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  目錄 >> 第367章 小哥倆的新任務

第367章 小哥倆的新任務

作者:中條山的狼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中條山的狼 | 四合院 | 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第367章 小哥倆的新任務

果然,沒幾天后,何雨柱把何耀祖和正在放暑假的何耀宗一起叫到書房。

窗外的蟬鳴一陣接著一陣,屋里冷氣開得足,可小哥倆都有點緊張的手心見汗。

“都坐吧。”

“是,父親!”小哥倆恭敬道。

“怎么,你們很緊張?”

“有點!”哥倆齊齊點頭。

“緊張什么?”

“父親第一次這樣跟我們談話。”何耀祖道。

“這樣啊,那你們繼續緊張,我說我的。”

小哥倆面面相覷,何雨柱接著道:“貿易那邊的事,耀祖做得不錯。接下來有個新任務交給你們兄弟倆。”

兄弟倆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里看到了期待,有伴了。

何雨柱從抽屜里取出兩份薄薄的文件夾,推過桌面。

“集團打算成立一家文化公司,主營影視投資制作。啟動項目是這部電視劇,《潛伏》,你們來牽頭。”

何耀祖拿起一份文件翻開。

何耀宗也湊過來看。

只看了幾頁梗概和人物小傳,兩人的臉色就變了。

“爸,這”何耀祖抬起頭,語氣有些遲疑,“這故事好像”

“像你姨奶和姨爺當年的事是吧?沒錯就是他們。”何雨柱道。

“這劇本是我萍姨奶給的?”何耀祖道。

“不是,我寫的。”何雨柱道。

“那,不用跟他們說一聲?”何耀祖道。

“拍出來給他們看不是更好。”何雨柱道。

“那還真不知道是驚喜還是驚嚇了。”何耀宗道。

“耀宗你說啥,大聲點!”何雨柱其實聽清楚了,似笑非笑看著二兒子。

“沒,沒啥,我說姨奶和姨爺肯定喜歡。”

“最好如此,不過不喜歡就是你們做的不好。”

“啊”哥倆直接麻了。

“啊什么啊,這事你們敢不敢接?不敢接我找別人。”

小哥倆對望一眼,咬牙道:“接,我們接。”

“那就好,這個呢,是基于他們的經歷做了藝術加工。題材比較敏感,但意義重大,你們先去找幾個香江的導演問問看他們敢不敢拍,如果不敢的話你們就去內地。”

“爸,你打算投多少?”何耀祖問道。

“你不是賺了一筆么,拿出十分之一,讓你們試試水。”

“這么多?”

“大哥,不多,你看看這場景就不好找,還有道具,服裝,演員,導演哪個不要錢啊。”何耀宗捅了捅他哥,這小子真的跑去學導演和編劇了,只不過才學了個皮毛。

“哦,哦,那就這么多!”何耀祖應聲道。

“行了,那就從今天開始吧,從注冊公司開始,去吧。”

兄弟倆拿著文件退出書房,站在走廊上都耷拉著腦袋。

“哥,怎么辦?”何耀宗撓頭。

何耀祖捏著文件夾道:“走吧,先去找咱媽問問吧,先把公司弄下來再說。”

哥倆一前一后走下樓梯,在偏廳找到小滿。

“注冊公司不難,找周律師,他知道流程。至于拍電視劇.香江這邊,你們先去邵氏、亞視問問看。”

“周律師好說,可邵氏、亞視我們不認識人啊,可不可以用黃河的名頭。”何耀祖道。

“當然可以,不過怎么用就要看你們自己了。”小滿看著忐忑的小哥倆笑著道。

“哦!”兄弟倆互看一眼,比較失望,看來母親這邊只會點到為止,應該是他們老子交代過了。

“行了,去辦吧,遇到問題再說。”

“好,謝謝媽!”

接下來幾天,兩人先是跑了趟周律師那里。

注冊公司的流程比想象中繁瑣,各種表格文件看得人頭暈眼花。

何耀祖負責對接,何耀宗則忙著翻黃頁,打電話聯系邵氏和亞視的制片部門。

電話打過去,對方一聽是家還沒注冊好的新公司,想拍一部民國題材的電視劇,根本沒有人接茬。

“不好意思,何生,我們最近片期都排滿了。”

“這類題材啊,市場風險太大,不方便合作。”

接連碰壁,何耀宗有些泄氣。

二人沒招了又找到了何雨柱。

“正常,你們去趟內地走一趟吧,找你們三叔三嬸,讓他們幫你們介紹幾個導演,問問情況。”

“好,我們明天就出發。”

“把你們妹妹也帶回去,你們奶奶肯定想你們了。”

“知道了。”

第二天兄妹三人過了關口,許大茂送他們去了花城機場,還給在四九城的何雨鑫打了個電話讓他接機。

何雨鑫聽侄子、侄女要回來就是一愣,他還以為這個幾個今年暑假不回來了呢,這都假期過半了。

飛機在四九城降落時已是傍晚。

何雨鑫親自來接機,看到侄子侄女們,臉上立刻笑開了花:“還以為你們今年不回來了呢!你奶奶天天念叨。”

“三叔!”三個年輕人齊聲喊道。

何耀祖把父親交代的事簡單說了說。

何雨鑫沉吟片刻:“這事找你們三嬸確實最合適。她認識不少圈里的人。不過.”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這題材確實敏感,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回到家,陳蘭香見到孫子孫女,自然又是一番親熱。

等吃過晚飯,何耀祖兄弟才找到龔雪說明來意。

龔雪看完劇本大綱,沉默了好一會兒。

“這劇本寫得真好。”她輕聲道,“可確實不好拍。這樣,明天我先帶你們去北影廠找找韓導,他拍過不少歷史題材。”

次日,龔雪帶著兄弟倆去了北影廠。

韓導五十多歲,戴著眼鏡,很客氣地接待了他們。他仔細看完劇本梗概,又聽何耀宗講了講對鏡頭和敘事的想法。

“故事是好故事,拍出來也肯定好看。”韓導放下劇本,嘆了口氣,“可這類題材,審查是道坎。而且經費也不小,場景、服裝、道具都要精細,沒有兩百萬下不來。”

“錢不是問題。”何耀祖忙道,“我們可以投資。”

韓導搖搖頭:“不只是錢的問題。這樣吧,劇本先放我這,我看看能不能找找門路。你們也再多問問幾家。”

接下來的幾天,龔雪又帶他們見了兩位導演,甚至還去了八一廠,反應大同小異——題材敏感,風險太大。

兄弟倆有些沮喪。

晚上給何雨柱打電話匯報情況時,何耀宗的語氣都帶著蔫。

電話那頭,何雨柱似乎并不意外:“既然暫時拍不了,那就先放一放。你們正好趁這個機會,在內地多走走看看,調研一下老百姓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視劇,也看看什么片子能上映。”

掛了電話,何耀宗看向哥哥:“爸是不是早就料到會這樣?”

何耀祖點點頭:“估計是。那我們就按爸說的,先去調研吧。”

何雨鑫聽說后,把李成儒派來給他們當向導。

李成儒騎著摩托過來,一聽是要調研影視市場,樂了:“這我可熟啊!咱們先從京城的錄像廳逛起,那兒最知道老百姓愛看啥。”

接下來的日子,三人成了各大錄像廳的常客。

他們發現,武打片、香港的都市喜劇最受歡迎,內地的生活劇也有市場,但大多是些家長里短。

一次在西單附近的一家錄像廳,他們發現一部反映改革開放的劇集上座率奇高。

李成儒湊過來低聲道:“瞧見沒?老百姓愛看和自己生活貼近的,但又得有點新鮮勁。”

何耀宗拿出本子記下來。

跑了幾天錄像廳,他們又開始跑電影院、劇院,甚至去了幾家文藝團體的排練場。

何耀祖兄弟和李成儒又跑了幾天電影院和劇院。電影院門口排長隊的大多是年輕人,武打片的海報最醒目。劇院里則多是年紀大些的觀眾,樣板戲不演了,新排的劇目多是些生活戲,臺上演員念白字正腔圓,臺下觀眾看得認真。

他們還去了幾家文藝團體的排練場。一間練功房里,幾個年輕人正在排練新編的舞蹈,動作還有些生澀。帶隊的老教師看見李成儒,點頭打了個招呼。

“李同志,今天怎么有空過來?”

“帶兩位朋友看看。”李成儒遞過煙,“這是黃河集團的何同志。”

老教師打量了一下何耀祖兄弟,接過煙:“黃河集團?聽說過。你們這是.”

“我們想了解了解現在大家愛看什么。”何耀祖接過話。

老教師點上煙,搖搖頭:“現在啊,難的。老的嫌新戲沒味道,年輕的嫌老戲太悶。排個新戲不容易,排出來還不知道有沒有人看。”

從排練場出來,三人都沒說話。傍晚時分,他們回到九十五號院。龔雪正陪著陳蘭香在院里乘涼,看見他們回來,招了招手。

“怎么樣?”龔雪問。

何耀宗把本子遞過去:“差不多跑遍了。錄像廳愛放武打片,電影院也是。劇院里多是些老觀眾,新戲排得少。”

陳蘭香搖著扇子:“要我說,還是老戲好。新戲咿咿呀呀的,聽不明白。”

何耀祖笑了笑,沒接話。

晚上,何耀祖給香江去了電話。何雨柱在電話那頭聽完,沉默了一會兒。

“既然這樣,先放一放。你們多在四九城留段時間,陪陪奶奶。”

“那公司”

“注冊好了就先掛著。等有機會再說。”

掛了電話,何耀祖把父親的意思轉達給弟弟。何耀宗有些失望,但也沒多說。

接下來的日子,兄弟倆白天有時去電器商城看看,有時陪著陳蘭香串門買菜。

何耀宗還抽空去了幾趟圖書館,找了些戲劇方面的書來看。

一個多星期后,李成儒騎著摩托來到院里。

“兩位小何總,有個事不知道你們感不感興趣。”他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紙,“有個朋友在搞音像制品,說是能弄到港臺的錄像帶。我想著你們不是要了解市場么,就去看了看。”

何耀宗接過那幾張紙,上面手寫了一些片名和簡介。

“這些都能弄到?”

“他說能,就是價錢不便宜。”李成儒壓低聲音,“都是翻錄的,畫質一般,但內容新鮮。”

何耀祖皺了下眉:“這合法么?”

李成儒嘿嘿一笑:“現在哪管那么嚴。老百姓愛看,有需求就有市場唄。”

兄弟倆對視一眼,何耀宗開口:“要不我們先看看?”

何耀祖想了想,點頭:“看看也行。”

第二天,李成儒帶著他們去了北城的一處小院。屋里堆滿了錄像帶,幾個人正在忙著翻錄。一個瘦高個迎上來,和李成儒打了個招呼。

“李哥,今天怎么有空?”

“帶兩個朋友來看看。”李成儒遞過煙,“最近有什么新鮮的?”

瘦高個打量了一下何耀祖兄弟,從架子上取下幾盒帶子:“新到的港片,武打片,還有幾部愛情片。”

何耀宗拿起一盒,封面是手寫的片名,畫著一個武打明星的模糊頭像。

“這畫質”

“翻錄的,都這樣。”瘦高個笑笑,“內容好看就行。”

他們挑了幾盒帶子,付了押金。回到院里,何耀宗迫不及待地找來錄像機試放。畫質確實一般,聲音也有些雜,但內容確實新鮮,武打動作眼花繚亂,劇情緊湊。

陳蘭香路過門口,瞅了一眼:“這打的什么呀,亂七八糟的。”

但何耀宗看得很認真,甚至還拿出本子記了些什么。

晚上,何耀祖給父親去了個電話,說了音像制品的事。何雨柱在電話那頭聽完,沉吟片刻。

“這事不長久。但你們既然看了,就多了解了解。注意分寸,別惹麻煩。”

“知道了,爸。”

掛了電話,何耀祖把父親的意思轉達給弟弟。何耀宗點點頭,沒說話。

幾天后,何耀宗又去找了李成儒。

“李哥,你說我們要是正規引進一些港片,能行么?”

李成儒愣了一下:“正規引進?那得通過中影公司,手續麻煩得很。而且人家愿不愿意給我們這種新公司做,還不好說。”

何耀宗沒再說什么,但接下來的日子,他往圖書館跑得更勤了,還托人找了些電影發行方面的資料。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八月底。何耀祖兄弟準備返回香江。

臨走前,何耀宗把一本厚厚的筆記交給何雨鑫。

“三叔,這是我這段時間整理的。要是以后有機會,也許能用上。”

何雨鑫接過本子,翻了幾頁,里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片名、觀眾反應和市場分析。

他把本子遞回去,拍拍何耀宗的肩膀:“耀宗用心了,你以后在這條路上肯定能走成。”

回香江的飛機上,何耀宗一直看著窗外。

何耀祖看看弟弟,沒說話。

飛機降落時,何耀宗突然開口:“哥,我覺得那個項目以后肯定能拍。”

何耀祖點點頭:“嗯,等等看吧。”

回到香港的宅子時,天色已晚。

屋里的冷氣依然開得很足,何雨柱坐在客廳看報紙。

“父親。”兄妹三人齊聲叫道。

何雨柱放下報紙,打量他們一眼。“回來了?奶奶身體怎么樣?”

“很好,就是念叨您什么時候回去看看。”何耀祖答道。

何雨柱點點頭,目光轉向何耀宗手里那本厚厚的筆記。“帶了什么回來?”

何耀宗將筆記本遞過去。“在內地做的市場調研,和一些想法。”

何雨柱接過本子,一頁頁翻看。房間里只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過了半晌,他合上本子。

“先休息吧。明天上午來書房。”

次日早上,兄弟倆準時來到書房。何雨柱已經坐在桌前,那本筆記攤開在桌上。

“內地暫時拍不了,你們有什么打算?”何雨柱問。

何耀祖先開口:“我們可以先在香港拍些其他題材,積累經驗。”

何雨柱看向何耀宗。“你說呢?”

何耀宗沉默片刻。“我想再試試別的途徑。或許可以找香港的導演拍,但主要在內地取景。”

何雨柱手指在筆記本上敲了敲。“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個項目重要嗎?”

兄弟倆對視一眼,何耀祖答道:“因為姨奶和姨爺的故事值得被記住。”

“不止。”何雨柱站起身,走到窗前。“這樣的故事很多,但能被拍出來的很少。現在不合適,不代表以后不合適。”

他轉身看向兩個兒子。“公司已經注冊好了,不能閑著。耀祖先去貿易公司跟著學習運營。耀宗既然對制作有興趣,就利用業余時間去TVB或者亞視找個實習崗位。”

何耀宗愣了一下。“實習?”

“從基礎學起。場務、助理導演,什么都行。”何雨柱回到桌前坐下。“你們得知道這個行業怎么運作。”

兄弟倆點頭應下。

幾周后,何耀宗通過父親的關系,進入亞視制作部做助理。

第一天就被派去跟一個民國題材劇組的場務。

現場一片忙亂,執行導演正在發火。

“道具組怎么回事?這桌子明顯是現代工藝,鏡頭一掃就穿幫!”

何耀宗跟著道具組的人跑去倉庫換家具。

高溫下,他扛著一張仿古桌子往回走,汗水浸透了襯衫。

執行導演看到他,愣了一下。“你是新來的?何先生的兒子?”

何耀宗放下桌子,抹了把汗。“是,桌子放哪里?”

執行導演指了個位置,多看了他兩眼。

那天收工時,執行導演找到他。“明天你跟導演組吧,做場記。”

何耀宗點頭。“謝謝導演。”

晚上回家,何耀祖看到弟弟手上的水泡,皺了皺眉。“怎么弄的?”

“搬家具。”何耀宗簡單沖洗了一下,“哥,你說得對,從基礎學起很重要。”

何耀祖沉默片刻,從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

“貿易公司最近在接觸日本的錄像設備廠商。”

兄弟倆坐在餐桌前,討論到很晚。

很快,何耀宗已經能熟練地做場記和調度。

何耀祖則在貿易業務中接觸到了更多的影視設備供應商。

一個周末,何雨柱把兩人叫到書房。“現在有什么新想法?”

何耀宗先開口。“民國題材的成本比想象中高。場景和道具要精細,每集預算至少得十五萬港幣。”

何耀祖接著說:“內地市場還在發展,但錄像帶市場增長很快。或許可以先制作一些成本較低的節目。”

何雨柱聽完兩個兒子的匯報,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了幾下。

“香港和內地拍戲,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他問道。

何耀宗先開口:“香港更看重效率。場景搭得快,拍得快,一天能完成十幾個鏡頭。導演說了算,投資方一般不過問具體拍攝。”

何耀祖接話:“內地更注重流程。每個環節都要審批,劇本要層層送審。但他們對歷史細節更考究,會請專家來看服裝道具。”

“成本呢?”

“香港人工貴,但場景復用率高。內地人工便宜,但實景拍攝開銷大。”何耀宗翻開筆記本,“同樣拍一天戲,香港成本是內地的三倍,但香港劇組只需要內地一半的時間。”

何雨柱點點頭:“審查方面?”

何耀祖拿出一份文件:“香港基本不管內容,只要不違法。內地需要提前送審劇本,拍攝完成后還要再審查。特別是民國題材,需要多個部門聯合審批。”

“演員呢?”

“香港演員專業,但片酬高。內地演員片酬低,但需要協調單位關系。”何耀宗補充道,“內地主要用各電影制片廠的演員,需要提前借調。”

何雨柱站起身,走到窗前。“如果兩邊合作呢?香港出資金和技術,內地出場地和人員。”

兄弟倆對視一眼。何耀祖先開口:“現在政策還不明確。聽說珠江電影廠和香港有合拍項目,但需要特別審批。”

何耀宗補充:“而且兩邊工作習慣不同。香港劇組習慣加班,內地劇組按時下班。需要磨合。”

何雨柱轉過身:“你們接下來分頭調研。耀祖去了解合拍政策,耀宗去學習制片管理。三個月后我要看到詳細方案。”

“是,父親。”

何耀宗猶豫了一下:“如果合拍可行,我們是不是可以重啟《潛伏》項目?”

何雨柱微微搖頭:“那個劇本就留著耀宗以后拍吧,你們重新找個劇本,之前你們三叔不是找人收集了很多故事回來,就從那里面選。”

“好!”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目錄  |  下一章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2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