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 第376章 柏林金熊大獎的歸屬
接下來的幾天,隨著本屆柏林入圍主競賽電影的上映,奪獎呼聲最高的幾部影片都已經出爐。
有的是上映前后都持續擁有話題性,上映后更加火爆的,例如《金陵》和意大利國寶導演塔維亞尼兄弟執導的《凱撒必須死》。
還有的當然是未上映前默默無聞,但上映后得到電影節發酵的,例如德國本土導演菲利格夫的作品《只有風》!
這三部電影算是本屆金熊大獎奪冠呼聲最高的。
不過還有其他幾部,也不能忽略,例如第一次導演即入圍獲得諸多好評,排在場刊入圍電影第二名的《姐姐》,這是一部導演處女作。
現年才30歲的年輕女導演烏蘇拉·梅爾。
眾所周知,三大電影節對新人演員和導演,是擁有優待和扶持的,這也是為什么媒體這么看好的原因,而且觀眾們也對她寬容,打分極其客觀。
能得到3.2,當然有第一次導片的鼓勵在里面。
不像《金陵》和《凱撒》,這是大師,需要苛刻和外圍一些成分的干擾。
總之,評分不能說明一切,得獎呼聲高也不意味著一定能得獎,只能說,概率還是有的,但不乏年年有爆冷,未提及的影片拿下大獎甚至金熊。
雖然上面的幾部,經過媒體的觀察和打聽,已經都留到了本屆柏林最后一天的閉幕式。
也就是都有獲得金熊的機會,但……還是有黑馬誕生的可能。
所以,隨著諸多電影愛好者和媒體的推波助瀾,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于迎來了他最后一日的重磅。
紅毯頒獎典禮!
2012年2月18日,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即將落下帷幕。
來自世界各地300多部影片的年度角逐,23部入圍主競賽的電影,最終能走到閉幕式紅毯的,只剩下……10部。
10部電影的主創和團隊,被留了下來。
閉幕式紅毯,就是這些劇組外加評審團、主辦方一起攜手走過。
而且場面比開幕式紅毯要松弛的多。
陳瑾、貝爾和倪尼,一同身穿著禮服和西裝,準備走上鋪陳到電影宮前的紅毯。
而此時的國內,哪怕已經是凌晨2點,依舊有很多人趴在電腦面前,觀看著這一場柏林電影節的閉幕式直播。
當然也有躺在床上刷手機微博的。
這幾天《金陵》的新聞在國內幾乎每天占據幾個熱搜和頭條。
國內新聞媒體有一點非常不好,就是喜歡提前開香檳;還沒得獎或者結果未出,就開始吹噓。
當然也有一些好處,就是真的得獎了,流量會瞬間拉滿。
《金陵》因為注定會拿獎,所以包括新浪、網易在內的所有門戶網站,每天都在推測《金陵》可能會拿下金熊,搞得很多網友都其實挺反感。
媒體很多時候做的時候就是適得其反,所以直播間罵的人也很多。
“我依稀記得上一次,張一謀這樣的聲勢,好像也是在柏林吧?”
“對,2002年的《英雄》,媒體鋪天蓋地說大獎勢在必得,最后拿了個安慰獎,什么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
“哈哈,想起來了,那一屆《盲井》反而拿了個大獎!”
“是,這就是所謂的大熱必死!”
“我不看好《金陵》拿大獎!”
“我也是,說不定又是一個什么阿爾弗雷德……”
“你們要這么說,我感覺《白鹿原》反而比《金陵》更有戲!”
“張一謀是這樣的,雷聲大雨點小,只要是大肆宣傳的,基本上都玩完,我估計是為了《金陵》的票房才讓媒體死命吹!”
“反而沒什么戲的,你看《山楂樹》,還能拿個三等獎!”
“《山楂樹》就不要吹了,也就是安慰獎性質!”
網友們在直播間聊天互噴,而鏡頭中,也已經出現了張一謀和陳瑾等人。
跟開幕式沒有鏡頭焦點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媒體的記者顯然都對準了老謀子,反而貝爾等人只有偶爾的幾個抓拍。
閉幕式紅毯乏善可陳,星光黯淡,采訪的當然都是導演和幾個能得到影帝影后的主演。
《金陵》的單項獎,預測的排名都不太高。
也就是什么影帝、影后,最佳導演等等的獎項,排的很后;雖然貝爾演的還不錯,但還沒到能夠封帝的地步,至少……電影節的諸多影迷和媒體是這么評價的。
倒不是說他一定拿不到,就是得獎的預測很低。
雖然有可能爆冷,但媒體也只是例行的詢問。
反而,《金陵》是金熊、評審團大獎這些整體獎項的熱門之一。
所以采訪的對象,當然變成了領頭的張一謀。
“一謀導演,對今晚《南京英雄》拿下金熊有信念嗎?”
歐洲的一個當地媒體記者在那對著紅毯上的張一謀發問著,張沫充當著翻譯。
“這個要看評審團的投票,我的意見是拿到當然最好!”
張一謀笑容可掬的說著,看得出他心情還不錯,就是說話太過老年味。
用未來網友的話來說,十足的老登。
“《南京英雄》是本屆柏林的大熱門,您感覺會得一個什么獎?”
又有記者開始問了起來。
而國內的媒體搶不到好的位置,只能開始采訪陳瑾和貝爾。
就這樣被詢問了一路,陳瑾幾個才走完了紅毯,直播間的一眾網友開始噴起了陳瑾,因為剛剛陳瑾說了一句,《金陵》值得拿金熊。
這下子網友們哪受得了,紛紛說他異想天開。
只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個點看柏林頒獎典禮的,都是電影愛好者。
張一謀都是臟口就來,更別說金馬有“污點”情商低的陳瑾,網友們對他毫不留情的輸出。
這時候,陳瑾等人已經走進了電影宮,剛剛全體成員還來了張全體合影留念。
陳瑾之所以對媒體這么直接的說《金陵》值得金熊,當然不僅僅只是喊口號。
他現在的感覺已經越發的強烈。
不僅僅評審團來觀影那么簡單,MK2也在發力,外加官方的種種表示,不僅僅只是主辦方主席老迪特的示好。
首先,頒獎典禮的位置,他們坐在了最前面的三排。
這在三大是有說法的。
鉆石區。
歐美人喜歡搞這樣的一種文字游戲,就像奧斯卡離頒獎臺越近的位置,越容易得獎一樣。
鉆石區都是重磅獎項的區域,正好對準了轉播鏡頭。
而且,剛剛那張大合影也很有門道。
很多劇組如果對某部電影很看好的話,就是會特別來這一個流程;不是所有參加閉幕式紅毯的劇組,都有這樣殊榮的。
雖然有可能是張一謀在業界的地位導致,但陳瑾更多的覺得,應該沒那么簡單。
未來2019年的《寄生蟲》,在戛納頒獎前一小時,就被要求返回盧米埃爾大廳補拍紅毯集體照片,這是獲大獎的明確信號。
偶爾來一個不算什么,但巧合變多了,也就不是巧合了。
而是——確定!
陳瑾其實一開始也有跟網友差不多的壞念頭,就是張一謀會再拿一個阿爾弗雷德安慰獎。
但想了想,這樣的關注度和熱度,可不是10年前那只有華夏在那鼓吹的所謂“文化自信”,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影節出圈。
這樣的國內發酵和電影節發酵,是完全不一樣的段位。
再說華夏有句老話,春江水暖鴨先知。
那些這兩天瘋狂找他買《金陵》歐洲之外發行權的片商,都是傻子嘛?
肯定是知道了一些內幕,才會瘋狂打call!
一些資料的記者和片商,可是會從慶功宴的預定上下功夫,探知第一手的新聞。
還有其他譬如酒店延遲退房,幫劇組升級房間,這些類似的小信號不一而足;陳瑾是不可能有這幫當地的記者和片商,更精通電影節操作的。
本地人的含金量,你再懂有地頭蛇了解嗎?
所以,陳瑾跟張一謀安然的坐在了柏林電影宮的第三排鉆石區,抬頭正好能看到一個直播的鏡頭。
陳瑾還友好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只能說,坐在這……曝光率都比其他人高了很多。
搞不好很多老外看直播時覺得陳瑾很帥,會直接打開谷歌搜索一下,這影迷數量,不就上來了么?
而《白鹿原》就顯得寒酸很多,哪怕跟《金陵》同屬華夏地區的團隊,但他們的位置還靠后,還是在斜方區域,誰說歐洲人不會做人的?
他們比非洲人可會做人多了。
柏林電影宮內,1600多個深紅色絲絨座椅呈扇形向舞臺延升,巴洛克風格的鎏金穹頂之下,水晶吊燈的暖黃光暈,灑在鋪著暗紅地毯的過道上。
倪尼這樣的女明星坐在最邊上,被燈光的照耀顯得格外的奪目。
說實話,光這個光影,她都已經有些陶醉了。
這輩子能參加一次三大閉幕式的頒獎典禮,就是她整個演藝生涯的最高光。
不要覺得倪尼跟個鄉下人一樣土,事實上很多的女星,跟她想法是一樣的,99一輩子都不可能有這樣的美妙一刻。
哪怕拿不到影后,參加一次受益終身。
陳瑾事實上也是第一次來柏林,看著兩側保留相當古老的立柱,像2030年代老電影里面的場景,鑲嵌鏡面的廊柱倒映著來來往往的人影。
直到所有人坐定,老迪特坐在了第一排,而評審團則是站到了臺上。
頒獎典禮的流程,終于開始!
老迪特上臺致辭感謝后,直接進入了第一個獎項的頒發。
這就是歐洲三大電影節跟其他獎項完全不同的地方,沒有任何過分寒暄和歌舞,一切看起來很是嚴肅莊重。
再加上柏林電影節的特殊政治因素,還有老德國人特別古板嚴謹的性格,所以整臺頒獎典禮顯得更加肅穆,處處彰顯的都是秩序井然,沒有太多的花里胡哨。
第一個獎當然是最佳電影處女作獎,獲獎的居然不是第一次拍電影《姐姐》的烏拉蘇·梅爾。
《姐姐》只拿到一個最佳處女作特別獎,這絕對是安慰獎中的安慰。
新人獎都沒拿到,最大的熱門之一成了搞笑,所以說預測是很不準的;所有入圍影片之中,場刊評分排在第二名的《姐姐》,頒獎前夕可是金熊獎的有力競爭者。
現在連新人都沒撈到,可不就是笑話嘛,所以頒獎臺上領獎的年輕女導演,臉上笑容都沒有。
這屬于是落差太大,而且這種得到新人安慰獎的,別說還能繼續拿金熊,其他獎項都注定是無緣的。
很多獎就是硬性規定。
新人獎、新人特別獎,肯定與金熊無緣;還有評審團特別獎、特別大獎,則是二三等獎,拿了也肯定得不了金熊。
反倒是什么攝影啊、影后影帝,電影拿了還能繼續拿獎。
這都是三大默認的一種操作。
金熊獎這下,已經去了兩個對手,只剩下8個。
而后一個個獎項順利的開出。
簡直就像是排除法,阿爾弗雷德安慰獎來了,再次去掉一個對手。
而后評審團獎,也就是評審團特別獎,菲利格夫《只是風》,最大熱門再死一個,這簡直就是慘案。
很多在場的媒體記者已經在那哀嚎了,這一屆柏林不會爆冷吧?
雖然爆冷已經是常態。
要知道場刊預測的四部拿金熊的電影,現在已經死了兩部,就只剩下《金陵》和《凱撒》,也就是場內唯二的兩個大師。
所以說大師就是大師,這一屆可能就是柏林為了捧個大師出來。
“杰出藝術貢獻,《白鹿原》盧茨·賴特邁爾!”
評審團宣布出了獲得最佳攝影銀熊的獎項,王權安劇組儼然是沸騰了。
拿獎了!
而且還是一個含金量十足的攝影獎項。
更重要的是,這跟其他大獎不沖突,也就是《白鹿原》哪怕拿了杰出藝術貢獻,還是有可能拿金熊和評審團大獎的。
聽著《白鹿原》劇組攝影師盧茨·賴特邁爾在臺上的獲獎感言,國內直播間顯然是熱鬧極了。
“哈哈哈,我說什么來著,《白鹿原》都比《金陵》有可能拿金熊!”
“老謀子不會拿不到獎吧?”
“不會,參加頒獎典禮,就是有獎的!”
“樓上的別笑,我剛剛分析了下,走紅地毯的一共就十部影片,現在已經頒發出了6部電影的獎項,還有4部沒得獎!”
“但沒頒發的獎項還有5個!”
“所以,肯定有部電影能拿2個獎……”
“最主要的是——”
這家伙來了個絕殺和打臉:“剩下的五個都是電影節的重磅獎項!”
最佳導演、影帝、影后,外加評審團大獎、金熊!
這一下,直播間嘲笑金陵的網友,有些笑不出聲了。
不過還是有辯駁的。
“那《白鹿原》還是有可能拿金熊啊!”
“其他四部拿剩下的四個獎!”
“對,理論上可以,但我看反饋,《白鹿原》拍的并不好,老外的評分都不高,國內媒體很多都說看不懂!”
“呵呵,老外審美能跟我們一樣?《白鹿原》就是抹黑國家的,肯定能得獎……”
一眾人又在直播間內吵了起來,直到最佳男女主角的頒出。
那個獲得兩個獎項的電影已經誕生。
《皇室風流史》!
他拿下了最佳劇本和柏林影帝。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其實殺死了最終的一個懸念。
《白鹿原》,已經沒有獎項了。
因為還剩下3部影片沒有獲獎,正好……對應了三個大獎。
而這三個,哪個獲得其實《金陵》都已經贏了。
最佳導演,張一謀實至名歸!
評審團大獎,同樣是至高的榮譽;當然,金熊肯定是最強的。
“打臉了吧?”
“這次老謀子,要王者歸來!”
“我不知道你們有什么可噴的?張導拿獎不好嗎?他奧運會導演不配?”
這下子陳瑾、張一謀的粉絲可謂是站在了勝利的最高點,憋了一晚上,可以使勁朝著這些噴子肆無忌憚的狂噴。
體育競技,勝者為王。
很多人不喜歡一個體育明星,哪怕他(她)拿了奧運冠軍;都可以在他決賽的時候一頓輸出,就因為他不喜歡。
而現在,其實是一樣的。
他們不喜歡張一謀和陳瑾,所以無盡的嘲諷。
支持者很多都是默默承受,但最終爆發的那一刻,肯定是燃燒到極致的狂吼。
最佳導演,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芭芭拉》!
評審團大獎,塔維亞尼兄弟《凱撒必須死》!
當這兩個獎項的頒出之后,全世界觀看這一屆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的觀眾,已經全都知道了那個最終的答案。
尤其是華夏的幾個直播間,網友們更是徹底的瘋狂。
他們都在刷著彈幕。
“《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
到了之后,更是全都是整齊劃一的一句話——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伴隨著國內網友們瘋狂的彈幕,評審團主席邁克·李,年邁的走上臺一字一句的朝著鏡頭微微笑道:“TheFlowersOfWar!”
《TheFlowersOfWar》,獲得了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終的金熊大獎!
這,才是《金陵十三釵》的外文譯名。
戰爭之花!
這是中國人賦予歷史慘痛記憶的……唯一浪漫!
《金陵十三釵》,斬獲金熊!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