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2003:從外貿開始 第924章 “檀老板手里還有多少潛在上市企業?”
“怎么個意思?二位這是不怕中暑么,天天蹲守在這兒?”
兩名汽車之友雜志社的記者,從尉來公告日的第二天就趕到了甬城,在向尉來公關部分遞交向董事長檀錦程采訪要求被拒絕之后,就一直蹲守在成立之后的悅馳新辦公地點處。
無他,檀老板最近都在這里辦公。
眼下是多事之秋,尉來本向也有不少的問題,加上悅馳的獨立也不是開個會那么簡單的,這是一個復雜又系統的事兒,他也沒有那個時間去專門接受什么采訪。
誰曾想這兩位記者倒是很執著,還就守在這里好幾天了。
“檀總,給個機會唄,我們只問一些尋常的問題,絕對不會耽誤您太多的時間,如果您覺得不方便透露的可以不回答某個問題。”
汽車之友是一家依托于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雜志社,創辦于1986年,內容涵蓋了新車評測,技術解析,行業動態等等方面,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汽車雜志之一,在傳統媒體時代擁有很高的權威性。
工程學會雖是社會性組織,但級別還是比較高的,跟各大高校的關系也非常的緊密,以往憑借著工程學會的背景他們的邀約采訪非常的方便。
但是今時不同于往日,如今看雜志的人越來越少,互聯網媒體成為消費者了解行情動態的主要來源,再想像以前那樣滋潤的活著顯然是比較難了。
再說如今的企業家地位跟往常也不一樣,像檀錦程這樣的明星級企業家,他們蹲守的這幾天里也是挺忐忑的,就怕引起這位的不不高興。
今天居然專門停下來跟他們打招呼,不過看表情似乎沒有什么不滿的意思,這讓他們放心不少又有些小小的期待。
檀錦程抬手看了看時間:“今天太晚了;這樣吧,明天早上你們過來吧,大概九點鐘左右的樣子,那時候我有15分鐘的時間。”
“真的,太感謝了太感謝了,明天早上我們一定準時到,絕不耽誤檀總您的工作。”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他們只想問幾個問題寫一篇報道,蹭一蹭這位的熱度,沒想到居然能混一個專訪,這幾天頂著的大太陽總算是沒有浪費啊。
雖然只給了他們15分鐘,但完全是夠了的。
檀錦程的15分鐘可沒那么容易約的,尤其是采訪類的,在面對媒體這一塊,這位現在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短視頻領域,平時都是在某音上更新他的短視頻,儼然一名視頻博主。
已經很少接受采訪的檀老板也不是尉來剛剛成立之時的檀錦程,想要再托人找關系,除了他的朋友之外,那級別上一般的可是夠不上。
浙省與甬城這邊甚至有專門的默契,那就是盡可能的不去打擾檀錦程以及他旗下企業的生產,除了必要的需求不搞什么調研活動,讓企業健康的發展。
“行,那早點回去休息吧,這天氣也挺熱的,要不要我讓人給你們安排一下?”
“不用了不用了,檀總您忙您的,我們有地方住。”
“那行,明天見。”
眼看著檀錦程離開,兩名記者眼里全是興奮:“走,回去寫文案去,爭取明天能夠多提幾個問題。”
“哈哈,還以為他把我們叫住是打發我們走呢,沒想到還有這個意外之喜,想來這位今天心情不錯吧。”
檀錦程倒不是心情不錯就答應了他們的采訪,而是近期與他們的主管單位有一個合作,工程學會有一個大學生方程賽,尉來最近準備跟這個賽事搞一些如之類的合作。
“悅馳的獨立除了讓悅馳系列更好的發展之外,也是為了與現有新能源汽車業務區分開來,把坦克系列并入到新的公司也是基于這個原因。”
新的公司命名為尉來悅馳,與尉來完全分離,擁有獨立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體系,新悅馳會接手尉來在湘城工廠以及甬城部分工廠,在專利,技術歸屬等方面也進行劃分,讓兩家公司更加的清晰。
另外,目前在供應鏈體系雖然兩家公司共享尉來的采購平臺,但是將來悅馳也會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體系。
新能源是新能源,尉來以及埃安系列不會出任何燃油車系列,悅馳雖然將來也要設計新能源車型,但是依舊還是會保留燃油車型,兩者分開能夠讓管理層有一個更加清晰的產品定位。
拿現在來說,尉來在新能源方面的大量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新車型的研發,充電樁,電池等等方面的投入,很明顯是要高于燃油車這一塊兒的。
在企業的研發占比方面,新能源方面是占據著絕大部分的。
然而,目前的銷量卻又依靠著以悅馳為首的燃油車體系支撐,企業在汽車整車業務板塊的營收絕大部分來自于燃油車。
一家公司的銷冠反而得不到最好的資源,燃油車體系里能服氣才怪,而新能源汽車仗著老板的重視,有大量的資源投進去,發展飛速同樣也不怎么把燃油車部門的人放在眼里。
跟普通消費者差不多的道理,開燃油車的看不起開電車的,開電車的也不怎么瞧得上開燃油車的,發展了十年的尉來實質上已經有了派系之分。
檀錦程能夠保證他對于公司的掌控能力,但無法保證這種派系之爭若是任由發展下去,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奇瑞,畢竟你是無法控制人的思想。
索性獨立出去,讓兩邊獨立發展。
“獨立之后的悅馳目前來說依舊是上市公司尉來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至于你問到的將來會不會拆分上市,那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
兩名記者就是發覺出檀錦程出任新悅馳總經理職務有些異常的那兩位,今天采訪的主題就是圍繞著新悅馳將來的發展,問的問題也都是比較專業的。
從這倆的眼睛就能看了,昨晚應該是沒怎么睡好了。
“那檀總覺得如果說新悅馳拆分上市,是否會損害現有尉來股東的利益?還有完全把燃油車業務剝離出去的尉來汽車,這是否意味著尉來要走上一個純電之路?我看目前貴公司旗下除了一款增程式的電動汽車之外,其他的都是純電類型的。”
尉來跟BYD一樣,是屬于整體上市(不計算BYD電子),把包括動力電池,整車以及零部件業務這幾大類都整體打包上市,賺錢的不賺錢的都有,就像是一個套餐一樣。
上市多年的尉來股份,經過這次拆分,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大類主體加上兩大業務:錦新時代尉來汽車悅馳汽車,另外就是包括生產手機電池,3C小家電為主的得先電子以及尉來汽車零部件業務。
得先電子歸屬于錦新時代,這兩者都是從事電池相關業務,以從屬關系來論,現在的得先電子算是尉來股份的孫公司,以手機電池代工,移動電源,數據線,充電頭,智能硬件等主營業務的得先電子目前營收保持在15到20億元之間,也是一家很不錯的公司。
按照行業對比法,得先電子可以對標安克創新這家公司,安克創新在2016年估值在30億元,按行業慣例的話現如今的安克估值大致在60億元至80億元之間。
得先電子的話市占率要小一些,但是因為有一個手機電池代工的業務,行業給出的整體估值同樣也在40億元左右。
當年從創始人趙伍手里收購得先電子,檀錦程并沒有花多少錢,而當時的趙伍也僅僅只保留了10的股份做個念想,通過多輪增資擴股,趙伍當年的10股份也被稀釋到了3。
他也無所謂,每年落得點分紅,也不需要管事兒,在趙伍看來檀錦程這個人還是比較厚道的,雖然稀釋掉了他的大部分股權,但分紅上面是不打折扣的。
這跟很多大股東一毛不拔可是兩種態度,現在的趙伍最大的愿意就是希望得先電子能夠以獨立的身份上市,這樣他就能賺到更多的養老錢。
一旦得先電子在A股實現上市,以A股的炒作力度,怎么著也能沖擊個百億的市值,那他手里的這些股份就能夠套現不少了。
得先電子的管理層同樣也有意推進公司的上市計劃,上市就意味著有員工持股計劃,老板一貫傳統對于員工持股計劃也是比較大方的,到時候他們一個個的就都能財務自由了。
“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我覺得這個影響更多的還是正向的吧,假設新悅馳分拆上市,那他的估值就必定會大幅上揚,而作為新悅馳的最大股東,在投資向上就有著豐厚的回報。”
對這個問題,檀錦程也沒有回避,品牌拆分到混改融資,再到股份制發行,再到IPO,對于一家整車年銷量在七八十萬體量級別的品牌來說,是完全具備這個實力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檀錦程這一次把以悅馳為首的燃油車體系獨立出來,在資本市場上也被解讀為檀錦程有意讓悅馳獨立上市的計劃,為此這一紙公告還引發了尉來股份股價的一定下挫。
按照財務會計準則,子公司分拆上市之后,其營收是否還會有合并到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之內,取決于股權控制以及實際控制這兩方面。
最簡單直觀的表現就是在股權比例上,上市就意味著融資,最簡單的就是要拿出25的股份分給公眾股東,也就是說一旦上市,尉來股份在悅馳的持股至少就會下降至75。
而想要保持75那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不可能一個戰略股東都不引入,那樣你也別想上市的。
幾個簡單的例子,如某想分拆神州數碼,某想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以下,所以神州數碼的營收就不會計入某想的財報當中,同樣的還有藥明生物的分拆上市,改為權益法核算,所以藥明生物的營收就不會計入藥明康德。
同樣的,也有合并財務報表的,如某東的某東健康,雖然同樣是分拆上市,但因為某東集團對某東健康有68的持股占比,所以某東健康這一塊的營收還是會合并到某東集團財報之內的。
尉來現在的營收以及整車銷量,悅馳為首的燃油車可是占據著大頭,一旦分拆上市又失去了絕對控制權的話,那營收必定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最簡單的,如果2018年度不計算悅馳系列為首的燃油車銷量的話,那尉來汽車的整體銷量也就是二三十萬輛的級別,這顯然是投資者最為擔心的。
在投資者的眼里,同一個老板又如何,他又不是其他公司的股東,就像是尉來股份與閃馳科技一樣,閃馳科技一旦碰到點風吹草動,那股價可沒有尉來這樣的堅挺。
兩位記者這些天也不只是守株待兔,就目前市場上最關心的幾個問題一一記錄下來,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一股腦兒的提出來,希望寫出一篇有深度的專訪。
檀錦程沒有回答假設狀態的悅馳分拆上市是否會跟母公司財務并表,因為這都是沒影兒的事,現在的他言之鑿鑿的給出個準確答案,那顯然是在扯蛋了。
不過在他的計劃里,他暫時確實是沒有把悅馳上市的計劃,首先是沒有這個必要,以悅馳自身的造血能力,短期之內是根本不需要融資的,他也不想搞那么多的頭頭腦腦盯著自己。
其次是目前尉來汽車整車的銷量上,還是要依賴于悅馳的并入才更加的好看,至少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完全起來之前是如此。
當然,如果往后新能源汽車銷量這方面有一個漂亮的數字,那么悅馳也可以效仿沃爾沃之于吉利,完全的獨立出去。
沃爾沃是李老板的沃爾沃,但并不是吉利的沃爾沃,兩者之間沒有從屬關系,更像是尉來跟閃馳一樣的存在。
“投資者關系什么,我心里也是清楚的,這里希望兩位轉述一下,尉來是一家有信譽的公司,不會做出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事情。”
“悅馳系的獨立是為了品牌以及企業的更好發展,也為我們的中小股東創造出更多利益做出一些改變與努力,畢竟今年我們的銷量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我們需要這種改變。”
“至于說將來悅馳會不會獨立分拆上市,這個就交給時間吧,即便是分拆之后跟母公司不再有任何關系,那應該也兩者都達到了一個完全具備獨立發展的能力。”
停頓片刻之后,檀錦程笑道:“前幾年新能源汽車賣個一萬輛,兩萬輛出去,我們這些車企老板就笑得牙都要掉了,但是現在有多少家企業喊出十萬級別的銷量目標呢?”
“未來的事我們誰都無法保證,也許有那么一天尉來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燃油車系列呢?在燃油車賽道上我們能以后起之秀的身份取得一定的市場地位。”
“在新能源賽道,目前保持著優勢的我們同樣不想輸給前輩們,我們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保持著領先的市場地位。”
“至于說二位說的尉來汽車會不會成為一家純電汽車企業,還有關于增程式的問題,我覺得這不是問題,純電與混動并不沖突嘛。”
想當年某人狂噴增程式,把增程式說得一無是處,到最后發現這玩意兒很受市場歡迎,最后還不是真香定律?
“在我們的賽道里,一切以消費者的喜好為主,消費者喜歡什么樣的產品,我們就生產什么樣的產品嘍,至于說是什么類型的,這個不重要。”
企業其實最忌諱的把自己定位在某個賽道,這樣很不利于自身的發展,拿家電行業的格力與美的來說,這兩者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格力就是把自己空調的定位定得太死了,導致他們其他的產品很難做到一個突破而轉型困難,反觀美的就聰明許多,他們沒有刻意去綁定旗下的某款產品,所以整個智能家居板塊做得很不錯。
某種程度上,互聯網企業搞的所謂的生態鏈其實也是這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某款產品或者某個賽道,在面對復雜的市場變化之時就能夠更好的應對。
小米目前在資本市場不受歡迎很大的原因就是以目前的小米而言,雖然他們搞了生態鏈,但依舊還是一家手機硬件廠商企業,并且還是低毛利那種。
在其他賽道看不到營收的情況下,資本市場能受歡迎也是奇了怪了呢,小米在16號股價觸及上市以來的新低15.52港幣,收盤又一次破發,雷布斯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2018年,手機行業已經正式進入到負增長的市場,進入到零和博弈的時代,大嘴之前放出的豪言“未來手機市場只會剩下三個品牌”,并非是什么夸張的言論。
如果不是出了這么個事兒,菊花廠的手機市場占有率會越來越猛,有技術儲備的他們根本不是小米,魅族這些“組裝廠”能夠比的。
說實話,要不是知道會發生目前這樣的狀態,他不見得會買魅族,因為哪怕是買來似乎也沒什么鳥用,零和博弈的市場,小玩家的生存空間只會是越來越小。
魅族今年發展得很不錯,設計沒問題,調教越來越好,配置也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哪怕是有一些小毛病,消費者也是能夠接受的,通過系統升級的方式一點點改變就可以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目前的魅族相對于黃彰時期有了非常徹底的改變,以用戶以及市場為主的檀錦程,完全摒棄了黃彰那套“偽文青”的經營思路。
技術宅男根本就不懂商業規律的變化,消費者只會為自己,而不會為他人的情懷買單,他們要的就是實惠。
情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家企業沒落的開始,當一家企業開始打情懷牌之時,就說明他們的市場已經被競爭對手一步步的蠶食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在檀錦程入主之時,白永祥實質性的其實已經被架空了,李楠也被內部吐槽不會賺錢,原因無非是魅藍的銷量雖高,但是沒有利潤。
也不看看你們選的供應鏈都是些什么企業,產品的BOM成本居高不下,能賺錢也是見鬼了。
三劍客能集體向檀錦程投誠,除了待遇給夠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檀錦程與他們的經營理念是相同的,前世魅藍最后被砍掉,被認為是作死的表現。
一個年銷量近兩千萬級別的品牌,很難想象僅僅是因為不賺錢就被砍掉了,這在現代商業里簡直是無法想象的,那可是每年幾千萬的用戶群體啊。
檀錦程接手之后對李楠的態度可是大不相同,不僅不要求他賺錢,反而表態會給魅藍更多的資源支持,也要求他造出更多的便宜手機。
用戶數量是遠遠比所謂的賺錢要更加重要的。
除了要求他在營銷方式上做出一些改變,別誰的瓷都去碰之外,幾乎是全力支持了。
沒有了家族式的產業鏈依附,魅族整體BOM成本在今年減少了很多,同時增加了一些內置APP,也給魅族帶來不少的提成收益。
價格看似便宜了,但魅藍整體的毛利率反而是上升了很多,沒有了黃彰手里賣一臺虧一臺的現象,可以說整個企業煥然一新。
“今天的問題主要是集中在悅馳獨立這方面,不過由于回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也衍生出一個新的話題,不知道檀總有沒有興趣回答我們一下?”
至于悅馳為什么會由檀錦程本人親自出任總經理一職,他們兩個剛剛也問了,但是沒問出什么。
檀錦程給出的回答是悅馳無論是股權還是董事會成員,都是掌控在母公司手里,為了保持獨立性,由他本人出任總經理一職是比較合適的。
這個回答他們挑不出一點毛病,但顯然不是他們所滿意的答案,只不過也沒辦法再繼續問下去了,現在還有點時間,倒不如問一些采訪方案以外的話題,給這次專訪搞一個花絮。
提案以外的問題,讓檀錦程愣了一會兒,不過他還是大大方方的讓對方提問,專業性的記者嘛,總喜歡搞點意外出來,顯得他們的能力與眾不同,可以理解。
“我們都知道檀總您的旗下有無數的產業,有一些產業公司正在沖擊上市計劃,也有一些產業公司目前還沒有上市的計劃,我們想知道檀總對于您旗下還未上市的公司是一個具體怎樣的規劃。”
“或者說,您旗下目前有哪些公司具備上市計劃,這里面包括新悅馳以及魅族在內。”
所謂的沖擊上市,是閃馳集團旗下的八方電氣,完成股改更名為八方股份的八方電氣已經正式宣布開啟IPO計劃,這也是閃馳集團第二家沖擊上市的公司。
與尉來集團整體上市不同,閃馳集團的母公司并非整體上市,這就給了旗下各大子公司充分的上市猜想,八方電氣是第一家,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家。
“嗯?這是個好問題。”
檀錦程倒是沒有想到對方會問出這么一個不屬于汽車行業的問題;果然,無論怎樣專業的人才都會八卦一下這個問題,寧得時代,小米以及拼夕夕的上市,還有之后的聞界都影響著檀錦程個人的身家。
這也是當前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那就是檀錦程什么時候成為全國首富?而投資占股比高的上市公司以及旗下實控的公司上市將會直接影響到他成為首富的可能性。
按照慣例,福布斯國內富豪榜一般情況下會在十月初或者十月末發布,眼下也快到這個時間點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