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  目錄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顧廷燁要寫三十六計?

第二百八十二章 顧廷燁要寫三十六計?

作者:花雪飄飄飛  分類: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二百八十二章 顧廷燁要寫三十六計?

齊國公府。

中堂掛軸,主次有序。

齊國公、平寧郡主、齊衡、申氏、翰哥兒,一人一椅,齊聚一堂。

其中,“翰哥兒”是齊衡長子的小名,其大名為齊翰懿。

翰,即文翰、翰林。

懿,即美好、高尚。

翰、懿二字,寓意都是上佳。

不過,一旦組合到一起,卻是未免有些不倫不類。

究其緣由,主要就是齊翰懿被人改過名字。

而且,還是寧國公顧廷燁為其改的名字。

其本名,其實叫“齊翰明①”。

翰,文翰、翰林。

明,明理、明智。

齊翰明,就寓意而言,可謂是上佳。

不過,就是這一名字,卻是不經意的惹起了一輪將門風波。

據傳,寧國公顧廷燁為此大發了脾氣,拎著刀上了門,差點生撕了齊衡。

至于為何?

其實也不難猜。

主要就是“翰”諧音為“憾”,暗含遺憾、惋惜、牽掛之意。

作為一時的風云人物,齊衡和盛明蘭的糾纏不說人人皆知,卻也相差不大。

翰明?

不,憾明!

這樣的名字,要說其中沒有一點齊衡的小心思,絕對是假話。

妻子被人惦記,但凡是正常一點的男人,就根本不可能不心頭生怒。

以顧廷燁的脾性、地位,那就更是不可能毫無反應的獨自咽下怒火。

堂堂樞密副使,大相公的心腹之一,還能被區區小公爺給欺負了不成?

就算是官家和大相公有意以齊衡為鏡,但真要論起重要性,齊衡算個吊啊?

于是乎,卻是有了一出“登門拜訪”的戲碼。

也不知究竟是經歷了何種類型的“友好交流”,反正,齊衡長子的名字就被改成了“齊翰懿”。

當然,也有小道消息稱“懿”與齊衡之父齊國公有關。

齊國公一生僅有平寧郡主一人,此事不假。

但,其年輕時卻是有過一位相識的女子,其閨名之中,就有“懿”之一字。

顧廷燁為其孫子改名“翰懿”,儼然也不是好招惹的人物。

“衡兒。”

“沖動了!”

齊國公大袖合攏,一臉的凝重,說道:“官家意欲御駕北伐,心意已決,就連大相公都勸不動,你又何必貿然出頭?”

近午時,文德殿上,官家趙策英一句“連大相公都勸不了朕”,可見其北伐決心已定。

于是乎,不少御史、諫官皆是心生退意,打起了退堂鼓,不敢繼續作聲。

畢竟,話糙理不糙,官家和大相公二人堪比千古君臣,就連大相公都勸不動,其他人自然就更是不可能成功。

結果,就在御史、諫官心生退意,將退欲退的那一刻,齊衡愣是半點不慫,手執笏板,繼續大聲上諫,諫言不斷。

一通勸諫,引經據典,足足持續了百十息有余,一度惹得官家臉色鐵青,面有不愉。

這樣的勸諫法子,實在是太過兇險,不知變通,齊國公自是不免心頭憂慮。

以官家的性子,要是真的心頭發狠,那是真砍人啊!

“官家關乎江山社稷,豈可輕動?”

“父親。”

齊衡一臉的嚴肅,鄭重道:“兵戈烽火,兇險非常。”

“南征交趾,官家就已是不慎被人射中了左臂。”

“興軍北伐,萬一”

“慎言!”

齊國公連忙大聲打斷,一臉的緊張兮兮:“慎言啊!”

這種話,豈敢亂說?

萬一被人傳出去作了文章,豈不是有詛咒官家之嫌?

齊衡面色一緩,一臉的正氣,肅然道:“為諫官者,豈懼生死?”

“孩兒承蒙官家與大相公信任,以六品官身執掌四品職權,可謂圣恩浩蕩、天恩沛澤。既是如此,就更該是直言不諱,公然上諫。”

“否則,豈非忘恩負義、不忠不孝之輩?”

“衡兒可知,君心似虎啊!”

齊國公一臉的無奈。

兒子齊衡,生來便是將門子弟,卻考得上進士功名,也算是二代子弟中較為成器的存在。

可,這未免也太過直楞,太過天真!

“唉!”

一聲嘆息,齊國公眼中盡是擔憂與不安:“自古錚言諫官,貶官者十之八九。”

“文人尚且如此,更遑論將門子弟作諫官?”

齊國公嘆息道:“為諫官者,亦得察言觀色。若是不顧一切的觸犯君王霉頭,萬一惹得官家發怒,且置大好前程于何地?且置齊國公五代基業于于何地?”

伴君如伴虎,兒子幾次讓官家動怒,實在是太過駭人。

甚至于,齊國公隱隱都能望見國公之位若隱若現,搖來搖去。

他慌!

“為臣者,忠于君事。”

齊衡一臉的平靜:“官家雄才大略,志在大一統,自有度量。”

“不會貶我!”

齊國公無奈搖頭。

勸不動!

臣子勸不動皇帝,老子也勸不動兒子!

江府,涼榭。

銅鈴輕叩,水波泠然。

丈許梨木長幾,上置糕點、蜜餞、瓜果、清茶,荔枝酒。

江昭、顧廷燁、王韶三人,相對而坐。

這是三人近一年半以來的唯一一次單獨相聚。

一方面,三人都忙。

顧廷燁、王韶二人都是已經入了樞密院的武將勛貴,江昭更是宰執天下的宰輔大相公。

就實權而言,都是一等一的存在,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較為繁忙。

另一方面,以三人的地位、實權,不便于頻繁聚在一起。

江昭是臣子第一人。

顧廷燁、王韶二人差上不少,卻也都是樞密副使,且都是而立之年,氣血旺盛,非常能打。

這樣的三人組合,可謂要權有權,要兵有兵,軍政兼備!

頻繁相聚,影響實在是不太好!

也因此,三人都在盡量避免相聚。

就連顧廷燁、王韶二人的“慶封宴”,江昭也僅僅是讓人送去了賀禮,并未登門道賀。

甚至于,就連這一次的相聚,江昭也單獨入宮,特地向趙策英說明了情況——即將興軍北上,三位老友聚在一起小酌兩杯,順帶著也討論一下邊疆局勢。

難,大相公也有大相公的難!

就連簡單的相聚都得考慮影響究竟好壞與否。

“據我估計,遼、夏二國怕是有了聯系。”

王韶抬起杯子,沉聲道:“耶律洪基、梁乙理,盡是來勢洶洶啊!”

江昭、顧廷燁二人相繼輕抬酒杯。

三杯相觸,顧廷燁淺呷一口,一臉的凝重:“肯定是有了聯系。”

“根據西北、北邊的消息,兩國都是興兵十萬左右。”

“這樣的大戰,一旦遼、夏大敗,不說是滅國之災,起碼也得是國運大傷。”

“兩者一齊出兵,天底下怎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要說沒有聯系,鬼都不信!”

“嗯。”

王韶認可的點了點頭,沉吟著,說道:“自從南征以來,交趾屯兵五萬有余,皆不可輕動,糧草在表面上也暫有短缺。遼、夏二國仗勢欺人,也不奇怪。”

“畢竟,自從熙豐二年以來,子川變法功成,大周國力可謂日益上行,三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若是打,尚有婉轉余地。”

“若是不打,可就是樂于憂患,暗有亡國之象。”

王韶呷了口酒,眺望西北:“不過,一切都是徒勞。”

“此番,若是可趁勢讓其鎩羽而歸,無疑是打斷了兩國的脊梁骨。大一統,未必不可成!”

“大一統啊!”

顧廷燁拾起一枚沙梨,咬了一口,眼中不禁浮現些許憧憬:“古來千古名將,大都是助力君王實現大一統的人。”

“借此機會,未必不可大展宏圖,千古留名!”

小人物重富貴,大人物重名聲。

顧廷燁、王韶二人都是三十來歲左右,心頭自有一腔熱血,自是有千古留名的欲望。

最關鍵的在于,這并不難!

江昭是畫餅大師。

不單是給趙策英畫了“千古一帝”的餅,也給顧廷燁、王韶二人畫了“千古留名”的餅。

趙策英要成為千古一帝,實現大一統即可。

而顧廷燁、王韶二人要想成為千古留名,僅需助力君王實現大一統即可!

畢竟,顧廷燁、王韶都已經是武將中的“扛把子”。

一旦實現了大一統,功績自然會有一部分會歸于兩人,助力兩人成為板上釘釘的千古名將!

可望且可即的餅,誰都扛不住!

“古往今來,武將千古留名。”

江昭挑眉,平靜道:“其實,應該是有兩條路子。”

兩人皆是注目過去。

“兩條路?”顧廷燁有些好奇。

“有千古戰功,有千古兵略。”江昭淡淡道:“也就是立功與立言。”

顧廷燁、王韶二人相視一眼,皆有恍然之意。

立功,也就是走功績的路子,助力君王實現大一統。

立言,也就是走兵書的路子,《孫子兵法》就是典型的例子。

僅此兩條路,毫無捷徑可走。

至于一些奇襲大勝,亦或是一些經典的以少勝多的短兵交戈,或許也能名留史書,但本質上都是“歪門邪道”,經不起歷史的考驗。

不同的人,對于千古留名的定義不一樣。

有的人心中定義的千古留名,可能就是在史書的一角留下名字。

有的人心中定義的千古留名,可能是成為類似于“汪倫”一樣的人物。

有的人心中定義的千古留名,可能是得有單獨的列傳,人物生平。

反正,根據地位、功績、野心的不同,關于千古留名的定義絕對是大為迥異。

于顧廷燁、王韶二人來說,所謂的千古留名,儼然是要成為類似于白起、韓信、李靖、衛青一樣遍觀史書都能算得上號的千古名將。

甚至于,就連成為類似于張遼、樂進、于禁、狄青之流的存在,都不太達得到二人的心理預期。

當然,這并不是說張遼、樂進、于禁、狄青就差。

這幾人,其實也都算得上名將。

但問題在于:

一則,這幾人的“重量級”不足。

千古名將,自有一種“無敵”的煌煌大勢。

一旦談及名字,就能給人一種必勝的感覺。

張遼、樂進、于禁、狄青之流儼然是要差上一籌。

二則,顧廷燁、王韶二人都已經摸到了這一級別。

三次拓土的大功臣,論起史書地位,兩人甚至都已經到了吊打狄青的地步。

這一層次,自然是不太能入兩人的眼。

而這一層次往上,赫然就是千古名將的行列!

“也不失為一條路子,或可試一試。”顧廷燁沉吟道。

相較于較立功來說,立言其實是要難上不少。

從古至今,赫赫有名的兵書,也就寥寥三五種而已。

不過,就算是可能性再低,也值得一試。

千古名將,說著簡單,但實際上是真的難。

史書之上,一道不起眼的名字,就有可能是某一代的一時風云人物。

更遑論,千年過后,人盡皆知?

這真就是必須得在史書名人中都脫穎而出,毫無捷徑可走!

越是往上,就越是注重真本事。

當然,文人吹噓也挺重要的。

“慢慢來嘛。”

江昭淡淡道:“或許,可以試著以簡短的詞總結一些謀略。或是三十六條,或是七十二條?”

“總結?”

顧廷燁抿了口酒,眼睛越來越亮。

坤寧宮。

龍榻之上。

向氏遲疑著,輕聲道:“兵戈相交,刀箭不長眼,官家真就非得御駕親征不可?”

關懷之心,溢于言表。

“這是自然,皇后不必相勸。”

趙策英瞇著眼睛,一臉的嚴肅,沉聲道:“自太祖皇帝至今,百年國祚,及至于朕,已是五代君王。”

“難得有千古賢臣相佐,誕生了大一統的契機。朕,豈可心生懼意,安居京畿?”

試問,但凡有點野心的皇帝,誰人能忍得住實現大一統的誘惑,拒絕成就千古一帝?

都忍不住的!

于趙策英而言,那就更是忍不住。

主要在于,他發現自己甚至有望集大一統與千古盛世于一身!

自他登基以來,短短六年,于文于武皆是有不小的成就。

于武功一道,已經實現了陣斬皇帝、生擒董氈,滅國交趾。

于文治一道,改革已經大有成就,國力日益上行。

就這樣的狀況,一旦武功方面實現了大一統,定然可成千古一帝,并創造千古盛世!

畢竟,從年紀上算,他估摸著三三十來歲就可實現大一統。

保守估計,就算是活五十歲,也還有近二十年的執政時間。

這也就意味著,他與子川,君臣二人,起碼可攜手治理天下二十年!

而以子川的治政本事,二十年的時間,絕對能夠創造千古盛世!

這是什么?

這是大一統與盛世合一!

文成武德,就算是遇上唐太宗李世民,趙策英自認也敢與其爭一爭地位高低。

“嗯。”

向氏輕輕點頭,并未再說什么。

先皇后高氏,就是毀在了勸諫上,她自是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皇后不勸,趙策英也心頭高興,不免吻了過去。

“再為朕生個兒子吧。”

“朕都想好了。”

“趙俊、趙伸、趙僩、趙煦、趙價、趙倜、趙佖、趙偉、趙佶!”

“嘿,朕要生九個兒子!”

“哼!陛下……”

熙豐五年,臘月二十七。

寒英簌簌,平蕪皆白。

文德殿。

丹陛之上,趙策英披著龍袍,扶手正坐,目光平視。

其下,陛坫。

一把二尺木椅,橫立于此。

小皇子趙伸頭著七梁額花冠,貂蟬籠巾,冠上金涂銀立筆,披大紅衣袍,上繡云龍紋樣,掛有玉佩、綬帶,足蹬烏皮履。

此刻,正乖乖的坐在椅子上。

“內外百司,可即上言。”趙策英沉穩道。

“陛下!”

僅是一剎,齊衡大步邁出。

“陛下龍體,系國之安危,豈可輕赴矢石?”

“古之漢高祖,便是.”

“好了!”

丹陛之上,趙策英叱了一聲,毅然道:“朕意已決,休要再勸。”

齊衡面色一滯,勸諫的話被堵在了口中。

趙策英淡淡望了兩眼,自上而下,掃視百官,一臉的嚴肅,沉聲道:“遼、夏二國,狼子野心,皆有異動。”

“朕,欲御駕北伐!”

“正月初三,便興軍北上。”

“著令,景王趙伸監國聽政,皇后向氏撫育幼主。”

“大相公江昭,代為理政!”

江昭凝眉,一步邁出: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目錄  |  下一章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