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三百三十章、逼出來的決戰
關中動亂爆發的時,順江南下的楚軍,也到了鄱陽湖。
“段大人,這次收復贛州府,就仰仗你了。”
衛嘉良客氣的說道。
遠離了李牧,不等于仗就好打了。
官軍敢殺入江西,必然有所依仗。
“侯爺,下官才疏學淺,實在難當大任!”
段圣德忐忑的回答道。
外面那些人稱呼他毒士,不等于他就真有毒士的能耐。
時代不一樣了。
能夠突破的下限,在過去的歲月里,早就被先輩們一再突破。
現在的戰爭,已經發展到了為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他只是一文官,并非專精軍事。
偶爾出出主意還行,讓他肩負起收復贛州的重任,不就是要他背鍋么。
完不成任務,衛嘉良是楚王的弟弟,不會有什么大事。
他這孤臣,可就倒霉了。
因為手段毒辣,不被文官群體接受,朝堂上根本無人幫忙說話。
“罷了!”
“收復贛州府,本就困難重重,你無需有太大的壓力。
不過前線大軍的糧草,必須得到保障。
王爺讓我主持江西事務,除了抵擋官軍入侵外,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大軍后勤供應。
當初贛州城被圍困,城中糧草斷絕全靠段大人居中調度,才保住了城池。
此事就交給你負責了!”
衛嘉良不容拒絕的說道。
亂世,最能加速人的成長。
前面提出收復贛州,僅僅是虛晃一槍,真實目的還是要讓段圣德接下籌糧重任。
這不是什么好活。
前線那么軍隊,每天消耗的物資,不是一星半點兒。
要從后方籌集出來,再派人送到前線去,絕不是什么輕松事。
剛剛經歷戰火的江西民眾,既要出人參軍,又要出糧,還要承擔徭役。
如此沉重的負擔,早就超過了大家的承受極限。
無論誰主持籌糧工作,都少不了背負罵名。
段圣德臭名昭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固守贛州時,拿人充當軍糧。
衛嘉良的意思,分明就是在隱晦的告訴他,必要時刻可以再來一次。
白蓮教叛軍,在造反過程中,就沒少發生過食人事件。
一些心理變態的將領,甚至專門……
不過隨著義軍發展壯大,露出了奪取天下的希望后,才逐漸收斂起來。
以往的各種暴行,都被明令禁止。
再怎么收斂,內核是不會改變的。
到了危機時刻,隱藏在人心深處的惡,還是會被喚醒。
“侯爺,這……”
不等段圣德拒絕,衛嘉良就強勢打斷。
“贛州府丟了,前面為了發起廣東之戰,囤積在贛州地區的糧草,自然也沒了。
前線數十萬大軍作戰,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草。
官軍還不斷襲擊我們的囤糧據點、運糧隊,單次看起來損失不大,但架不住損失的次數頻繁。
武昌會戰陷入僵持,一時半會兒難以取勝,我們之前準備的物資多半不夠用。
為了穩定軍心,這些消息僅有數人知道。
我這次回來,就是為了籌糧的。
段大人,楚國的未來,現在交到你手中了!”
以一省之地,供應數十萬大軍在前線作戰,注定要橫征暴斂。
甚至橫征暴斂,都不一定能夠完成任務。
在這種時候,熟讀三國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
曹操當年怎么解決缺糧危機,楚國自然可以跟著效仿。
不過這種差事,一般人干不了。
有“毒士”稱號的段圣德,一下子進入了衛嘉良的視線。
“侯爺,前線傳來急報!
官軍在五日前攻破了吉安府,隨后敵軍分兵三路,同時向袁州、臨江、撫州三府發起了進攻。
三地同時告急,江西局勢全面惡化……”
收到這個噩耗,最先崩潰的不是衛嘉良,而是段圣德。
籌糧任務,在今天之前是地獄難度,現在直接升級到無法完成。
眨眼的功夫,半個江西就這么沒了。
靠剩下的半個江西,為前線大軍籌集軍糧,估摸著要把治下的百姓全部餓死。
如此大的缺口,不知道要填多少人命進去。
即便是他可以不顧及生前身后名,也要考慮政治影響。
一旦消息泄露,江西軍民恐怕都會和楚國離心離德。
贛州府的事,能夠發生一次,就可以發生第二次。
人心向背,楚國覆滅就成了定局。
他們這些參與者,也會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子上。
“侯爺,官軍來勢洶洶,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為今之計,怕是只有向王爺說明情況,加快決戰進程!”
段圣德忐忑的提議道。
內心深處,他非常清楚催促前線決戰,潛在的風險有多大。
可是楚國現在沒得選擇,后勤無力支持大軍持續作戰。
楚國想要獲勝,唯有速戰速決。
“不可能!”
“這不可能!”
“偽朝在廣東,僅有一鎮募兵,剩下都是衛所兵,派出去當炮灰都費勁。
如何能夠在連克贛州、吉安二府之后,同時分兵三路進攻?”
后知后覺的衛嘉良,當即咆哮道。
實在是太坑人了。
本來他選擇回援江西,就是想避開官軍的主力。
怎奈回來之后才發現,進攻江西的官軍,還是那樣猛。
衛所兵擁有募兵的戰斗力,這不是純欺負人嘛!
實力上的錯估,讓楚國的所有戰略布局,全部化為流水。
南京城。
“陛下,山東、河南的官軍同時出動,一起向我們發起了進攻。
徐州前線告急,馮將軍發來了緊急求援信!”
兵部尚書范修文神色凝重的說道。
自從武昌會戰爆發后,吳國上下的視線,也被吸引了過去。
吳國想要奪取天下,不光要解決大虞,同樣也要兼并楚國。
看著楚軍和虞軍在前線賣力廝殺,作為觀眾的吳國高層,對兩家抱有非常高的期待。
最好是能同歸于盡,他們好過去繼承遺產,橫掃整個南方。
可惜盟友不爭氣,無論怎么進攻,都沒有撕破官軍的武昌防線。
明明坐擁優勢兵力,在幾百里的戰線上,還經常吃虧。
不過他們是觀眾,吐槽幾句就完了。
盟友縱使吃了虧,兵力上的優勢依舊明顯。
大不了拿人命填,慢慢堆死敵人。
不是自家人,盟友的傷亡再大,他們都可以接受。
怎奈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們想當漁翁,朝廷卻不答應。
先是盤踞松江府的官軍,時常出兵襲擾周邊州府,逼得他們只能調集重兵圍剿。
經過一系列苦戰之后,才將敵軍壓制在了松江府。
敵軍后方有補充,想要徹底殲滅敵軍,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不過只要占據上風,勝利也只是時間問題。
萬萬沒有想到,北方的官軍也跟著動了起來,逼得徐州方面只能向后方求援。
“馮邦彥,他是干什么吃的?
徐州地區部署了近五萬大軍,河南、山東兩地的官軍加起來,頂多能出動這個數字。
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他連守城都做不到么?”
傅皓軒冷漠的質問道。
北伐失敗他認了,誰讓自家沒有騎兵呢!
現在自家作為守城的一方,敵軍的騎兵優勢,又不能拿來攻城,再吃虧就說不過去了。
“陛下,偽朝騎兵肆虐,直接切斷了徐州各州府間的聯系。
敵軍每次發起進攻,都是集中優勢兵力,挑薄弱點下手。
以至于徐州防線,在局部地區出現了缺口。”
范修文委婉的解釋道。
看似是官軍騎兵發揮了作用,實際上問題的本質,還是吳國軍隊戰斗力趕不上官軍。
這種差距,不是他們單獨存在。
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軍,戰斗力都趕不上官軍。
這是業余選手,對戰職業選手。
想要占據上風,需要很長時間的磨礪。
哪怕是起兵之日算起,吳國軍隊誕生也就三年,走向正規化還不到一年。
可精銳的邊軍騎兵,士兵接受訓練的時間,都超過了三年。
期間更是經歷過無數次廝殺,無論是戰術運用,還是戰場上的配合,都不是他們能比的。
“廢物!”
怒罵一聲之后,傅皓軒很快恢復了理性。
馮邦彥他是了解的,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此人是不會伸手求援的。
徐州戰略意義重大,對吳國來說不容有失。
救援是必須的,現在的問題在于,要如何進行救援。
搞不好眼下的局勢,就是官軍刻意營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圍點打援。
坐擁騎兵優勢,深入戰場百八十里,就和玩兒一樣。
稍不留神,援兵在增援路上,就被敵軍給伏擊了。
“諸位愛卿,可有人愿意領兵,替朕解了徐州之圍?”
傅皓軒緩緩問道。
存在風險,也必須進行救援。
丟了徐州府,戰火很快就會燒到廬州、鳳陽、淮安、揚州等地。
這些州府,都是富庶之地。
能夠為吳國提供糧食和稅收,尤其是兩淮鹽業,為吳國賺取了巨額利潤。
“陛下,末將愿往!”
見遲遲無人出列,武都侯謝毅飛上前一步說道。
親信享受優待,關鍵時刻也必須頂上去。
官軍騎兵優勢太過明顯,這次救援徐州,注定是苦差事。
大破敵軍建功立業,根本指望不上。
反倒是要小心敵軍突襲,在半道上給他們來一個狠的。
行軍都要小心謹慎,以免被敵人有機可趁。
一切順利的話,也就幫守軍保住徐州,苦勞大過功勞。
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好!”
“武都侯聽令!”
“末將在!”
“著你率領五萬大軍,立即趕赴徐州進行增援。
此戰不求殲敵,只要保住了徐州府,就是大功一件!”
武昌城下。
一系列的壞消息匯總到手中,衛嘉瑞突然發現自己發起武昌會戰,實在是太過草率了。
“江西局勢持續惡化,吳國北線戰起,局勢對我們非常不利。
諸位愛卿,可有妙策賜教?”
衛嘉瑞期待的問道。
從稱王建制開始,他就不斷搜羅治下名士,以期獲得王佐之才,助他奪取天下。
努力沒有白費,雖然大部分都是水貨,但在這期間他確實獲得了不少人才。
不過許多人,都是被迫加入的,對楚國的歸屬感不高。
分配的工作是完成了,但總感覺這些人有所保留。
對這樣的局面,除了用時間慢慢收復人心外,衛嘉瑞也沒有別的辦法。
“陛下,官軍發起了反撲,證明敵人對武昌會戰,并沒有必勝的把握。
為了增加勝算,敵人才利用這些卑鄙手段,企圖讓我們自亂陣腳。
越是這種時候,我們就越要保持冷靜。
河南、山東官軍南下,吳國那邊自然會應付。
即便是戰事不利,一時半會兒也影響不到我們。
真正棘手的是江西局勢全面惡化,浙江局勢也陷入動蕩。
不過這兩地遇到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只要我們干脆利落的贏得武昌會戰,現在面臨的所有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丟掉的土地,后面拿回來便是。
我們爭的九州萬里山河,一城一地的得失,您沒必要往心里去。”
丞相昌君逸開口安慰道。
解決問題,實在是太難。
相比之下,為君主提供情緒價值,那就簡單的多了。
不過在提供情緒價值的同時,他還是夾帶了干貨。
局勢發展到了這一步,楚國已經沒得選擇。
發起武昌會戰是他們決定的,但是要結束武昌會戰,就不是他們說了算啦!
即便是現在罷手,官軍也不會讓他們安穩的把軍隊撤回去。
以楚軍的組織能力,突然下令撤軍,勢必會引發亂子。
一旦被敵軍利用,搞不好就會變成大潰敗。
分兵回去救援江西、浙江,同樣是取死之道。
本來武昌會戰就打的艱難,再分散手中的實力,只會讓后續的戰斗變得越發艱難。
“些許挫折,本王承受的起。
李牧那賊子,竟然選擇用這種卑鄙手段,逼迫孤和他決戰,那就成全他!
傳令下去,讓各部做好準備,從明日開始全力攻城。
告訴下面的將領,不要擔心部隊的傷亡。
他們的損失再大,本王都給他們補充,現在孤只要勝利!
剛剛抵達的民夫,就讓他們別回去了。
稍加訓練之后,直接充當補充兵,分給大家補充損失。”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