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1977大時代 第1154章 立項擴招研究所,大姐北大法律系同學上門
這邊研究生考試一完,協和的看診也就基本上可以結束了。
接下來只會留兩個診室,讓同學們去輪流坐診。
其實主要是院長要求的,希望不要直接停掉,只是減少一下窗口。
并且這邊的工資醫院也是結算的,而且還可以包吃住。
學校里雖然可以申請暑假不離校,但是吃飯還是要飯票的,并且飯菜質量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差,和協和食堂是真的沒辦法比。
而且這邊還提供雙人宿舍,比學校里的宿舍可要好多了。
所以方言和所有人商量過后都答應了這個事兒,反正這段時間成績還沒出來,每天輪兩個人,大家都可以享受醫院福利,這事兒可太劃得來了。
不過方言要做的不是這個事兒,他是馬上要做兩件事兒,第一就是用研究所主任的身份寫立項的報告,為中藥國際化進行關鍵技術公關研究,給秘方研究所招人。
然后第二件事兒就是在八一之前,召集人手根據上次林文峰送的南洋古籍,在之前和廣州中醫藥大學制定的手冊基礎上,修訂出一版更加適合專業業醫護人員用的書籍。
第一件事主要明面上的目的是為了和歐洲那邊合作的產品類目更加豐富,同時也能夠更加國際化,為國家賺取更多的外匯,暗地里是為了擴大秘方研究所的人才儲備,提高方言在高層眼里的價值和正面形象,這是上次院長教方言的。(見1094,1095章)
第二件事,目的就比較純粹了,就是為了接下來即將開始的南疆行動盡量減少傷亡,不過這事兒方言也不能明說,畢竟現在上頭都還沒下決定要打。
正式決策是十二月初的時候,也就是五個月后,方言在八月前把東西弄出來,也就還有四個月時間下發基層連隊。
讓衛生員能夠掌握里面的技能時間上還是有點倉促,不過還是盡量要快就對了。
接下來方言開車帶著眾人回到了協和,這邊不光是院長,還有其他的一些還沒有考試的外地的同學早就等著消息了。
“情況還不錯,比我們預料中的要好一些,大家基本上都發揮的很好。”方言對著關心他們考試的眾人回應道。
“那就好,我就說你們這群天天泡在診室里的,肯定比死啃書本的強。”院長笑呵呵的回應到,頓了頓他又壓低聲說道:
“季院長那邊剛才打電話來,說今年的題出得‘有嚼頭’,能答順溜的都是真懂臨床的,看來你們這次在協和看診是看對了。”
方言對著院長說道:
“那多虧您老支持。”
院長受用的對著方言點了點頭。
旁邊一個戴眼鏡的女生舉著手跳起來:“方言同志!能不能講解一下今天你們的考點病例分析啊?”
她這話一出,好些個外地來的同學都湊了過來,眼睛里閃著期待的光。
方言對著他們說道:
“待會兒我問問班上的同學們,他們肯定有愿意幫助大家的人。”
方言肯定是沒時間了,他事情還多著呢。
“別著急問這個。”宋建中扒開人群擠到前面,問道:
“方哥,咱們啥時候開始輪值坐診啊?我剛才跟食堂大師傅打聽了,下周一開始供應糖醋排骨,再不去蹭飯就沒了!”
“噗嗤……”
這話逗得眾人直笑,方言也哭笑不得,說道:
“就知道吃!”
不過他還是馬上說道:
“輪值表我都擬好了,交給蕭承志了,每天兩個人,上午自己坐診,你們可自己的上點心,別把咱們中醫科的牌子砸了。”
“知道知道!”眾人紛紛附和下來。
接下來方言對著大家詢問有沒有愿意去給外地同學講課的人,在場的同學稍微安靜了一下,然后成寶貴站了出來,表示他愿意去講課。
其實方言看的出來,大家對這個興趣不是很高,主要是講課也沒啥好處了,而且明顯方言是不參與的。
不過之前他們聽了那么多人分享,自己考完了就不講了,多少有點說不過去,所以成寶貴主動幫著大家扛起了這個責任,如果沒有人來扛的話,方言就要上了,到時候他們同樣還得參加。
接下來方言就告訴大家接下來的安排,沒有排班的同學,都可以自由活動,甚至本地的同學可以直接回家去休養一段時間,外地的同學如果像是北方城市的人,他們也可以坐火車離開,等到輪班的時候再回來。
不過大多數人都選擇不跑這一趟,考試看診已經太累了,還不如在這里休息呢,跑一趟又累,火車票還難買,回去的票都好解決,但是回來的票,那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大多數人只要不是京城或者是附近城市一天就可以回家的那種,基本上都是選擇在協和這邊待著,手里的錢和糧票還可以給家里寄回去,自己在這里包吃包住的,還有工資拿,那還不是美滋滋。
接下來安排完了過后,大家就各自去干自己的事兒了。
方言也和大家告別,出門過街回家。
到了家里后,和家里人打了聲招呼,就開始關起門來寫報告了。
最近家里人放假了,大姐就和葉云兩個帶著孩子出去玩了,小老弟繼續關門創作他的作品,二姐還沒回來,老胡老婆和女王大人預產期還有段時間,但是肚子已經大了起來行動不方便,現在就在家里活動,召集人麻將,小姨子,還有放假的陳大導的老婆都是參與者。
主要是老胡老婆散財童子一個,就這幾天時間,小姨子下學期的膠卷錢都出來了。
方言按照院長之前給的意見,用了一下午時間把立項報告寫了出來。
呼應科學大會“科技現代化”號召,強調中醫藥作為“民族瑰寶”國際化是國家文化輸出與科技自強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合廖主任在贈書儀式中“文化根脈回歸”的講話,點明項目是“海外同胞智慧結晶回歸祖國”的延伸,體現“海內外中醫團結復興”的政治意義。
明確項目目標是“推動中藥復方制劑標準化,突破歐洲法規壁壘,為國家創匯增收”。
詳細分析歐洲市場現狀,比如法規嚴苛藥品注冊難、認知不足僅作為膳食補充劑、需求在消化調理,慢性痛癥,安神戒煙等輕癥領域。
現有瓶頸是復方成分復雜難標準化、藥理毒理數據缺失、劑型不適應歐洲習慣。
然后寫出了可行性論證,他們研究所團隊已在南洋成功推廣產品如消食貼、擁有《御修醫方類聚》秘方庫,以及南洋古籍新資源。
方言打算依托秘方研究所,聯合金教授,曾教授等專家,開展“劑型改造質量標準藥理驗證”全鏈條攻關。
接下來就是真正的目的了,他寫明為了更快的實行計劃,和日本藥物公司搶市場,所以需要資源整合跨部門協作。
在學術端邀廣州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學院等高校組建聯合實驗室。
商業端,協同老胡團隊調研歐洲市場需求,針對性開發產品如外用止痛貼/安神顆粒。
行政端申請衛生部成立專項工作組,協調藥檢所資源支持。
并且說明現在的人員不足,需要公開招募中藥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等領域人才,組建“質量研究部”“制劑研發部”等專業部門。
吸納之前組建的俱樂部中西醫師參與。
最后還不忘了說明風險管理與價值延展。
比如市場行動就算是不成功,比如歐洲市場遇阻時,成果依舊可以轉國內或者南洋市場。
以“研究經驗積累”為核心產出,即使個別產品未過審,仍可提升行業技術儲備。
最后方言還在里面寫了院長沒有說的長期價值。
建立中藥國際標準研究體系,為未來核心秘方轉化鋪路。
推動國內中藥產業升級,惠及民生。
最后結尾是同樣上價值,
引用在贈書儀式發言:“讓傳承數千年的岐黃之術,在新時代書寫輝煌”,強調項目是“中醫復興號角”,承諾“不負海外同胞重托,不負國家期待”。
寫完過后方言檢查了一遍,又重新拿了個新報告單重新謄抄了一遍,把里面的一些細節寫的更加明顯了一些,這報告是給領導看的,還得從領導關心的角度出發,一些他們想看的方言需要寫多一些,一些自己想要的,需要藏在里面,盡量簡短。
修改后方言終于滿意,打算先拿去讓院長掌掌眼,合適的話明天就拿去上交立項。
從書房里面出來已經到晚飯時間了,方言想著吃完飯再去找院長。
這會兒大姐和大舅哥一家,也剛從外邊回來了。
這放暑假了后,大舅哥家里的兩個孩子,加上正義和明珠就是四個,三個女孩兒一個男孩兒,熱鬧的不行。
師父那邊的忘憂還沒來,她這會兒也是放暑假了,這要是過來了,肯定更熱鬧。
這時候大姐也看到了方言,立馬對著他說道:
“老三,我剛才遇到班上一個同學,他過來想找你看個病。”
“你同學?”方言一怔,1977北大法律系的大佬?
方言看向她后面:“哪呢?”
下午有狀態繼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