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 第375章 韋恩斯坦終于坐不住了……
兩日后,本屆柏林電影節的所有電影,都已經首映完畢。
場刊評分也已經全部出爐,德國本土導演菲利格夫的作品《只有風》獲得了最高分3.4分,接下來則是法國導演烏蘇拉的《姐姐》,3.2分!
《金陵》排在了第四位,而《白鹿原》則是第七。
雖然評分代表不了什么,但評分高低還是對最終的大家有一定參考的。
《白鹿原》跟原本的時間線一致,也被邀請留到了最后。
不用說,肯定能拿到一個獎。
華夏的媒體圈這幾天顯然熱鬧壞了,拼了命的在報道這兩部電影;要知道,柏林單屆電影節有兩部華語片走到最后,這是多少年都難得一見的盛況。
陳瑾更是被媒體譽為“電影節福將”,因為有他參加電影節的作品,好像都獲獎了。
像《山楂樹》、《人生大事》,現在又是《金陵》!
這個規律還是新浪給總結出來的。
更甚至,他帶動了華語片入圍三大電影節的諸多記錄,譬如去年的威尼斯,華語片得獎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拿到了4個獎;而今年,華語片又拿兩個。
什么時候,華語片進軍三大可以得獎率這么高了?
這不是福將是什么?!
而和外界宣傳的沸沸揚揚所不同,陳瑾這幾天待在酒店內無所事事,只能寫點劇本,沒事跟朱顏曼茲煲煲電話粥。
雖說小日子最近消停了不少,但張一謀跟他還是不怎么想出去,萬一這幫家伙記恨在心呢?
小楊還跟他發信息,稱酒店樓下確實有不少的生面孔。
所以陳瑾只想待在酒店,安安穩穩把這個電影節渡過了,回國后就太平了;在外面,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誰知道這幫家伙會多么的瘋狂?
連自家老大都能一槍干掉,還有什么是他們不敢的?
731、屠殺這些就是留在他們骨子里的基因,這么多年過去了,祖先做的那些劣跡斑斑事跡選擇性遺忘,時時刻刻提防東大崛起。
不是他們不敢再次朝東大發難,而是這個國家已經站起來了,他們壓根動不了。
要是跟民國差不多,小日子分分鐘還是會侵略過來。
弱肉強食就是這個世界的生存規則。
所以《金陵》這部電影,算是讓這幫華夏留學生操壞了心,他們在海外經常跟小日子交流,當然知道他們的尿性;這些人是真的想讓這部電影拿個大獎,所以看上去比主辦方還要來的上心。
不過,在頒獎典禮開始前的一天,下午時分陳瑾倒是接了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電話。
哈維·韋恩斯坦!
那個潛規則好萊塢女星無數的lsp,那個在奧斯卡極度有話語權的操盤手。
哪怕三大電影節,哈維也很有影響力。
他幾乎每一屆都會參加,因為這是他的興趣使然和生意,自家公司的瘋狂利潤就是靠的三大電影節上的諸多低成本電影。
低買高賣,再到北美市場卷錢。
在之前哈維簡直無往不利,而且以華夏的影片最為吃香。
歐洲影片這年頭拍的都太文藝,日韓電影投資都不太高,唯獨華夏的影片,都非常敢砸錢。
張一謀陳愷歌身上他賺的挺多,現在看電科在內地勢頭這么猛,身為華夏電影的老搭檔,哈維顯然也得嘗嘗咸淡。
“chan,有空么?一起出來喝一杯?”
“我在你酒店樓下的咖啡廳!”
這老家伙主動打電話過來,還裝作很熟悉的樣子,事實上陳瑾連他面都沒見過,甚至都沒打過電話。
沒錯,這是哈維第一次,主動跟他電話!
哪怕《金陵》柏林的首映,這家伙都沒來參加。
可能是覺得這電影不會火,再加上小日子的幾個騷操作,但他當天下午其實就看到了相關的電影報道,把他氣的夠嗆。
一大堆好萊塢舔狗過去捧場也就罷了,畢竟貝爾是主演,他有這個能力召集;可評審團成員悉數到場,這就很微妙了,這是強烈的支持信號啊!
那一刻,長期以往電影節掃片的哈維就感覺到了不太一樣。
這部電影……可能要火。
果然,這才幾天,整個電影節最熱門的影片,非《金陵十三釵》莫屬。
所以他第一時間又讓湯姆·奎因聯系了陳瑾,沒想到吃了個閉門羹;現在,顯然該自己出馬了。
幸好他有參加電影節的習慣,不然得北美飛過來。
但哈維覺得,哪怕北美飛來,其實也是值得的;這幾天他在柏林,可以說親眼感受了《金陵》的熱度,還偷偷拉著奎因去電影院看了一場。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拍的很國際化。
不愧是張一謀,有這個國際視野。
最終思考了好幾天,等到主辦方確定挽留《金陵》劇組,老色批果然再也忍不住了。
陳瑾并沒有拒絕哈維的邀請,電話掛斷后,就整理下儀容,朝著酒店的餐廳下去。
很快,他就在私密的包廂內,見到了滿臉白色絡腮胡的哈維。
整個人胖的跟一座肉山般坐在那,笑起來確實有那么一絲白人的奸詐意味。
“難以想象你這么年輕……”
哈維主動的站起來跟陳瑾打著招呼,陳瑾也是很有風度的笑了笑:“您好,韋恩斯坦先生!”
哈維打了個響指,朝著陳瑾道:“不知道你喜歡喝什么,所以……”
他聳了聳肩。
“沒事,我都可以,白開水都行!”
“哈哈,你這話讓我想起了一謀,他第一次跟我見面時,也要了一杯水!”
“華夏人對白色的水有天然的渴望,不過我的家庭醫生告訴我,多喝那玩意確實有利于身體健康!”
韋恩斯坦顯得很是健談,等服務員端了一杯白開水過來后,這家伙就直接湊了過來:“chan,雖然我們第一次見面,但你應該知道我的誠意!”
“奎因多次跟你電話,甚至到你拍攝的劇組見你,我想你應該清楚,我很希望跟您、電科還有一謀達成這筆合作!”
“之前一謀的很多影片,北美市場也是我跟衛平一起負責的!”
“我很同情那家伙的遭遇,但尊重每個國家的律法……”
漂亮話從韋恩斯坦的嘴里說的一套一套的,陳瑾都有些聽笑了:“韋恩斯坦先生——”
“喊我哈維就好!”
“好的,哈維!”
陳瑾端坐在那,喝了口開水潤了潤喉,這才道:“您和奎因都是我尊重的北美電影人,我從未說過拒絕跟你們的合作,當時我跟奎因先生報過價格!”
“3000萬美金?”
哈維在那攤著手,一臉的絕望:“chan,你這價格……太離譜了,真的!”
“這就是我的價格,我感覺一謀導演的電影,值這個價!”
要不是現如今沒有華人做北美的發行生意,怎么會輪到這些北美的發行商,大肆壓低價格大賺特賺呢!
未來就是華人影片在很多國家都很有市場,所以國內誕生了好幾家走國際發行路線的片商,也使得國內影片,可以靠著正常發行賺取利潤。
現在,擺在華夏電影人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你如果希望登錄北美,那就只能賣給這些老美的大手子。
因為只有這些人,知道怎么把一部影片,在北美利潤最大化。
前提是,他得賺的更多。
所以,陳瑾的這個3000萬,哈維是基本賺不到什么錢的。
“你知道一謀之前的兩部電影,在北美拿下了多少票房嗎?”
“《三槍》是19萬美金,《黃金甲》654萬!”
哈維在那咬著牙說著,尤其是《三槍》,讓這個逼虧慘了。
但陳瑾只是抿嘴喝了口開水,淡淡道:“所以呢?”
陳瑾這樣的態度哈維顯然很不舒服,這個年輕的小子,很是欠扁的樣子;不過為了賺錢,哈維還是耐著性子道:“所以,你這個3000萬,完全是癡人說夢!”
“哈維!”
陳瑾第一次很認真的看向了他:“《黃金甲》這部電影,其實我們國人都覺得很差!”
“三槍,更是不值一提!”
“哪怕《十面埋伏》,其實罵的人也很多!”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看哈維在那搖頭,陳瑾解釋道:“資本塞人了!”
“你應該知道以導演中心制為拍片的作品,塞入了不太符合劇本的知名演員,是什么樣的操作吧?”
哈維在那擺手道:“我現在不想跟你談這幾部影片的問題,我只是想誠心的跟你達成現在這部《金陵》的合作,之前的電影是衛平的問題,現在一謀既然換的新的合作方,那我當然跟你談!”
“我明白,但我必須跟你闡述,為什么《金陵》我想賣3000萬的原因!”
哈維蹙了蹙眉,他感覺眼前這混蛋油鹽不進。
聽到3000萬的這個數字,他整個人都有些應激了。
不過陳瑾顯然沒有跟他應激太多的機會,而是在那道:“一謀導演之前投資的大片,都是古裝,《金陵》算是他第一次的嘗試!”
“你說的幾部,在我們國內口碑和票房都不太好!”
“但《金陵》,已經在我們內地證明了它的市場和評分!”
“最主要的是——”
陳瑾湊到了哈維身前,一臉自信道:“電影里有貝爾,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謀之前的所有電影,都沒有美國演員,而且是美國現在炙手可熱的蝙蝠俠貝爾!”
“我想你其實也很看中這一點吧?”
不然這老小子憋了這么久,還是想要來談判干什么?
還不是看出了這部電影是有利可圖的。
內地的成功,柏林的轟動,得獎的可能,外加貝爾的主演……這是北美都很有可能會爆的片子。
沒有一個片商會拒絕這樣的影片,更何況還有張一謀和一個威尼斯影帝。
哪怕這個威尼斯影帝在北美一點知名度都沒有。
可不知名的影帝也是國際影帝,宣傳也是有作用的。
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天有很多的片商,都要想購買《金陵》除歐洲和華夏之外發行權的原因。
能賺錢,片商當然趨之若鶩。
“但,3000萬的價格,確實太高了!”
“你要知道,張最高的電影在北美也才5000多萬,這是開放了全北美的影廳才做到的,我還拉來了昆汀!”
哈維試圖還在那還價。
陳瑾擺了擺手,已經有些不太耐煩,他來見哈維就是為了跟他說價格的。
3000萬,他絕對不會松口,反而……可能過兩天還會加價。
“武俠片,在海外雖然有受眾,但其實很有限!”
“不過,《英雄》和《十面埋伏》線下音像市場和流媒體賣的很好!”
“現在的這部《金陵》,它受眾會更廣,里面有歷史和華夏的苦難!”
“我想找個大的片商,將它好好的推廣一下!”
“考慮下吧,我看中韋恩斯坦影業的發行能力和渠道!”
這家伙哪怕跟迪士尼交惡,但派拉蒙、環球的關系都是很好的;他如果真買下了《金陵》,想賺大錢肯定是會努力去談院線的。
《英雄》能北美幾千個館同時上映,《金陵》有貝爾肯定更可以。
哪怕索尼幾家在后面抵制,花了大錢的韋恩斯坦絕對會想辦法。
而原本時間線《金陵》這么慘,就跟張衛平的很多操作有關;這家伙,太急了,而且急于想給張一謀申請奧斯卡,前期的宣發等等都沒做。
再加上小日子在后面這么一整,哪有院線敢冒險排片?
北美的院線市場是非常資本化的。
他排片看的就是熱度。
不像國內,中影幾家巨頭說給40的排片,那每家院線都會在這上下浮動。
就是上映的影片,全國各地的院線都會同一時間上。
但北美其實只有極少數的電影,擁有同一時間北美所有院線都能上映的實力;你要能讓他院線賺錢,他恨不得求你讓他的院線上映;要是沒熱度感覺賺不了錢,就是另外一副嘴臉。
所以,在北美有話題度、得獎電影,外加六大的爆米花,是最最受歡迎的。
院線甚至能貼分成給你排片,但這樣的影片在北美也很少見。
更多的,就是會先安排幾個館看看市場反響;好的話就增加排片,這樣票房一路上揚。
逆襲的神話在北美當然有,但所有電影人,其實都希望跟華夏一樣,采取一上映就幾千個館同步,那即使是爛片,其實電影的票房最終也不會差。
北美,太看重上映的開館數了。
什么一開始幾十館逆襲幾千萬上億票房的奇跡,陳瑾是不怎么敢嘗試的。
《臥虎藏龍》這樣的只是小概率事件。
《金陵》要做的就是一開始館數到位,能拉滿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
而開高價就能做到這樣,因為資本會努力;如果你賣廉價了,其實他們也不會怎么上心。
這是一個人做生意的心理。
虧得起與虧不起。
至于能不能賣出去,陳瑾其實心理也沒底;但總之,寧愿爛在手里,他也不會賤賣。
反正柏林得獎已經是板上釘釘,這部影片在海外出名是肯定的,接下來陳瑾要做的,也就是盡量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這部影片。
北美,不是只有韋恩斯坦一家影業打《金陵》的主意。
貝爾,其實挺關鍵的。
就像好萊塢大片有國人影星,很多感興趣的觀眾也會去看一下,這是“本地人”的一種觀影心態。
“chan,我希望,你有改變主意的那一天!”
“3000萬……真的太高了!”
拋下了這句話后,哈維就有些氣鼓鼓的離開了。
陳瑾聳了聳肩,倒也不怕他生氣。
要為了電影的報價而撕破臉,哈維也不會在這個圈子混了這么多年了。
他的這些行為,都是做給陳瑾看的。
現在兩個人之間是屬于博弈,最終的逆轉,可能要等到頒獎典禮的那一天!
好在,這一天已經沒兩天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