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沒錢賽什么車? 129 亞洲最危險的賽道
馬自達RX7之所以被稱之為“轉子天王”,就在于它搭載了一顆堪稱信仰級別的轉子發動機13B。
轉子發動機有著截然不同于活塞發動機的做功方式,它省去了復雜的進排氣門,也不需要連桿和曲軸等傳動結構,意味著擁有結構簡單、重量輕便、體積緊湊等等優點。
這些優點放在性能車上面,工程師可以更自由安置以及分配重量,于是乎馬自達RX7前后軸荷非常均衡,曾被認為是九十年代操控性最好,平衡性最佳的性能,甚至到沒有之一的程度!
轉子發動機優點,缺點同樣顯著,首先便是它的油耗跟排放極高。
別看轉子發動機1.3L性能,基本上能翻倍相當于活塞的2.6L,油耗卻能做到3.0L或者更高!
后世網絡上曾把納智捷稱之為“油耗黑洞”,中石油中石化的戰略合作伙伴。
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其實也不逞多讓,做成大排量的話不是去加油,可能就是走在加油的路上。
如果單單油耗的話,其實很多土豪還能接受。
轉子發動機的做功方式,注定了磨損非常嚴重,材料學沒有獲得突破的前提下,往往幾萬公里發動機就撐不住了,這點判定了在民用車領域的死刑!
曾經的馬自達把轉子視為信仰,沒錢了就好好造民用車賺錢,有錢了就重啟轉子發動機研發,一直處于某種循環之中。
只不過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轉子發動機命運愈發昏暗。
原因很簡單,材料學要是能突破的話,那為什么不用來解決電池問題?
只要解決了電池問題,電動車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汽車了,包括轉子發動機在內的燃油發動機,基本上都走向了窮途末路……
當然,時代變遷跟科技發展,不影響馬自達RX7是一輛很具特色的車型。
就好比電動時代,依然有很多人玩小鋼炮性能車一樣。
“好車。”
陳向北由衷稱贊了一句,內地由于民用汽車工業發展較晚,再加上經濟因素的影響,沒有經歷過九十年代汽車文化浪潮頂峰的洗禮,能看到的經典性能車款式不多。
港島依托特殊的歷史過往,這方面相當于先行一步,無論是大眾R36還是眼前這輛馬自達RX7,都算讓陳向北大飽眼福。
“要不試試?”
秦連杰看出了陳向北的渴望,從旁邊箱子里拿出車鑰匙遞過來。
既然氛圍都到這里了,陳向北自然不會拒絕。
說實話,他哪怕上輩子,都沒有開過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車型,還真心有些好奇。
接過鑰匙坐進駕駛艙,秦連杰也是順勢坐進副駕駛位置。
他上車的第一動作,就是趕緊給自己系上安全帶,陳向北這小子開車的速度太猛了。
哪怕是抵達職業門檻的業余車手,秦連杰都感覺自己抑制不住的心跳加速。
按照正常的流程,陳向北擰動鑰匙之后,RX7應該響起馬自達標志性的“ZOOMZOOM”引擎呼嘯,然后經典老日系跳燈彈出來,一腳油門下去飛馳出車速。
實際情況卻是陳向北鑰匙擰到底,這輛馬自達RX7卻出現了如同拖拉機般的“噠噠噠”聲音,連續好幾次硬是沒能打著火。
面對這種狀況,秦連杰跟陳向北對視了一眼,他臉上浮現出幾條黑線,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絲微妙的尷尬。
片刻過后,秦連杰才咽了下口水回道:“轉子發動機通病,很久沒開冷車容易打不著火,我等下叫人過來檢修看看。”
聽到這句解釋,陳向北算是明白為什么馬自達轉子發動機名頭震天響,實際應用卻始終鋪展不開,可靠性確實有點差了。
還好改裝店別的不多,就是車多。
秦連杰直接駕駛著店里的工具車凱美瑞代步,跟在陳向北的大眾R36后面一同前往澳島。
這個時代港珠澳大橋還沒有建立,車輛直接開到澳島還需要駁船轉運,短短幾十公里路程算上登船排隊時間,陳向北跟秦連杰足足用了接近三個小時,才抵達了東望洋賽道的起點,也就是澳島友誼大馬路的格蘭披治賽車大樓。
由于距離正式開賽還有一周多的時間,東望洋賽道沒有封閉依舊作為普通街道使用,只不過在很多彎角處已經搭建起了加強護欄。
一方面能起到隔絕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是保證車手跟兩旁居民的安全。
就在這個時候,秦連杰從凱美瑞下來,拉開了陳向北R36副駕駛門坐了進來,并且開口介紹道。
“向北,按照往屆格蘭披治大賽的習俗,得等到練習賽的前一天晚上,東望洋的街道才會徹底清空且封閉。”
“畢竟澳島就這么大,長時間封路會造成很嚴重的出行不便。”
“嗯,我知道。”
陳向北點了點頭,他雖然上輩子沒參加過澳島F3,但不意味著完全不了解,至少每年都會從新聞里面關注下。
主要在于后世參與格蘭披治賽事的知名車手太多,基本上大家能叫出來名字的頂級車手,都有過來到澳島參賽的經歷。
比如維斯塔潘、諾里斯、漢密爾頓、拉塞爾、勒克萊爾、奧康,以及來自于中國的周冠羽等等。
可以這么說,后世現役F1車手里面,大半都參加過格蘭披治大賽車。也恰恰是這些頂級車手的加入,才造就了澳島“F3之王”的頭銜。
方程式賽車界早期還流傳過這么一句話,誰成為了格蘭披治的冠軍,誰就相當于提前統治了F3賽事!
不過在兩千年之后,現實卻跟傳言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走向,上面提到名字的知名F1車手,強如維斯塔潘都沒拿到過格蘭披治的冠軍頭銜。
相反拿到澳島F3冠軍頭銜的車手,紛紛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架勢,很多連F1都跑不進去。
最后一個能在F1里面有點水花的格蘭披治冠軍,還得追溯到2001年的佐藤琢磨。
出現這種狀況的因素,主要還是在于地利優勢太過明顯,F3級別又沒有賽車模擬器練習,你就熟悉幾天的賽道,怎么跟別人開了幾年的去比?
就算號稱“賽車機器”的維斯塔潘,也做不到在幾天時間內,記住彎角、路況、走線等等賽事級信息。
“那就開兩圈感受下。”
秦連杰不再多言,陳向北這個級別的車手,說一千道一萬,還不如讓他自己跑。
點火啟動,陳向北沿著東望洋賽道開始行駛。
本來澳島就地方小街道狹窄,現如今隨著格蘭披治賽事即將要舉辦,還有這全球各地的車迷跟游客紛紛前來,東望洋這條路就跟市中心的繁華路段一樣,陳向北時速只能維持在二三十公里左右。
更為離譜的是,道路兩旁臨時停靠著很多車輛,就連彎道處都不放過,陳向北很難看清楚道路具體細節特征。
說實話,陳向北有過心理預期,知道東望洋賽道的路況肯定很復雜。
但他沒有想到會復雜到這種程度,連“走”賽道都充斥著麻煩。
難怪拿下過F1摩納哥站冠軍,有著“極限哥”頭銜的勒克萊爾,未來跑東望洋賽道都被土著給干翻,,這種交通狀況完全是懵逼狀態!
“秦連杰,車輛行人太多,有些不好搞啊。”
陳向北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他感覺自己是不是來的時機不對,碰到了上下班高峰期?
“要不這樣向北,我來給你講解一下賽道特征跟注意點?”
秦連杰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其實早在南云山頂的時候,他最初想法就是在陪陳向北熟悉賽道的過程中,看能不能提供點經驗跟建議。
只是當坐在副駕駛,感受了陳向北下山操控之后,秦連杰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原因在于他意識到自己跟陳向北的差距,已經遠超了最初的預計,這小子到歐洲賽道車技提升太快,堪稱有著進化一般的速度。
拉開質變的情況下,街頭業余車手很難再給職業車手,提出什么有建設性的意見。
“沒問題,你說吧。”
陳向北倒沒這種觀念,認為秦連杰不配“教”自己。
相反古人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特別在東望洋這種特殊的街道賽。
哪怕你是條過江龍,也得老老實實的先盤著!
“向北,從起點友誼大馬路開始,T1彎道就是水塘彎,它寬度不足十米且彎速較快,意味著起步之后必須用盡賽道寬度,才能完成高速過彎切線。”
“入彎搶奪走線位置很重要,外側跟內側之間的過彎速度差距,能直接拉開幾個車身。”
“正因如此,T1水塘彎事故發生率極高,哪怕就是街頭賽車幾輛車都難以避免追尾。”
對于秦連杰講解的起步特點,陳向北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街道賽的難度不僅僅是對于自己的操控技術要求嚴苛,有些時候對于運氣跟時機的掌控同樣重要。
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還有一個別稱叫做格蘭披治“大撞車”。何止是起步彎角會撞,幾乎每一個彎道事故率都要遠超其他任何一條F3賽道。
甚至于不止方程式賽事,就連GT跟摩托賽事,同樣有過很多慘烈事故。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2017年GT世界杯,彎道連環追尾造成的車損超過三千萬美元,十幾輛頂級GT超跑撞到報廢。
“T2彎道便是東方文華彎,它擁有整條賽道的最高彎速,這個彎角極大考驗車手的技術跟勇氣,對自己車輛操控精準有足夠自信的話,可以嘗試全油門過彎。”
說完這句話后,秦連杰緊接著坦誠補充道:“不過我沒有嘗試過,信息來源于跑過的F3頂級車手,他們賽后采訪說可以。”
格蘭披治不管什么類型的賽車,全油門過彎速度至少在250km/h以上。
這種速度放在街道環境里面,周邊觀眾跟景物不夸張的說,都能形成幻燈片一樣閃過的效果,更別說還要操控賽車用著厘米或者毫米級別的精度,擦著賽道隔欄護欄飛馳過去。
但凡操控技術或者心理素質有些許瑕疵,沒有緩沖區的情況下撞到護欄上面就是車毀人亡的下場。
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單單方程式賽事就已經死亡了十五名車手,算上房車跟摩托更是高的夸張,它也因此被稱之為亞洲最危險的賽道,沒有之一!
秦連杰就是個業余地下車手,沒事全油門玩什么命呀?
“嗯,我知道了。”
對此陳向北的回應卻很平淡。
職業車手注定要用生命去挑戰賽車跟賽道的極限。
當你怕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輸了,注定不適合再當一名職業車手。
因為恐懼,會讓你不知不覺的放慢速度,望著別人的車尾燈比賽,那還有什么堅持下去的意義?
見到陳向北這副淡然神情,秦連杰就明白這小子,為什么車技進步會這么夸張。
丟你老母,這小子不怕死啊!
當然,心里話秦連杰不會說出來,他依舊認真介紹著彎道。
“T2文華過來之后,就是東望洋全場最高速度的直道,這里都是油門全開提速。GT3賽車最高車速大多在280km/h左右,至于三級方程式極速多少,我就沒有太關注過。”
“直道末尾便是著名的葡京彎,超高尾速對車手的剎車距離判斷要求很高,導致歷年來這里都是最佳的攻防超車點,你得多關注下路面的抓地力情況。”
秦連杰雖然不是職業車手,但確實對東望洋這條賽道十分了解,講解的十分通透。
另外陳向北還發現一個特色,那就是相較于歐洲用“人名”來命名的彎角,澳島這條東望洋賽道的彎角命名,全部都是采用當地著名賭場跟酒店。
特別是這個“葡京”的名號,哪怕陳向北都挺耳熟。
畢竟后世很多網絡視頻,片頭動不動就冒出來一句:澳島首家線上賭場上線……
至于是不是真的“葡京”就不清楚,反正名號都是叫這個。
伴隨著大眾R36向前行駛,陳向北還發現東望洋賽道的高低起伏很大,幾乎達到了國內南方很多丘陵地帶山道的程度。
并且這條賽道全程也不是陳向北想象中,諸如新加坡那樣處于鬧事繁華區,有部分路段旁邊甚至出現了水庫跟“山崖”,高度落差能達到夸張到兩三層樓。
這就意味著東望洋賽道的危險來源,不僅僅是街道的狹窄,還有地形自帶的風險,就如同某些拉力賽路段一樣!
還有在這個時代受限于時間、技術跟成本的限制,賽事很多安全保障上面完全比不上后世,有些路段的隔離陳向北發現是水泥墩。
相比較輪胎墻跟金屬網,水泥墩就沒有丁點彈性緩沖,陳向北不敢想象上百公里時速的方程式賽車,撞上去會出現一副怎樣的畫面?
6.2公里的賽道不算短,可對于車輛的用時而言卻不算長。哪怕陳向北的時速很低,依舊用了十幾分鐘就跑完了全程。
“解說”正常的秦連杰,這時候感覺有些口干舌燥,他望著面無表情的陳向北問道:“怎么樣,能記住嗎?”
“不能。”
陳向北回答的很坦誠,東望洋賽道全程22個彎道,又是在各種人流、車流中穿梭,這樣是能記住全部特性那簡直不能用賽車機器來形容。
完全就是一臺掃描儀!
“記不住正常,復雜的地形加上人流密集的街道,東望洋賽道被稱之為亞洲最危險的賽道,不是沒有道理。”
秦連杰附和了一聲,哪有“走”一圈就能記住賽道特征的神人。
哪怕讓舒馬赫來,他也做不到!
“這里地形相當于山道跟街道的結合體,感覺比類似的摩納哥賽道還要復雜,恐怕還得麻煩你多走兩圈了。”
“吊,跟我說這些。”
秦連杰擺了擺手,示意陳向北繼續。
兩人就這么沿著東望洋賽道一圈圈繞著,直至夜幕逐漸建立真正的上下班高峰期以及夜生活的到來,街道很多地方已經形成了堵車,幾公里路程要走半個小時。
這種時速之下,哪怕陳向北這種職業車手,注意力都得放在橫穿的行人以及蠕動的車輛上面,再繼續“走”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秦連杰,要不今天就到這里吧。”
陳向北開口說了句,他算是明白為什么街道賽地利優勢那么大。
非本土或者專攻街道賽的車手,壓根連最基本的地形都弄不明白!
“向北,要不這樣,我們哪天午夜來跑一圈。”
秦連杰也意識到這種熟悉的效果很差,特別是東望洋賽道本身就是旅游景點,整個路段還分布著葡京、金沙、文華東方等酒店或者賭場。
想要真正的理解賽道,還得按照地下賽車的模式,午夜灰姑娘時間過來試跑兩圈!
“你覺得什么時候好?”
“下周一。”
秦連杰給了個確切的時間。
下周就是格蘭披治的比賽周,到時候道路改造的腳手架跟建筑材料全部都會拆除挪走,基本上能等同于比賽時候的路面布局。
同時周一非節假日,午夜時間人要少很多。
并且這里距離格蘭披治比賽周開賽最晚的一天,要知道隨著比賽日期的臨近,還會有更多的車迷或者游客涌向澳島。
特別是這一屆格蘭披治,第一次有中國內地方程式車手參賽,想必觀眾人數會更超以往。
周一,就是陳向北唯一能實地跑這條賽道的機會!
“OK,那就周一。”
陳向北點了點頭。
按照目前的情況,如果沒有提前的試跑,單單靠著三十分鐘練習賽時間,想要掌控這條賽道無異于癡人說夢。
格蘭披治的成績對于陳向北很重要,可以說是能夠達成跳級邁入F1最關鍵的一步,他只能贏不能輸!
“那現在你打算去哪?”
“到酒店跟梁叔他們集合。”
聽到陳向北說要去酒店,秦連杰思索了片刻后回道:“我就不回去了,也跟你們住同一家酒店算了。”
港島雖然跟澳島相鄰,但要來回通勤也得幾個小時。
另外秦連杰真的很好奇,陳向北的職業生活到底怎樣。
又怎么左右僅半年時間,車技提升的就跟怪物似的!
“沒問題,我們現在就過去。”
陳向北點了點頭,然后開大眾R36帶路,領著秦連杰的凱美瑞抵達車組成員下榻的酒店。
這家酒店放在澳門來說不算繁華,可勝在干凈、安靜,很適合車組成員賽前休整。
當陳向北抵達這里的時候,阿勇早已站在酒店門口迎接,見到他出現立馬迎上來給了個熊抱。
只能說還好陳向北肩膀肌肉拉傷已經安全康復,否則他真扛不住阿勇這一下。
“北哥,我可想你了,這幾天你不在團隊就跟沒了主心骨一樣!”
阿勇語氣有些激動,現在團隊成員跟陳向北的聯系愈發緊密,他要不在確實都不知道該干些什么。
“別夸張,不是還有奧德托在嗎?”
陳向北笑著回了一句,奧德托這次也來到了澳島,名義上車隊領隊才應該是主心骨。
“他這幾天跟水谷早出晚歸,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那現在奧德托在嗎?”
“嗯,他已經在酒店會議室等你。”
聽到這句話,按照陳向北對奧德托的了解,這老頭肯定沒閑著做了些賽前準備工作。
于是乎招呼了秦連杰一句,領著他一同前往酒店會議室。
此刻的酒店會議室里面,車組成員在接到陳向北要過來的消息之后,就已經全員集合在這里等候。
當然,他們不是為了隆重歡迎陳向北“歸隊”。
而是如同陳向北猜想的那樣,有著極其重要的賽前準備工作。
當秦連杰跟著陳向北來到會議室,立馬就這分坐兩排的架勢給震住了,原來職業車隊非比賽期間也這么嚴謹正式嗎?
陳向北簡單向眾人介紹了下秦連杰,原本梁馳跟陸曉曼他們就認識,澤野這類日方技術人員,也是禮貌的互相介紹了下。
唯有奧德托老頭,維持著一貫的高冷,點了點頭就算打過招呼。
陳向北入座之后,奧德托更是直接開口問道:“下午跑了東望洋賽道?”
就如同陳向北逐漸熟悉了奧德托性格那樣,反過來奧德托現在對這個中國小子的秉性,同樣比較了解。
陳向北既然下午就來到澳島,絕對不會在外面游玩到晚上才回酒店。
那么這么晚回來只有一種可能,這小子提前“走”賽道去了。
“嗯。”
“有沒有什么收獲?”
“很少。”
陳向北下午最多就是熟悉了下賽道布局,可這對于方程式賽車而言遠遠不夠。
他至少要達到厘米級別的精準度!
聽到這句回答,奧德托朝水谷翔示意了一下。
后者按下連接了會議室投影儀的播放鍵,只見在幕布上出現了東望洋賽道的平面圖,然后緊接著畫面放大出現了每個單獨彎角的過彎軌跡。
見到這一幕的陳向北愣住了,回國之前他就已經知道,無論是布朗GP車隊還是超夢車隊,都沒有這些年的東望洋賽道數據。
原因很簡單,它們都是F1車隊,沒事收集F3賽事干什么?
就好比你一個大學生,也不會專門整理初中的練習冊。
“奧德托,我們不是沒有東望洋賽道數據嗎?”
陳向北忍不住問了出來,奧德托總不至于在這種事情上忽悠自己吧。
“沒有不會做嗎?”
“亦或者要做不出來你就不會跑了?”
奧德托很簡單粗暴的回了兩句,懟的陳向北一時無言以對。
站在后面的秦連杰見到這一幕,他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這就是F1車隊的領隊嗎?
還真是強勢啊!
至于會議室里面的車組成員,對于這一幕早就見怪不怪。
相比較在賽道上瘋狂給陳向北施壓,這種賽前討論連開胃小菜都算不上。
“我們沒有歷年車手跑的實戰數據,卻并不妨礙我們做出來東望洋賽道的理論完美圈。”
“就如同制作模擬器地圖那樣,我這幾天跟水谷通過路政方面的公開信息,以及前往街道上實地測量,得到了東望洋賽道的路面狀況、彎道角度、路肩高低差等等。”
“然后通過這些數據進行計算機模擬,就能得出理論上的極限切彎走線,以及最終的完美圈速。”
奧德托描述了他跟水谷翔兩個做了些什么,簡單點來說就如同“方程式”這個名字一樣,記錄賽道上各種彎道的過彎路線,通過計算機模擬以及數學公式,就能得到最佳的APEX點以及“完美圈”。
當然,這就跟賽車模擬器上面的完美圈一樣,僅僅是理論上的數據。
實際上受限于場地、天氣、路面、甚至是對手的干擾,比賽中的過彎路線不可能跟理論切線重疊,能跑出多接近“完美圈”的速度,純看車手自己的理解跟發揮。
就好比25年的F1日本大獎賽,來自于雷諾車隊的新秀杜漢,直接把模擬器上面的經驗應用到練習賽中,DRS全開用著高達331km/h的速度過彎。
要知道哪怕F1車手,能做到全油門過彎去挑戰賽道極限,就已經游走在失控的邊緣。
這家伙開著DRS全油門過彎,真是把模擬器的“游戲”玩到現實中,你不出事故誰出事故?
奧德托說完這些之后,直接伸手指著陳向北補充道。
“開賽前,把這份數據給我全部記住,并且不能出錯。”
“你要知道街道賽,沒有對失誤的容忍空間!”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