話是什么口音,哪一句又有什么地域特點?

一群人面面相覷,林思成指了指火鍋:“老師,師兄,先吃飯,吃完咱們到廢瓷坑看看!”

幾個人如夢初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目錄  |  下一章
重生鑒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6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