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  目錄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愛屋及烏,燕王趙伸

第二百九十五章 愛屋及烏,燕王趙伸

作者:花雪飄飄飛  分類: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二百九十五章 愛屋及烏,燕王趙伸

熙豐六年,六月二十九。

軟風輕吹,云卷云舒。

南熏門。

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左右侍郎、九寺寺卿、御史大夫、五監祭酒、翰林學士凡文武大臣,紫袍三四十人,紅袍三四百人,盡皆有序肅立。

鐘磬輕吟,鼓聲陣陣。

百姓伏首,注目連連。

卻見官道盡頭,一道模糊的“小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近。

可見鐵騎徐行,幾十桿上刺“周”字的大旗,獵獵上卷。

而就在大旗的正中,卻是一乘玉輅,以烏木制成,車蓋鑲金,下垂流蘇,簾有龍紋,刺有五谷豐登”紋樣

觀其模樣,赫然是圣駕還京!

其實,就在昨日,以江昭為代表的幾位內閣內閣大學士就已經見過了官家。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得走一走。

約莫三五十息左右。

“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內閣首輔、樞密使江昭,謹率文武百官,恭迎陛下北伐大捷、圣駕還朝!”大相公江昭一步邁出,恭謹道:“自燕云十六州流落異族之手,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七載。燕云收復,自此大一統可成!臣與百官,皆是與有榮焉!”

“伏惟陛下圣體康泰,永固大周基業!”

“伏惟陛下圣體康泰,永固大周基業!”文武百官,齊齊山呼。

“哈哈!”

錦簾輕掀,趙策英朗然大笑,手扶車欄,大步走出。

山呼之聲,越發高昂。

“燕云收復,功在于朕,功在武勛,亦功在百官。”

“都平身吧。”

趙策英沉穩點頭,自有一股君王獨有的氣度。

文武百官,相繼肅立。

“子川、子華,伴駕于左。”趙策英大袖一揮,平和道。

“諾。”

江昭、韓絳二人,相繼上馬,伴駕于左側。

至于右側,還是顧廷燁、王韶二人。

這二人,無論是論功績、資歷、勢力、背景,亦或是統兵水準,都在伯仲之間,已經成了堪稱是“武將雙驕”一樣的人物。

不出意外的話,自此以后的幾十年,二人都是武將中的“扛把子”。

“著令,游街。”

一聲呼喝。

君君臣臣,浩浩湯湯,就此邁入南熏門!

“官家萬歲!”

“圣上萬歲!”

百姓伏首,山呼之聲,不絕于耳。

作為三十二歲就拓土燕云十六州,實現大一統的帝王。

趙策英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文德殿。

風軟徐來,檐鈴輕搖。

文武大臣,有序肅立。

丹陛之上,木幾橫陳,官家趙策英扶手正坐,上黑下紅,十二章紋,頭戴通天冠,垂十二旒。

天子威儀,煌煌赫赫,一舉一動,自帶一股肅穆君威。

“咚!”

“咚!”

“咚!&"

一連著,九擊大鼓。

“噹!”

一聲編鐘,輕吟綿長。

上上下下,為之一寂,唯余一片肅穆之氣。

“宣——“

“燕云功臣覲見!”

一聲尖呼,約莫有三四十人,文武渭涇,齊齊入殿。

“臣等拜見陛下!”

三四十人,或文或武,齊齊一禮。

“平身!”趙策英大手一揮,作虛扶狀。

“自五代亂世,燕云割讓,契丹竊據,故土淪喪已有一百三十七載!”

趙策英一揮大袖,猛地起身,聲如洪鐘:“無有燕云,即為偏安一隅,非是大一統!”

“太祖、太宗、真宗、先帝,或缺天時,或缺地利,或缺人和,皆未竟功業,未嘗不因之含恨而終!”“今,朕有千古名相佐,亦有千古名將相輔,披肝瀝膽,嘔心瀝血,終復燕云十六州,雪百年之恥,壯我大周聲威,全祖宗基業!”

“此中功績,功在社稷,功在千秋,實該彪炳史冊,銘刻金石,傳頌萬世!”

“如此殊勛,更是非重典厚賞,而不可酬其勞,無以彰其功!”

一句話,大一統的實現,意義實在是非同凡響,定要大封特封,大賞特賞!

“官家圣明!”

文武百官,高聲山呼。

趙策英滿意點頭,徐徐落座。

其后,自有內官拾著詔書,肅然走出,朗聲宣讀道:

”門下,制曰:

朕惟寰宇廓清,賴文經武緯;開疆滅國,仗股肱棟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內閣首輔、樞密使、推忠協謀佐理功臣、上柱國、韓國公、太子太保江昭,器識宏深,經緯萬端。總領百官,暫理國政,撫穩天下,統籌兼顧,輸糧秣、調兵員、協軍需、治國政,使國庫充盈,錢糧無匱,大軍無糧草之憂,無國政之患,此為定鼎之基!

佐朕躬成大業,厥功至偉,功耀千秋!

特頒殊典,以彰殊榮。

晉封魏國公,添食邑二千戶,累一萬一千戶,實封五千戶。

特賜皇莊五十頃,水田二百畝,黃金千兩,蜀錦千匹,南海明珠百斛,交趾奇珍十箱。鞍轎刻經緯天地,定鼎天下字跡。

於戲!

特授太子太傅,懋賞酬庸。

恩及師者,魏國公韓章,晉秦國公,添食邑千戶,累一萬六千三百戶。恩及父母,淮南東路轉運使江忠,教子有道,成國之大器,特授淮南東路安撫副使,以彰功勛。

恩及子孫,特賜丹書鐵券,傳之子孫。

子懷瑾,授江都郡伯爵。

子珩,授承直郎。

子珣,授承奉郎。

特賜蔭封子孫五人,可薦進士出身,聽候擢用。

欽哉!

故茲詔示,咸使聞知。”

詔書并不長。

從頭到尾,僅僅是念了二三十息左右。

論起長短,也就跟上一次暫理國政相差不大。

不過,詔書的重要性,從來就與長短無關。

單就此次的封賞而言,就一個字即可概括重!

當然,這并不讓人特別意外。

燕云十六州入手,也即意味著大一統可成,千古一帝、世宗皇帝,都并非難事。

以趙官家的性子,自是得豐隆大賞。

作為暫理國政者,臣子功績第一人,大相公江昭受到重封,實屬正常。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乏有人暗吸冷氣,為之心驚。

無它,太重了!

此次,關于大相公的封賞,并不繁雜,主要就五種:

其一,為官位封賞。

也即特授太傅。

作為正一品的宰輔大相公,兼太子太保,江昭晉為太傅,尚在預料之中,并不讓人意外。

這也算不上重賞,僅僅是較為常規的晉升。

其二,為爵位封賞。

也即從韓國公晉為魏國公。

這一封賞,就比較有重量。

凡國公封號,公認的有四等。

一等為周。

二等為秦、楚、齊、魏。

三等晉、燕、韓、趙、吳、越。

四等不入流。

從韓國公晉為魏國公,也即從三等晉為二等。

這可不是小封賞!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于非入仕為官的人而言,這可能僅僅是常規性的封號晉升,并不稀奇。

但,唯有宦海官員可知,尚未致仕就受封魏國公,含金量是何其之高。

其含金量,主要是在于江昭致仕或者亡故過后可能存在的追贈問題。

一般來說,同一等的封號,都是平等的。

類似于晉、燕、韓、趙、吳、越,即便幾大封號存在著實質性的晉升,從魏國公到齊國公,也是被視為一

種晉升。

但,從本質上講,兩者是平等的,都是同一檔次。

這一點,但凡是涉及追贈,就會特別一目了然。

追贈,都講究“晉等”。

就像富弼大相公,以鄭國公致仕,就追贈為韓國公,從不入流轉為三等。

內閣大學士范仲淹,以汝南郡國公致仕,也追贈為魏國公,從不入流轉為二等。

大相公趙普,尚未致仕就受封魏國公,死后追贈為真定王,從國公晉升位王爺。

當然,也存在一些封號并未晉升的人。

類似于晏殊、杜衍,都是政績較淺,亦或是政斗失敗,并未有相關的封號晉升。

但不論如何,一旦晉升,肯定就得晉等。

也即,要么就不晉升,要么就“晉等”。

這也就使得,人臣的封號九成九以上都維持在“三等”極其以下,上限就是晉、燕、韓、趙、吳、越。

為的,就是讓其還有晉升的余地。

這一點,就連寵臣、權臣的先大相公韓章,也是一樣。

其執政十三年,公爵封號足足晉升了幾次。

即便如此,其也是致仕前夕方才從韓國公晉升為魏國公,位列二等。

致仕前夕晉升,肯定是有“加贈”的意味。

通常來說,一旦享受了加贈,就不太會享受“追贈”。

也因此,就算是以韓章的資歷,是否能死后封王,也還是沒有定數。

而作為韓國公,理論上江昭還有足足兩次進步機會。

一為燕國公,一為晉國公,都是三等封號。

結果,官家竟是將其一步晉為了魏國公!

這是什么?

這就相當于一種承諾——死后,不出意外,必定封王!

至于說有沒有可能死后不封王?

有可能!

不過,可能性幾乎為零。

死后“不晉等”,無非是政斗失敗,亦或是政績太差。

然而,且不說江昭不太可能政斗失敗,就算是其真的政斗失敗,也未必不能“晉等”。

畢竟,從來就沒有政斗失敗就必定不能晉等一說。

若是影響力較高,亦或是政績為上乘水準,一樣能晉等,內閣大學士范仲淹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就以江昭的政績和影響力來說,但凡后半生不聲名盡毀,基本上是穩穩的晉等,死后封王。

主要在于,大一統幾乎是其一手促成。

但凡修大周史,熙豐年間定然是重點。

而熙豐年間,又有兩位重點人物。

一位官家趙策英,另一位就是變法新政的唯一核心江昭。

此外,就算是一時不敕封,后世人也有可能敕封。

絕大部分重臣,一生都僅是在致仕,亦或是死后會有一次晉等的機會。

但,一些較為特殊的重臣,卻幾乎是代代敕封。

江昭,無疑就是此中行列的人。

后世趙氏君王,但凡不是傻子,就肯定會重重追封江昭。

也因此,晉等魏國公,于江昭而言,也即意味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死后封王!

其三,為有關于特殊榮典的賞賜。

丹書鐵券!

通俗一點,也叫免死金牌。

大周一朝,免死金牌很少。

一方面,主要是賞賜下來的就少。

百年國祚,除了太祖年間有過關于丹書鐵券的賞賜以外,其余時間都沒有賞賜過丹書鐵券。

就連太宗皇帝,也是如此。

究其緣由,主要就是丹書鐵券的賞賜門檻實在太高。

除了開國的一些國公、侯爺以外,其余人甚至都沒資格摸到門檻。

另一方面,主要是免死金牌被消耗了一些。

自太祖至官家,較為大型的政治清算可是一點也不少。

太祖年間,燭影斧聲,千古佳話。

太宗年間,興兵北上,不幸大敗。

真宗年間,宗室過繼,從龍之爭。

先帝年間,太后垂簾,皇后廢立。

一樁樁,一件件,總有一樣會讓人上當,不幸站錯隊伍。

時至今日,已是唯有寥寥幾戶人有免死金牌。

這一點,從上次江昭遭到刺殺,連抄二十三戶將門勛貴都沒有人掏的出來半枚免死金牌,就可窺見一二。

如今,官家竟然又一次賞下了免死金牌!

當然,江昭是注定是用不上了。

甚至于,江昭的子孫也不太能用得上。

天子與士大夫公天下的時代,文官士人的地位無與倫比,不可能有死罪一說。

其四,為恩及師者、父母、子孫的封賞。

這一點,就連江昭都有些意外。

老師韓章,竟然致仕了都還能往上攀爬一二。

秦國公!

這可是王爺之下最最頂級的封號。

畢竟,“周國公”也就是象征性的吉祥物而已,幾乎不可能有人以“周”為封號。

既然不可能封號為“周”,那“秦”無疑就成了天花板水平。

此外,其長子江懷瑾,竟然白白撿到了爵位封賞?

雖然是流爵,但也是爵位啊!

還有次子、三子的承直郎、承奉郎,可都是正六品的位子。

昔年,老岳父盛纮,就是以承直郎之位入的京。

四十歲的盛纮,勉強達到了江珩、江珣的起點…

其五,為錢財、寶物、榮譽等賞賜。

食邑添二千戶,累食邑一萬一千戶,實封五千戶。

老實說,有點夸張!

就連大相公韓章,也是暮年致仕方才正式邁入了“萬戶食邑”的大關。

而江昭,僅僅三十有四而已!

此外,就是一些皇莊、水田、黃金、蜀錦、以及一干奇珍異寶的賞賜,不足為奇。

即便如此,卻也相當“豪華”。

“臣江昭,叩謝陛下洪恩!”江昭一步邁出,重重一禮。

“嗯。”

丹陛之上,趙策英含笑,連連點頭。

千古名相,自當以厚禮酬謝之!

議論之聲,越發激烈。

大相公有過兩次暫理國政,

但就封賞而言,這一次絕對比上一次封賞得更重。

大相公都封賞得重,其他人怕也得重上不少吧?

就是不知,此次能冒出來多少新貴?

內官手持詔書,繼續念道:

“門下,制曰:

朕紹膺駿命,統御萬方。燕云克復,金甌重完,實賴昊天垂佑、祖宗洪庥。皇次子伸,毓質天潢,岐嶷夙成,儀度儼雅,貞恪允彰。

今值八極歸心、九域同慶,特頒恩典,以彰國瑞。

特晉燕王,食邑八千戶,實封二千戶

特賜九旒冕服一襲,青羅銷金蟒袍二領,黃金五百兩、白銀三千兩。

賜《孝經圖說》、《幼學瓊林》精裝本各一套,文房四寶之龍香御墨、澄心堂紙若干。

於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爾當以今日之寵為勵,益加謙沖,篤志于學,親近賢良。

故茲詔示,咸使聞知。”

“呀!”

小皇子趙伸一驚,卻是意外于自己也能得到封賞。

于是乎,不免笑嘻嘻走到正中,有模有樣的行禮道:

“兒臣拜謝父皇!”

“恭祝父皇凱旋,天威浩蕩,四海歸心!”

“嗯!”

丹陛之上,趙策英一臉的欣慰,連連點頭。

別的不說,單是四歲的孩能說出這樣的話,就可見江卿的確是教導有方。

暫且不說父子二人一人欣慰,一人高興。

文武百官,卻是齊齊一震。

第二位受封者,竟然不是永寧侯王韶,而是景王趙伸!

而且,還是晉為燕王!

要知道,這可不是簡單的封號。

太宗、真宗、先帝,三位帝王,都曾有過封為燕王的經歷。

由此觀之,這一封號究竟是何其特殊。

此外,趙伸受到賞賜的九旒冕服,也是皇子中最高等的存在。

天子十二旒,親王或三旒,或六旒,或九旒。

九旒就是王爺中最高檔次的禮冠

就連上一代爭得你死我活,一副就要登基上位的兗王、邕王二人,也僅僅是六旒而已。

不時有人暗自相視。

小皇子趙伸,簡在帝心啊!

就是不知,是否是愛屋及烏嘍?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花雪飄飄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目錄  |  下一章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189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