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在英超造豪門 444 進軍德甲的殺手锏再創一個世界冠軍追不上和辦不到
倫敦SOHO區,曼聯總部。
埃德·伍德沃德坐在自家辦公室里,漫無目的地刷著網絡上的新聞和視頻。
心里則是在不停地感慨:貝斯沃特中國人是真賺錢啊!
5年16億英鎊,直接就把曼聯甩出兩條街了。
在埃德·伍德沃德的計劃當中,曼聯的球衣高達7500萬英鎊,讓埃德·伍德沃德可是狠狠地得意了一把。
之前跟美國的格雷澤兄弟倆匯報的時候,他也是挺直了腰桿。
可問題是,曼聯的胸前,每年只有4700萬英鎊。
貝斯沃特中國人呢?
雖說是跟其他5支球隊合起來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部分都是貝斯沃特中國人所帶來的影響力。
每年3.2億英鎊,我的上帝啊!
想想都覺得離譜啊!
更讓埃德·伍德沃德受到打擊的是沃達豐。
說起來,這家全球知名的電信商跟曼聯也算是老交情了。
當年,弗格森的曼聯在拿下了三冠王之后,到了2000年,胸前就從合作十幾年的夏普,轉到了當時紅得發紫的沃達豐。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曼聯球迷記憶當中,最巔峰的紅魔歲月,承載了無數球迷的美好回憶。
從06年開始,沃達豐變成了AIG保險,再變成了AON怡安,14年變成了雪佛蘭。
但很多球迷依舊還是在懷念當年的沃達豐。
其實,2014年,跟雪佛蘭合作之前,埃德·伍德沃德曾經去拜訪過沃達豐,也過曼聯,但對方興趣不是很大。
可沒想到,他們一轉頭就簽下了貝斯沃特中國人。
還只是袖標!
每年3000萬英鎊!
都快趕上曼聯的胸前了!
當然,貝斯沃特中國人現在的袖標是中國茵寶,每年500萬英鎊。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背后是楊誠的原因,據說是他家族的產業,算是給的友情價。
不管怎么說,貝斯沃特中國人的球衣絕對算得上是當下世界足壇最昂貴的球衣!
就在埃德·伍德沃德郁悶的時候,辦公桌上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三德子抓過手機,一看來電顯示:喬爾·格雷澤。
他頓時整個人都不舒服起來了。
但不管怎么說,他還是趕忙接通了電話。
“喂,格雷澤先生。”
“埃德,你看到剛剛的新聞了嗎?”
“什么新聞?”
“貝斯沃特中國人,現在還有比他更熱門的新聞嗎?”
三德子尷尬一笑,“看了。”
“為什么同為英超球隊,咱們曼聯在方面的收入,低貝斯沃特中國人這么多?”
“他們這幾年的成績確實很好。”
“但你之前不是這么說的,你說成績不代表一切,商業有商業的規律,所以我們挖博格巴,挖C羅,挖馬夏爾,花了這么多錢,那商業價值體現在哪里?”
“格雷澤先生,我們跟雪佛蘭的合同還挺長。”
“那就想想辦法,還有,他們開發出的什么袖標,我們怎么沒有?”
“正在研究和招商。”
“那就抓緊,每年3000萬英鎊呢。”喬爾·格雷澤在電話里有些急不可耐了。
三德子趕忙答應。
他就是一個打工人,但不是給曼聯打工,而是給格雷澤家族打工。
“還有,抓緊時間,跟雪佛蘭和阿迪達斯再談談,以前咱們沒有C羅,現在有了,價格是不是要再漲一漲?”
埃德·伍德沃德真想破口大罵一句:你特么還有沒有契約精神?
人家貝斯沃特中國人當年簽了500萬每年,3000萬每年的合同,明明知道虧了,不也一直遵守到現在?
你這一轉身就要給商漲價,那以后誰特么敢跟你簽?
但心里腹誹,埃德·伍德沃德表面上還是很客氣地點頭答應。
“行,我明白了。”
“盡快去辦,貝斯沃特中國人能辦得到的,我們曼聯也能!”
“嗯。”
埃德·伍德沃德很絕望。
我真的辦不到!
“這就有點離譜了!”
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皇馬的伯納烏球場主席辦公室里,弗洛倫蒂諾指著最新的新聞,朝著總經理何塞·桑切斯說道。
“我們的胸前,每年才3200萬歐元,他們一個袖標就3000萬英鎊。”
“英鎊啊!”
雖說這幾年,英鎊的匯率下降了很多,但還是比歐元高一些的。
算下來,貝斯沃特中國人的袖標跟皇馬的胸前差不多。
這讓弗洛倫蒂諾簡直都要崩潰了!
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商業帝國,還不如人家一個袖口,簡直離譜嘛!
“他們是6支球隊,而且是綜合考慮未來5年的情況。”何塞·桑切斯無奈地解釋。
簡單點說,商很看好未來5年,這6支球隊的趨勢,所以才給出了這么高的估值。
如果未來5年的不如預期,那下一份合同肯定要貶值的。
人家商又不傻,也會有自己的一套評估標準。
“現在,貝斯沃特中國人太賺錢了,我們怎么也追不上!”弗洛倫蒂諾無奈搖頭。
“他們現如今不僅是費提高,對商的要求跟考核也在不斷提高,我們追趕會越來越難。”
豪門球隊考核商,這是一直都有的。
例如,奧馬爾·貝拉達以前就是在巴薩負責考察商的。
畢竟,豪門球隊也要有自己的考量,他們雖然為了錢,給商背書,但如果商太糟糕,也會反過來影響到豪門球隊的商業價值和品牌信譽。
皇馬、曼聯、巴薩這些豪門球隊,商業部門每年都是滿世界到處飛,就是去考察商跟合作伙伴。
而每一家豪門都會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標準。
最簡單的一條標準,貝斯沃特中國人、皇馬、曼聯和巴薩在內,很多豪門現在都不要博彩公司、在線賭博公司的。
這就是有損形象。
但看看五大聯賽,還有多少球隊拿這些博彩公司和賭博公司的錢?
這就是標準的不同。
就好像那家叫做Priceline的美國互聯網公司。
為什么要花天價去貝斯沃特中國人?
說穿了,就是因為貝斯沃特中國人對商的要求高,他們又能夠拿出這樣的天價,簽下這份合同,日后再跟其他合作伙伴談的時候,他們也會更有底氣。
現如今,行業內都公認的,貝斯沃特中國人的要求是最高的。
但他們的費也是最貴的。
“我聽說,奧迪也想要去競爭貝斯沃特中國人的汽車合同?”弗洛倫蒂諾臉色不大好看,奧迪跟皇馬可是合作了很多年。
當然,奧迪也不止皇馬,還有巴薩、AC米蘭等豪門球隊。
“是,貝斯沃特中國人跟奔馳的是到15/16賽季結束,奧迪很感興趣,據說開出的價碼和條件都很高,但奔馳也在談續約。”
弗洛倫蒂諾有些無語地搖頭。
“我發現,自從我們全球收入第一的名頭,被貝斯沃特中國人搶走了之后,就好像所有的好運都逐漸離我們遠去。”
何塞·桑切斯無奈一笑,“說到底,職業足球也是一個贏家通吃的世界。”
在西甲,皇馬和巴薩幾乎拿走了一大半的轉播收入。
這就迫使西甲聯盟必須站出來,發動改革,否則其他俱樂部就活不下去了。
但這種事情,怎么改革?
人家貝斯沃特中國人就是有這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有什么辦法?
一個袖標就價值3000萬英鎊,簡直離譜了!
哦,對了,他們連訓練基地的冠名都能賣得出去。
每年也是3000萬英鎊。
卡塔爾旅游局給買的。
太離譜了!
法蘭克福老城區。
在一家高檔的私密會所里,在6月8日剛剛當選法蘭克福監事會主席的沃爾夫岡·斯圖賓,迎來了他的最后一個客人。
多特蒙德主席兼德國足協副主席萊茵哈德·勞巴爾。
當68歲的勞巴爾走進私密包廂的時候,看到現場除了沃爾夫岡·斯圖賓外,還有另外一個人,德國足協財務總監萊茵哈德·格林德爾。
剛剛結束的那場國際足聯的反腐風暴,席卷了整個世界足壇。
不僅讓國際足聯和歐足聯直接被斬首,各大洲足聯,各國足協也都紛紛發動強力反腐。
德國足協主席,不,現在應該叫做前主席沃爾夫岡·尼爾斯巴赫因為賄選和世界杯申辦丑聞下課,所以現在德國足協暫時由兩位副主席指導工作。
除了勞巴爾之外,另一位副主席是雷納·科赫。
德國足協主席將在年底進行主席選舉,勞巴爾年紀很大了,基本確定不會參選。
目前呼聲最高的兩個人,一個就是勞巴爾眼前這位54歲的財務總監格林德爾。
另一位就是56歲的雷納·科赫。
格林德爾算是屬于半路出家的足球人,他最早是在德國電視臺工作,從02年到現在,他都在德國聯邦議院工作,11年到14年在下薩克森州足協擔任第一副主席。
從13年開始,在德國足協擔任財務總監。
如果說,格林德爾算是一個典型的跨領域官員,那雷納·科赫就是標準的足球出身。
他當過教練,干過青訓,執教過青年隊,干過地區青訓主管等眾多工作崗位,一步步從足球系統里提升上來,07年開始擔任足協副主席。
這兩人之間的競爭,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兩種不同理念的沖擊。
就好像在501政策上,雷納·科赫就一直都在媒體面前表示,自己堅決捍衛。
這讓他得到了無數球迷的認同。
格林德爾則是不敢表態,但他一直堅持認為,德國足球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變,才能加快追趕歐洲其他聯賽的腳步。
很明顯,他是廢除或修改501政策的。
那勞巴爾呢?
這頭老狐貍不管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底下,都是滴水不漏,沒有露出任何的蛛絲馬跡。
但他跟兩邊的關系都很不錯。
沒有人知道,他更傾向于哪一邊。
但他接受了斯圖賓的邀請,來到了這間包廂。
這就像是一種信號。
“沃爾夫岡,你最近是不是跑英國跑得有點勤快了?”
剛坐下來,勞巴爾就有些調侃地笑著斯圖賓。
斯圖賓也是不以為意,“你是不知道,那個場面是真的壯觀,幾十家商在那邊競標,5年賣出了16億英鎊,我的天,16億,還是特么的英鎊!”
說到這里,斯圖賓整個人都像是要被點燃了一樣。
“貝斯沃特中國人現在確實是非常賺錢,而且他們的這種俱樂部聯盟,以大帶小,速度確實是非常快。”格林德爾贊道。
“是啊,之前還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但現在競拍結果一出來,全世界都炸鍋了。”
“我在倫敦,就聽到艦隊街那些媒體記者在討論,都在說,英超很多球隊都要這么干,曼城已經組建城市足球集團,阿布拉莫維奇也是蠢蠢欲動,還有利物浦背后的沙特財團……”
“你們說,到時候如果他們這些俱樂部像貝斯沃特中國人這樣,打造出一整個俱樂部聯盟,從南美到荷甲、葡超,從青訓到半成年到球員,全都自己培養……”
“我的上帝,我們的俱樂部怎么去跟他們競爭?”
格林德爾不住地點頭。
但這時候,勞巴爾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但他們現在也有點太過于依賴資本的跡象,這很危險,就跟我們當年一樣。”
“拜托,萊茵哈德,你看看尼斯,今年夏季轉會收入2.7億英鎊,歐洲多少豪門球隊去挖他們的人,直接用腳投票。”
“還有亞特蘭大,以前虧損成那個樣子,現在呢?青訓人才輩出,一線隊實力越來越強,本賽季估計要沖意甲冠軍了。”
斯圖賓說到這里,深深地看著勞巴爾,“要我說,萊茵哈德,你們多特蒙德這些年,一直干不過拜仁,說到底還是被局限住了。”
一說到這個話題,勞巴爾就笑了笑,不說了。
“對了,你這次去倫敦,見到楊誠了?”格林德爾適當轉移話題,避免尷尬。
“見了,那才是干大事的人,我們聊了一陣,他現在太忙了。”
眾人都紛紛點頭。
他現在還兼著國際足聯監事會主席的位子。
“雖說談得不多,但他透露出來的消息,我覺得,他對進入德甲也是很感興趣,他也覺得,我們德甲被嚴重低估了。”
“作為歐洲經濟的龍頭,我們現在的足球聯賽的還是太慢了,尤其是在全球化方面,處在落后的位置,就連法甲都走在我們前面。”
說到這里,斯圖賓自己喝了一杯酒,潤了潤嗓子,才繼續往下說。
“要不人家看待事情就跟咱們完全不同,他的角度也跟咱們不一樣。”
聽到這里,不僅格林德爾,就連勞巴爾都抬起頭,一臉的關切。
“楊誠說,英超有天然的語言和文化傳播優勢,西班牙背靠著南美洲這一人才寶庫,法國本身人才鼎盛,又有非洲這一人才基地,我們德國有什么?”
“我們的優勢就在東歐地區,但過去這些年,我們做得很糟糕,德甲全球化帶動不起來,吸引外來人才就沒優勢。”
“人家確實是厲害,隨口就告訴我一個數據,我們德甲18支球隊的商,絕大部分都是德國本土企業,但英超、西甲、意甲和法甲,別管費多少,但大多數都是跨國企業。”
“我們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在這邊自娛自樂。”
最后這句話,明顯不是楊誠說的,而是斯圖賓自己的總結。
但這又事實。
格林德爾很清楚斯圖賓的想法。
甚至,在斯圖賓去競選法蘭克福俱樂部監事會主席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
勞巴爾也同樣清楚。
包廂里陷入了大概幾秒鐘的沉默后,勞巴爾才輕輕咳了一聲。
“最近這段時間,漢諾威96的馬丁·金德很活躍,偷偷聯系了幾個人,找了不少關系。”
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讓在場其他兩人都感到有些奇怪。
“他想要干什么?”斯圖賓關切地問道。
他了解勞巴爾,絕不會無的放矢。
“他是97年2月開始投資漢諾威96的。”
勞巴爾這一句話,讓在場其他兩人都陷入了思索。
緊接著,全都恍然大悟了過來。
97年2月。
距離現在是18年。
德國足協的501政策是在1999年制定的,但當時漢諾威96并沒在特例之中。
按照規定,投資者必須持續投資俱樂部20年,才有資格申請豁免特例。
馬丁·金德馬上就要20年了。
“他年紀很大了吧?”格林德爾有些好笑。
“71歲了。”勞巴爾回道。
但這跟年齡沒關系。
如果能拿下漢諾威96,就等于是拿到了一張特殊的門票。
在德國,足球從來都不僅僅只是足球!
“前景樂觀嗎?”斯圖賓關切地再問。
“如果樂觀,你說他還要四處奔走嗎?”勞巴爾反問。
“但總要給一個說法吧?之前規定不是說,投資20年就能例外?那現在又怎么說?只許那些大財團大企業的俱樂部例外,其他的不行?”
斯圖賓有些激動了。
如果這都過不去,那無疑就是又堵上了他的一道門。
“過去在制定501政策的時候,確實規定得很模糊,說法是連續20年給予重大,但沒有很明確地規定說,重大的定義和界限在哪里。”
這屬于規定條文上的漏洞。
“在2014年12月,霍芬海姆的問題出現之后,德國足協就展開過一次討論,出了一則解釋指南,里面就很明確地對重大進行了具體說明,20年內投資的資金原則上必須至少跟俱樂部的主商一個標準,而且需要得到俱樂部和德甲聯盟董事會的同意。”
“而馬丁·金德遠遠沒有達到這個份額,他是股東,但他沒投資多少錢。”
斯圖賓聽到這里,很是無奈地連連搖頭。
“那就是說,這條路根本走不通?”
按照斯圖賓的想法,最好是德國足協適當放寬政策,例如把20年縮短到10年,甚至5年。
這樣就能夠讓楊誠看得到,也抓得住。
20年時間太長了,誰知道20年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對吧?
但現在看來,根本就很難縮短。
“你還不明白嗎,沃爾夫岡?”
勞巴爾看到他這副模樣,也有些無奈地苦笑了起來。
“你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德國足協,從來都不是我們,甚至都不是德甲這幾家俱樂部。”
“你看看現在的德甲,沒有股份制改革的俱樂部還剩下幾家?哪一家俱樂部沒有對外出售股份?德國足協哪一次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規定里面說,企業不能同時投資多家俱樂部,可大眾投資多少家俱樂部?”
“沒有這些投資,俱樂部就破產了!”
“你再看看現在,整個德甲聯賽看著好像不錯,實際上亂七八糟,烏煙瘴氣,這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我們難道不知道,這套模式存在問題?”
斯圖賓和格林德爾頓時都啞口無言。
牢騷、抱怨,誰都可以有。
但這根本改變不了任何現狀!
“你知道嗎?有多少家俱樂部,通過成立股份公司,把聯賽的比賽許可證,轉移出去,表面上看著還是501,可實際上呢?早就被挖空了,連比賽許可證都不是俱樂部的啦!”
德國足協迫使所有俱樂部遵守501政策的武器,就是比賽許可證。
比賽許可證在俱樂部手中,跟在股份公司手中,這從外面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那是不一樣的。
股份公司都拿到比賽許可證了,那德國足協組織的會議,投票權是不是他們的?
那這家公司的股份全部賣掉后,參加比賽的是誰?
規定里說,企業不能同時持有兩家或以上俱樂部超過10的股份。
那就持有一家就好了。
再說了,大眾都持有好幾家,而且都超過了10。
有辦法嗎?
現在,所有的東西本身就是亂七八糟,很多俱樂部都在想方設法地找錢。
沒錢,他們就死啦!
那501最大的敵人是誰?
是球迷!
是整個德國的球迷!
在過去十幾年,他們已經完完全全被洗腦了!
他們就覺得,自己的這套規則是最先進最科學的。
雖然得慢一點,但最起碼穩當。
可真是如此嗎?
每年那么多俱樂部陷入經營困局,他們看不到嗎?
除了球迷,就是一些德甲中下游和德乙的俱樂部。
他們根本不希望看到這個規則被打破。
而偏偏,在投票的時候,他們是大多數。
里面有這些俱樂部,外面有球迷,只要誰敢提出要投票,內部這些人站出來,在媒體上喊一聲,球迷立馬群起而攻,誰都要下臺!
在這種情況下,誰敢站出來?
誰敢挑戰501政策?
這些事情,在場的三人全都清楚,但沒有任何辦法。
“沃爾夫岡,你現在既然是監事會主席,或許可以說服楊誠,收購股份,就跟其他俱樂部一樣,暗度陳倉。”格林德爾提議道。
斯圖賓苦笑著搖頭,“我跟貝斯沃特中國人的CEO亞當·克羅澤和首席財務官都談過了,律師給出的警告是,缺乏保障。”
“一兩億歐元的投資,還是外資,你說呢?”
捫心自問,也確實如此。
那么大一筆錢投進來,現在你斯圖賓是監事會主席,你當然可以承諾給我保障,可兩三年后,甚至什么時候,你被選下去了呢?
下一任也愿意給我保障嗎?
要是遇到一個壞一點的,直接整死我,我的錢都不一定要得回來。
“他們研究過我們德國的法律和501政策,他們提出另外一條思路。”
這其實才是斯圖賓把他們兩人請出來的真正目的。
吐槽和牢騷?
他們可沒這么多時間。
“什么思路?”
“楊誠的律師團隊提出,是不是可以直接在德國聯邦法院提出起訴,指控501政策違反了德國的反壟斷法,讓501政策失效?”
“反壟斷法?”
勞巴爾和格林德爾都愣了。
這個他們還真沒有研究過。
但具體的法律問題,他們也確實沒搞懂。
“他們有研究過嗎?”勞巴爾關切地問道。
斯圖賓點頭,“楊誠和貝斯沃特中國人的法律團隊有多強,我們都是知道的,國際足聯和歐足聯同時對他們進行調查,結果他們的合規性一點問題都沒有。”
“據說,他們專門組織小組研究過這件事情,覺得可以嘗試從反壟斷法的角度去打官司。”
勞巴爾和格林德爾面面相覷,都覺得這件事情似乎有點離譜。
甚至超出他們的掌控范圍。
但他們都希望501政策能夠廢除,最起碼也要有所松動。
萊比錫紅牛的路子被堵了,漢諾威96的路子也基本行不通。
要是反壟斷法打贏官司,倒是另一條思路。
“他們打算怎么做?”勞巴爾關切地問。
“目前還在研究,需要我們進行配合。”
斯圖賓當即湊過去,小聲地嘀咕起來。
大體上的意思就是,法蘭克福這邊通過股份公司,出售股份給楊誠所創辦成立的中國公司。
這家中國公司執掌法蘭克福時,不可避免就會觸動501政策。
那這筆交易就會被喊停。
到時候他們就順勢起訴501政策壟斷違法。
“他們的律師團隊說,從反壟斷法和德甲目前實行的501政策,中間存在著一條法律意義上的悖論,他們很有把握!”
勞巴爾聽了之后,忍不住拍案叫絕,不明覺厲!
他是不懂法律,但楊誠愿意投這么多錢,一向又那么重視合規性,如果他的團隊說有這種問題,那就一定是有。
“人家這才叫做真牛逼!”勞巴爾笑著贊不絕口。
多少德國職業俱樂部,找了多少辦法,研究了多少年,都沒能挖出什么猛料,只能偷偷摸摸挖墻腳,結果人家一出手,直接就抓住了一個關鍵的核心問題。
當然,能不能行,恐怕還要經過實踐檢驗。
說到底,這種事情沒嘗試過,誰都不知道。
球迷會引起多大的反應,也沒有人知道。
如果到時候真的怨聲載道,就算真的違法,照樣還是把楊誠給趕出去。
“那你們先準備,一切等選舉之后再說!”勞巴爾提議道。
斯圖賓和格林德爾都紛紛點頭。
格林德爾是改革的,如果他當選,那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反倒是雷納·科赫,要是他當選了,那阻力會更大。
“這是一招殺手锏,出了這個門,誰都別說,以免打草驚蛇!”勞巴爾再度提醒。
兩人都紛紛點頭。
隨著球員們的陸續歸隊,新賽季的集訓也拉開了帷幕。
競拍會結束之后,楊誠就徹底把這件事情給拋諸腦后,開始投入新賽季的集訓和備戰。
薩拉赫提前來到球隊報到,并跟楊誠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對于這名埃及球星,楊誠其實還是很看重的。
他的商業價值真的很高。
在楊誠前世,薩拉赫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的球衣銷售在世界足壇是很靠前的,甚至不輸給C羅和梅西。
在北非和中東這一塊,薩拉赫的影響力非常大。
這對貝斯沃特中國人來說,也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薩拉赫的實力也不用懷疑。
楊誠表示,在貝斯沃特中國人,他根本不需要擔心自己踢不上比賽。
不提年輕球員的話,一線隊人數還是23人,新賽季要多線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薩拉赫的比賽機會會很多。
當然,如果他想要站穩腳跟,那就要在競爭中把斯特林、沃爾科特,甚至是加雷斯·貝爾給壓下去。
只要他狀態夠好,他就能上!
今年,貝斯沃特中國人依舊還是將前往北美,參加國際冠軍杯的比賽。
但跟往年有所不同。
這次球隊會在倫敦先集訓,跟周邊地區踢幾場熱身賽后,再前往美國踢國際冠軍杯。
畢竟,每年都在海外集訓,讓本地的球迷多少有些失望。
尤其是周邊的一些合作的俱樂部。
貝斯沃特中國人過去踢一場熱身賽,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幾十萬英鎊的收入。
在集訓開營之后,楊誠也逐漸把更多的權力轉交到了弗里克手中。
所有人也都意識到,德國人逐漸接過主教練的權力棒。
他們都不傻,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每個人也都是鉚足了勁。
弗里克是個聰明人,而且他跟球員相處得不錯,在更衣室里的關系也好,球員們也都基本能夠接受他。
唯一的遺憾就是楊誠。
但從弗里克入隊開始,球員們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之前,楊誠當選為國際足聯監事會主席時,甚至有人說,他不再執教。
現在至少還給了球員一個機會。
他們鉚足了勁,拼命地練,球隊上下也都是憋著一口氣。
楊誠也格外珍惜跟球員相處的時間。
畢竟在一起共同努力了十幾年。
他現在雖然沒有下場親自指揮訓練,但也總是出現在場邊,“監督”球員訓練。
他自然也看出端倪。
這種感覺其實就像是楊誠前世,12/13賽季的那支曼聯。
弗格森要退,曼聯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就是要給弗格森一個榮休!
現在的這群貝斯沃特中國人的球員也基本就是如此。
在布倫特訓練中心集訓了一周后,球隊就開始陸續外出,在周邊地區踢了3場熱身賽。
對手基本都是周邊地區的低級別聯賽的球隊。
3戰全勝。
所有球員都表現得十分出色。
之后球隊就從倫敦開拔,前往美國。
借著歐冠四連冠,以及剛剛結束的競拍會的這股浪潮,貝斯沃特中國人抵達美國后,立馬就引起了無數媒體和球迷的熱捧。
甚至就連日常的訓練,都能迎來很多球迷買票入場觀看。
這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貝斯沃特中國人在北美地區的影響力。
但楊誠更為關注的是ICC公司那邊的進展。
抵達美國的第3天,楊誠就迎來了ICC公司的兩大高層,大衛·彭塞爾和理查德·馬斯特斯。
“這次到瑞士的進展,順利嗎?”
楊誠等人在酒店的咖啡廳里坐下來,聊起了這次在瑞士的情況。
“還算順利,雖說有些阻礙,但問題不大,都解決了。”
大衛·彭塞爾顯然對這樣的結果也是十分滿意。
他跟理查德·馬斯特斯在瑞士待了一周多的時間,主要是跟國際足聯進行洽談。
原本按照楊誠跟大衛·吉爾的約定,要等到他把大衛·吉爾捧上國際足聯主席的位置,大衛·吉爾會促成國際冠軍杯得到國際足聯的認可,拿到授權。
這就不得不提到授權的必要性。
理論上,國際足聯是足球領域的最高管理機構,如果沒有拿到這份授權,那就屬于名不正言不順,國際足聯或各大洲足聯隨時都可以取締。
當然,這里面會涉及到很多復雜的法律問題。
這種先例之前也不是沒有。
例如一些跨洲的熱身賽性質的比賽。
如果利潤足夠豐厚,各大洲足聯和各國足協,是不可能放過的。
最后有可能演變成無休止的法律問題。
楊誠前世,國際冠軍杯最后辦不下去,除了賽事主辦方盲目擴張,導致市場號召力下滑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遲遲沒能得到國際足聯的認可。
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都有傳聞說,國際足聯要擴軍世俱杯,利用世俱杯來打擊國際冠軍杯,搶占這一大塊肥肉。
這對一項賽事來說,會是非常大的威脅。
不說別的,大牌商都會害怕,不敢進入。
為什么?
我辛辛苦苦砸了這么多錢去你,回頭你就被取締,那我的錢不是打水漂了?
那些大牌商扶持一項賽事,目的是希望把賽事經營起來,以后變成一項長期的合作。
所以,拿不到授權,剛開始倒是沒什么。
可到一定程度之后,弊端就會暴露出來。
試問,如果國際足聯真把世俱杯擴軍,放到七八月來跟國際冠軍杯打擂臺,國際冠軍杯怎么擋?
到那時候,俱樂部是參加國際冠軍杯?還是參加世俱杯?
當然,現如今,楊誠的存在就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而且他也一直都在籌謀這件事情。
這么一大塊肥肉,肯定是要自己吃下去的。
之前跟大衛·吉爾的約定?
現在依舊作數,但授權我自己可以拿,不用你大衛·吉爾了。
最重要的是,現在國際足聯和各大洲足聯在7月和8月,基本沒什么賽事。
給這份授權,沒有什么阻力。
“拿到這份授權后,我們就算是國際足聯正式認可的賽事了!”
理查德·馬斯特斯說到這里,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起來。
“接下來我們肯定是要大干一場,尤其是跟各大商,一定要盡快把這項賽事給做起來,做大,做強。”
要做大做強一項賽事,最好的辦法就是招商。
有了過去幾年的積累托底,如今拿到了國際足聯的授權,相信各大商也可以放心入場。
商帶來豐厚的收入,收入又轉化為球隊的出場費和比賽獎金。
當所有的參賽球隊都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那一切自然而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根據大衛·彭塞爾的說法,過去這幾年,國際冠軍杯在北美、亞洲、中東、南美和歐洲等地區,都有電視臺進行直播。
而且直播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
可以說,國際冠軍杯過去幾年,都是在培育市場。
現如今,拿到授權了,肯定是要開始大干一場的。
“現在是124,暫時也還是按照這個框架,但接下來,你們還是要多跟商談談,如果可以的話,進一步擴軍!”楊誠提議道。
“繼續擴軍?”
大衛·彭塞爾和理查德·馬斯特斯都有些訝異。
“沒錯,只要商舍得給錢,出場費提上去,擴軍勢在必行!”
這是搶占市場的最佳時機。
現在不擴軍,難道要等著其他賽事過來填補市場的空白?
“我的想法是,還是以邀請為主,我們就邀請南美、北美、非洲、亞洲和歐洲等地區,表現出色的球隊參賽,做成類似于世俱杯那樣的賽事。”
大衛·彭塞爾頓時眼前一亮,“擴軍版的世俱杯!”
“沒錯,時間依舊還是在7月和8月,到時候我們依舊還是主打季前賽。”
楊誠這么一說,大衛·彭塞爾和理查德·馬斯特斯頓時都看明白了過來。
他們都是非常精明的人,否則也混不到今天。
楊誠稍加提點,他們立馬就猜到這項賽事的潛力了。
既然拿到了授權,那就要把這項賽事經營成國際大賽。
之前,16支球隊都是歐洲球隊。
這不行,不夠國際化。
非洲、北美、亞洲、南美等大洲的俱樂部球隊,雖說實力上是差了些,但各自所在的國家和地區,影響力還是實打實的。
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名頭。
世界冠軍啊!
世界杯是國家隊的世界冠軍,世俱杯雖然號稱是俱樂部的世界冠軍,但參賽球隊少,時間緊,影響力嚴重不足。
更重要的是,沒什么好看的。
每年都是歐洲球隊拿冠軍,好玩嗎?
沒懸念的賽事,誰愿意看?
那現在呢?
邀請制。
歐洲球隊當然是票房號召力最強的,但咱們也要給歐洲球隊上一些強度。
北美的冠亞軍、南美的解放者杯的那幾支強隊,還有非洲和亞洲的強隊,都請過來一起踢。
還干不過你歐洲球隊?
到那時候,世俱杯的含金量,有國際冠軍杯高?
不說別的,12月中旬,賽程最密集的那段時間踢的世俱杯,影響力有多少?
可7月和8月不一樣。
這是賽事空窗期。
這段時間踢比賽,幾乎就是獨占整個市場!
這時候決出來的冠軍,那才是真正的俱樂部的世界冠軍!
“但有一個問題,這樣一來,比賽會不會太多了?賽程會不會太緊了?”
之前,國際冠軍杯擴軍的時候,ICC公司就一直在擔心這個問題。
畢竟8月中旬,聯賽就要開戰了。
“不怕,我們可以把賽事再往前挪一挪,只要出場費給得足夠高,比賽收益足夠大,球員、俱樂部都會很樂意參賽。”
大衛·彭塞爾一琢磨,也是這么一個道理。
只要獎金給得足夠高,俱樂部就一定會動真格的,那賽事的含金量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至于球員的壓力……
“我正在考慮,提議一場比賽里面可以5次換人,給球員減壓。”
5次換人?
在場所有人都很是訝異。
這絕對是一次革命性的提議。
甚至是顛覆!
為什么?
現在絕大部分的比賽策略,都是源自于3次換人。
可如果能換5次,那就等于是教練手中多了2次改變比賽走勢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多了2個人,到比賽下半場,球隊整體體能輸出會大大提升。
就好像克洛普的那支多特蒙德,他全力輸出,球隊體能只能勉強支撐60分鐘。
之后就要換人。
如果把換人次數從3次變成5次呢?
克洛普的這套打法的競爭力會大幅提升。
但最重要的是,它能夠讓比賽的懸念大幅提升。
從整體來看,肯定是對強隊有利,但非常有限。
但所帶來的比賽節奏、比賽懸念等連鎖反應,無疑會讓足球比賽變得更加有趣。
最起碼,垃圾時間會減少很多。
而楊誠所說的,給球員減壓,效果則是非常明顯。
楊誠自己則是有些好笑。
一方面,作為資本家,他是千方百計地想要做大做強自己的生意,這就不可避免給球員增加比賽場次。
但另一方面,他又確實希望幫助球員減負。
這不自相矛盾嗎?
但有時候想想,人嘛,不都是自相矛盾的嗎?
真要能做大這塊蛋糕,球員得到的出場費和獎金也會更多。
終歸應該還是好處多一些吧。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