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神探154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有一個朋友催更西游
“一件破衣都尋不著么?”
“娘娘……”
“本宮四季常服,也不甚多,剪一件破衣裳都不會?”
“快去……不!老身親自來!”
張太后褪下了織金鳳紋的翟衣,銅鏡里映出她取下冠宇的模樣,鬢發散落下來,左看右看,終究覺得不像民間那些為家人喊冤的老嫗,忍不住催促道。
榮嬤嬤手腳麻利,很快捧著一件衣裳來到面前。
這件衣裳還是當年張太后在先帝駕崩后守喪時穿過的,不敢隨意丟棄,這才翻了出來,確實有了些破損。
張太后摸了摸,露出嫌棄之色,卻又頗為滿意:“去準備些灰土來,把衣服弄得更破舊些,再找雙草鞋來,越破越好!”
宮婢們戰戰兢兢地照辦了。
于是乎,當張太后換上這身打扮時,宮里所有人都驚呆了。
往日雍容華貴的太后娘娘,此刻就像一個貧苦的老婦人,她甚至把發髻拆散,只用一根木簪隨意挽起。
“娘娘這是何苦啊……”
有些宮人頓時眼眶大紅,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何苦?有人連本宮的兩個弟弟都不放過,就抓著一點小過失,竟然要他們的命,還冠以謀反的大罪!既如此,本宮也再無選擇!”
張太后冷冷地道:“去告訴我大明的天子,就說他的圣母要披著這身乞丐裝,一步一步從仁壽宮跪到乾清宮!反正我們母子早就是全天下的笑話了!”
嘉靖四年的時候,張太后住的仁壽宮著了火,人沒事,但宮殿沒了。
正常情況下,自然要重建,可朱厚熜說,百姓生災,民生多艱,國庫也沒多少錢,大家都難,那就勉為其難吧!
張太后被迫只能搬去東宮住了一段時間,后來又搬到了如今的宮殿,但對外,她仍舊將自己現在所住的地方,稱為仁壽宮。
她是母儀天下的太后,她住在哪里,哪里就是仁壽宮!
同樣的道理,雖然朱厚熜早已經在宮內稱呼她為伯母,這是連圣母都不愿稱呼,要將她的合法性徹底剝離,但前朝并不認可,去年免除張家兄弟爵位的同時,首輔張驄都上疏求情。
張驄不是為了惡貫滿盈的張鶴齡、張延齡兄弟,而是擔心朱厚熜如此苛待母族,在史書中留下罵名,所以上疏請求寬恕。
由此張太后堅信,自己穿著破衣,一步步走到乾清宮前,再噗通一下給那孽障跪下,對方再是心狠手辣,也得將她的兩個寶貝弟弟放出來。
即便如此,真正決定邁出這一步,張太后還是感到一陣凄涼,心里忍不住罵了一句孝宗那個死鬼,死得那么早,又忍不住罵了一句朱厚照那死小子,死得也那么早,只留下她一個老婦人被欺凌,逼到如此境地!
“走吧!”
“這里是太后娘娘的寢宮……誰敢放肆……啊!!”
然而沒等張太后走出宮門,殿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緊接著便是宮女驚慌的尖叫與內侍的呵斥。
話未說完,便被冷硬的打斷:“奉陛下口諭,仁壽宮上下宮人涉嫌勾結外戚謀逆,即刻拿下審問!”
宮門殿門被人推開,竟是一隊錦衣衛魚貫而入,為首之人是如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保,面無表情地掃視了一圈殿內瑟瑟發抖的仆婢們:“來人,把這些刁奴全部押下去!”
“王保!”
張太后勃然大怒:“誰給你的膽子,敢到我宮里拿人?“
來者躬身行禮,對張太后身上的破衣爛衫視若無睹,語氣冷得像冰:“娘娘恕罪,老奴也是奉皇命行事!”
說罷一揮手,錦衣衛立刻上前,將這些侍奉太后多年的老嬤嬤、貼身宮女、心腹內侍盡數朝外拖去。
“娘娘!娘娘!”“娘娘救我!”
有人哭喊著求饒,有人掙扎著回頭望向張太后,唯獨榮嬤嬤一動不動。
一看這架勢,這位老嬤嬤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之前兩宮太后爭斗,尚且在規矩之內。
張太后沒了兒子,蔣太后則是為了兒子,雙方都投鼠忌器,頂多陰陽怪氣些,不愿意真正撕破臉皮。
但此番蔣太后遇刺,公主更是遭了大難,震驚朝野,如此機會,對方豈能放過?
所以之前找出舊衣裳的時候,榮嬤嬤的手腳就很麻利,可惜還是慢了些,對方下手更快更狠。
她們……完了!
饒是張太后不斷哭鬧尖叫,一個老婦人,終究敵不過那些如狼似虎的侍衛,殿內很快空了下來,只剩下張太后一人孤零零地站著。
“你們……你們……放肆……放肆……”
她臉色煞白,指尖死死掐進掌心,想要辱罵,聲音卻越來越低。
不多時,殿外又傳來腳步聲。
這次進來的,是一隊身著宮裝的女官,為首的是尚宮局掌事周氏。
她同樣是面無表情地朝張太后福了福身:“張娘娘,從今日起,仁壽宮內外由奴婢們侍奉。陛下有旨,為保太后靜養,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
張太后盯著她,從牙縫里擠出一句話來:“好!好得很!我大明的天子,是要軟禁大明的太后了?”
“給娘娘更衣!”
掌事周氏不答,只是下令。
很快身后的女官們各司其職,幾名力氣最大的,強行將張太后身上的破衣爛衫扒下,幾名婢女去收拾被翻亂的妝臺,更換熏香,還有侍衛靜靜地站在殿門兩側,像一尊尊沒有感情的石像。
不知忙活了多久,當殿外的陽光透過窗欞重新照進來,張太后看著地上投下的一道道柵欄似的影子,緩緩坐回榻上,如一尊泥雕木塑,再無一絲動靜。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天子不因私情而廢公法,實是我大明的圣君吶!”
國子監內,嚴世蕃慷慨激昂地贊頌著當今陛下的圣明,一圈學子圍在他身側,其中包括林大欽在內,都連連贊同。
銅爐里炭火將盡,幾縷殘煙在初冬的寒氣中飄散,今年比起去年更冷一些,但大伙兒的心卻是火熱的,更是紛紛約定,西市問斬張家兄弟時,定要結伴去看!
大快人心!大快人心!
唯獨海瑞獨坐在窗前,手中那冊從瓊山帶來的《大明律》,頁角已被翻得卷起,手指緩緩停在律例的謀逆一條上,墨字如鐵。
“十四郎在看什么?這般入神?”
嚴世蕃不會怠慢任何一人,在同窗面前慷慨激昂,好好刷了一波小祭酒的威望后,湊過來瞥見他手中的律書,不由地一怔。
海瑞抬頭看著他,眼中似有火光跳動:“東樓兄,你說這大明律法,到底是治世的準繩,還是裝點門面的擺設?”
嚴世蕃臉色變了變。
這居然是一個問題?
答案不是顯而易見的么?
但想到這里,他也不禁沉默了一下,輕輕嘆了口氣:“十四郎,我無法回答你啊!”
任誰都知道,如今百姓交口稱贊的張家兄弟入獄,與國法沒有半點關系。
真要按照國法懲處,這對兄弟犯的罪孽,轉生十世都不夠了,要知道外戚可沒有勛貴在律法上的豁免權,他們獲得的僅僅是虛銜。
那為什么張家兄弟囂張了三朝,不正是因為他們的姐姐成了天底下最為尊貴的女人,且獨寵后宮?
現在為何徹底倒臺,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姐姐,不再是天底下最為尊貴的女人!
報應這才來了!
嚴世蕃之前一直覺得海玥的這位弟弟刻苦進學,然才情又遜色于林大欽不少,現在猛然覺得對方也不是簡單角色:“十四郎準備如何?”
海瑞攥了攥手中的《大明律》,粗糲的封皮硌得掌心生疼,緩緩地道:“現在不如何,待得來日入仕,能立于奉天殿上,為陛下諫言時,再言不遲!”
嚴世蕃鄭重起來,他聽父親說過不少夸夸其談之輩,求學時如何揚言,來日入了仕途,要澄清玉宇,掃清天下不公事,結果為官數載就泯然于眾人,甚至同流合污起來比誰都快,而今海瑞半句豪言壯語都無,反倒流露出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感。
‘我一心會真是人才濟濟啊!’
嚴世蕃既感到興奮,又有種不能被拉下的危機感,左右看了看:“十三郎呢?”
“陸舍人來尋哥哥,他去后舍了。”
“文孚,你一天往我這里跑三趟了,錦衣衛沒事了么?”
此時海玥確實在學舍后院,無奈地看著眼前的好友。
云隱社的案子還未審完吧?
這人怎么突然變閑了?
“十三郎,不是我想往你這里跑,你的西游新篇寫到六十回了,后面的篇幅還未醞釀好么?”
陸炳其實很忙,正在查秘密結社呢,結果卻被安排過來,在那位的暗示下又不能說得太透,只能搓了搓手道:“我急需后面的章節!”
海玥看了看他,緩緩地道:“到底是你急需后面的情節,還是你有一位朋友,急需后面的章節?”
陸炳眨了眨眼睛,低聲道:“確是友人急需,十三郎能成全么?”
‘嚴世蕃終于把《西游記》派到那一位的御座前了么?’
相比起瓊山時期不賣給書商牟利,現在的海玥早已明確了贈書的路線,如今這位催促的也不是一位好吊胃口的對象,再加上整部西游記才能體現其內涵與理念,確實該將后續完成了:“我已有存稿,你且待五日之后,再來取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