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天可汗回憶錄 第346章 北境沒有大野爽
爾朱兆率領的六萬北人大軍出了霍縣,便到達了平陽地區。
平陽城外,很快就出現了一座座大帳,連綿數里,密密麻麻的。
城墻之上,爾朱拂律歸帶著爾朱兆的意思再度找到了李爽。
“三叔,爾朱兆跟我說只要你讓出平陽郡,他就言和!”
李爽看向了爾朱拂律歸,問道:
“他這樣子,像是要言和么?”
爾朱拂律歸聽了,以為爾朱兆說對了,語氣也強硬了幾分。
“三叔,你也知道的,爾朱兆就是這脾氣。平陽郡就在太原之側,如果不握在手里,爾朱兆不放心啊!”
李爽看了看周圍,拉著爾朱拂律歸,小聲道:
“跟你交個底,其實呢我也不想打。你是知道的,咱們都是北地苦出身,好不容易到了如今,有錢有女人,還打什么呢?
天柱大將軍在時,有一統天下之志,我是不得不打。我看爾朱兆并沒有那個心,大家都是親戚,這打來打去有什么意思呢?如此,我們割據一方,豈不美哉!”
爾朱拂律歸聽了,此刻終于相信了爾朱兆的推理。
大野爽的確是怕了!
“三叔說得對啊!”
李爽點了點頭,又道:
“只是下面這么多兄弟看著呢,我便是要退也不好就這么說出來。”
爾朱拂律歸一想,覺得也對。
“那該如何?”
“這樣吧,三日后你讓爾朱兆在平陽城外列好了陣,你想啊,六萬多人,列陣在前,這陣勢肯定很壯觀,我城中的兄弟見你們軍容之盛,必然生了退意。你覺得如何?”
爾朱拂律歸聽了,有些拿不定主意。
“可我這么說了,爾朱兆不一定會信啊,要不三叔給我一件信物。”
李爽早就準備好了,拍了拍手。
一旁,走出了一個人。
王相!
爾朱拂律歸大驚。
因為王相的話,爾朱兆便是坐鎮晉陽,這個爾朱氏的家主也當著名不正言不順。
爾朱兆深恨之!
或者說,誰當這個家主,誰就會恨王相。
眼見李爽將王相交了出來,爾朱拂律歸終于相信了李爽言和之意。
“好,三叔只要肯讓我將王相帶回去,我一定辦成此事。”
“你先下去準備,我與王相說幾句話!”
爾朱拂律歸不疑有他,畢竟人都要帶走了,說幾句話又如何?
爾朱拂律歸下了城墻之后,李爽看向了王相,道:
“本王知你忠勇,此一行生死難料,你若活著,官升三級,若是你死了,你的爵位我會讓你兒子繼承!”
王相聽了這話,跪在了地上,雙手一拜。
“在下愿為大王效死!”
爾朱氏大營。
“你說什么!”
大帳之中,爾朱兆以及一眾北人首領正在飲宴,便聽說了爾朱拂律歸帶回了王相。
“是真的,大野爽真的怕了,不想要打了!”
爾朱兆有迫不及待,道:
“把人帶進來!”
王相被綁著帶進了帳中,爾朱兆興奮的從主帥的位置上走了下來,來到了王相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臉,又拍了拍自己的臉,哈哈大笑了起來。
“王相啊王相,天柱大將軍待你不薄啊,你這個吃里扒外的東西,跟著大野爽,被人家賣了吧!”
王相沉默不語,只是閉著眼睛。
“把他帶下去,回了晉陽再處置。好生看管,若是讓他逃了,我殺你們全家。”
爾朱兆此刻無比興奮,有了王相,他這爾朱氏的家主之位算是坐穩了。
這一刻,爾朱兆終于相信了李爽是真的不想要打了。
連王相都不要,說明李爽根本就沒有想要跟他爭爾朱氏的天下。
爾朱兆并沒有立刻殺了王相,而是打算搞些儀式感,等回了晉陽,在爾朱氏眾人面前宰了王相。
“大野爽如何說的?”
“他說咱們都是北地苦出身,好不容易到了如今,有錢有女人,還打什么呢?”
這話一出,大帳之中的北人首領都點了點頭,感覺很有道理。
爾朱兆問道:
“那他肯退兵,交出平陽城?”
“大野爽說他也不想要打,但是就這么撤了不好和手下交代,他想要讓潁川公三日后列陣于城外,讓城中的兵馬見我軍軍容壯盛,他也好說服自己的屬下撤軍!”
爾朱兆想了想,道:
“好,我答應了!”
北地本就是弱肉強食,帶人找場子之事很是常見。
說完,爾朱兆看向了帳中一眾北人首領,炫耀道:
“我就跟你們說了,不要整日里擔憂著擔憂那。你看,這一仗未打,大野爽就要撤了。”
此時大帳之中,誰敢說個不字,逆了爾朱兆的意,紛紛贊譽。
潁川公真乃英雄也!
三日后,天氣晴朗,微風,無云。
一大早,爾朱兆就讓一眾北人起床,吃了早食之后,拿著兵器甲胄出了軍營列陣。
這六萬人披甲率不高,穿著鐵甲的更少,大多數穿著的都是皮甲,但是擁馬率卻很高,步騎比三比一。
他們統屬不同,按照各自的勢力一隊一隊的出營,花了兩個時辰,才最終在平陽城外列好了陣。
六萬人的軍陣,可謂旌旗蔽日。
這陣容,足以嚇阻這世間大部分人。
爾朱兆騎著馬,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陽,看向了一旁的爾朱拂律歸。
“平陽城那邊怎么還沒有動靜,大野爽有什么說法,你去問問!”
爾朱拂律歸得了命令,馳馬奔向了平陽城,在爾朱兆的目光之中進了平陽城。
城頭之上,依舊是那日的位置,爾朱拂律歸見到了李爽。他的身旁,還站著一名將領。
王思政!
“三叔,爾朱兆也按你的意思擺好了軍陣,你這里什么時候撤啊!”
“這三日里我和手下的兄弟說了許多話,他們才同意撤軍。只是,有件事情不好辦!”
“何事?”
李爽嘆道:
“不是我不相信你啊,爾朱兆這軍陣靠城太近了,萬一我軍出城的時候他忽然襲擊怎么辦?這樣吧,你讓他退后三里,我好率軍離開。”
王思政聽了這話,都快驚呆了。
可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爾朱拂律歸居然答應了。
“那我和爾朱兆說說!”
“去吧!”
王思政看著爾朱拂律歸的背影,再看向李爽,終于忍不住道:
“大王,爾朱兆不能吧,他不知道淝水之戰苻堅是怎么輸的么?”
李爽一笑,看了一眼王思政,道:
“想當年爾朱榮讓我教爾朱氏的子弟,最后留下來的只有爾朱天光和爾朱度律兩人。不要說淝水之戰,苻堅兩個字怎么寫他都不一定知道。”
便在此時,李爽走下了城墻,王思政跟隨在了他身后。
城墻之下,涌出了一隊隊兵馬,開始集結。
李爽在斛律光的協助下穿好了甲胄,走到了眾將之前。
“侯莫陳崇、達奚武、若干惠、梁御、王雄!”
“末將在!”
“爾等各率百騎為左隊!”
“末將遵命!”
“李遠、侯莫陳順、李檦、田弘、辛威。”
“末將在!”
“爾等各率百騎為右隊!”
“末將遵命!”
“王思政、裴慶孫、薛修義!”
“末將在!”
“爾等各率千名府兵居于騎軍之側,隨陣沖殺!”
“末將遵命!”
“其余諸將,各率兵馬,待我率先鋒出城,依策自各門而出,隨軍掩殺!”
說著,李爽的目光看向了慕容紹宗,對方拱手,低下了頭顱。
“諾!”
李爽騎在馬上,隨著城池大門打開,遠方,爾朱兆的六萬北人大軍映入眼簾。
爾朱拂律歸將李爽的話帶回,爾朱兆聽了,答應了。
爾朱兆后退的命令剛剛傳下去,關鍵時候,還是有人來勸阻了。爾朱兆不讀書,可他身邊的人可不是都不讀書。
“潁川公,不能退啊!”
爾朱兆皺著眉頭,問道:
“為何?”
“苻堅之事,不可不慮啊!”
爾朱兆看了一眼爾朱拂律歸,仿佛是在問苻堅是誰?
爾朱拂律歸想了想,小聲提醒道:
“天柱大將軍曾經跟過我們說過的,為將者之大忌!”
爾朱榮教的兵法策略,爾朱兆學得并不認真。
無他,很多他都用不到。
他是戰術型將領,也是騎兵將領。騎兵游散如風,前進誘敵,退后伏殺都是常見的戰術。大軍團指揮,爾朱兆并沒有經驗。
如今聽了這話,帶著幾分狐疑。
“你是說大野爽在耍我?”
平陽城的城門此時已然打開,李爽帶著一千騎從城門洞口魚貫而出,那三千府兵也跟了出去。
列好了陣之后,平陽城那邊暫時沒有了動靜。
爾朱兆見此,笑道:
“你看,我說你多慮了吧,大野爽要是耍我,帶著這么點人就敢出來了?”
爾朱兆說完,就對著爾朱拂律歸道:
“你去跟大野爽說,我這就往后退,讓他不必憂慮。”
爾朱拂律歸得了命令,馳馬而去。
爾朱兆繼續道:
“大野爽再狂妄,難道還敢帶著一千騎就沖我六萬大軍?”
作為一個騎兵將領,爾朱兆是沒有將那三千重甲府兵算在里面的。因為沖鋒,他們也用不上。
爾朱兆話還沒有說多久,他的手下高聲提醒道:
“潁川公,快看!”
爾朱兆縱目而觀,爾朱拂律歸騎馬未近,殺機突現。
李爽軍中沖出一將,將之斬落馬下。
鮮血淋漓,爾朱兆看得目眥欲裂。
可接著,讓他心懼的是,李爽帶著那一千騎,真的就沖過來了!
便在這一千騎兵沖鋒的那一刻,平陽城中忽然鼓聲大作。
大量的兵馬也跟著沖了出來。
爾朱兆看著那一千重甲騎兵真的沖來的時候,腦海之中其實并沒有什么主意,一片空白。
短短幾秒,爾朱兆為將的本能將他喚醒。
“御敵!”
命令下達下去,爾朱兆驟然發現,他身為主帥,能夠做的事情已然不多了。
他甚至不能帶著自己本部的契胡騎兵投入戰場,只能眼看著李爽帶騎兵沖入陣中。
這六萬北人大軍的中樞指揮系統有些混亂,可戰斗的本能還是在的。
只是,這千名重騎與那六萬北人大軍碰上的那一刻,勝負可知。
六萬大軍,站了一上午了,此時陣型松動,對于李爽率領的重甲騎兵,根本阻擋不了。
李爽率軍,只花了一刻鐘,便鑿穿了整個陣列。
日月星三辰旗飄揚,看著那由李爽親自帶領的縱橫無忌的甲騎,看著那三千重甲府兵正在沖殺,再看著從平陽城中不斷涌出的輕騎,這一刻,這幫北人再度感受到了無比的恐懼。
或于虎牢關前,或于北地崇山峻嶺之中,或于大河之畔,便在李爽鑿穿陣列的那一刻,這六萬的北人大軍,崩了!
六萬大軍,在軍陣之后看到三辰旗的那一刻,陣列由近及遠,以重騎沖鋒形成的一條血線為中心,左右一塊一塊崩裂,而后向外擴散。
爾朱兆帶著這六萬大軍組好陣列花了幾個時辰,可崩散只需要一刻。
這一刻,爾朱兆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情。
指揮六萬人并不比指揮三千騎更有優勢!
舉目望去,沒有人再聽從他的指揮,所有人都只想要撤出戰場,從而逃生。
甚至,為了更快的逃離,還有部隊為了搶奪馬匹互相廝殺。
在大軍陣列崩裂的這一刻,隨著六鎮兵、代人軍隊傳播而來的恐懼,甚至無法讓爾朱兆本部的契胡騎兵發揮出戰斗力。
他只能無奈的看著一場盛大的失敗!
“潁川公,快逃吧!”
便在此時,爾朱兆身邊的人提醒著他。
“逃?”
爾朱兆念著這個字,心中涌出了逃生的希望。他并沒有戰死沙場的覺悟,想到的是逃回晉陽,重振旗鼓。
“逃!”
爾朱兆決定逃離的這一刻,戰場之上,勝負已定!
平陽城中的大軍陸續涌出,收割著勝利的果實。
這一日,汾水河岸,曾經顯赫一時的北人大軍倉皇逃竄,只望盡快逃回來時的地方。
鮮血彌散,戰馬嘶鳴,甲胄兵器散落一地,炙熱的陽光被夜晚的寒冷取代,戰場之上,遍地尸體。
曾經北境破碎后又被重新建立的秩序,在這一戰后注定再度崩裂。
天下形勢,風起云涌,變化莫測!
唯余,三辰旗不落!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