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命昭唐 第341章 設樂原之盟
事件線果然還是按歷史線發展的。東軍西府盟會、各貴族一番會議,接受了圣人的條件,并執行他們開出的承諾——受唐官,以唐法治地。
作為利益交換和人身安全保證,怎么封官令人犯難。上以問左右,皆曰:“奇力已為東軍將相,授刺史節度太輕。王爵非順而重。加宰相非禮。宜征九卿。”
多番交涉后,下詔:
拜奇力八軍軍部大臣、吐蕃軍都管、光祿少卿,由其率軍兩萬協助平叛,并攜家族入朝為官。
奇力遵守了這個安排。
但代價是圣人指山為界,圈天寶山方圓五百里,公開下詔:封建西安侯國,以其子朔古為西安侯。
拜青海節度使蔡邦贊卓為左驍衛大將軍。
韋氏、那囊氏等貴族,皆有加封。
以東軍領土,粗置西海、貞觀、圣歷、元和、長慶五郡。
西海郡領茶卡鹽湖、大非川、赤嶺地區。
貞觀領大雪山以東、疏勒南山以北、祁連山以南、蒙谷以西的疏勒河流域走廊地區。
圣歷領巴音郭勒河流域以東、烏蘭以北、伏俟城以西的土地。
這一片是風景秀麗的西部草原,也有山地。
如無意外,以后當是圣唐在西陸的另一大馬場。
元和、長慶二郡分領吐谷渾故地北部、南部。南括西傾山、弭藥之地后,地緣上就和蜀地接壤了。當然,南部還沒打下來。那邊是另一伙吐蕃勢力,現在還在和武熊斗法。
至此,漢魏時時期的治地,圣唐在這邊的失地,在形式上光復——根據談判,西海南邊還要讓他們繼續居住。
郡國并行體系,目前肯定只是籌辦狀態。
需要未來持續不斷的派官、移民,和吐蕃慢慢轉磨盤,才可能真正化為己地。
光化元年正月十六,設樂原。
風雪初歇,晴空如洗。
中午,圣人在設樂原大會群臣。詔書既下,沒廬奇力松了一口氣,便也主動來朝見了。
群臣以爵位高低,官職尊卑按序而入,上原后盡皆跪坐。只見樂府官員、舞姬、編鐘郎在御座右側奏樂演歌,此為禮。身著朝服的御史手執笏板團團站在左側,觀看君臣,是為法。
“當,當………”琵琶聲里,在大臣武官的簇擁下,圣人在御帳前落座,出席覲見大典暨東軍西府祭祀大會。
這是大臣極力要求的。他們認為吐蕃毫無信譽,能制約他們的,只有令其對著吐蕃根深蒂固的,對他們信奉的本教諸神和巫鬼習俗殺生血誓。
有廣東仔“你對媽祖發個誓”,四川人“走,買紙,我們上城隍廟掰扯。”那味了。
設樂原兩邊,還集結了兩萬余步騎。一方面是為了安全,更多是夸耀武力。吐蕃人欺軟怕硬慣了的,這么大場合,你不給他們看看拳頭是鐵打的,容易讓他們心生輕視。
后世吐蕃貴族和趙官家相親相愛,小弟們卻經常找大宋麻煩——“河州、武勝軍諸族浸驕,閉于闐諸國朝貢道,擊奪般次”?說白了,不還是大宋武力不振?
貴族們覺得,把你惹了也就惹了。
此時,會場中間,多尊神靈雕塑和一頭羊頭神羱羝已經肅立。
大群吐蕃巫師、神道官正在這些雕像下唱跳rap,不好意思,走錯頻道了,是唱跳念詞做法。
作為他們最富經驗的巫師,麴氏家族的首領麴步結米擔任儀式主持。
其他巫師,各持旗幟圍著祭壇。
“圣君,開始了。”狂風席卷,趙嘉直身奏道。
“去吧!”圣人冠冕堂皇,摶手而座,對著幾個大臣點點頭。
前宰相、一直在身邊擔任顧問、李克用大敗后拜為左散騎常侍的張濬與右散騎常侍李導領著十余名大臣,在武官的簇擁下大步走到祭祀現場。
蔡邦贊卓、麴步查、韋丹香等大領,外加數十名小族長,紛紛拜見。
“請小盟!”麴步結米大喊道。
小盟是吐蕃用于增強君臣互信的一個儀式,每年一次,雙方一起對神靈發誓我不負你,我們忠誠你的這么一個東西。但圣人自有文明體系,他不可能下場搞這種自降身份的事。
在巫師的指引下,作為他代表的張濬、李導等大臣拔出佩劍,與沒廬奇力、麴步都子、韋丹香等男女一起鉆進圍欄,對著百余只狗、羊、猴亂劍砍殺。
“叮叮當當”的斬擊聲中,血肉碎末噴得他們滿臉都是。
“可憐的狗,命苦的馬樓!”圣人坐在那,看著一只又一只猴子被砍得哇哇大叫。
殺完后,眾人將尸首趕進坑里。
吐蕃群臣在沒廬奇力的帶領下在坑邊對天舉掌:“諸神為鑒,君臣自為友,臣等與陛下曰共命。君崩,皆自殺為殉!渝盟者有如此地畜生!”
禮官喊道:“三拜!”
群臣就在祭壇下對著圣人三禮,然后分別上前,向圣人奉上珍寶。
光這一步就持續了很久,但所有人都耐心的觀看著。
今日,圣唐天子加冕為王,成為爾輩的皇帝、主人與贊普!
吐蕃群臣輪番上前參拜、獻舞、奉寶時,所有的大臣將官都跟著樂府官員頌唱著古老詩歌。
“昔在炎運終,中華亂無象。”
“酆郊赤烏見,邙山黑云上。”
“大賚下周車,禁暴開殷綱。”
“幽明同葉贊,鼎祚齊天壤。
這是祀上帝樂章里歌頌圣唐武德的一首樂曲,自貞觀年間就流傳下來,沒有大臣不會唱跳。
“昔日炎運終結,華夏陷入混亂之中。”
“赤烏出現在酆都郊外,黑云籠罩著河洛腹里。”
“邦周的車馬載著豐厚的賞賜,摧毀了殷商的暴政。”
“光明和黑暗都同聲贊美它,圣唐的統治要與天地并駕齊驅。”
群臣輕聲的頌唱當中,圣人也附和著輕輕地點著頭,仿佛殷盈和庾道憐正抱著琵琶坐在蓬萊的高高露臺對著棋盤格局的長安傳唱著那些古老的歲月。
冬日的暖陽撒下,一層白皙的光芒照在所有人身上。
整座設樂原都沉浸在神圣的頌唱之中。
這是怎樣一種場景,一場氛圍呢?只能用不可名狀一詞略表一二。跪在設樂原之外的密密麻麻的吐蕃軍隊和奴隸,忍不住低下頭,對著這座丘陵,頓首吶喊。
他們在覲見新的王。
他們在參拜,華夷的共主。
他們在向圣唐表達自己的謙卑與忠誠。
角落里,史官捋著胡須,行云流水,在防潮的羊皮卷上記下這一幕。
畫師也緊緊觀察著每一個人,記憶著每一個場景。
設樂原會盟圖,他一定要將今日盛況畫成流傳后人的經典。
“臣麴步都子拜見陛下。”靈賢菩薩眉眼如畫,紅衣飄飄,在御座下俯身下拜。
圣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張嬌艷清麗的臉蛋,和俯身之時幾乎兜不住的胸口,和撅起來時的渾圓大屁股。
真的是很怪啊,為什么女人的屁股都這么圓,這么寬,這么大,這么翹?
人類繁衍的基因選擇么?
“臣謹獻金杯三對、波斯甲一副………”拜完,麴步都子呈上禮物。
南宮代為收下。
卻發現圣人遲遲不喊人家平身,眼珠子轉個不停,似是在盤算著什么。
“咳咳……”柔奴不適時機的輕聲提醒:“圣君。”
啊?圣人回過神,臉一板,冷淡頷首:“下去吧。”
麴步都子眉頭微皺,又平復了。她是個很敏感的女人,剛才清楚捕捉到了那狗腳朕的侵略性眼神。況且男人看女人的眼神什么用意,作為女人,一感受便知——哪怕藏得很深。
真下頭!
小盟結束后,吐蕃武士押著數十頭馬、牛、驢在雕像下打斷四肢,剖開腸肚。接著,又押著數十具男女雕像,重復操作,進行大盟。
這本來是要用活人的,蕃俗就是殺人為祭,但既已歸唐,就要去除這等有傷天道的陋習,圣人遂下旨雕像代之。
這一步叫大盟,是對神明發誓的。
獻祭完成后,吐蕃群臣一齊在神像下跪下,齊聲發誓:“自今以后,我輩皆圣唐子民,永不相叛。渝盟者有如此間人畜!”
“眾卿——”儀式進入尾聲,圣人掃視全場:“各族可出子弟,入京為武官,編為神道郎君軍。今后諸部有紛爭,不得私自攻殺,上報朝廷。若有外部入侵,奏書一到,圣唐絕不姑息。”
“余者軍政,之后聽從朝廷處分。”
“臣等謹喏!”沒廬奇力率眾人一齊應道。
祭祀大典既終,現場自動變成宴會。
眼下,也就能做到這個程度了。名義上收編東軍西府,調動兩萬貴族軍參戰,收貴族子弟為武官兼人質。剩下的部族治理,其他吐蕃軍隊的處理,一時半會還沒轍。對方也一時不肯交出來。
能以半個戰爭、非白熱化的戰爭取得這么些成果,也算善哉。
西海事定。
接下來,就是回去收拾了朱大郎。汴人上躥下跳的厲害,潼關、河中、橫水的教訓好了傷疤又忘了疼,得給他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心腸!
回師!
這邊善后的事就交給朝廷吧,在金城優哉游哉這么久,該上點強度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