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貸款武圣  >>  目錄 >> 第240章 都是誤會

第240章 都是誤會

作者:長鯨歸海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長鯨歸海 | 貸款武圣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貸款武圣 第240章 都是誤會

第240章都是誤會

“殺!”

戰場廝殺之聲連綿不絕,徐世茂率二十萬漢軍列陣于雁門以北,旌旗蔽日。

武黎揚為牽制漢軍主力,派麾下通竅四境大將‘禿發兀’率八萬鐵騎突襲漢軍左翼,此將乃西狄與中土混血,手持百斤狼牙锏,曾隨武黎揚征戰南北,兇名赫赫。

雖然看起來二十萬對八萬,優勢在我。

但奈何情況完全不一樣,優勢在他。

因為徐世茂的這二十萬大軍,多為各地郡兵、縣兵以及征戰過程中收攏的降兵,戰力不佳,并非精銳。

而那武黎揚麾下戰將‘禿發兀’所率的八萬鐵騎,都是常年廝殺奮戰在西狄第一線的,因此這八萬騎兵的實力,自然那不是徐世茂的這二十萬步兵可比的。

不過饒是如此,徐世茂也非浪得虛名之輩,倒也不至于被這八萬鐵騎屠殺個精光,還是能夠相持一番的。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武黎揚沒有下場的情況下。

若是武黎揚這尊元丹武圣下場,下場也就僅有死路一條了。

畢竟此刻與當初圍困神京不同,晉王沒多少兵馬,但這位肅州節度使是真的有不少兵馬的,給人的感覺是完全與眾不同。

不過,好在肅州與宣州接壤。

宣州盧氏也適當的給予了武黎揚一些壓力,讓武黎揚沒有辦法親自出手,過來擊潰徐世茂所部二十萬眾。

畢竟一旦這武黎揚出手,盧正林也會毫不猶豫的舉兵西進,并雁門,讓武黎揚淪為喪家之犬的。

一尊元丹武圣礙于這等事情無法出手,那自然能夠減輕徐世茂不少的壓力,但對于徐世茂而言,那八萬騎兵還是很致命的。

只不過,就當雙方再度沖殺一番,損兵折將之后,肅州節度使府中郎將禿發兀忽然收到了軍令,登時開始撤軍,沒有絲毫猶豫,甚至連先前占據的幾座縣城都沒要,全面撤軍,撤回雁門。

在得到此等軍令之后,徐世茂先是一愣,但很快便明白此間發生了什么事情,登時露出了一抹笑意:“陛下征討西狄,得勝了!”

若非如此,徐世茂也并不覺得有第二種改變武黎揚的方式。

因此,徐世茂當即下令道:“全軍原地進駐,不得有變,武威將軍張文統御五萬大軍,進據諸縣。”

“諾!”

得徐世茂的指令,諸將立馬去按軍令去吩咐各軍。

至于徐世茂本人……

自然是要在第一時間,去拜見鄭均了。

畢竟除此之外,他也沒有別的什么手段了。

總不能殺入雁門郡,和一位正值壯年的元丹武圣中門對狙吧?

不太現實。

徐世茂覺得這純粹就是癡人說夢,以他的本事也就只有依靠大陣周旋一二了。

還是拜見陛下更為重要。

于是,在此地將軍務統統處理完畢之后,徐世茂便策馬,奔著云中郡而去。

云中郡,在先前的大半年內,已經被那西狄人及慕容朗禍害的不成樣子,千里無雞鳴、百里無人煙。

不過伴隨著漢軍收復此地,斬西狄二元丹,滅慕容朗之后,云中郡倒是又恢復了些許生機,一些原本在云中郡縮頭縮尾,不敢出來的民眾們也漸漸從房屋中走出,載歌載舞,喜迎王師。

而鄭均本人,也是居于云中郡郡治之中。

雖然云中郡一片蕭條,但慕容朗貪圖享樂,倒是將這‘王宮’修建的極為磅礴大氣,鄭均來了都差點以為進了神京城。

只不過空有外殼,沒有神京紫禁城那種玄妙大陣。

而鄭均本人,則是在考慮接下來該如何證道。

如今的鄭均,已經踏入了元丹中期巔峰的境界,距離元丹后期其實并不算遠,方才斬殺了西狄兩尊元丹武圣之后,收獲除了‘大道武書’的熟練度之外,卻也沒有其他什么,倒是讓鄭均頗為遺憾。

“唉,西狄好歹也立國四千多年,從夏朝時便存在的古國,王庭里寶貝應該不少,比起神京的寶庫應該也差不多了……可惜。”

沒能拿下西狄王庭寶庫,鄭均只感覺有些惋惜。

不過等幾個月后,去草原上撿一番也無所謂。

只不過讓鄭均感覺有些奇怪的是,這西狄如此費拉不堪,為何神武皇帝一直沒有動手去滅了他們?

無論是西狄、北戎、東夷還是南蠻,這四方蠻夷看起來氣焰洶洶,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元丹武圣罷了。

當年的神武皇帝,可是法相境啊。

除了神武皇帝之外,歷朝歷代,夏代的兩尊法相帝王、魏帝、虞皇,他們為什么都沒有出手滅了這西狄?

且不論古夏的兩尊帝王,就說魏帝、虞皇、周神武,這陰山上的元丹祖靈固然兇悍,但對于法相來說,這又算得了什么?

不過是芻狗,輕松鎮壓罷了。

而北戎、南蠻、東夷方面的問題,鄭均沒有接觸過,并不清楚。

但想必應該和西狄也差不太多。

既如此,為什么一直沒有滅之呢?

鄭均略微沉思。

或許,此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又或者對于凝聚了‘天下主’法相之后,皇帝對于開疆拓土什么的就不甚在意?

一念至此,鄭均倒也沒有想太多,只是凝望著這王宮盡頭的方向,望著那急匆匆趕來匯報的龍武衛士卒,還不等他張口匯報,鄭均便先一步抬手道:“讓徐世茂進來吧。”

龍武衛士卒聞言,登時一怔。

他就是來通報新驛郡公徐世茂求見的,沒成想皇帝陛下已經知道了此事。

他雖然愣神了片刻之后,但還是很快便反應過來,當即低聲喊了一聲‘是’后,便急忙退下,去傳徐世茂覲見。

不多時,徐世茂覲見。

“臣新驛郡公徐世茂,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徐世茂恭敬不已。

“平身吧。”

而鄭均見此,神色平靜,對徐世茂道:“新驛郡公為何在此?朕不是令爾駐于雁門外嗎?”

聽到了鄭均的話語,徐世茂便恭敬道:“臣謹奏陛下,日前,武逆之師忽作鳥獸散,臣便知曉天威所至,陛下得勝,那武逆得知此事,必然惶惶不可終日,安敢復萌犯境之念?故特此來馳報軍情。”

聽聞此言,鄭均不由輕笑一聲,張口道:“不錯,朕先斬那西狄大祭司,又追殺西狄的胡楊單于于陰山,將其斬殺。西狄三元丹,已去其二,西狄不足為患。”

“你不來,朕也要去詔你。”

說罷,鄭均頓了頓后,繼續冷聲道:“那武黎揚趁著朕閉關修行之日,膽敢聯合西狄犯邊,此罪真不能容也!便欲與世茂商議,如何剿滅那武黎揚。”

武黎揚,不能留了。

此人雖然在兩年前,與鄭均一起擁立了大周末代皇帝景隆皇帝為敵,但終究不是同路人。

人生南北多歧路,既已經分道揚鑣,那鄭均自然不會念及當初的情分,對他手下留情了。

即刻誅滅,才是王道!

徐世茂聞言,當即進言獻策。

不多時,龍武衛士卒復返,在殿外道:“陛下,肅州節度使府有使者來,進奉武逆書信。”

聽到殿外聲音后,鄭均便一抬手來,將那書信以真元收來,接著便不客氣的出言道:“使者滾蛋,書信留下。”

殿外聞言,也不敢有絲毫言語,當即退下。

而鄭均則是拿起那武黎揚的書信,拆開來看。

內容很簡單。

千言萬語可以總結成一句話——

都是誤會。

書信上的內容是武黎揚親筆,他顯然是慫了,寫信來求饒來了。

對此,鄭均不由冷笑不已。

現在想起來認慫了?

在干嘛去了?

“陛下。”

忽然,徐世茂在此刻張口道:“不若放這武黎揚一馬,責令其離開雁門,滾去膠東效力。”

聽到徐世茂的話語,鄭均抬起頭來:“你的意思是讓他去投奔那冒名頂替之輩?”

永昌皇帝十有八九是真回來了。

但鄭均的大漢政權自然不可能承認那永昌皇帝沒死,自然要稱之為冒名頂替之輩了。

“朕怎么聽聞,中原大戰,那人實力不俗,打得齊王連連敗退呢?”鄭均道,“那人麾下,唯有舒衛淵罷了,以兩尊元丹對抗七尊元丹都有如此威勢,若是讓這武黎揚再去,豈不如虎添翼?”

“陛下,那人再強,也只是一時之快罷了,待偽周的齊王、漢王、魏王、越王、魏搏虎、楊輝、楊弘協調完畢,一同出手,戰況便會逆轉。”徐世茂道,“膠東一郡,如何抗衡七尊元丹?”

是的,永昌皇帝再怎么厲害,面對這七尊元丹武圣,也是無可奈何的。

在徐世茂看來,那人雖然如閃電般歸來。

但也頂多是能支撐個四五年,早晚離不開一個敗亡。

一旦那邊神武皇帝的兒子們騰出手來,對付的會是誰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此,不如將武黎揚送過去,緩解壓力。

鄭均聞言,覺得有些道理。

斬殺武黎揚,頂多增加一些償還進度而已。

但如果讓武黎揚去膠東,則是又能拖延一段安穩時間。

自己也能夠在這段時間內,繼續潛心修行了。

鄭均如今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盡早突破至元丹巔峰的境界,將‘天下主’法相預支出來。

直接給全天下一個大變法相。

“既如此,便擬詔吧。”

鄭均深吸一口氣,張口道:“如此,也能彰顯朕的仁德。”

“諾。”

徐世茂當即拱手稱是。

而下詔之后,鄭均則是內心隱隱感覺有些不安。

倒不是說他對武黎揚有些不安。

而是對那永昌皇帝有些不安。

畢竟這家伙根據當日蔡抗的話語來說,已經是自爆元丹逃了。

如今又以超級元丹的身份歸來,打得齊王、魏搏虎抬不了頭,連戰連勝,確實讓鄭均有些費解。

“東海之地,上洞伏龍真君。”

鄭均呼出一口氣來,這永昌皇帝背后,必然是這尊法相高人了:“根據蔡老頭所言,此輩修行的法相乃是‘盜天機’,莫不成……”

鄭均已經隱隱有些猜測了。

不過這猜測,和他也沒有什么關系。

畢竟膠東郡和自己如今的疆域,不說是天南海北,也算是相隔千里。

而且就算是那‘上洞伏龍真君’真的有什么想法,天塌下來也有高個頂著,怕什么?

一念至此,鄭均心曠神怡,當即將目光對準涼州。

武黎揚若是走了,接下來就只剩下涼州了。

東海之畔,驚濤拍岸,雪浪堆礁。

一青年道人獨坐危磯之上,玄裳獵獵,若垂天之云翻卷于九霄。

其手執九節青竹竿,金絲綸線隱沒于白沫激浪之間,浮標隨波沉浮,恍若蓬萊仙島乍現于滄溟霧靄。

忽見怒濤如山崩傾壓,道人卻凝然端坐,似老僧入定,神游太虛。

狂風撕袂而神色如常,驚濤拍岸而身形愈穩,恰似青松立峭壁,孤鶴峙寒潭。

“道友。”

驚濤裂岸之際,忽聞一縷清音自東海深處飄搖而至,聲如空谷回響,又似蜃樓幻影:“同是神州故土人,為何阻我歸程?”

“中土太大,需要一尊‘天下主’來定鼎。”

那年輕道人穩坐釣魚臺,輕聲張口,但只是坐在那里,便仿佛是得天獨厚,讓人生不起任何與他相爭的心思:“你若為盜帝運,便請回吧。”

這名道士,便是中土的兩尊法相之一,清虛萬法上人。

也是坐鎮北域之輩,道場遍布北國。

而與他隔海對話的,自然也是東海的法相高人,那位上洞伏龍真君了。

而對于‘清虛萬法上人’的話語,‘上洞伏龍真君’顯然是并不當回事兒,甚至有些嗤笑。

自己吃飽了,就不讓人上桌了?

大周武林,為什么毫無牌面,被官場所鄙?

要知道,在魏朝的時候,江湖那可是一個熱鬧,尋常武者尋一個逍遙自在,大多都在江湖上廝混,彼時的江湖,武林盟主地位僅次于皇帝。

而魏朝的皇帝,也對江湖中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沒有刺殺朝廷命官,便也給他們一定的特權。

而到了虞朝、周朝的時候,為何江湖宗門顯得如此不堪?

除了皇帝設置了對江湖的機構之外,也正因為面前的這位‘清虛萬法上人’!

清虛萬法上人,便是江湖出身,證得‘道無為’法相之后,又要證得另一尊法相‘江湖游’后吞噬,便主動出手干預江湖進程,導致江湖凋零,從而沒了從前生機勃勃的樣子。

如今,‘上洞伏龍真君’要出手來盜帝運,‘清虛萬法上人’出來阻攔,說什么天下不能沒有‘天下主’。

但說一千道一萬,不就是不想讓自己踏足中原,搶了他的道場嗎?

虛偽。

對此,上洞伏龍真君自然不會理會,而是悍然出手。

左右他都已經將永昌皇帝給塞了回去,這老家伙又奈之如何?

大不了,在這東海之畔打上一架便是!

不多時,海天交界處忽現萬丈霞光,九霄云層如琉璃碎裂,迸射出億萬道金芒。

據本地漁民所稱,東海忽得倒懸,隱隱之中,可見東海深處有兩輪血月橫生,似是一雙眼睛,有可見得星河倒轉之影,極為絢爛。

數日后,岸邊飄來死魚無數。

沿岸漁民,大獲豐收。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貸款武圣目錄  |  下一章
貸款武圣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1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