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十歲才來成長系統 第308章 光雞娃是沒用的(4.7K)
“是我問你才對,你想去哪里?”
李老師像小豬一樣哼哼唧唧的同時,拱呀拱的。
“我想去的地方有點多哦。”陳景樂被她拱得有點脖子癢癢。
李北星抬頭,笑說:“不怕!暑假長著呢,我們大可在外面玩到不想玩再回來!”
去哪玩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跟陳景樂出去,自然是去哪都行,去哪她都樂意。
陳景樂呵呵一笑,想了想:“夏季比較適合去北方避暑,可以考慮去三晉,或者陜北,亦或是草原跟東北。你覺得呢?”
大概是牛馬都向往草原吧。
即便是他這種對風景不是很感興趣的人,都對草原多少有點憧憬和向往。
如同敕勒歌里描繪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光是想象都覺得雞皮疙瘩要起來了。
三晉大地則適合看古跡,那邊是國內古建筑保存得最完善的地方,而且是碳水發達地區,很適合陳景樂這種碳水狂人。
都說人家晉菜上不得臺面,可陳景樂覺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飲食文化,總會有其特色。
再說,面食也不差啊。
再去陜北看黃土高坡,去聽信天游跟陜北說書,去嘗嘗風格迥異的西北菜。
至于東北就更不用說了,他倒要看看傳說中的東北菜量大,到底有多大,嘗嘗特色燒烤,再順便體驗下傳說中皇帝級享受的洗浴文化。
陳景樂抱著李北星,輕聲說著自己心中所想。
“去!都去!至少要玩一個月!”
李北星很大氣地表示同意。
關鍵是出去玩,可以充分享受二人世界,對李老師來說,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決定暑假要出去旅游,那么自然要提前做攻略。
這事交給陳景樂來辦。
誰讓他腦子好使呢,有這么強大的信息處理器,不用多可惜。
在沒有專門收集信息的情況下,陳景樂腦海中就已經大概整理出一條從江北出發,路經隔壁南桂省,一路往西北方向去,最后再往東北走,旅程長達3045天的路線。
涵蓋交通食宿景區等方面。
仔細想想,光是隔壁南桂省,就有大把可玩性高的景點,尤其是山水。
還有大把好吃的美食,各種粉。
不過說句掃興的話,很多人向往的絕美風景,其實是別人一輩子走不出的大山。
但話又說回來,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有人嫌棄嘉峪關,有人直奔百色山。
接下來幾天,大家都忙碌起來。
陳景樂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學習外,有空就會帶李文卉到處走走逛逛。
她最大的問題是見識面太窄。
學生是脫產階層,不參與社會生產,天然帶有小資屬性,如果不能今早通過實踐,意識到課本上教授的知識與現實的差距,那么就只能等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后被社會毒打過,才能幡然醒悟了。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看到那些沒畢業的大學生接收采訪,說自己的理想薪資是一個月兩三萬時,會有那么多人嘲諷。
一群活在象牙塔里的年輕人,哪知道賺錢的辛苦,從讀書認字開始,就一直在為學習考試而服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學到最后,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便覺得自己屬于高級知識分子了,高人一等,對底層的工人農民骨子里看不起。
實際上考上大學、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不意味著就實現了階級躍升。
個人的階級屬性,是由家庭和個人立場決定的。
除了先前那些電子產品禮物外,陳景樂還送給李文卉一套《選集》。
如果能好好閱讀,即便一時半會兒因為教育的滯后性無法完全理解,至少日后回想起來,能幫她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
畢竟自己不可能幫她一輩子。
再就是這兩天網上鬧得最沸沸揚揚的,莫過于各省高考成績,以及分數線相繼出爐。
有人歡喜有人愁。
年年如此。
南東省屬于出分比較晚的,得25號臨近中午11點。
李文卉第一時間查了成績,比估分的成績還要高一點,624分,排名是11985。
在南東省,理科這個成績已經很厲害了,畢竟快80萬的考生,理科有5256萬,讀個985應該沒問題。
盡管現在985、211已經不是高考志愿填報唯一標準,你看國科大這種雙非院校,是吧是吧。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習慣性往985、211院校走。
只是她的具體成績有點偏科,語文127,數學99,英語138,物理75,生物91,化學95。
這成績……
好吧,陳景樂知道她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了。
數學跟物理成績上不去,肯定跟計算機還有電子類是無緣了,就算能錄上,學起來也很痛苦,不如學點她擅長的感興趣的。
重點就是接下來的填報志愿,感覺這個比高考更重要。
畢竟高考只需要考試答題就行,而填報志愿要考慮的就多了。
小姑也知道志愿的重要性,直接帶著李文卉來找陳景樂:“我問她要不要當老師或者醫生,她說不喜歡。你幫我勸勸她。”
我勸她學醫學師范?
陳景樂很無語:“我說小姑,你又不是沒有智能手機,文卉高考,你就不提前關注了解一下學校專業的嗎?就算你不了解這些專業,你好歹關注一下新聞或者身邊的事啊。
就拿江北來說,別說市人民醫院,現在就連下面的區人民醫院、縣人民醫院,都要求碩士才能入編,再過兩年,說不定鎮衛生院都要求碩士了,這種情況下,你還讓她去學醫?”
“還有老師,全國都在縮編,今年更是有不少地方直接停止招聘教師崗,根據北師大的調查報告顯示,到2035年,全國將有150萬小學教師、37萬中學教師,加上高中以及大學,教師過剩人數或許將超過200萬。現在還去讀師范,這跟49年入蟈菌有什么區別?”
槽點太多。
李老師也在旁邊幫忙出謀劃策,微笑說:“小姑,現在師范生確實不好找工作,即便江北人口增長率這么高,依舊有不少鄉鎮小學中學合并或者關閉,就連省城那邊都有不少民辦幼兒園跟小學是被關停的,因為生源確實比以前少了。”
小姑聞言一滯,支支吾吾:“你知道的,我沒什么文化,哪里懂這些?我就是聽別人說老師工作穩定,醫生越老越值錢,想著她以后能有份穩定工作就行……”
陳景樂:“……”
明明是很雞娃的一個人,但又只停留在給孩子打雞血的階段,把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好像只要能考上大學就行,根本不曾考慮過以后的事。
典型的中式家長,好歹負責點吧!
光是只會雞娃是沒有用的!
撇開小姑的意見不談,陳景樂想了想,對李文卉說:“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沒?”
李文卉猶豫,說:“能賺錢就行。”
賺錢啊。
陳景樂蹙眉:“要說最賺錢自然是新工科,奈何你這數學跟物理水平,學不了啊。雙985新工科碩士畢業出來,工資都挺高的。”
雙985基本屬于普通人天花板了,再往上就是C9、華五、清北級別。
要是趕上前幾年互聯網行情好的時候,計算機類的年薪那才叫高。
李文卉慚愧低下頭。
“不過除了數學物理相關大類,其他類型認真找找,也是能找到不錯的。”陳景樂安慰說。
人生很多時候,都是選擇大于努力。
而選擇正確與否,關鍵是看掌握的信息量,選志愿就是典型的看誰掌握的信息差更多。
南東省現在實行的是平行且一次性志愿,如果志愿填得不好,不只是有可能滑檔,甚至直接退檔落榜。
舉個例子。
李文卉624分這個分數能上華南理工,但她想沖中上游985,又怕喜歡的專業錄不上,被調劑到學校的垃圾專業,于是選擇不接受調劑。結果分數夠華南理工的分數線,卻因為不接受調劑沒法被錄取,這樣就會被直接退檔,連被第二個學校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這就是一次性志愿。
因此陳景樂內心是更傾向于穩健性志愿填報,以前那種沖、穩、保三段式填報方式,已經不太適合現在版本。
“你之前說過能接受讀研是吧?”他問。
“嗯嗯。”李文卉點頭。
陳景樂又問:“接受省外高校嗎?”
小姑忍不住打斷:“還是省內比較好,出省太遠了,外省工作不好找。”
陳景樂:“……”
沒聽過說雙9工科碩不好找工作的,您以為是我這種爛大街的廢物二本文科生呢?
李文卉看一眼她媽媽,猶豫著說:“能留在省內自然是最好。”
“行,那就優先選擇省內高校。”
陳景樂沒說什么。
只是覺得她這個名次,留在省內可選擇的余地不多,省外高校的話,選擇面會廣闊不少。
至少選專業不選學校的話,有更多選擇。
奈何南東省或者是嶺南地區的學生跟家長,好像大多都不太愛出省讀書。
南東省內就兩所本土985學校,一個中大,一個華南理工。
前者肯定是夠不上了,后者勉勉強強,只能選非熱門專業。
另外兩所211工科實力都一般,其他幾所985高校以及兩所港校在這邊的分校區,招生數量又不多,也夠不著。
不糾結985、211的話,其實深大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種級別的學校強不強,看院士數量就知道了,以過去的92高校標準,確實有點落伍。
詢問過李文卉,得知她不太想學計算機跟電子類等新工科后,陳景樂就知道自己沒猜錯。
“數學物理不好,新工科沒法選,甚至電氣都不好選,文理兼招又太卷,得走化學生物相關的,同時還得排除生物,就剩一個化學。生化環材中的化學跟材料類,要是讀研深造的話,其實是可以選的。”
這時候知識面廣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很多家長花大幾千甚至幾萬,去找機構幫忙報,他們也不見得能比陳景樂提供更多的信息,最終結果好不到哪去。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只要愿意,絕大部分信息都能在網上找到,關鍵是匯總跟整理比較麻煩。
陳景樂關注的不僅是高考專業選擇跟高校科研水平方面,還有上面的各種政策計劃,十四五具體完成度、十五五大致方向等等。
這些結合到一起,未來上面要往哪些方向下重注,哪些行業不會被淘汰,就自然清楚了。
就陳景樂了解到的,211以上工科院校這些專業畢業出來,收入都還可以。
特別是往電化學跟電材料方向走,比如說新能源電池、半導體材料,讀研的情況下,至少能甩掉天坑的帽子。
生物跟環境就真的沒辦法了。
這都是在沒辦法選新工科的情況的無奈選擇,能選新工科肯定新工科更好。
再從本省教育考試院里面找到一分一段表。
624分,該分數段有468人,累計人數排名12432,李文卉的排名是11985。
華工還是有機會的。
再看具體分數線,化學類拔尖基地班不太好進,普通材料類、輕工類跟化學與制藥類,都有機會。
正好她個人傾向于化學生物方向。
再看看國內高校的第四輪學科評估。
學科評估是很重要的參考標準,特別是有明確專業方向的,一定要參考學科評估,里面其實有不少寶藏級的院校,很多某個專業強勢的院校,分分鐘能在該專業領域壓那些985、211高校一頭。
很多考生跟家長只知道選學校,然后隨便填個差不多的專業,卻不曾了解這個專業在全國范圍內屬于什么水平,畢業后能從事什么工作,未來前景如何。
好比小姑一開始想讓李文卉讀師范或者醫學一樣。
這些都是信息差。
“拿化學工程與工藝這個專業來說,國內最強的大學,其實是津大跟華東理工。這倆的評分能上到A級。然后才是Top2級的清大,再到北化、連理工、南工業、浙大,這些是A級。華南理工則屬于第三檔A級,排到第12名。”陳景樂把資料找出來給大家看。
當然,第12名已經是很強的一個層次了。
只是在行業領域內的地位,沒有津大跟華東理工那么權威。
如果希望留在省內,那么選華南理工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省內對華工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特別是工科這塊。
畢竟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為了更好的專業或者學校,奔赴幾千里外,一呆就是四年甚至更久。
再就是材料工程類。
比化工類多點物理要求,不過要是被材料工程專業錄取,那就是華南理工強過華東理工了。畢竟華南理工是有著好幾個材料學院士的。
院士誒,這還不算最頂級的名校。
陳景樂只能感慨自己學生時代沒有好好讀書,考不上好大學,現在知識水平提上來了,但也沒空再回校園去讀一個全日制研究生。
好在知識可以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無非是多啃文獻。
他追求的不是學歷,而是知識。
化工類跟材料類本來就不算什么好專業,分數不算高,應該夠得著的。
“華工去年縮招,今年是擴招,我們參考去年跟前年的分數和排名,文卉這個分數都是可以上的,問題不大。”
陳景樂笑說。
李北星笑瞇瞇地看著他不斷查閱各種資料,怎么說呢,這也是魅力的一種體現吧。
陳景樂的知識面,應該是她認識的人里面最廣的,好像什么都懂。
比高校那些老教授都要強。
反正有什么不懂的問他就對了,什么問題都能給你解決得明明白白,快趕上專業人士了。
最后。
為了保險起見,陳景樂又在化工跟材料這倆專業的基礎上,琢磨一下其他幾個能選的專業,爭取一次性錄上,不至于淪落到調劑。
化工材料本來就已經是被調劑的專業類型,還要調劑的話就太慘了。
如果純看專業,最穩妥自然是報華東理工這種比較頂的211,或者深大這種。
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檔壞就壞在這里。
只是小姑跟李文卉都覺得華工更好,那就報吧。
回頭趕緊報完,然后安心等錄取通知書,不耽誤正常工作日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