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復山河 第三百二十九章、鼓動造反
自從北伐失敗,徐州就成了義軍和官軍的主戰場。
為了奪取這一戰略要地,雙方隔三差五的干仗,總體上是互有勝負。
遼東軍大營。
“五哥,朝廷又下旨催促出兵,這么拖著也不是辦法啊!”
施靖忠一臉為難的說道。
利用朝中黨爭的機會,施家聯合遼東將門清除異己,迅速在遼東做大。
在外界眼中,他們是桀驁不馴、無法無天的藩鎮,可是他們自己清楚,遼東鎮的地位并不穩固。
相比真正的藩鎮,遼東鎮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穩定的大后方,為他們提供錢糧。
大家的后勤補給,嚴重依賴朝廷支持。
想要經營遼東,北虜又是繞不開的難題。
北虜造就了遼東鎮的輝煌,同樣也限制了遼東鎮的進一步發展。
昔日的養寇自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風光的背后,其實是萬丈深淵。
夾在朝廷和北虜中間,日子可不好過。
為了后勤補給,在很多問題上,他們不得不向朝廷做出妥協。
北虜表現出來的狼子野心,更是讓遼東鎮上下如鯁在喉。
迫于現實需要,他們一面和朝廷討價還價,一面又向朝廷靠攏表忠心。
“朝廷把開拔銀都發了下來,繼續拖下去肯定不行。
大哥那邊也來了信,北虜剛剛敲打完了鬼方各部,現在又在準備征討高句麗。
一旦處理完這些問題,北虜再次南下,規模只會比上一次更大。
朝廷加強了宣大地區的防御,損失慘重的幾大邊鎮,正在迅速恢復實力。
誰也不知道北虜下一次入侵,會從什么地方下手。
沒有朝廷的支持,我們要守住現在的地盤,非常的困難。
受戰爭影響,遼東地區的糧價越來越高,再繼續下去前線的軍民都活不下去了。
族中的意思是,讓我們幫朝廷一把,盡快剿滅叛軍。”
施靖林平靜的說道。
不是他們忠于大虞朝廷,而是他們現在需要大虞。
遼東前線的軍糧,一半是北方各省供應,一半來自湖廣。
叛軍做大之后,來自湖廣的糧食沒了,全靠從北方進行調度。
一半的缺口,不是那么容易補上的。
軍糧供應不及時,糧食品質下降,都成了常態。
鬧的再厲害都沒用,為了湊出這些軍糧,朝廷也盡了全力。
走私貿易,固然賺了不少錢,可現在有錢也買不起天價糧。
同樣分兵南下平叛,一定程度上也是前線軍糧供應不足,養不起那么多兵。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不是在為朝廷而戰,而是為了自己的飯碗而戰。
“五哥,你的意思是按照圣旨出兵,收復長江以北地區?”
施靖忠不確定的問道。
擊敗叛軍容易,要剿滅叛軍難。
騎兵在野戰中厲害,不代表攻城的時候,一樣能夠無往不利。
真要是和叛軍死磕,他們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當然,不是!”
“叛軍的實力,你是領教過的,可比我們之前預想中強多了。
收復幾個州府,給朝廷一個交代即可。
拼命的事情,還是交給那幫勛貴們。
他們世受皇恩,現在到了該回報朝廷的時候,我們這些草芥,就不用去湊熱鬧啦!”
施靖林嘲諷的說道。
受平衡之術的影響,同屬于武將陣營的勛貴系和邊軍系,早就被分化成了兩個利益集團。
明明他們才是守衛九邊,保護朝廷安全的人。
結果地位和待遇,都趕不上那幫養尊處優的勛貴,心里自然會不平衡。
皇帝扶持武將,也是扶持勛貴。
關注九邊的時候,都是要用兵的時候。
勛貴打破潛規則出任總督,他們也進行了努力爭取,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
皇帝視他們為藩鎮,百官也把他們當成了不穩定份子。
如果不是遼東鎮實力不夠,離不開大虞的支持,他們早就不干了。
現在到了拼命的時候,自然不能指望他們賣力。
“五哥,這恐怕不好吧!
其實打到長江邊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自古淮揚都是富裕之地,那么多鹽場我們就算不能據為己有,從中搞點兒鹽總是不難的。
平叛戰爭只要不結束,我們就可以用戰爭需要,暫時代管這些地方。
一年搞幾百萬兩的收益,那是輕輕松松。
就連老家最缺的糧食,也可以從當地籌到。
如果天下有變……”
施靖忠的話,太過蠱惑人心,直接勾起了眾人的貪欲。
替大虞打工,大家應付一下就行了。
可是替自己打工,那就完全不一樣啦。
鹽業的暴利,那是天下皆知。
搞幾百萬兩出來,不存在任何問題。
“干了!”
看了一眼眾人之后,施靖林當機立斷道。
利益動人心。
大家都想發這一筆財,他也不能攔著。
熊熊烈火之下,富麗堂皇的周府,淪為了一堆廢墟。
“帶上糧食,撤!”
白二冷漠的下令道。
借糧失敗,被迫改為強攻。
付出了慘痛代價,攻入周府之后,隊伍就失去了控制。
原本只是打算搶一波,結果手下缺乏紀律,殺紅了眼后,直接屠滅周家滿門。
慘劇已經發生,再無回旋的余地。
周家有人在外面做官,朝廷肯定會追究到底,官軍圍剿只是時間問題。
一下子步入了不歸路,白二的內心充滿了忐忑。
在邊軍中服過役,眼前這支草臺班子隊伍,距離精銳的距離有多遠。
朝廷一旦重兵圍剿,他們這些人根本抵擋不住。
更糟糕的是周家存糧,并沒有預想中那么多,僅有不到五百石。
對個人來說,五百石是一個巨大數字,足夠一個人吃上半輩子。
可是對他這個千人團隊來說,大家省著點兒吃,才能應付一個月。
實際情況只會更加嚴峻,這些青壯漢子出來劫掠,主要是為家人求活路。
有了收獲,不能光顧著自己,還要往家中送上一份。
“大當家的,家中還等著救命,先分一部分糧食吧!”
回山路上,一名中年男子祈求的說道。
在今天之前,許多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如果不是家中斷糧,沒幾個人敢干這種買賣。
付出了數十人的傷亡,才換來幾百石糧食,卻沒人覺得虧本。
亂世之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
白水縣災情嚴重,官府沒有及時賑濟,許多人家都瀕臨崩潰。
在這種背景下,白二才能一呼百應。
“行,參加這次行動弟兄們,每人分三斗米。
不是我這個當老大的不仗義,主要是這次收獲,一共就這么多。
分完之后,也就剩下一些口糧。
未來的活路在哪里,我還要好好盤算一下!”
白二神色凝重的說道。
內心深處,他非常清楚,自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本想著干一票,就及時收手,現實卻是殘酷的。
搶了周家不夠,那就只能再去搶別的大戶。
可地主鄉紳不是傻子,知道周家遭了災,肯定會有所準備。
下一次出去劫掠,就沒有這么容易了。
進攻難度大,無非是需要付出多少人命的問題,最棘手的是地主大戶手中存糧也不多。
事先誰不知道災情會持續,地主們前期兼并土地的時候,就消耗了不少糧食。
“大當家的仁義!
現在這種時候,除了您之外,誰舍得放糧啊!
大當家放心,您往哪兒指,我們就往哪兒打。
天下大戶多得去了,搶了周家不夠,那就去搶第二個周家,總不會讓大家給餓著!”
機靈的白六,當即帶起了節奏。
向“周家”借糧的點子是他出的,現在局勢失控,那就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接下來要面臨官軍圍剿,籠絡隊伍的人心,就變得十分重要。
效果非常明顯,有人一引導,盲從的眾人也跟著呼喊起來。
現在沒有別的選擇,不想全家一起餓死,那就只能跟著干下去。
道德,在饑餓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山寨,慶功宴上。
白二一手握著燒雞,一手端起米酒,毫無形象的開吃。
下方的小弟們,同樣在開吃,不過手中拿的卻是窩窩頭。
碗里的也不是米酒,而是熱騰騰的肉湯,依稀可以看到肉丁。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只是一個夢。
災年人都吃不飽,根本沒有余力養牲口。
周家這種大戶,自然是有牲口的,不過那是生產資料。
大家都是剛落草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舍不得對耕地的騾子、牛下手。
“大當家的,三陽會孫長老前來拜訪。”
聽到這個消息,白二臉色微微一變。
三陽會是白蓮教為了躲避官府追捕,搞出來的馬甲,在白水縣有不少信徒。
不過以往的時候,他對這些糊弄人的邪教不感興趣,也沒有同他們打過交道。
這才剛剛打完周家,人就找上了門,明顯是隊伍中有人走漏了消息。
白蓮教的人能收到消息,那么官府也差不多該收到了消息,這意味著他的好日子不多了。
“來者是客,請!”
白二故作豪氣的說道。
以往的時候,可以不會三陽會勾搭,現在不行了。
官軍圍剿在即,多個朋友多條路。
人家是專門造反的,對抗朝廷圍剿經驗豐富,沒準還能幫上忙。
“白大當家的,久仰!”
被領進門后,孫長老沖著白二抱拳說道。
“孫長老客氣了。
白某對貴會也是神交已久,只是一直沒有機會上門拜訪。
今天孫長老大駕光臨,著實讓我寨蓬蓽……”
書到用時方恨少,拽文到了一半,白二尷尬的發現自己忘了詞。
好在山寨中,全是一群大老粗,一個個忙著炫飯,根本聽不懂他在說啥。
“白大當家的抬愛了!”
“孫某這次過來,主要是轉達會長的意思,希望我們兩家能夠聯手拿下白水縣城。
事成之后,縣中財物大家可以對半分。”
原本只是轉交書信,可意識到對方文化水平有限,很有可能是個文盲。
擔心對方看不懂書信上的內容,孫長老當即選擇開門見山。
反正從屠戮周家滿門開始,寨子里這些人,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不用擔心有人去告密。
“孫長老,貴會好大的手筆。
不過為何要選擇和我們合作,以貴會在縣中的實力,奪取白水縣應該不難的?”
白二疑惑的問道。
過度的開發利用,導致關中土地肥力急劇下降,早就不復漢唐時期的繁華。
陜北地區,更是窮鄉僻壤,經濟十分落后。
地方窮,衙門同樣窮。
白水這樣的縣城,連三班衙役都要征召徭役充任,縣中機構也常年處于缺編狀態。
尤其是最近幾年,下面的稅根本收不起來,收支嚴重不平衡。
守城的士卒,只剩下一些老弱,戰斗力忽略不計。
“白大當家的說笑了,若是光縣衙那幫人,奪城自然是不難的,麻煩的是縣中民團。
那幫士紳和朝廷關系密切,不會坐視我們奪取縣城,到時候肯定會出兵破壞。
不過他們的戰斗力也不強,只要我們兩家聯手,解決他們不是問題!”
孫長老淡定的回答道。
事實上,這些都只是借口,真實目的主要是為了拉人下水。
廣西白蓮教能一路打到中原,不等于他們也厲害。
一旦亮出反旗,必然引來官軍圍剿。
他們平常傳教,頂多和地痞流氓干一架,弄死個把人都要小心謀劃。
真刀真槍的和官軍干,大家心里都沒底。
義軍派來的代表,可以幫忙訓練軍隊,但那需要時間。
山賊土匪戰斗力雖然一般,可終歸是殺過人的。
把這些人拉入義軍,也能增加一分勝算。
“孫長老這么坦誠,不怕我們向朝廷告發么?”
白二隨即詢問道。
理智告訴他,世上沒有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
想分戰利品,還是要看實力。
事先的承諾,全部都是畫餅,沒拿到手前都是虛的。
他只是在鄉里有些名望,能拉起眼前這支隊伍,就是他的極限。
三陽會遍布陜北,能夠動用起來的信徒,將是他的數十倍。
別說是分享戰利品,搞不好起義成功之后,直接就把他的隊伍給兼并了。
“白大當家的,你不會去告發的。
周家在外面做官的進士,職位可比白水縣令高多了。
縣令不可能,也不敢赦免你們的罪行。
何況這次起義,成功概率非常高。
除了我們之外,還有東王的支持,我們不是在孤軍奮戰。
白大當家的,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東王雄踞蜀地,正欲北伐關中。
我們的舉義,其實是為了策應他北伐。
除了東王之外,圣教還有占據湖廣、江西、浙江的西王,橫跨長江兩岸的南王。
天下的半壁江山,都在圣教手中!”
孫長老當即吹起了牛逼。
倘若白蓮圣國沒有分裂,三王全力聯合的話,確實可能有這樣的聲勢。
可惜三家各自為戰,錯過了奪取天下的最佳時機,現在局勢已然發生變化。
不過外界的風云變化,不是白水縣的山賊們,能夠搞清楚的。
甚至在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說的這些地方,究竟在哪兒。
“你們占據了半壁江山,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
白二難以置信的問道。
在他的印象中大虞依舊強大,不是幾次起義,就能夠輕易撼動的。
倘若朝廷真是紙糊的,他也不至于窩在山上當山賊,早就殺下山去加入創業大軍。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