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復山河  >>  目錄 >> 第四百四十四章、繼續畫大餅

第四百四十四章、繼續畫大餅

作者:新海月1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新海月1 | 復山河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四百四十四章、繼續畫大餅

既然不受待見,李牧也沒心思往跟前湊。

身份地位到了,就不會缺人。

大虞朝最不缺的,就是想做官的人。

連叛軍、北虜,這些臭名昭著的勢力,都有讀書人過去投奔,何況他這位封疆大吏。

大虞讀書人的道德底線,一貫都很靈活。

為了自己的仕途,許多人對李牧的離經叛道,選擇性看不見。

沒有辦法,李牧前面的畫出的大餅,再一次兌現。

勛貴系主宰朝政之后,李牧順勢上了一道舉薦奏折。

前面任命的十府官員,全部獲得了吏部的批準,其中官職最高的已經到了正四品。

哪怕是中了進士,按照正常的仕途發展,大部分人終身也爬不到四品之位。

有了海量的成功案例,對讀書人吸引力是巨大的。

安南都護府還有二十個府、一百多個縣的文官空缺,相當于兩個省的官職崗位。

為了自己的臉面,這些人對李牧的離經叛道,強行解釋為:培養基層軍官。

理由是:新式教育主要招收的是軍二代,以及部分移民的后代。

既然在培養武將,那么有別于儒家的教育,也是合情合理。

雖然教材和兵法,扯不上一丟丟關系,但依舊被這些說成是軍事教育。

不怕有人質疑,在軍事上李牧本身就是權威,對標的是古之名將。

古代的名將可以撰寫兵法,現在的名將自然也可以。

沒看到兵法的影子,那是你自己認知不足,無法讀懂其中的奧妙。

在士林內部,甚至還爆發了論戰。

支持者們,從教材中截取部分內容,強行擴大解釋充當證據。

反對者則高舉圣人思想為大義,反對窮兵黷武。

目前兩廣士林,已經分成了兩派,支持者和反對者吵的旗鼓相當。

至于其他各省,依舊是傳統儒家陣營的天下。

兩廣士林分化,主要是安南都護府的文官,多出自兩廣地區。

他們是靠李牧舉薦,才跨入了官員隊伍中,肯定不能和自家老大對著干。

身邊有了成功案例,也影響到了一部分士子的立場。

想要在大虞做官,內卷實在是太過殘酷。

南榜有限的進士名額,大都被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四省瓜分,兩廣加起來名額都不到福建的一半。

三年一屆的科舉,平均下來兩廣每屆拿不到十個名額。

這么點兒名額,根本不夠大家分的。

安南都護府的出現,給了大家新的選擇。

李牧一次舉薦,誕生的官員數量,相當于兩廣十屆科舉。

在當地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侯爺,隨著疆域面積的擴大,都護府的開銷也在急劇攀升。

光靠關稅、商業稅和鑄幣收入,無法覆蓋衙門的財政支出。

一直靠兩廣財政養著,也不是長久之計。

北邊十府局勢已經穩定,您看是否恢復對百姓征稅?”

王靖川委婉的勸說道。

皇糧國稅,這是幾千年的傳統。

前面局勢不穩,為了穩定人心,免征幾年稅款是正常操作。

現在地方局勢穩定下來,繼續免征下去,那就太浪費了。

雖然都護府的商業稅和關稅收入增長很快,但架不住衙門的開銷增速更快。

無論是對外戰爭,還是從國內移民,都消耗了大量的錢糧。

“都護府今年的財政收入,大致有多少?”

李牧關心的問道。

距離年終結算,還有兩個月時間,政府財政收入已經可以大致預估出來。

在沒有大變故的情況下,誤差基本上不會超過百分之五。

“永寧九年,關稅收入預計在六十萬兩左右,商業稅收大致有三百萬兩,鑄幣收入約二十萬兩,總計約三百八十萬兩。

安南土地肥沃,如果向北方十府百姓征收田賦和雜稅,財政收入預計可以加倍。”

王靖川欣喜的回答道。

封建王朝,主要的財政收入是田賦、商稅和雜稅,其中又以田賦最為重要。

在稅制改革前,田賦占大虞財政收入的八成以上。

安南都護府能夠把田賦占比,控制到五成以內,無疑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一旦恢復田賦和雜稅的征收,一省之地的財政收入能達到七百六十萬兩白銀,放在大虞朝都算不錯的。

何況這才都護府的部分疆域,倘若其他二十府,也建立了完善征稅體系,財政收入還會大幅度提高。

距離完全自給自足,還需要一定時間,但財政赤字將大幅度減少。

“財政收入增速不錯,先介紹一下商業稅吧!”

李牧平靜的說道。

永寧九年無疑是一個豐收年,對比永寧八年都護府財政收入,提高了足足一百萬兩。

“侯爺,商業稅收類別繁多,其中以鹽稅、礦稅和租金收入為最。

今年鹽稅大致能貢獻八十萬兩,礦稅能貢獻六十萬兩,商鋪租金貢獻了五十萬兩。

除此之外,交易稅貢獻了三十萬兩,茶酒稅貢獻了二十萬兩,罰沒收入約三十萬兩,其余各種稅款合計三十萬兩。”

王靖川當即盤點道。

從后世的眼光看,這樣的稅收組成,無疑是非常不健康的。

不過在當下,卻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哪怕都護府有意發展工商制造業,目前依舊處于初級階段。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嚴重制約了工商業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壟斷經營的食鹽,很自然的成為了第一大稅種。

礦稅占比高,那是有大量的免費勞動力,衙門不需要支付罪囚人工費。

商鋪租金收入,則源于前期查抄安南權貴的不動產。

從長遠發展來說,政府不適合持有大量的房產。

可戰后的安南百廢待興,當時甩賣這些不動產,白菜價都很難賣出去。

占據著城市的黃金地段,這些不動產也不能一直閑置,就被衙門拿出去收租。

盡管收取的租金不高,但架不住罰沒的不動產多。

除了賜予一些宅院,被李牧拿去獎賞了有功之臣,各地的優質地產基本上全在衙門手中。

“田賦和雜稅,暫時就不征了。

商業稅的潛力非常大,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新增了二十個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

食鹽是剛需支出,只要遏制住了私鹽,明年鹽稅增加到兩百萬兩問題不大。

隨著移民的持續增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鹽稅都會高速增長。

礦稅增長周期緩慢一些,可新增了那么大的地盤,怎么也會有一些有價值的礦產。

哪怕不考慮這些問題,明年的增速也不會低于百分之三十。

租金收入更不用說,在大軍攻城略地的同時,也給衙門增加了許多不動產。

后續盤活這些資產,就能帶來大筆收入。

交易稅和茶酒稅增速,同樣不會低。

如果你們仔細觀察,就應該注意到,北方十府百姓的購買力正在增加。

沒有了苛捐雜稅,沒有了前朝余孽盤剝,他們的收入大幅度增長。

兜里有了錢,總歸會花出去。

逢年過節,茶酒上的開銷,必定會持續增長。

就算其中一部分人是守財奴,但農具和牲口的投入,肯定是少不了的。

生產工具的優化,能夠進一步提高都護府的糧食產能。

北方的糧價有多高,想來你們是聽說過的。

一船糧食從安南運到遼東,賺取數倍的利潤,完全不在話下。

船廠已經投產,越來越多的商船,正在被建造出來。

未來我們倒騰糧食賺取差價,就不比田賦的收入低。”

李牧的回答,讓眾人目瞪口呆。

事先他們也想過,提議會被拒絕,畢竟這是李牧做出的承諾。

哪怕大家習慣了皇糧國稅,可承諾打了水漂,還是會影響聲望。

為了政治信譽,放棄這筆收益,也是能夠理解的。

萬萬沒有想到,李牧給出的拒絕理由,居然是“算賬”。

百姓腰包里有錢,肯定會推動商業繁榮,這沒啥好說的。

不過都護府的產業鏈太過單薄,民間錢流動太慢了。

在商業運轉中收取的稅款,遠不及直接從百姓口袋里掏錢快。

正常情況下,他們肯定要據理力爭,列舉征稅的一系列好處。

可架不住李牧能畫餅。

移民和對外用兵,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一旦停下其中一項,都護府就會出現糧食結余。

受禁止糧食出口的政策影響,都護府的糧價長期處于低位。

一石大米的價格,基本上維持在三四錢銀子,粗糧還能更便宜。

遠在數千里之前的遼東,每石大米能賣上六七兩白銀,特殊時期甚至一度高達十幾兩。

巨額的價差,固然有奸商囤積居奇的緣故,但大虞嚴重缺糧也是不爭的事實。

涉及到官商勾結,普通人干不了這買賣,但都護府衙門可以。

不奢望賣上零售價,能以四五兩一石的米價批發出貨,那也是暴利。

即便不去遼東,運到河南、山東等地銷售,一樣有不菲的利潤。

從每名百姓手中購買三五斗米,倒賣出去獲取的利潤,就超過了田賦和雜稅收益。

既然有更好的選擇,自然沒必要征收田賦和雜稅。

畢竟,征稅也是有成本的。

尤其是田稅和雜稅的征收,最是容易滋生貪腐。

明明朝廷只征收了一斗米,到了地方上就會變成三五斗,最后罵名全被朝廷背了。

“侯爺英明!”

眾人齊聲回答道。

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大家都對生前身后名非常看重。

倘若李牧規劃的路線走通,那就意味著安南都護府,將長期免征田賦和雜稅。

存續了上千年的“皇糧國稅”,在他們手中終結,絕對是劃時代的影響。

僅憑這一點,未來的歷史評價,就不可能低。

為了青史留名,過幾年緊日子,完全是值得的。

“大家放心,財政緊張是暫時的。

后續都護府的戰略,將從擴張生存空間轉為發展經濟,提高財政收入。

短期內陸軍基本上不會大動,水師那邊倒是要動一動。

根據搜集到的情報,南洋地區有幾個島嶼盛產黃金、白銀和銅礦,本侯準備把他們拿下來。

一切順利的話,未來光采礦收入,每年都有數百萬兩的進賬。”

李牧笑著說道。

直接采礦帶來的收益,雖然也很豐厚,但和鑄幣相比還差的遠。

都護府鑄幣稅收益不高,主要是他鑄造的貨幣是銅幣、銀幣和金幣。

原材料成本,限制了鑄幣收益。

最佳的選擇,還是印刷紙幣。

有了大虞朝的反面教材,發行信用貨幣,基本上沒戲。

官商士紳百姓,都是寶鈔的受害者,誰也不想來第二次。

寶鈔失敗了,不等于民間就沒有紙幣。

錢莊票號印刷的銀票,實際上也是變相的紙幣。

區別在于從寶鈔的信用本位,變成了金銀本位。

拿著銀票,能夠到錢莊票號,兌換出足額的金銀。

即便票號要收取手續費,那也比天天貶值的寶鈔強。

民間對銀票的認可度,遠高于朝廷發行的寶鈔。

有了現成案例,李牧自然可以跟著學習。

銀票能夠擁有公信力,那是錢莊票號承諾1:1的印刷,能夠足額予以兌付。

即便私底下加了杠杠,但比例絕對不會高,否則無法維持信用。

都護府衙門牽頭來搞,信用先天比錢莊票號強,可以加一部分杠杠,但前期階段杠杠肯定不能太大。

想要借助銀票的名頭,把紙幣推廣到整個都護府,就需要大量的金銀儲備。

遲遲沒有對南洋下手,那是水師進入南洋地區,需要面臨來自弗朗機人的競爭。

前期水師實力有限,同弗朗機人對上,就算能夠獲得勝利,也需要付出慘痛代價。

除了西洋人外,廣泛分布的海盜,同樣是不小的威脅。

萬一雙方兩敗俱傷,讓海盜撿了便宜,那可就損失大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艘艘軍艦不斷下水,水師的家底也變得厚實起來。

加上疆域的擴張,讓都護府距離南洋變得更近,水師有能力在家門口對上任何海上來敵。

有了足夠的底氣,南洋攻略也到了提上日程的時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復山河目錄  |  下一章
復山河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