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仙人就該是這樣 第三百零五章 定冥府
(文學度)
當莊霖說出這樣的話,在很多人眼中完全可以定性為對靈山世尊的挑釁,縱然是儒仙,在盂蘭盆會這樣的場合之下,也做得有些過了。
不過這種時候,除了佛尊,沒有任何人想要和莊霖對上。
一來是這根本不是正常修行論道了,而是一種辯論,有誰能夠辯得過儒仙呢?更何況也沒有人想要直接得罪他。
關鍵還是得看佛尊的應對。
不過很顯然,靈山之中的這位佛尊,在這種場合之下不可能亂了方寸,更何況儒仙雖然看著咄咄逼人,但話語之中并沒有那種真正的惡意,反而是真的有一種特殊的感覺。
在佛門之中就是悲憫天人,在儒家的話應該就是有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
“先生所言有理!”
金身巨佛先是微笑頷首這么應了一句,絲毫沒有惱怒之意,看著同樣神色平靜的莊霖,佛尊就明白對方不是真的找茬,然后又緩緩開口。
“蒼生之俗世,歸根結底都是一場場考驗,于修行者而言是劫數,于常人而論是因果,天地之間萬物眾生,皆有自己的過報,今日之果往日之因,今生之果,前生之因,同樣,今生苦盡來生福報,我等非是不作為,實在是世間種種皆為天理循環.”
佛尊的話并不響亮,卻平靜地傳遍了廣闊的靈山圣境,傳到每一個角落,傳到這里蕓蕓眾生的耳中。
莊霖聞言并未馬上反駁,似乎是在沉思。
“前世今生么”
天地之間前世今生之說確實有,主要是佛家說得多,而各道各方認可的人也不少,只是對此的理解都有不同,但靈性只要不被磨滅是確實有可能重新轉世的。
莊霖等的也是佛尊的這句話,思索之后微微搖頭。
“世尊所言也不無道理,卻只是你的道理,我不與你爭論因果,也不是想要說教與你,只不過是來時云頭所望,見這陰陽之間的混亂有感而發,此刻聽這盂蘭盆會講經也在說超度解脫,頓覺荒唐罷了.”
說著莊霖笑了,說不上是諷刺還是感慨,拿起桌案上的瓊漿杯盞,對著世尊示意一下便一飲而盡。
雖然這話已經帶著幾分不客氣,但面對儒仙,佛尊依然保持風度,非但不怒反而露出悲憫天人之色,雙手合十感嘆。
“先生慈悲為懷心系蒼生,善哉善哉.”
只是這幾聲慈悲也似是沒有情感,帶著幾分威嚴,整個靈山圣地似乎一下子安靜下來了。
不接茬啊這是,莊霖微微一笑,倒也不緊張,看向金身巨佛,后者雙目低垂不再言語,他又環顧四周,各尊菩薩羅漢不言,來的仙修神祇和妖魔更是不說話。
“說起來,莊某苦學多年不知不覺之間入了那修行之道,倒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漫天神佛齊聚呢,本以為此等盛會當超凡脫俗,如今看來,比那凡塵歌舞詩會高明不了多少!”
金身巨佛忽然睜目,一股宏大佛光好似金色波浪鋪開,霎時間涌向靈山各處。
此刻巨佛的佛光在外人看來浩蕩,而在莊霖這已經充斥著一股無法忽視的壓迫感,但他笑容不改,反而微微搖頭。
佛光很平和,也沒有真的借勢壓人的感覺,但以莊霖一雙淡漠的眼睛卻能感受到一絲絲若有若無的怒意,這不是觀氣,只是一種忽然而起的感覺。
那么這感覺怎么來的呢,莊霖自覺也不會什么他心通,卻又在生出疑惑的那一刻就明白了。
這是哪佛尊的“他心通”,對方似乎想要探查莊霖內心,然而他心中只有一片平靜,卻反而因為這一舉動,讓莊某明白了對方內心已經生出的不滿。
莊霖的心更加平靜了,他知道純粹心境和玄之又玄的修行境界上而言,或許對方并沒有高出太多。
心態上,莊霖在此刻徹底拋除了曾經對佛門世尊的忐忑,雖然是在仰視那巨大的金身巨佛,卻是這靈山圣境中幾乎唯一一個以平等視線看他的。
甚至在那佛尊眼中,恍惚間有種特殊的感覺,好似儒仙在高處看他,是一種平靜俯視的姿態,心頭一驚再看莊霖卻又失去了剛剛那一瞬間的感覺。
假貨終究是假貨!
莊霖身邊的那一片白光也濃郁起來,不斷拓展撐開周圍的金光,暈染得一小片天空潔白無瑕
這論道從最初的和諧,到現在氣氛已經截然不同了。
大多數菩薩羅漢和天界神祇都都還比較淡定,但一些妖魔和一些看不明局勢的人則都瞪大了眼睛,有的心中亢奮起來。
難道這論道不會停留于口舌?佛尊會和儒仙動手么?
莊霖又看向一邊低頭想要降低存在感的阿羅陀。
“大師,來時你說,若世人皆能信奉我佛領悟佛法真諦,自然放下欲念脫離苦海,自然能升極樂,能得解脫.莊某便也來看看這能得解脫的極樂世界有何至理,如今看來,不過如此!”
阿陀羅被嚇得差點失色,但他知道這會是萬不可有一絲錯處,雖然內心幾乎崩潰,面上卻是平和無比,反而上前一步。
“先生此言差矣先生學究天人,自然應該明白世尊教化世人,所傳佛法真諦,乃是覺智慧之法,若得智慧自然心有安寧之處,心安則無處不是極樂!”
阿陀羅這話倒是讓莊霖眼前一亮,這種道理在靈山這種地方相信有很多人能說出來,但在這會能說出來的卻不多。
“大師說的也是,是莊某著相了!”
莊霖這么說了一句,上方的金身巨佛神色也恢復恬淡,對著阿陀羅微微頷首,那佛光與浩然正氣也沒有了剛剛抗衡的感覺,一切似乎都平靜下來。
佛門菩薩羅漢和各方修行之輩,有的松口氣,有的則略微失落。
不過對于阿陀羅而言,則是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這會口中則是“善哉善哉!”
不過莊霖卻沒有回到座位上去,而是又看向佛尊,視線依然平靜,后者也同樣與之對視。
“今日盂蘭盆會,莊某有幸前來,又與世尊淺淺論道一番,也算是緣法,莊某倒是有一事想要明言!”
上方佛尊微微點頭。
“先生請講!”
莊霖也不再賣關子。
“今日這樣的日子,來時見大地之上人間動蕩鬼蜮混亂,雖心中有感,自覺人力有窮時,縱然我輩也不能事事順遂。
然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天地亂象視之不見,或是修行人清靜之道,卻非君子之道。”
這話雖然和剛才那些話類似,但佛尊卻沒有那種被冒犯逼問的感覺,知道這是儒仙對自己的要求,他也靜靜聽著。
“在下自己人微言輕,能力有限,卻也想要為眾生留下一些東西,這陰陽之亂,一個個來,陽間縱然禮樂崩壞卻也有平和之日,這陰世卻不然混亂無有終日”
說著,莊霖看向某些方位,那邊是鬼氣較重之地,但看起來不是鬼帝與府君。
“五方鬼帝與泰山府君,本該管天下亡者,然陰間比陽間破碎,鬼蜮多不勝數.今日借此盂蘭盆會之機,在下倒是有心做一件事”
莊霖話語繼續下去,金身巨佛和在場所有人漸漸都明白過來。
這儒仙,竟然是想要陰間能夠連貫起來,一地一域自有陰司可管,冥府之中自有差人維護兩界往來,能讓人死后自由歸處。
這話說得簡單,卻聽得許多人面帶驚嘆,一邊的阿陀羅更是下意識想到來時莊霖說過的那些話,或許之前先生就有這念頭,或許和世尊的爭論也是拋磚引玉?
內容其實不復雜,那就是真正的陰司城隍體系,真正做到一地鬼神管一地幽冥,能保證人生老病死之后的安定,相互貫通之下又能護送去往真正的終焉之所。
同時也能護持陰陽兩界。
莊霖的話很大膽,至少在如今的情況下是很大膽的,卻也讓人眼前一亮,更是讓許多人神佛之流明白其中的關鍵。
這事未必沒有人想過,但要做成卻不容易,關系到陰陽兩界,關系到修行各道各方,對神佛也很重要,這其中也可以說涉及不少利益。
要做成,也同樣需要各方之力,要有一個真正有能力的能讓人,他能兼顧陰陽兩界,也能讓修行各道尤其是神佛信服,而儒仙顯然是最合適的。文學度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