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  目錄 >> 第199章 三個十年規劃,誓要舊貌換新顏

第199章 三個十年規劃,誓要舊貌換新顏

作者:全金屬彈殼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全金屬彈殼 |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199章 三個十年規劃,誓要舊貌換新顏

門縫和破窗欞擋不住風,寒氣像小刀子一樣鉆進來。

錢進聲音不大、腔調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清晰地穿透了爐火的噼啪聲和屋外的風嚎,傳進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劉旺財精神一振。

好了,領導終于要開大了!

“劉隊長,各位鄉親,”錢進坦白的說。

“別怪我說話難聽,我認為在座的所有人在眼光這方面跟我比都是垃圾——別著急,我不是針對你們,其實我指的是全生產隊!”

王大栓垂頭喪氣的說:“是,這個我們承認,錢總隊你下命令吧,你怎么說我們怎么干。”

錢進說:“我知道你們劉隊長把我叫過來的目的,我今天頂風冒雪的來可不是串門子,我是帶著想法來的,不客氣的說吧,來之前,我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們生產隊規劃好了。”

“我問一句,你們劉家人想不想過好日子?想不想發展起來?想不想別說過年了,平日里隔三差五就能燉個紅燒肉、包個肉包子吃?”

王秀蘭積極的說:“肯定想,這怎么能不想呢?”

錢進點點頭:“好,那你們就聽我的,我現在就告訴你們咱紅星劉家生產隊往后幾十年怎么活,怎么活得好!”

一句話驚呆所有人系列。

這可不夸張。

所有人都被錢進一句‘往后幾十年’給震住了。

錢進拿起茶缸呷了一口溫吞水,潤了潤喉嚨,開始接管全局:

“咱生產隊情況在座的比我還熟悉,要不是我使勁,咱隊就是全海濱市最窮的幾個生產隊。”

“咱這里地是鹽堿地,種出來的莊稼想交齊公糧都費勁,還想著分錢分糧食?做夢!”

“刨開地再說海,人家靠海吃海,咱能吃上嗎?船是破木船,網是舊棉線網,打點魚蝦頂天了,想吃飽飯那是休想!”

劉旺福低聲說:“現在有領導你帶我們搞的豆腐坊和魚丸坊,其實日子過的挺好,能吃飽飯了。”

錢進說道:“要是沒有我的幫忙了呢?還能吃飽飯嗎?而且,你們不想吃好飯嗎?”

“就像我說的,隔三差五家里燉個肉、包個肉餃子肉包子什么的。”

貳角說:“當然想,可那得等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吧?”

錢進擺擺手:“用不著,聽我說吧。”

“我先直截了當的說一句,往后的年代,大鍋飯吃不下去了!”

“要不是我給隊里一個勁送這個弄那個,光靠你們現在是什么光景?”

“漁船破舊,跑不遠,打不著魚;打上點魚,除了交任務,剩下的賣不上價,也存不住,臭在手里;勞力閑著,沒錢掙,日子越過越緊巴!”

“這光景,不能繼續了!”

貳角和王大栓等改革派隱約聽出了味道,紛紛交換眼色。

錢進說:“生產隊,現在必須變,可怎么變呢?這得有個章法,得看長遠。”

“我琢磨著,國家有五年規劃,咱們生產隊也得跟著學習,但咱沒有國家領導人的眼光和本事,所以咱分三步走,三個十年!”

這詞兒上檔次,劉旺財和眾人不由得坐直了些。

“這頭一個十年在眼下的八十年代,”錢進的聲音陡然拔高,手掌拍在了桌子上,“生產隊的核心,就是靠海吃海,但得換個吃法,兩條腿走路。”

他掰著手指頭,一條條砸下來,字字鏗鏘:

“第一,改,徹底改!學人家小崗村分土地進行承包,再把漁船、近海養殖的灘涂,包干到戶!”

“該是誰的船,誰的網,誰負責的灘涂,白紙黑字寫清楚,年底打了多少魚,賣了多少錢,按定好的比例,該上交集體的上交,該自己留的自己揣兜里!”

他環視眾人,目光如電,最后落在了劉旺財身上:“大包干是死命令!不包,人心就散了,勁就沒了,就得永遠窮著!”

“包、真要分家大包干?”劉旺福嘴唇哆嗦著,渾濁的老眼瞪著錢進,像第一次認識他。

“錢總隊啊,這能行嗎?上頭能答應?這可是犯錯誤的事啊?”

王秀蘭也憂心忡忡地開口:“錢總隊,我絕對信服你,可政策——這是大事。”

“聽說城里還在抓投機倒把呢,這包產到戶,算不算資本主義尾巴?”

即使是王大栓、貳角這些激進派,此時心也提了起來。

所有眼睛都聚焦在錢進臉上,都帶著疑慮和恐懼。

錢進迎著這些目光,臉上沒有任何波瀾,反而露出一絲篤定的笑意。

他不再看看其他,而是從隨身的挎包里拿出一份折迭整齊的報紙。

《參考消息》。

錢進找到其中一版,指著一段被紅鉛筆劃出的文字:

“看看去年國慶節剛發的社論,這里,白紙黑字寫的是什么?”

他遞給劉有余。

劉有余朗聲讀道:“人民公社社員的自留地、家庭副業和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亂加干涉……”

貳角聽后眼睛瞪圓了,站起來激動的說:“給我看看、給我看看……”

“坐下!”劉旺財怒視他,“給你看有什么用?給你看你認字嗎?”

貳角尷尬的笑了笑,老老實實坐下。

錢進等劉有余念完了報紙才說道:“你們要搞清楚國家讓我們搞包干的目的。”

“不是為了擺脫什么懶漢也不是為了各人顧各人,而是為了激發社員個人積極性,是為了更好地發展集體漁業,讓集體和社員都富起來!”

“所以這跟那‘尾巴’是兩碼事,只要把好收益分配關,確保集體提留,方向就沒問題,即使出了問題,我錢進給你們頂著!”

他的聲音不高,卻像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

那份蓋著國徽印記的報紙,那被紅筆圈住的鉛字,在昏暗的冬日光芒下散發著某種令人安心的權威。

劉旺財湊近了,瞇縫著眼,努力辨認著那些印刷字體。

而貳角等人則激烈鼓掌,看錢進的目光如通過看神。

錢進收起報紙,看著眾人臉上冰霜漸融的神色,趁熱打鐵:“放心干,天塌不下來!”

“但是!記住了,大包干不是分家散伙,是把隊里的漁船、近海的養殖區,包給愿意干、能干的家庭或者小組!”

“定好產量基數,超產歸己,這叫‘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有人不甘心的問:“隊里就那么幾條船,要是都想承包呢?”

錢進說道:“很簡單,競標!”

“生產隊把愿意承包漁船漁網的人叫到一起來投標競爭,誰出價高,到時候就把船和網承包給誰,這事全靠自愿。”

“但是,沒有金剛鉆最好別攬瓷器活,承包漁船跟承包地不一樣,小心把命賠在海里頭!”

劉有余點頭,手中筆走龍蛇飛快的記錄。

“光包下去還不夠,”錢進繼續勾勒藍圖,“單打獨斗,小船小網,還是進不了深海,搶不過大魚群,所以,第二條,成立捕撈合作社。”

“要把愿意聯合的船戶組織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用集體的積累,加上我這次帶來的那臺新發動機做底子,咱們再想辦法湊錢,買幾條大馬力的機動漁船!”

“有了大船、好機器,咱們就能跑遠海,打大魚!產量、收入,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大鐵船?”年輕的社員代表劉二柱激動得臉都紅了,“那敢情好,咱也能去東海轉轉了!”

“對!但是光賣鮮魚不行,咱們生產隊后面還得搞加工增值!”錢進指著窗外的方向。

“魚打多了,賣不掉、存不住,就是浪費!”

“咱們要建自己的小加工廠,不需要多大規模,就從簡單的開始,曬魚干、腌咸魚、做魚丸。”

“生產隊里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已經做起魚丸來了,但現在全憑社員手工做,這能做多少?以后要引進機器,要有生產線,要工業化!”

劉旺財聽著他的話,嘴里忍不住跟著念叨起來:“機器,生產線,工業化……”

錢進頓了頓,加重語氣,“沒錯,以后要做罐頭,咱們自己生產加工海鮮罐頭!”

“罐頭?”王秀蘭眼睛一亮,“那可是稀罕東西,城里人都愛吃!”

“誰都愛吃,”錢進肯定的說道,“市里有外貿公司,專門收這些東西出口賺外匯,咱們的魚干、咸魚、罐頭,都可以想辦法通過他們賣出去,價錢能翻幾番!”

“為了搞加工,保鮮是關鍵!”

他指了指外面車斗,“我帶過來的那些塑料布很大,你們不是問干嘛的嗎?”

“劉隊長說對了,用來做儲水池,還要在海邊趁著漲潮時候引水做暫養池,魚獲上岸,能養的先養著,慢慢加工,不急著賤賣!”

“等以后有條件了,咱們還要上馬冷凍庫,徹底解決保鮮問題,這樣一年四季都能有收入。”

錢進描繪的景象,如同一幅充滿生機和財富的畫卷,在眾人面前徐徐展開。

包產到戶帶來的直接激勵,合作社帶來的集體力量,加工增值帶來的豐厚利潤…

這些概念沖擊著他們固有的認知。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吸氣聲和低低的議論聲。

劉旺財的手微微顫抖著,煙袋鍋里的火星明明滅滅。

“而這還只是八十年代的頭幾步!”錢進的聲音帶著一種穿透未來的力量,“咱們要把這十年打牢!”

“漁業是根,加工是藤,根深藤壯,才能結出九十年代的大果子!”

“九十年代要干啥?”劉旺福忍不住問。

“不是換大船去黃海東海深處捕撈大魚群嗎?”

錢進搖搖頭:“不,要撈魚還要搞海洋養殖,然而那時候光靠海還不夠,咱們要借力政策紅利,發展多元產業。”

“啥紅利?啥產業?”貳角伸長了脖子,他開始聽不懂了。

沒有文化。

錢進說:“國家在南方搞特區,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生產、來件裝配,他們很快就會利用這些政策富得流油!”

“咱們這里離日韓近,早晚也會有更多開放政策。”

“這樣咱們八十年代積累本錢,進入九十年代,就可以接一些外面來的加工活兒,比如做衣服、做點小電子零件,到時候咱們漁村的婦女、閑散勞力,都能在家門口當工人、拿工資,這不比光靠天吃飯強?”

“我們也能當工人拿工資?”這個概念對純粹的漁民來說,既新鮮又充滿誘惑。

錢進肯定的點頭:“能,這個是沒問題的。”

“那、那到了下個世紀呢?”劉二柱聽得入了迷,急切地問。

錢進笑道:“第三步,21世紀,三個十年里頭的最后一個十年。”

“那時候,咱們紅星劉家就不再是窮漁村了,咱們要利用工業搞的錢發展村莊,到時候搞旅游業,讓城里人來吃海鮮、住漁家、看海景!”

“漁業、工業,然后放棄工業轉而恢復環境發展旅游業——旅游業就是咱們下個世紀的支柱,是子孫后代的金飯碗!”

一群人跟聽天書故事一樣,聽的滿臉迷茫,不過倒是被錢進畫的大餅給饞得夠嗆:

“旅游業?這又是啥?”

錢進進一步講解說:“其實咱們這片海,咱們這漁村,石頭房子,老碼頭,本身就是寶貝。”

“咱隊里有大片的沙灘,這么漂亮的沙灘,比市里海水浴場的沙灘還要好呢。”

“到時候,城里人、外國人,吃飽穿暖了,就想著玩,咱們就搞濱海旅游。”

“把漁村收拾干凈,恢復老味道,燉魚蒸螃蟹的搞‘漁家樂’。”

“讓城里人來住咱的石頭房,吃咱的海鮮,跟咱的船出海打魚,跟市里的國旅掛上鉤,開條的旅游專線,讓那些揣著外匯券的外賓也來咱這兒花錢!”

“旅游?看咱們打魚?住咱們這破房子?”劉旺福覺得不可思議,“來的人那是圖什么?”

王大栓也嘀咕:“是,旅游我知道,我聽廣播新聞,桂林山水甲天下,張家界好看,黃果樹瀑布有名,年輕人都愛去旅游。”

“可咱這破落地方也能叫人來旅游?旺福叔說的對,人家圖什么呢?”

“圖新鮮,圖原汁原味,圖放松自在。”錢進笑道,“你們先記住一句話,以后搞旅游發展的時候用得上。”

“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從一個自己住膩的地方去到別人住膩的地方!”

“你們天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看膩歪了覺得沒意思,可在內地人看來,這一切可太有意思了。”

“再拿趕海來舉例,別說內地人了,我這個海濱市里人不一樣感到新奇嗎?不一樣來玩的不亦樂乎嗎?”

劉旺財咂巴著煙袋桿一個勁點頭。

錢進趕海的時候咋咋呼呼,確實玩的高興開心。

錢進說:“這叫體驗經濟,到時候,咱們的咸魚、魚干、貝殼工藝品,都是搶手的旅游紀念品。”

“王主任你手巧,到時候組織老姐妹們用貝殼粘點小玩意兒,賣不上大錢不能發家致富,可用來養家糊口沒問題!”

王秀蘭聽得心潮澎湃,連連點頭。

錢進大概講解了三個十年的計劃,等大家伙大概聽懂了,他拆解開來挨個詳細的講解。

這份計劃是個清晰而宏大的戰略構想。

它的出現,如同在閉塞的漁村上空炸響了一聲春雷。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目瞪口呆。

錢進侃侃而談,拿出了筆記本將之前整理的農村發展規劃。

他一條一條的詳細講解,把話題從空想空話,落實到了每一個細節上。

社員們沒什么文化,可都有生活經驗。

他們聽著錢進的話慢慢就跟上他的思維了——這條路走的通,確實可以走!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逝,辦公室里很安靜,只有錢進響亮的聲音和屋外風的呼嘯。

不知道什么時候,天上飄雪了。

錢進最后說道:“……這一切都必須得做好,咱們得在這八十年代扎下根,然后到了九十年代邁開腿,最后去了下個世紀,整個紅星劉家的腰桿子才能挺起來!”

劉旺財手里的煙袋鍋“吧嗒”一聲掉在了地上,他都忘了去撿。

劉有余張著嘴,看著錢進,滿臉仰慕和敬畏。

王秀蘭和幾個社員代表激動得臉泛紅光,劉旺福這樣的老漢都熱血沸騰。

聽著錢進的安排,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個金光閃閃的未來。

“錢總隊、錢領導,”劉旺福的聲音有些哽咽。

等到錢進說完話他站起來走上去,緊緊握住錢進的手,“您、您真是給咱們紅星劉家,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啊!”

“我老頭活了六十多年,頭一回覺得、覺得這日子真有奔頭了、真能富裕了!”

他環視著同樣激動的眾人,“大伙兒說,領導這路子行不行?”

“行!準行!”眾人異口同聲,聲音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力量。

錢進看著激情澎湃的眾人,覺得給他們打的雞血差不多了,還得給他們降降溫,否則一個勁升溫就把人給燒死了:

“路指出來了,怎么走穩走好,還得靠咱們自己,靠強基固本,靠規矩!”

他在筆記本空白紙張上寫下“基礎設施與人才升級”、“基層組織與風險防控”兩排大字給眾人看。

“先說基建。”錢進指著窗外泥濘的道路和空蕩蕩的沙灘。

“路不通,貨難運;沒碼頭,船難靠,這不行啊。”

“一切工作的成功離不開一個準備充分,今年開始,1980年開始,咱紅星劉家要大干一場。”

“劉隊長,等開春雪化了,發動全隊勞力去修路,到時候我再想辦法幫你們拉、找工程隊來修個碼頭!”

“路不用修的多好,先平整夯實,能走卡車,能讓卡車跑起來就行。”

“修的碼頭更不用大,咱是小漁村,那能停小船即可。”

劉旺財說:“準成,就是這得需要不少錢……”

錢進擺手:“錢不成問題,資金不夠,我去找有關單位跑跑‘以工代賑’的項目,爭取點國家支持。”

“還有通電,這個是最大的重點!”

他看向劉有余:

“劉會計,你留心著,我估摸著就在今年,市府就要搞‘村村通電力’規劃項目了,咱們爭取當第一批試點。”

“有了電力,后面還能通電話,那樣生活方便了,信息也靈通了!”

劉有余用力點頭:“我記下了。”

其他人一擁而上:“今年能通電?”

“隊里能用上電燈了?”

“錢總隊,你這消息靠譜嗎?俺隊里今年能用上電燈?以后晚上不用摸黑糊了?”

錢進說道:“政策已經傳出消息來了,今年肯定要搞的,現在不確定的是,咱隊里能不能拿到第一批試點名額。”

“劉隊長你多往公社跑一跑,我給你們在市府和上級領導部門跑一跑,咱們上下一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好,上下一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劉旺財激情洋溢的拍桌子。

“再說人才和技術!”錢進的目光掃過在場的人,然后搖頭,“怎么沒有年輕人?”

“一定要重視年輕人的力量,一定要把年輕人的力量給利用起來!”

“各位,以后打魚、養魚、加工乃至搞工業、搞旅游,它不僅僅是力氣活更是技術活,這些工作都要技術,靠老經驗不行了!”

“隊里要選送有文化、肯鉆研的年輕人,自己學、出去學……”

劉有余已經算是生產隊最有文化的人了。

這個話題他有發言權,他也很惆悵:“自己學怎么學?不知道咋下手呀。”

“出去學更不行了,出去去哪里學呢?去學校?現在當爹當娘的改了心思,倒是重視娃娃們上學問題,可那是為了上學考出去,別回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繼續干苦力……”

錢進笑道:“學習這種事,急不得,你們不用太著急。”

“咱們的規劃是三個十年,一共三十年呢,哪怕只拿出一個八十年代來,那也是十年。”

“十年,足夠現在準備念初中的孩子大學畢業了,也足夠現在還上小學的娃娃,以后中專畢業了!”

滿屋子一群泥腿子,著實不懂學業上的事情。

錢進便說道:“你們也得學,要與時俱進。學習不一定必須得去學校,活到老、學到老,一樣能成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人。”

這方面劉旺財拍板做了決定:“那成,錢總隊你怎么說我們怎么做,你說要學習,那我帶頭,都開始學習!”

“不過,學什么?”

錢進笑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東西,這就是因材施教。”

“你隊長和會計還有副隊長、婦女主任們學的是規矩和防控!”

提到這話題,錢進態度不再輕松,而是變得嚴肅起來:

“改革不是亂來,發展不能忘本,集體決策機制必須強化!”

“我結合咱們生產隊的情況,給咱們想了一個叫‘三配套’的制度——配套組織、配套陣地、配套制度。”

“大事必須開社員議事會,賬目公開,大家討論,民主表決。”

“等到以后有了村辦企業,像加工廠、合作社、甚至旅游公司,都要設立監事會,防止集體資產流失,防止有人鉆空子!”

“這是紅線!”

劉有余聽到這里,臉上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頻頻點頭。

“還有政策風險,”錢進態度更是認真,“這事隊長和副隊長必須要好好學習。”

“比如說土地,尤其是宅基地,這方面集體所有權的底線絕不能碰,誰想私買私賣,堅決不行,堅決要響應國家政策要求。”

他看了看眾人,本來還想提雇工的問題。

但這問題很長時間里,紅星劉家生產隊都用不上,他們自己的社隊勞動力都在空閑著。

劉旺財沒多想,只是看錢進這邊不說話了,他便站起來鄭重地表態:“錢總隊放心,規矩立起來,大家伙兒一起守!”

“集體的東西,誰也別想動歪心思!”

會議開了整整一個上午。

窗外的天色越來越暗,雪似乎下得更密了。

爐火依舊旺盛,映照著每一張被希望和思考點亮的臉龐。

生產隊未來三十年的發展藍圖,就在這間簡陋、寒冷卻充滿激情的石頭房子里,初步勾勒成型了。

錢進覺得自己的構想是有指導意義的。

他是聯系了《海濱市志》、《海濱工業志》、《海濱漁業志》、《海濱旅游業志》等官方資料和自己前世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份發展綱領。

甚至不只是對紅星劉家的發展有指導意義,對整個海濱市漁村的發展都有好處。

他走的每一步都緊扣時代脈搏,每一步都立足于漁村的實際了。

錢進看著大家基本達成了共識,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站起身:“好了,大方向定了,細節咱們慢慢完善。老隊長,各位,先看看我帶來的‘見面禮’怎么用吧!”

“錢總隊你給的啥不好啊?你凈給我們拿來好東西。”幾個人立馬七嘴八舌的笑。

錢進說道:“這次帶來的肉雞雞苗與以前的東西不一樣,它們是種子,是咱們發展多元經營的第一步。”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咱們有山林子,這就是個好資源。”

“我建議你們以生產隊集體的名義,成立專門的養雞小組,利用山坡林地散養這些肉雞。”

“這些肉雞是外國品種,哪里來的呢?”他故意壓低聲音制造點神秘感,“來路我就不用多說了,反正你們別聲張,好好養。”

“它們生長的會很快,而且肉質好,抗病能力強,相對咱們的雞鴨來說,養它們成本低!”

商城是個好東西。

不僅僅能買吃的喝的,還能買蔬菜種子糧食種子乃至雞鴨苗子。

一步到位。

王秀蘭聽到這里有些詫異:“錢總隊,這個還要集中養殖?去山林子里養殖?我還尋思直接分給各家各戶,一家養幾個呢。”

錢進搖搖頭:“這些雞不能分散養,需要集中起來科學養殖。”

這次大家伙都有些犯難:“養雞還得科學的養?科學咋養?”

“科學是誰?”

“滾蛋,去上掃盲班吧,別到了晚上就會抱著你媳婦的大腚往里懟,多學學知識!”

哄堂大笑。

錢進去騎車駕駛室拿出幾本厚厚的書,《科學養雞技術》、《雞病防治手冊》、《配合飼料配制》:

“科學養殖無非一個學習,書在這里,技術我來教、我找人教,銷路我來找、我找人來收你們養大的雞,而且還是高價收。”

劉有余頓時反應過來,試探的問:“你手下的勞動突擊隊?”

錢進點頭:“對,還是他們來收。”

“你們的雞養成了,我按市價之上的標準收購,有多少要多少。”

“以后我們的‘人民流動食堂’需要大量的雞來做燒雞,這就叫內部消化,產銷一條龍!”

聽到“按市價更高標準收購”、“有多少要多少”,劉旺財和劉有余的眼睛瞬間亮了。

這可是實打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收入保障。

“那太好了!”劉旺財激動地搓著手,“錢總隊,你這真是雪中送炭又指了明路啊!”

“我明天就挑人,成立養雞小組!”

錢進說道:“明天不行,今天就要成立,我大老遠跑來一趟,你們不能叫我干完活就開車回去吧?我得在這里吃你們的飯!”

“那必須啊。”劉旺財上去握住他的手腕哈哈大笑,“你要是想現在走,你還走不了哩,今天必須得在俺家里吃飯。”

“去,老規矩,進臘月了領導來了,咱們殺豬!”

現在生產隊條件好了。

而且確實進臘月了隊里要殺豬了,于是錢進沒有阻攔。

劉旺財開始下命令:

“秀蘭,你找人去挑豬殺豬,跟俺媳婦兩個找幾個婦女,好好把豬收拾出來。”

“會計你去挑幾個年輕、認字、有耐心的,把咱隊里初中畢業的都給我集中起來,送他們進養雞小組,帶過來給錢總隊看看。”

“錢總隊,走,去我家里坐熱炕頭喝茶水。”

錢進擺擺手:“喝什么茶水?我讓你趕緊組辦養雞小組,是我今天就要趁著在你們隊里給他們上一課。”

“啊?”劉旺財吃驚。

錢進說:“這些小雞苗可不好養,尤其是如今天冷,可不容易存活,所以我得給他們好好上課,教導他們科學養殖的方式。”

劉旺財很感動:“你說你,好不容易來一趟,又忙給我們開會,又忙給我們青年上課上學。”

“嗨呀,你這可累毀了!”

錢進擺擺手:“累什么?沒事,我教的還未必好呢,只能湊活著教了。”

劉旺財催促劉有余去選人:“趕緊的,要把錢總隊這個責任心講給他們聽,要號召他們學習錢總隊的責任心啊!”

劉有余痛快答應一聲,一頭扎進了風雪里。

風雪更大了。

請:m.xvipxs.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目錄  |  下一章
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2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