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  目錄 >> 第二百九十四章 豐功偉績,論功行賞

第二百九十四章 豐功偉績,論功行賞

作者:花雪飄飄飛  分類: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二百九十四章 豐功偉績,論功行賞

熙豐六年,五月十七。

文德殿。

文武大臣,有序肅立。

丹陛之上,并未有人。

其下,陛坫。小皇子趙伸扶手正坐,手掬蜜水,不時抿上一口,亦或是銜起一枚蜜餞,小口咀嚼。大相公江昭拾著文書,束手肅立。

“噹——”

一聲鐘吟,余音綿長。

上上下下,為之一寂。

“今日,暫且不議政。”

“燕云傳來了捷報,可與百官一齊觀之。”

一句話定了性。

江昭拾著文書,注目于禁軍中的一人,淡淡道:“折五郎,軍報可有準備好?““稟大相公,都已就緒。”一人走出,約莫二十一二的樣子。

觀其舉止,毅然果敢,一舉一動皆是從容不迫,沉穩自若,自有一股可堪大任的氣度。

這卻是秦州觀察使折克行的幼子,名為折可適。

自從燕云拓土,折克行就漸漸“闖”了出來,也算是小有名氣。其子折可適,也就借著老父親的光入了“諸班直”任職。諸班直,也即官家的近衛,隸屬于殿前司管轄。

其中成員,大都是較為有志氣的將門子弟,亦或是勛貴子弟。

為君王護衛,任職諸班直,這算是一條獨屬于武將子弟的晉升路徑,就跟文人的翰林院一樣,無非是性質上有一定的差別。

而事實證明,入職諸班直也的確是有前途。

偶爾一些運氣上佳者,不單有機會入官家的眼,也有機會得到一些重臣的關注。折可適此人,天資稟賦,頗為通曉兵書,于兵略一道有其獨到的見解,論起兵略本事,僅是略遜于種師道。

一次偶然的機會,卻是引起了江昭的注意。

折五郎!

天下兩京一十三省,有機會被江昭叫出名字的人,不多!

“讓人將軍報抬上來吧。”江昭平和道。

“諾!”

折可適一禮,大步退了下去。

簡單的幾句傳喚,引起不少人精連連注目。

而關注的重點,無非有二:

其一,自然是與折可適有關。

天下人,誰人不知大相公惜才?

凡受其注目者,都可謂是前程一片坦途。

特別是受其注目的武將,“成才率”相當駭人。時至今日,真正受過大相公注目的武將子弟,也就寥寥五六人而已。

老一輩的顧廷燁、王韶,都是入樞理政的存在。

中生代的種諤,一樣是紫袍披身,有望入掌樞機。

新生代的種師道,也是立了不少功勛,甚至是在官家心中都掛了名的人。

而今,竟然又添了一人。

折可適!

“嘶!”

短短幾句話,就讓一些文臣瞇起了眼睛,甚至都生起了聯姻的的心思。盛氏一門的崛起,未必不可復制!其二,主要是與江昭有關。

卻見江昭束手而立,臉上的的嚴肅一下子去了七分,掛上了一抹藏不住的笑意,一副輕松寫

意的樣子。

不少人心頭一震。

作為宰輔大相公,江昭宰執天下,自有上位者的肅穆,非輕易,不言笑。

自從大軍北上以來,更是日理萬機,辛苦非常,幾乎不存在“笑意”一說。

當然,這也有大軍北上,為國殺伐,必須得以嚴肅為主的緣故。

如今,其竟是難得的一笑,可謂是相當罕見。

自上而下,一時盡是期許目光。

約莫十息左右。

一副五尺大小的木架被抬到大殿正中,錦布鋪垂,上載文書。

果然!

粗略一瞥,不少人暗自心驚。

賴陛下神武天縱,廟堂運籌決勝,三軍效死,終使幽薊山河重歸版圖,今奏北伐全功:

五月十一,王師北駐燕云,懾服遼邦。敵酋畏天威,遣使乞盟,遂訂《燕云之盟》。

其約日:遼國盡割燕云十六州故地歸周;自此息兵修好,永為鄰邦。

此非獨拓疆千里,實為續秦漢隋唐之正統。自此九域完璧,社稷永固,不乏人臣涕泣,山呼萬歲!

自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割地媚遼,至此一百三十七載,胡騎憑關隘之險屢窺中原,

實為中原百年之痛。

交割輿圖、戶籍冊檔,已專騎馳送闕下。

燕云已復,天佑大周!

謹奉表以聞。

軍報為筆桿子蘇軾代筆。

該說不說,作皇帝的筆桿子,官位晉升是真的簡單。

自從交趾滅國,蘇軾就已晉為從四品的右諫議大夫。

不出意外,一旦大軍入京,蘇軾還會晉升一次。

簡直是躺贏狗!

“五月十一,遼、周二國遣使談和,成燕云之盟,約定互不侵犯,結為友好鄰邦。”“遼國,就此割讓燕云十六州,退兵撤民!”江昭負手,重重道:“自天福元年,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讓于契丹人,已有一百三十七年整。”

“燕云十六州,終是重歸中原正統!“

“這——”

文武大臣,相視一眼,盡皆大震。

“功在千秋,實為千古功業!”

“哈哈!大一統!自此以后,誰人敢言大周非是大一統,老子非得打死他!“

“大周之強,自此始也!”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太宗文皇帝,也莫過如此!”

“拓土燕云,實為官家與大相公之千古功績矣!”

吹捧之聲,不絕于耳。

就連二愣子齊衡,也不免來了一句“官家與大相公,實為千古君相”,引得好些人望過去,

一臉的驚奇。短短幾息,上上下下,文武大臣,盡皆滿面紅光,與有榮焉。要問為什么?無它,燕云十六州的存在,意義實在是太過重大!

其實,若是論起純粹的“價值”,燕云十六州并非是不可或缺。

千里山河,其實也就一路的大小而已。

論起面積,甚至都不及熙河、熙豐兩次拓土而得的十二州山河。豐茂程度,更是不及河湟之地。但,意義不一樣!

燕云十六州,乃是“大一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大一統的概念,始源于《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中的一則記載: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

其后,始皇帝橫掃六合,一匡天下,讓大一統有了具象化。

西漢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正式將大一統與天命正統合一

非大一統,也即非正統!自此,大一統和正統算是有了較為標準的核心判斷標準。無關道德,無關民族,無關功績,唯與一樣標準掛鉤—疆土!

準確的說,乃是以關中、中原、巴蜀、江南、嶺南、幽薊為核心的一片區域,也即長江和黃

河為核心的地區。

這一片區域,也就是始皇帝一統天下時的疆土。

就像西域,始皇帝沒有成功打下來,那就與大一統無關。

有,自然是更好。

沒有,也不影響成為大一統政權。

自秦漢至今,已是千年有余,關于大一統的定義,可謂是深入人心。

大一統王朝與非大一統王朝,后世人給予的評價更是兩種概念

太祖、太宗兩位皇帝,也都有過關于應對燕云十六州的對策。

為的,就是實現大一統。

太祖皇帝,其主要戰略是集中兵力攻打尚未歸附的南唐、吳越兩大政權,也就是“先南后

對于燕云十六州,據史書記載,太祖皇帝主要是想走“贖買”的路子。當然,敵人肯定不會平白割讓疆土。真要執行起來,估摸著也就跟官家趙策英實現大一統的法子大差不差。

北、先易后難”布局思路。

無非是集中兵力,暫時性休養生息,以恢復經濟生產為主。

一旦時機合適,行軍北上,將契丹人打至連連敗退,自可談和,贖買燕云。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燭影斧聲,千古佳話,太祖皇帝含恨亡故。

太宗皇帝繼位,一樣是頗有野心,志在實現大一統。

可惜,太宗皇帝武略不行!

太祖皇帝打得過契丹人,不代表太宗皇帝也行。

于是乎,大一統自是沒了聲響。

至于真宗,以及先帝?

老實說,不被人南下擒龍,就已經是老天保佑了。

也正是因此,百年國祚,四代先帝,作為大一統的一塊拼圖—燕云十六州,愣是就真的

沒集齊!

還得是官家趙策英,王朝中期,竟然還能實現大一統!

這就很猛。

如今,燕云十六州入手,也即意味著大周正式邁入了大一統王朝的行列,就此成為了繼秦、

漢、西晉、隋、唐以來的大一統政權。

千百年后,熙豐年間注定將會是后人聚焦的重點。

史書之上,必將大書特書。

約莫百十息左右。

“咳!”

一聲輕咳,大殿上下,齊齊一寂。

江昭淡淡道:“不久,官家與拓邊功臣就將班師回朝,一些較為重要的事情,江某就安排下

去。”

文武大臣,齊齊肅立。

“其一,關于大賀。”

“翰林司、尚食局何在?”江昭向下望去。

“在。”

一老一壯,兩名紅袍官員走出。

翰林司,單就名字而言,可能會認為其是翰林院的下設司衙。

但實際上,其是光祿寺的下設司衙。

命名翰林,主要是其主管茶、酒、湯、果,游幸設宴、內外筵設,以及掌管翰林雜役的名“大賀八日。”江昭平和道:“相應的膳食,以及慶賀的布置,切記莫要有差錯。“

八日?

兩人一訝,旋即一禮:“諾。”

一般來說,就算是有了大喜事,也就慶賀一兩天,偶爾一些較為重大的,可能是三四天。熙河、熙豐兩次拓土,都是大賀七日,其實已經是較為“超規格”的慶賀。

此次,慶賀八天,主要是為了體現實現大一統的意義非凡。

畢竟,單是開疆拓土都大賀七日,大一統肯定得高上一些。

至于說,為何不是代表著數之極的九日?以其他人的觀點,可能是認為數之極為九不太好,因而官家并未選擇九日。

但,江昭卻是一清二楚。

趙皇帝,估摸著還想滅了遼、夏二國呢!

數之極,估摸著是得留給滅國之功!

只是…

江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沉吟著,徐徐道:

“其二,涉及禮部、工部。”

禮部尚書吳奎,工部尚書孫永權,皆是一步邁出。

“官家欲效仿二十四凌煙閣臣,設昭勛閣。”

“工部的人,單獨建造出一座新的大殿,命名為昭勛。”“禮部的人,試著布置一下二十四昭勛閣臣的畫像布局,一干祭祀,也得準備好。”

“切記,昭勛閣一定要大氣。”江昭叮囑道。

二十四昭勛閣臣的人選,肯定是官家單獨擬定,與臣子無關。

不過,昭勛閣的建造,以及一應布局,還是得重視一二。否則,不倫不類,平白惹人嗤笑。

“諾。”

兩人心頭一凜,相繼退下。

不時有人暗自相視,議論不斷

二十四昭勛閣臣啊!

凡名列其中者,必定千古留名!

不少人向著江昭望去。

大相公江昭,這位是必定入閣的存在!

有些人,其名列閣中,主要是可借此彰顯功績非凡。

有些人,其名列閣中,主要是為了證明“名單”沒有水分。大相公江昭,無疑就屬于是可證明昭勛閣沒有水分的狠人!

后世人的眼睛,可雪亮著呢!

“就這樣吧。”

“至于是否泰山封禪

江昭平和道:“還是看官家的決意吧。”

通常來說,一旦實現大一統,肯定是得泰山封禪。

但問題在于

凡入朝者,都是一等一的人精。

即便江昭沒有確切的說什么,但文武百官也都基本領會了意思。

泰山封禪,著實是被真宗皇帝拉低了門檻!

一位差點就被南下擒龍的君王,毫無功績,好大喜功,竟然好意思泰山封禪?

于是乎,本來必定封禪的流程,究竟是否要去,也就成了“問號”。

此事,去和不去,都注定會有特殊的政治意味。

“散朝——”

一聲尖呼,文武百官,相繼退去。

媯州,中軍大營。

褚紙鋪就,朱筆沾墨。

江昭、王韶、顧廷燁、種諤、張鼎、種師道、姚兕、章衡、石元孫、鄭順、鄭曉、郭逵、梁昭、折克行沉吟著,二三十道名字,一一書就。

“呼!“

趙策英扶手正坐,長呼一口氣。

凡此十余人,都是擬定封爵,亦或是封號略有變動的人。

燕云大勝,意義實在太大。

就算是日后滅了遼、夏二國,意義可能也未必能與之相媲美。

為此,趙策英卻是決定大封一次。

一方面,他的真的高興。

經此一役,千古一帝、世宗皇帝皆可謂已入囊中。

區別就在于,究竟是可成為千古一帝中的佼佼者,還是千古一帝中墊底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在借機培養新的功勛集團。太祖一脈與太宗一脈,終究是有所差別

為了皇位穩固傳承,必須得有真心簇擁太祖一脈的人。

就以趙策英的規劃來說,卻是準備大一統重封一次,滅遼、夏重封一兩次。

如此一來,估摸著就能有四五十戶實權勛貴承受皇恩。

他年,聯合子川,君臣二人創造千古盛世,自可讓太祖一脈的統治深入人心

皇位傳承,就此便是穩若泰山!

“嘶!”

一陣刺痛,趙策英連忙伸手按住左臂,臉冒虛汗,不禁連連皺眉。

怎么越來越痛了?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花雪飄飄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目錄  |  下一章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