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沒錢賽什么車? 133 屬于自己的主場(10K)
“這里面應該還有澤野前輩的幫助吧?”
陳向北反問了一句。
雖然中島悟對自己很不錯,并且牽橋搭線舉薦給了鈴木亞久里認識。
但日本賽車界眾所周知,中島一貴跟自己父親中島悟理念不合,一個站在了豐田陣營,另外一個站在了本田陣營,相當于“敵對方”。
賽車全視角的過彎軌跡,以及歐洲ART車隊策略組的數據分析,絕對不是轉播錄像能看到的那種大路貨,想要弄到這份資料唯有從中島一貴手中親自獲取。
能讓中島悟拉下臉面幫這個忙,區區一個曾經的賽車學員身份不夠。
陳向北能想到的背后助力,唯有自己的比賽工程師澤野弘樹。
“是的,澤野前輩給予了幫助。”
星野義點了點頭,他也清楚其中緣由。
“嗯,今天謝謝你了。”
陳向北沒有再多說什么,僅是向星野義道了聲謝。
“不用謝,我欠你的。”
說完這句話后,星野義朝陳向北揮了揮手,然后踩下油門揚長而去。
隨著星野義駕駛本田NSX離開,秦連杰這時候才靠了過來,用著意外語氣說道:“陳向北,沒想到你居然跟東方航運董事長女兒是同學,這家公司長期冠名格蘭披治大賽車,以及港澳地區的本土車手。”
“對了,你們這一屆的港島車手方俊宇,就得到了他們的。”
“挺好的。”
陳向北隨口回了一句,這年頭愿意車手的中國企業真的不多。
“那你有沒有想法?”
“什么想法?”
面對秦連杰突然一問,陳向北感到莫名其妙。
“肥水不流外人田,想辦法拿下女同學,你以后就永遠不缺了。”
秦連杰一本正經的回道,他很清楚東方航運集團的實力跟背景。
“癡線。”
陳向北懶得搭理,轉身就朝酒店內部走去。
可是秦連杰卻不依不饒的跟上來補充道:“我知道你小子現在專注于職業,沒時間跟精力去關注情情愛愛,同時車手也可以不需要女人。”
說罷,秦連杰話音一轉,把手搭在陳向北肩膀意味深長道:“但是富婆。卻可以讓你開上更快更好的賽車!”
聽著怎么像是要自己去當小白臉?
對于秦連杰這番話,陳向北簡直無力吐槽,只能甩下一句后世口頭禪:“你妹的……”
結果讓他萬萬沒想到,秦連杰聽到后仿佛靈感爆發。
“臥槽,原來你小子把主意打在我妹身上。”
“不過話說回來,你要真有這想法,也不是不行!”
這下陳向北算是徹底服氣了,以前怎么沒發現秦連杰還有這種腦回路?
沒有再繼續扯淡,陳向北回到房間洗了個澡就直接睡下。
第二天早上前往酒店餐廳的時候,他恰好在門口遇見了澤野弘樹。
“澤野,謝謝了。”
聽到陳向北的感謝,澤野弘樹愣了一下,然后才反應過來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
這段時間都是由他跟陳向北分析賽道數據,可GT賽事走線跟方程式的差距很大,幾天下來“紙上談兵”的收益并不是很理想。
澤野弘樹這才決定,向自己的老友中島悟求援,最終得到了中島一貴的過彎軌跡以及ART車隊的數據資料。
“昨晚賽道試跑有什么收獲嗎?”
澤野弘樹沒有談及資料問題,問了句陳向北昨晚的實地試跑。
“交通狀況很差,到后面更是遇到了街頭車手比賽,沒有跑出滿意的效果。”
“正常,街道這種非封閉路段很難極限試跑。”
陳向北的回答在澤野弘樹意料之中,他好歹是經歷過日本八九十年代街頭賽車巔峰期的人物,街道賽往往會出現什么情況心里面很清楚。
“不過這也正是街道賽的特殊跟吸引人之處,它充斥著各種不可預知的變化,有著無數讓人想去征服的挑戰。”
“拿下澳島的東望洋賽道,就意味著你能掌控世界所有的街道類型賽事,這是成為一名頂級職業車手的必修課。”
說到后面的時候,澤野弘樹言語中除了鼓勵,還有一縷難以掩飾的興奮,他很喜歡街道賽的散發的特殊“魅力”。
因為越是職業生涯長的老車手,對于賽車的興奮度閾值就越高。
很多時候傳統賽道的普通賽事,已經很難去調動他們的情緒,唯有不斷的提高速度跟難度,才能讓自己狀態亢奮起來,找回最初追逐風與自由的那種激情。
如果車手興奮度閾值再高一些,那他們就可能會從其他運動項目找尋刺激,比如說滑雪!
后世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車王舒馬赫要去滑雪,這跟賽車好像完全不搭界。
事實上不僅是他,同時代的萊科寧、馬薩,以及后世大家熟知的漢密爾頓、勒克萊爾、拉塞爾等人,都經常在休賽期去進行滑雪或者雪地越野。
原因就在于這種頂級車手,他們已經習慣了速度的沖擊,只有極限運動才能讓他們有別樣的感受,否則就體驗不到運動的樂趣。
滑雪,算是F1冬休期時間段內,最為適合的項目了。
“我明白。”
聽著澤野弘樹的話語,陳向北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清楚。
吃完早餐之后,陳向北就跟車隊“策略組”成員,前往酒店的會議室共同分析研究中島悟送來的“畢業禮物”。
就連一向習慣“遲到早退”的奧德托,這次都罕見的呆在會議室里面給予建議。
畢竟這場賽事的勝利,對于陳向北的意義重大。
拿下冠軍,說不定能直接躍升到F1領域。
要是成績糟糕,可能連最基本的都會受到影響,職業生涯難度陡增。
意味著不僅僅是陳向北,整個車組團隊都必須全力以赴!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來到了第五十六屆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正式開賽時間。
這一屆格蘭披治大賽車可以用“盛況空前”幾個字來形容,本身它在歷史上整個比賽過程戰況就異常激烈,刷新了多項賽事的圈速紀錄。
更重要一點在于這一屆格蘭披治大賽車,恰逢澳島特區成立十周年紀念,得到了官方高層的大力支持。
再搭配上陳向北中國首位F1測試車手參賽的噱頭,可以說把熱度跟影響力給拉滿了,甚至于很多沒關注過賽車運動的游客,都紛紛被吸引到了澳島湊熱鬧。
早上六點,天空還處于蒙蒙亮的階段,陳向北整個賽車團隊成員,就已經動身前往東望洋賽道的賽車大樓。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賽前準備時間特別緊張!
要知道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最大特色,便是在比賽周同時舉辦房車、摩托、方程式三場跨類別賽事。
意味著相比較正常的單一項目,不同賽事之間的銜接運轉難度很大,往往在過程中會出現無法掌控的意外,甚至于影響到F3賽事的練習賽準備時間。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陳向北選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另外陳向北最多就是沒有東望洋的賽道經驗,他好歹上輩子駕馭過F3賽車。
梁馳為首的技師團隊別說經驗了,就連F3賽車摸都沒有摸過,卻要在短短四十五分鐘練習賽時間里面,完成對整輛賽車的設定調校。
如果出現車損事故的話,他們還得做到快速維修。
早點抵達賽道維修站,就意味著能早點接觸到F3賽車,技師團隊也能抓緊時間多熟悉幾分。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六點半時分,一行人抵達賽車大樓。陳向北本以為自己來的足夠早,事實上此刻的維修站區域,已經能用“人頭攢動”四個字來形容。
有“笨鳥先飛”想法的不僅陳向北一人,那些同樣沒有格蘭披治參賽經驗的車隊跟車手,他們也提前到來進行賽前準備。
“北哥,看來大家都挺重視格蘭披治的成績。”
見到眼前一片火熱的場景,阿勇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當然,誰拿到格蘭披治的冠軍,誰就是F3之王!”
陳向北心潮澎湃的回了一句。
他上輩子雖然跑到了F2,但受限于基礎跟資金因素,整個職業生涯都不溫不火,沒有那種絕對的高光時刻。
很多時候看到同年級的車手,拿到諸如格蘭披治、摩納哥這種特殊賽道冠軍,站在聚光燈下享受萬眾矚目的待遇,心中總是忍不住會浮現出一絲羨慕。
這一次,陳向北終于有機會跟實力去挑戰這個頭銜了。
“北哥,那你嘛時候成為F3之王?”
阿勇開口問了一句,他最近重溫了一遍李連杰的《霍元甲》,對這句臺詞印象深刻。
只是他話音剛落下,磊哥就給他腦門上來了個“爆栗子”。
“你小子電影看一半嗎?這句臺詞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對此陳向北卻笑了一笑,然后朝著P房方向走去。
格蘭披治大賽車不僅僅是賽制比較特殊,就連各支車隊的P房面積跟排列都大有不同。
面積就不用多說了,澳島本身就巴掌大的地盤,基本上很多東西都是按袖珍版標準建造,P房只有常規賽道的一半大小。
排列還能說道說道,由于東望洋維修通道長度偏短,還得同時舉辦三場不同賽事,就意味著得準備三倍的P房數量給車隊使用。
P房數量不夠那怎么辦?
那就把單側排列的維修站,打造成面對面的雙側排列布局,這樣同等長度的維修通道,能放置的P房數量就相當于多出來一倍。
就好比方程式車隊的整排P房對面,就是屬于摩托車隊的維修站,雙方呈現互不干擾的姿態。
此時超夢車隊的P房中間位置,已經擺放好一輛方程式賽車,它的外觀結構跟陳向北開過的雷諾賽車類似,同屬于單座式方程式賽車范疇。
不過在空氣套件以及內在性能上面,兩者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這是一輛真正擁有著空氣動力學設計的F3賽車!
陳向北之前駕駛的雷諾方程式賽車,只能算低級別方程式賽車的入門款,最大馬力200匹,最高時速260km/h。
只是得益于超輕車身帶來的推重比,賽道實際駕駛性能已經不輸一半跑車。
可相比較F3賽車,差距大到如同拿雷諾方程式賽車,去跟超級卡丁車做對比!
這個時代F3賽事還沒能完成統一,賽車規格也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低功率的F3賽車,馬力僅有270匹,主要用于國家級別的比賽,以及早期亞洲F3這類偏弱的區域賽事。
另外一種則是真正的全功率F3賽車,底盤由意大利Dallara公司提供,搭載了3.4LV6發動機,最大馬力高達380匹,零百加速度不到3秒!
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采用的便是第二種全功率F3賽車。
先不說空氣套件跟結構布局帶來的提升,單單翻倍的動力性能,就能給車手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
陳向北期待一輛快車很久了,他簡直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坐進駕駛艙感受一下。
“澤野,率領團隊熟悉賽車并進行初步調校。”
沒有絲毫耽誤,奧德托就向澤野弘樹下達了指令。
他很清楚中國技師團隊沒有接觸過F3賽車,這里面經驗最豐富的便是身為比賽工程師的澤野弘樹,他將在這幾天兼職“首席技師”的工作。
“是,奧德托領隊。”
沒有二話,澤野弘樹就領著技師團隊,按照策略組提前制定的預案,開始朝這輛F3賽車“動手”。
東望洋賽道狹窄、多彎、起伏大且路面顛簸,對于賽車的調校要求極高。
陳向北車組目前唯一的參考對象,便是05年中島一貴所在的ART車隊調校方案。
問題是已經過了四年,賽道路況、輪胎配方、乃至于天氣溫度等等因素都有著不同,如果完全照抄的話肯定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匹配。
要知道F3同樣是由FIA制定的統規賽車,當動力性能完全一致的時候,那么調校水平產生的差距就會被愈發放大。
奧德托給澤野弘樹定下的目標,就是至少保證陳向北不會輸在起跑線上面!
車組成員很快進入到狀態之中,就連陸曉曼這次都沒有閑著,她給賽車的殼體貼上久力體育、光點車隊以及極限速度改裝店的LOGO,意味著陳向北的合同正式生效。
換上賽車服之后,陳向北一邊進行熱身運動,一邊跟奧德托商議接下來練習賽需要對賽車進行測試的項目。
“北,東望洋賽道的調校核心是平衡速度跟容錯率,需要通過高下壓力、靈敏轉向和穩定剎車來保證操控的精準度。”
“這次采用中等偏上的空氣動力調校,高摩擦系數的剎車片配方,以及略微抬高的賽車底盤,搭配正常軟胎進行測試。”
“你把重心放在剎車通風冷卻,以及輪胎損耗上面。”
“我明白。”
陳向北點了點頭,ART車隊的調校方案他看過很多遍,知道注意事項是什么。
告知了這幾句之后,奧德托就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本身就不喜歡過多嘮叨,再加上現在的陳向北已經不是什么菜鳥,他有著自己的認知跟判斷。
隨著比賽時間的逐漸臨近,哪怕僅僅是一場練習賽,賽道兩旁跟看臺上面的觀眾,也可以用“爆滿”這兩個字來形容,其中還有著很多支持陳向北的“粉絲”。
說實話,這群粉絲絕多大數之前并不了解陳向北,甚至連一場雷諾賽事都沒有看過。他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還是《體壇周報》宣傳中國出了首位F1測試車手,以及有內地車手參加格蘭披治大賽車。
很多車迷跟粉絲都很好奇,堪稱橫空出世的陳向北,到底擁有著怎樣的實力,又能否在東望洋賽道上面,戰勝這個世界最強的一批F3車手!
按照賽事方的安排,練習賽首先進行的是摩托賽事,緊接著便是GT賽事,方程式賽車被安排到了最后壓場子。
幾乎整個上午,陳向北耳旁都響徹著各種賽車的轟鳴,以及觀眾們連綿不絕的歡呼。
直至時間來到了10點50分,陳向北才坐進了F3賽車座艙。梁馳這時候拿著外置啟動機,接通了位于賽車尾部的點火接口,伴隨著“轟”的一聲悶響,賽事引擎被成功點燃。
“通電正常。”
“傳感正常。”
“油液正常。”
由于是車組第一次接觸F3賽車,技師團隊壓根遵守賽事標準,不斷向水谷翔匯報著目前賽車數據,防止參數設定以及調校過程中出現失誤。
“一切正常,沒問題。”
數據分析師通過匯總,確定了各項參數正常,就向領隊奧德托反饋了一句。
“觀察出站信號,準備發車。”
聽到奧德托的指令,陳向北習慣性把手放在頭盔面罩上面。
就在他準備推下來進入比賽狀態的時候,梁馳卻靠了過來搖了搖頭道:“向北,賽道跟看臺有很多支持你的觀眾,跟他們打個招呼之后再放下面罩。”
澳島算得上中國主場,并且很多支持者是從內地趕過來,他們更期望能跟車手進行互動,哪怕僅是簡單的揮手示意一下。
聽到梁馳這句話,陳向北這才反應過來。
說實話,他上輩子從來沒跑過主場賽道,腦海中沒有這些細節觀念。
“我知道了,梁叔。”
陳向北應了一聲,然后輕點油門朝著東望洋賽道起點駛去。
望著賽車離開P房逐漸遠去,水谷翔這時候才擔憂的說道:“澤野前輩,向北君他第一次上手,能做到完美駕馭F3賽車嗎?“
聽到這個問題,澤野弘樹霎那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車隊到目前為止的一切調校設定跟戰術策略,全都建立在陳向北能完美駕馭賽車,乃至于有爭冠實力的基礎上。
可問題是陳向北才第一次接觸F3啊!
雖說踏入單座方程式領域之后,賽車的操作邏輯是相同的,就好比F3車手能駕駛F2賽車,F2車手能順利操控F1賽車那樣。
碰到基米·萊科寧這樣的歷史級天才,從雷諾方程式直接跳到駕駛F1都沒問題。
但是沒有驗證過的事情,純粹看著展現出來的天賦去判斷,實際上除了奧德托之外,大家心里面都有些忐忑沒底。
甚至奧德托到底是信任陳向北能開好,還是說他認為陳向北必須開好,目前都是一個未知數。
“水谷,討論這些沒有意義,向北君會創造奇跡。”
沉默片刻,澤野弘樹給出了答案,就如同車隊成員之前沒人點破那樣。
到了參賽這一步,就不存在會不會開的問題。
陳向北必須做到用四十五分鐘的練習賽時間完美駕馭,否則明天排位賽就跑不出頭排成績。
街道賽除了難度上面的特性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性,那便是難以超車。
排位賽靠后的車手,強如漢密爾頓跟維特爾,都得老老實實在后面吃尾氣!
另一邊的陳向北,此時已經駛離了維修通道來到了主賽道,他瞬間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撼住了,仿佛來到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要知道相比較傳統賽道的兩層維修站,上面有著VIP貴賓包廂,對面有著主看臺的布局。
澳島的維修站是一座大廈,對面是另外一排維修站,壓根在P房里面就看不到任何觀眾信息,只有現場的賽事工作人員跟各支車隊車組成員。
陳向北知道這一次主場作戰,肯定會有很多觀眾到場支持加油。
可他沒有想到,會出現這么夸張的一幕。
整個主看臺跟起跑線兩旁街道,已經被染成了中國紅!
“哇,陳向北出來了!”
“這就是中國第一位F1測試車手嗎,看著好年輕呀。”
“不僅年輕,看著還帥氣!”
“快看,陳向北朝我們招手了!”
主看臺的歡呼跟尖叫聲不絕于耳,賽道轉播鏡頭也配合的鎖定在了陳向北身上。
就在陳向北揮手示意的時候,現場響起了更為猛烈的歡呼聲,特別是賽道兩旁的觀眾激動的跳了起來。
一輛編號為2的方程式賽車,來到了跟陳向北并排行駛的位置,現場鏡頭也順勢轉移到了他的身上,可以說風頭完全被搶了過去。
對方同樣沒有放下頭盔面罩,陳向北側頭與之對視了一眼,他正是港島本土車手方俊宇!
雖說同為主場,但很多時候也講究一個“親疏有別”,特別港澳存在著特殊歷史淵源。相比較陳向北這個內地車手,現場觀眾明顯更偏向于港島車手。
方俊宇接觸職業賽車的時間比較晚,直到十四歲才正式成為方程式車手。
并且他非常夸張的跳過了卡丁車階段,直接從雷諾方程式起步,這種驚人的天賦當時就被賽車界視為明日之星!
前期方俊宇算是不負眾望,僅用一年時間學習訓練,就參加了亞洲V6方程式錦標賽,賽車性能基本上等同于全功率的F3,這讓他擁有了全世界最年輕V6方程式車手頭銜。
可以說在陳向北出現之前,方俊宇才是外界眼中下一個佐藤琢磨。
甚至于展現出來的進步速度,還要超越佐藤琢磨!
只不過方俊宇接下來的表現,就有些高開低走的味道。
他獲得了諸多跟車隊支持,前往德國跟英國參加F3錦標賽,成績卻始終處于中等偏下的位置,更重要是連續兩年沒有任何提升。
方程式是非常看重成績跟天賦的運動,特別在低級別賽事當中,別說你連續兩年沒有提升,但凡拿不出碾壓對手的態勢,就會被很多車探跟頂級車隊判處天賦上的死刑。
想當年佐藤琢磨從日本雷諾、F3、澳島格蘭披治、英國F3一路奪冠殺上去,這才證明了自己的天賦,得到了F1車隊的正式車手合同。
方俊宇連德國F3都無法掌控雷電,當初那些天才光環也慢慢消退。
為了證明自己,也為了重新獲得商的支持,方俊宇毅然決然返回澳島參加格蘭披治賽事,這將成為他唯一的絕地翻盤機會。
只是讓方俊宇沒想到,本來主場的熱度他一個人獨享,卻半路殺出來陳向北這個程咬金。
不僅僅奪走了下一個佐藤琢磨的頭銜,還后來居上拿到了F1車隊測試車手的合同。車隊還告知港島很多商業大鱷跟商,已經把目標轉移到了大陸仔身上。
如果方俊宇這一次無法擊敗陳向北,那么他將徹底淪為棄子!
當然,這些背后的故事,陳向北是完全不知情。
他只是有些不爽,這小子冒出來跟自己搶風頭。
怎么說也是兩輩子第一次有主場待遇,還沒享受多久就變成了“客場”。
既然如此,陳向北順手把面罩推了下來,注意力全部放在練習賽上面。
車手,終究還是要憑成績說話。
到了舒馬赫這種級別,世界皆是他的主場!
“向北君,空氣溫度29℃,地面溫度25℃,正處于逐步升溫過程中,暖胎一圈足夠達到工況溫度。”
耳麥里面傳來了澤野弘樹的聲音,現在時間已經進入了四月,再加上澳島維度跟英國不同,東望洋賽道溫度要高出來不少。
簡單回應一聲,陳向北就踩下油門超過方俊宇,進行著自己的暖胎圈。
雖說是暖胎,但考慮到溫度氣候條件良好,陳向北還是不經意的提了點速度,來驗證計算機模擬的完美圈,以及自己“走”賽道的心得收獲。
不過就在提速過彎的時候,陳向北發現了不對勁,他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這個時代的F3賽車,規格、動力、布局什么的都跟后世很接近,開起來的體驗卻完全不同!
原因在于十幾年后的F3賽車,受益于科技的進步,油門、轉向、換擋等等機構,全部采取了電液混合控制系統。
而這個時代的F3賽車,依舊還是機械控制系統為主!
別的先不說,單單一個油門,機械跟電控就能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
陳向北之所以沒有注意到這些,主要在于他跳級的決定太突然,完全打破了原定的升級計劃,壓根沒機會接觸到這個時代的F3賽車。
另外一點則在于雷諾方程式的控制系統沒有變化,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之下,陳向北更多關注于F3的動力性能,以及空氣套件的變化影響。
畢竟他是一個車手,又不是什么賽車研發的技術總監,哪能事事面面俱到?
面對突然冒出來的問題,意味著陳向北在短時間之內,不僅要按照原計劃熟悉東望洋賽道,他還得快速適應這輛賽車的操控!
不過話說回來,陳向北就算提前知道了也沒什么卵用。
時間跟賽制擺在這里,他就不存在提前駕駛F3賽車的可能,最多就是有個心理準備。
對此陳向北沒有通過TR向車隊報告。
原因很簡單,快速適應不同的賽車,同樣是一名頂級車手應該具備的素質。
就好比基米·萊科寧跳級到F1,難道電控系統跟機械控制的區別,能大于雷諾方程式到一級方程式嗎?
答案顯而易見。
暖胎圈很快過去,陳向北開始進行自己的飛馳圈。
P房內奧德托跟澤野弘樹兩人,目光盯著屏幕上的車載鏡頭以及各種傳感器數據。
相比較雷諾方程式,F3賽車能得到的賽車數據更多更詳細,車隊工程師也能更直觀的感受到車手駕駛操控。
他們兩個很快就發現了陳向北的操控出現問題,相比較以往練習賽那種堪稱賞心悅目的絲滑過彎,這次切彎走線有著明顯的誤差跟澀滯。
并且還不僅僅是一個彎道,接連幾個彎道都出現了類似狀況。
“澤野,北他這幾天沒有去記賽道數據嗎?”
奧德托開口詢問了一句。
陳向北的賽道數據分析,都是跟澤野弘樹以及水谷翔一起,奧德托習慣性當個甩手掌柜。
只是奧德托對陳向北的努力很認可,他相信哪怕沒有自己的“監督”,這個小子也不會去偷懶耍滑,怎么這一次感覺有些不對勁。
“向北君他很努力,訓練強度增加到了十二小時。”
“我猜可能是沒跑過街道賽的生疏吧。”
澤野弘樹給出了一個解釋。
“不,這不是生疏。”
奧德托搖了搖頭,現在陳向北已經不是切彎走線的問題了。
他還發現了方向盤的過多修正,油門跟檔位的匹配失誤,就連剎車區都有些輕微鎖死。
仿佛陳向北在瞬間,就退化成為了一名新手!
澤野弘樹也從傳輸過來的數據中看到了這些問題,確實已經超脫了賽道生疏的范疇,讓他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見到這一幕,水谷翔猶豫片刻,靠了過來開口道:“可能向北君他真的不適應F3賽車。”
不適應?
聽到這句話,奧德托臉上表情很精彩。
一個打算跳級的車手,怎么會連F3賽車都不適應,那到時候如何測試F1賽車?
說實話,陳向北展現出來的天賦跟實力,讓奧德托認為壓根不存在這種可能。
沒有絲毫猶豫,奧德托就按下了耳麥上的通話按鈕。
“北,你不適應駕駛F3賽車嗎?”
聽到耳機里面傳來奧德托的詢問,陳向北就知道自己賽車數據已經被他們察覺出問題。
說實話,他確實開的很掙扎!
如果是單純沒開過的話,陳向北說不定處境還更好點。
就如同那些F2代打新秀一樣,他們可以憑借天賦跟驚人適應能力,直接上手開好F1賽車。
這輩子陳向北擁有著頂尖的天賦跟車感,從零開始并不難。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就在于他偏偏不是從零開始!
上輩子駕駛F3賽車的一些本能習慣,已經形成了類似于肌肉記憶的操作。
想要在一張寫滿字的稿紙上修改,難度要遠遠大于在一張白紙上面重寫。
“有那么點?”
聽到這句回答,耳機里面立馬傳來奧德托的咆哮。
“我不管你什么原因,只給你十分鐘時間!”
“十分鐘之內你必須適應這輛F3賽車,聽到了沒有!”
格蘭披治的練習賽時間要長于雷諾方程式,從半個小時提升到了四十五分鐘。
可是在這四十五分鐘之內,陳向北跟車隊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反饋賽車動力系統、傳統系統、空氣套件、以及懸架系統等等,讓工程師做出相對應的調校跟改變。
除此之外,陳向北還得兼顧重載油的長距離測試,來驗證油量對圈速跟輪胎的影響。
最后便是輪胎磨損測試了,到時候該用什么戰術策略,全部得根據輪胎變化來制定。
十分鐘,就是奧德托能給予的適應時間極限!
“收到。”
沒有任何討價還價,陳向北給了個簡單的回復。
其實他給自己制定的適應時間,也是十分鐘。
很快賽車越過了起跑線,陳向北進行第二圈練習測試。
彎道修正跟油門檔位配合還是有問題,以往陳向北轉速表指針基本上不會隨著檔位掉落,始終保持著最大馬力輸出空間,現在動力損失很嚴重。
第三圈依舊如此,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分多鐘。
此刻澤野弘樹神情凝重了起來,適應跟挑戰極限不同,這些東西不是奧德托施壓壓力,陳向北就敢一腳油門下去突破。
車隊之前把關注點都放在了賽道上面,誰都沒想到問題能出現在陳向北自身。從雷諾到駕駛F3賽車,只能算是常規升級,理論上不應該開的如此掙扎。
就在P房車隊眾人心中壓著一塊石頭的時候,第四圈開始陳向北操控出現了質變,彎道修正大幅度減少,以往那種絲滑過彎的畫面再度出現。
同時屏幕上傳來的發動機數據,也從之前上下波動曲線,變成了一條近乎直線!
“我就說嘛,北哥怎么可能不會開F3賽車?”
阿勇心中石頭落地,忍不住開口說了一句。
陳向北在他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天才,F3理論上沒有任何挑戰難度。
“看來我低估了向北君。”
水谷翔點了點頭附和,自己確實是有些杞人憂天。
“北,下一圈進行賽車反饋,我不想再看到出現什么意外。”
奧德托也覺得莫名其妙,這是本不應該出現的曲折。
“收到。”
陳向北語氣平淡的回應了一句,隱藏在頭盔下面的那張臉龐,此刻卻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克服本能遠沒有看起來那么輕松,不過他卻“悄無聲息”做到了。
相比較挑戰賽道,更難的是挑戰自己。
陳向北突然有種感覺,東望洋賽道好像沒那么難了。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