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坐看仙傾 第398章 又是一年雪落時
“阿爺,又下雪了,好大的雪!”
“是啊,好大的雪。”
寒風凜冽的冬日,又一年新元臨近,隨著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地落下,令豐州再次變得銀裝素裹。
昔日蒼翠的峰巒化作一片皚皚,如巨獸靜伏,在澄澈的天光下泛著清冷微光,蜿蜒的河道失了滔滔之勢,如一條素練僵臥谷中,寒意深深。
而在河道西邊,隨處可見的濃密山林中,萬千枝椏皆被冰雪包裹,化作一片無邊無際的瓊林玉海,風過處,簌簌寒響,卷起千堆雪沫。
在豐州府外的萬和縣白楊村村口,一群半大點的孩子正在雪地上狂奔而過,留下了連片的足跡。
而在他們追逐打鬧的西側則坐著一群莊稼老漢,他們皆穿著深色、厚重的舊棉襖,抄著袖口,看著眼前孫兒東跑西奔。
他們的表情恬靜,眼神內滿是著對孫兒寵溺,但這寵溺背后,卻似乎有更深層次的愁緒,讓他們閑聊之際時不時地就會陷入沉默。
“山上的屯糧洞從秋日就開始挖,現在挖好了沒有?”
“回三大爺的話,基本已經挖好了,過兩天太爺會給通知的,到時候大家可以把糧食都藏進去,留作備用,不過留糧和藏糧的比例,這便需要你們自家決定了。”
“老蔫家是怎么分配的?”
“家里留一成,藏九成。”
“這么多?”
“日子先過的緊巴些,也總比以后餓死人要好的多。”
名叫老蔫的莊稼漢一邊說著,一邊吧唧了兩口旱煙,口中吐出的煙氣與這深冬的寒霧混成一團。
聽到老蔫的這句話,眾人紛紛陷入了沉默,呼吸間隱隱聽得到一陣陣的嘆息聲。
其實從他們穿著來看,他們并沒有多么貧苦,就連身上的棉襖都是棉花滿滿的,身形也并非枯瘦如柴,但言語間卻滿是對未來的絕望。
也就在這沉默之中,村東面來了一群強壯的勞力,一個架著木梯,另外的人提著麻袋,一路溜達著走到了他們的面前。
“慶生啊,家里娃娃快要上學堂了吧?”老蔫見到來人,不禁開口詢問。
“年歲是夠了,但誰知道呢。”
“明年還是要去問問的,能上就要上,哪怕認識幾個字也是好的。”
“舅爺說的對,只是……我怕來年連學堂都不會有人辦了。”
慶生訕笑著,叫扛梯子的那位將梯子放下,擺在他舅爺的門前,接著就爬到梯子上,伸手等著下面的眾人。
底下的人立刻手腳麻利地遞上了新元要用的紙燈,還有象征辭舊迎新的楹聯。
但很奇怪的,他們掛的紙燈是素白色的,根本不是喜慶的紅色,關鍵是貼在門前的楹聯也是,而且那楹聯上還空無一字,看上去不喜慶也就算了,甚至還很不吉利。
事實上這確實不吉利,因為按照豐州的習俗來說,白燈與空聯是家中死了親人才會用的。
可那些坐在墻根處的莊稼漢卻并未有任何的氣憤,就仿佛他們本就應該這樣做。
事實上不止他們村,隔壁村,隔壁村的隔壁村,以至整個豐州今年都是如此。
這并非是官府的命令,或是提前商議,而是不約而同地湊巧到了一起。
很快,慶生就幫他們把紙燈掛好,貼上楹聯,而后便帶人去了下一家,臨別前那些莊稼老漢并未說話,而是抽煙的抽煙,沉默的沉默。
正在此時,跑到遠處的孩童又呼呼啦啦地跑了回來。
“阿爺,明哥哥說要帶我們去城中的大院子玩。”
名叫燒餅的半大小童流著鼻涕,對坐在墻根的老蔫說了一聲。
聞聽此言,眾人的表情不禁微微一變,隨后將那些孩子全都叫了回來:“囑咐過多少次了,以后少到城中去。”
“為什么呀阿爺?”
“總之讓你們少去就少去,尤其是那些大宅子門前,千萬不要再去了,那都是仙人的地方。”
燒餅皺著小臉:“我們去年還常去,怎么今年就是不讓去了。”
這些孩子里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才僅有五歲,對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清楚。
他們只知道從很久很久以前的秋日,大概是滿山樹葉黃遍之時,家里人忽然就不讓他們到處去玩了,尤其警告他們千萬不要靠近那些雕梁畫棟的大宅子。
可是童心是經不起挑撥的,一旦有大些的孩子提議了,他們自然就忍不住了。
于是沒多久的功夫,有些孩子便開始哭哭啼啼了起來,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沒有得到允許,而是被直接拽回了家中。
老蔫也抬起了手,用粗糙的手背給燒餅擦了擦吭哧吭哧的淚珠。
以前的豐州的確是可以讓孩子到處去的,但從秋日的某一天開始他們就不確定了,因為就在那一日,他們豐州的天塌了。
“回家吧娃兒,你爹爹在家炸了年糕呢。”
“阿爺,我不愛吃年糕……”
“傻孩子,這等吃食,以后還能不能吃到都不一定呢,你可知人若真的餓極了,便是樹皮都不會剩下幾片。”
老蔫略帶感嘆地說著,隨后就聽到身后傳來一陣呼喚聲,便見自家娃兒攆回家的一眾莊稼老漢正站在村口的碾盤前朝他揮手。
于是他將燒餅趕回了家中,吧嗒著手中的旱煙,跟著眾人朝著村后的矮山走去。
這也是他們豐州的習俗之一,掛好了燈籠,貼好了對聯,他們要請自家先祖到家中過節。
燒紙錢,燃香燭,在寒意深深的土墳地,一群佝僂的身影不斷忙碌。
待到祖先墳前的紙錢燃盡,他們起身三拜,便算是請了先祖回門。
不過他們并沒有著急離開,而是排隊上山,走向了一座小廟,將特地多帶的香火引燃,依次插入廟宇前的小小香爐之中。
季氏子,玉陽人也。
年十七,闔族因忤仙門遭戮,唯其獨存,再無家門。
越三載,潛修圓滿,遂入天書院,后屠仙莊始立世家,掌賦稅之權,免苛捐以蘇民困。
雪災之年斷供靈石,開倉賑濟,復創無慮商號,募工濟饑,活民無算。
太元六年秋,霞舉飛升,永登極樂。
廟宇之前,眾人對廟中的劍客雕像彎腰躬身。
公子,回家了。
掛紙燈,貼楹聯,迎祖,掃屋,新元之日在一場飄雪之中到來。
盛京之中又是酒宴不斷,歌舞滿街。
而春華巷東側一座沒有院墻的宅子中,穿著素袍的男子也在炸著年糕,陪在他身邊的則是一位看上去頗為貴氣的千金小姐,表情恬靜乖巧。
其實這兩人從容貌上來看,年齡應該是十分相配的,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一個風華正茂,一個窈窕婀娜。
只是這不知為何,這男子的鬢角卻是花白的,有大片的白發叢生其間,看上去與他的年齡十分不符。
隨著油鍋開始咕嘟,第一批年糕開始出鍋,男子用筷子稍稍夾起一塊,放到了那位千金小姐的盤子當中。
待到被炸的金黃的年糕稍稍涼些,那位千金小姐便嘗了嘗,而后輕輕點頭,說了一聲好吃。
男子輕笑,隨后將剩下的年糕全都炸了出來。
停火之后,男子出門,叫人將其中一份送去城北的孤殘院,而后將剩下的裝進笸籮中,提著酒與菜,與那位千金小姐邁步出院。
簌簌簌——
街頭積雪隨著腳步的落下而陷入,也有枝頭掛雪因觸碰而彈散。
不多時,兩串足跡就從東向西印滿了整個長街。
彼時的男子與女子手撐紙扇拐入了第三個胡同,來到一扇木門前,思索良久后推門而入。
這是一座很大的宅邸,前面是臨街的商號,后院則雅致深幽。
不過光是看水塘表面冰層中凍住的落葉就知道,這里已經很久沒有人住過了。
兩人跨入門檻后對內看了許久,隨后女子率先開口:“菜市的伙計要到了,我先去收拾灶房,待會兒等你下廚。”
“好。”
男子對女子輕輕點頭,目送她走向灶房,而后將手中的笸籮放在陽臺上,從中取出了一捆香。
握住這捆香,男子伸手推開了堂屋,邁進門檻后看向了擺在堂中牌位。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也快小半年了,他有時候好像還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好友魂歸天道的事情。
尤其是剛開始知道的那段時間,他沒日沒夜地待在司仙監,查找所有能查到的醫書,也因此熬白了雙鬢。
但事實就是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擺在那里。
于是大家后來都不再糾結了,覺得安息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一起到豐州為其辦了一場祭奠。
他們的本意并不想大操大辦,但也不知道是誰把消息傳出去了,導致豐州萬民都前來相送,哭聲遍天。
他的好友在這世界上停留的短暫,卻留下了青史都繞不過去的濃墨重彩,只可惜,這些事情他自己卻看不到了。
那場祭奠之后,季兄并未被下葬豐州,而是被靈劍山小鑒主帶走了。
他在這世界上沒有什么親人了,所以該怎么處理遺體確實是該由小鑒主說了算的。
丹宗之女后來也跟去了靈劍山,元辰回了先賢圣地,跟隨父親繼續修復先賢圣地。
其他人則都回了天書院,閉關的閉關,修道的修道。
從秋日到冬末,一轉眼就已是半年,一切似乎都平靜了下來,而這世界也并未因為失去誰而停止運轉,仍舊好好的存在著。
只是一到某些時候,他仍舊會覺得心中空了一塊似的。
男子回憶了一陣,而后伸手將香火點燃,插入香爐。
“季兄,新元到了。”
“今年冬日雪下的豐沛,但并未醞釀成災,因為秋日的收成不錯,所以這個冬日大概不會有人餓死。”
“孤殘院的虎娃大了些,目前已經離開了院子到太平樓幫工,他的手腳勤快的很,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天上怎么樣?是否真的如他們傳說中的那樣自在吉祥?”
“只是別一耍脾氣就搶天地爺的銀子啊,免得又要被天地爺給針對。”
“根據青云的習俗,已故的親人都有會在新元回家看看的,我也不知道你是會去豐州,還是去靈劍山,還是會到這里。”
“不過因為怕你回來找不到人,所以我和魏蕊還是決定在這里過節了。”
“往年新元都是你做飯的,今年可以歇歇,看我的了。”
男子一邊叨念著,一邊拿錦帕將牌位擦拭了一遍。
院外,千金小姐已經將廚房打掃了一遍,東市的菜販也將他先前定的菜送了過來,被她放在了灶臺邊,此時她遠遠看著堂屋,不急不躁地等待著。
許久之后,男子推門而出,擦拭著眼角來到灶房,而后拿起菜刀,將被清洗干凈的案板從墻角拿來,開始有條不紊地切菜。
待到食材處理結束后,他將柴火引燃,在爐膛之中燒透,熱了油鍋將臘肉下入鍋中。
炊煙裊裊升起之際,臘肉香氣開始飄散,而就在此時,前院忽然傳來了一陣開門聲。
兩人下意識地伸頭,從灶房向外望去。
只見來人體型微胖,左手提著一壇酒,右手拎著幾包油紙袋,見到他們后微微一愣。
“匡誠,魏姑娘,你們兩個怎么在這兒?
“過來過新元嘛,曹教習,好久不見……”
此刻,司仙監官員,魏家千金,與天書院長老三位身份并無交集的人在院中相對而視,到出一句好久不見。
這并不是一句客套,而是自打祭奠之后他們就真的已經很久沒見了,哪怕他們相隔僅有一條長街。
究其原因,是大家都有意在避開,根本沒有勇氣去見與他相關的故人。
門前,曹勁松低頭看著手里的酒壇:“要不,今夜一起喝兩杯?”
“新元自然是要喝兩杯的,蕊兒先去倒茶。”
“好。”
匡誠將燒好的水遞出后輕聲開口:“沒想到曹教習也有白發了。”
曹勁松看著他那花白的鬢角:“我都一把年紀了,白些頭發也是自然,只是可惜你了。”
“無礙,這樣一來倒是顯得成熟些了,不像從前那般如毛頭小子一般,教習您先坐吧,我菜還在燉著。”
“需要我來打下手么?”
“不用,我自己可以。”
“那我來溫酒。”
曹勁松將自己拿來的酒放在桌上,打算前往堂屋拿紅泥火爐,不過沒等他走進屋,一陣開門聲再次傳來。
他下意識地抬頭看去,就見陸家姐妹和溫正心三人都帶著酒食而來。
四目相對,氣氛瞬間沉默了一瞬。
而未等他們回神,開門聲在起,并在接下來的一炷香內連續不斷。
先是班陽舒,而后是從先賢圣地來的元辰,最后連白如龍也來到了院中,一樣是手提酒菜。
當初那個游手好閑的世家公子粗糙了不少,黑了不少,也魁梧了很多。
當年那清澈而愚蠢的眼眸,如今變得鋒利而敏銳,其中還夾雜著些許風霜之意。
千年世家聯手行禍后,白家覆滅,如龍仙帝加入鎮北軍,然后就一直駐守在幽云二州與青州的邊境,再未回過中原。
不過在眾人于豐州為季憂辦祭奠的時候,他們是見了面的,驚訝全都放在了上次,這次情緒都沒有了上次那么劇烈。
一眾故人在院中相見,表情都有著些許的錯愕,但轉念一想,又覺得是在情理之中。
他們平靜地生活著,修行悟道,修為在增進,也認識了些許新的友人,見過了更多的風景,但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其實都還活在從前。
“邊境現在如何了?”
“近期有調令,云州方面要加強戒備,估計是因為妖族。”
聽到曹勁松和白如龍的對話,班陽舒忍不住開口:“我前段時間聽說妖族可能對先賢圣地起了心思的傳聞,看來所言非虛啊。”
白如點了點頭:“怕是會有開戰嫌疑,不過時間的話,還是要看先賢圣地究竟何時能被修復。”
話音落下,桌上的人全都看向了元辰。
元辰見狀稍稍抬頭:“據我丹宗原定計劃,先賢圣地應該會在新元前后修復的,不過前段時間又開裂過一次,導致延后了,不過立春之前一定是可以修復完成的。”
眾人聽后微微一怔。
他們雖然和元辰不是太熟,但也清楚他是個不諳世事,玩心甚大的性格。
若是以往問他這種問題,他肯定會滿臉茫然,不曾想半年時光,他也成長了許多。
“立春的話也快了啊,怪不得最近院中氣氛稍稍緊張了些,對了元辰,你掌器的進度如何?”
“我已經可以獨自駕馭圣器了。”
“這么快?”
“我已經不能讓姐姐再承擔更多。”
曹勁松張了張嘴,發現場間的氣氛又低沉了幾分,于是改換話題道:“說到圣器執掌,我聽說問道宗和山海閣的親傳也都完成了,那商希堯甚至還破境進入了無疆。”
溫正心聽后揚起眼眸:“他們都是仙宗親傳,掌控圣器也不過早晚的事情,修行上自然也有大把資源可用,不過卻仍舊趕不上小鑒主,就是不知道……小鑒主現在如何了。”
“鑒主姐姐挺好的。”
魏蕊端著茶盤而來:“她已經在沖關神游了。”
溫正心聽后轉頭看向她:“蕊兒小姐是怎么知道的?”
“我前段時間靈州看望鑒主姐姐了,在山上住了一陣子,她修行很順利,就是八個月的身子有些辛苦。”
“都八個月了啊……”
關于小鑒主懷有身孕的事情,他們是在豐州行祭的過程中知道的。
在他們看來,季憂能在世間留下血脈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可理想卻讓他們覺得小鑒主未必會把這孩子留下,因為他們清楚靈劍山內部從未承認過季憂。
可他們沒想到,小鑒主真竟然扛住了所有的壓力。
思索之際,元辰開口:“我鑒主阿姐現在的情緒如何?”
“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寢食無恙,只是笑容好像冷了一些,她以前是的用冷藏笑的,但現在笑起來卻也很冷了。”
“那我阿姐呢?”
“她和鑒主姐姐作伴,過的倒也還好,只是……不太愛笑了。”
聽到這句話,眾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尤其陸含煙。
其實這么久以來,她也很少能再笑出來,甚至話都少了許多。
就在他們說到這里的時候,匡誠的菜適合事宜地被一盤盤端上了桌子,沖散了眾人的追思。
于是他們潑掉了杯中的茶水,換上了酒杯,圍坐成了一圈,唯獨中間偏右的位置被空了出來,單獨被擺上了碗盤。
寒風,雪夜,溫熱的酒水被斟滿酒杯。
眾人端杯而起,眼望堂屋之中的靈位,傾杯間將酒水灑落在地。
這半年時間里,他們對季憂千言萬語已在四下無人之際說了很多了,此時倒也沒什么想說的了,免得在這喜慶之日徒增備用。
不過唯一讓他們阻擋不住的,是往日的回憶仍舊如同山洪海嘯,在此刻洶涌來襲。
死去的人就是這樣的,他們放棄了這世間所有,卻唯獨不會放過曾經的故人,攪擾到他們心中的某一塊總是無處安息。
無慮商號閑置了許久,客房都未經打掃,無法住下這么多人,于是酒足飯飽之后,除了匡誠和元辰之外,大家都決定各自回去。
白如龍已多久未曾回過天書院,便也決定回去看看。
一行人穿過春華巷走入永安大街,朝著尼山的方向走去。
彼時,如龍仙帝走在最后,走著走著,他就發現前方的曹勁松等人忽然停下了腳步,于是抬頭看去。
眼前是迎面而來的一男一女,右側的女子本在和旁邊的男子聊著什么,在見到他們后輕輕一怔,而后微微躬身。
“曹教習,溫師姐,班師兄,各位新元安康。”
“新元安康。”
眾人禮貌回應,便見那一男一女從他們身側邁步而過。
未等他們走出多遠,溫正心忽然低聲開口:“聽說了沒,這方若瑤近半年來好像與掌事院一位關姓子弟過從極密,像是有些情況似的。”
班陽舒微微一怔:“關姓?”
“中州的世家,此事說來也巧,這關家和方錦程所在的方家旁支一脈是姻親世家,借方家之勢在中州也是風生水起,與方若瑤倒是有同姓之緣”
“一個凡家,一個仙家,倒是同姓不同命。”
花燈連綿的長街,兩人一陣竊竊私語。
不過這畢竟只是遇到后的一陣閑聊,原因也只不過在于方若瑤曾是季憂的未婚妻,倒沒有什么特別的用意,于是沒幾句后大家便邁步打算離開。
但還沒等他們邁出幾步,他們就發現白如龍仍在原地駐足回看,未曾挪動分毫。
“你在看什么?”班陽舒有些好奇地問道。
“旁邊那個,玉陽縣方家長子方若明。”
“哦,原來此人就是方若明?”
白如龍轉頭看向他們:“你們知道他?”
班陽舒點了點頭:“之前聽師弟提起過,說是鎮北神將的副官,在與抵御蠻族的戰事中立過功,所以方若瑤才有了入天書院的資格。”
“副官?這是季憂告訴你的?”
“有何不對?”
“這方若明在鎮北軍中確實極為有名,但從未有人知道他具體官職,只知道他權利極大,絕對不會是副官那么簡單,我在戰場打拼一年,也是第一次見到他的正臉而已。”
白如龍喃喃自語一聲,而后轉身跟著眾人離去。
與此同時,方家兄妹則與他們背道而馳走入花燈萬盞的長街深處。
方若瑤本來是在和方若明聊事情的,但碰到曹勁松他們后便結束了話題,此時經過了一陣沉默,她調整了心態又重新開口。
“先前寫信與兄長商量的事,兄長可騰得出時間。”
“你是說要我隨你去一趟關家的事?”
方若瑤輕輕點頭:“父親的意思是說,我年紀不小了,那關家在中州也算是名門望族,讓我要抓緊機會,新元過后一定要去一趟,父親不懂仙人禮節,所以就要麻煩大兄了。”
方若明聽后轉頭看向她:“人都說長兄如父,你是我唯一的妹妹,姻親之事我自然要操心,可我并不喜歡那個叫關鵬的。”
“大兄不就上次來見過一面,怎么能輕易就說不喜歡?”
“有些人見一面就夠了,那人嘴上說的熱鬧,但對你其實并沒有那么上心,絕非良配,怕連季無慮的一根手指也比不上。”
“他死了,”方若瑤聽到這里稍稍停步,沉默許久后才道:“大兄,就算關鵬性格有缺,總也要好過個短命的。”
方若明聽后揉揉她的秀發:“親事是你自己的事,你若是能確認合適便可。”
(中間沒有細寫必要,跳一跳時間,但情緒是需要連貫的,所以想了許久,我覺得這個轉場還是極為絲滑的,求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