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蜀山鎮世地仙 第四百二十章 梅開二度,觀化洞真
日照峰,藏霞觀。
董守仁和方為敏都從觀中出來,眺望著雨色峰上的開爐異象。
“我給師叔祖準備了三份的靈材,沒想到他一次全用上了,而且還全部煉成了,各個通靈。”
方為敏贊嘆著,一臉的崇敬。
“心瞻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丹道上,那不知會有多么高的成就。”
董守仁說。
方為敏不住點頭。
“你最近不是在嘗試煉一些山里斷代塵封的丹藥么?拉上你師叔祖一起,他那獅君暫時還動不了,走不開身,趁這個機會讓他親近丹道,也讓他多在丹道上出出力,留下心得感悟,造福后人。”
“是。”
次年夏。
明四百七十五年,四月初七,小滿。
程心瞻開爐,放涼,收丹,熄火,洗爐,一氣呵成。
又是一爐好丹問世。
便在這時,劍爐上忽然一陣靈光閃爍,滿室生香,一道火光從爐中跳出,落到程心瞻跟前,就地一滾,化作一個火光艷艷的赤毛猢猻,納頭便拜。
劍爐才被洗過,這自然不可能是遺留在爐中的丹藥,程心瞻已經感應出了這小毛猴的氣息,這是赤霄法劍養出了器靈,正式邁入了胎器的層次,這也是五行法劍中第一個開竅啟靈的。
看來,連著開爐煉丹,也賦予了這把劍非凡的造化。
他笑著伸手摸了摸毛猴。
毛猴身上火燙,蹭了蹭程心瞻掌心后便跳回了爐中。
他把手一招,劍爐化作一道火光,被他吞下。在飛霞山待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獅子基本上已經恢復如初,絳宮中的命胚也已經化作了果然真形,自己也該離開了。
他簡單收拾了一下別苑里的東西,與董守仁和方為敏辭別,婉言謝絕了兩人的挽留,然后便乘獅離開了。
他一路往東北去,來到了鐵槎山。
“老爺,您不是在坐胎準備入四了么?怎么還來這里?”
獅子一身毒素盡去,加之被董守仁完全根治了暗傷,如今又生龍活虎起來。
程心瞻對獅子自然沒什么好瞞的,便說,
“肉身是不需再渡,但化身才剛開始呢。”
獅子聽著倒不是很在意,只是把目光投向黃海。
程心瞻明白它的意思,笑道,
“你自己去吧。”
獅子咧嘴一笑,躍入海中,激起一朵沖天浪花后便消失不見了。
程心瞻邁入云光洞,放出來竹身化身,三道元神以及一應法寶全部進入化身竅穴中。此刻,在竹身黃庭宮內,玄牝珠環繞著金丹,素風吹拂著劫云,兩者距離已經極近了。
此時,距離程心瞻四洗金丹已經過去了四年了。四年前,肉身金丹洗出丹華后,他便將玄牝珠和素風移到竹身體內,如今,一千五百個日夜過去,竹身金丹也要迎來首洗了。
至此,尸解道的又一個好處體現出來了。程心瞻的本尊金丹生華,與精氣交融合胎,黃庭中劫云已消,劫意已去,無法再歷金丹劫。但尸解身仍需歷劫,而尸解身又由本尊養成,同氣息、同命理,所以當尸解身渡丹劫時,元神與一應法寶均可隨同洗煉。
也就是說,即便程心瞻是四洗成胎,但他的元神與法寶,卻可借助尸解身進行更多次的洗煉,達到更為精深的境界。除此之外,他的雷法也將通過多次歷劫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而對于尸解身的首劫,程心瞻雖然極度重視,但在應對上卻顯得很從容。渡劫于他而言,實在是家常便飯了,畢竟,他連紫霄九九雷劫都已經經歷過了。
他在云光洞內只靜坐調息了一天,次日,便以「八寶云光帕」鎖山,然后吐出金丹,開始渡劫。
竹身金丹,青幽幽、碧蒙蒙,乃是由「霓衣風馬罡」與「玄幽牝母煞」締結而成,有霓風之輕,有牝母之柔,五行偏木,兩儀偏陰,是一顆「真巽」之丹。
金丹飛出洞外,飛至山巔,緊接著,便有劫云滋生,劫雷醞釀。
「黃天六九洞淵雷劫」。
為壬水之雷,浩瀚之雷,陽恣之雷。
水生木,陽補陰。竹身金丹的一洗劫雷乃是以水催發木性,以陽調和兩儀。
而首劫六九,也足見這道明治山世傳竹杖尸解身有多么難得可貴,亦有程心瞻多年以來的溫養添符之功。
“轟隆!”
雷音炸響,白電降臨。
五十四道雷聲過后,金丹熠熠生輝,元神光彩照人。
「桃都」完成第四次有無形之變,「幽都」三次。
「天一生水」經壬水洗煉,配齊陰陽,化作一條白矖,騰空游弋,虛空中回蕩著潮聲。繼火劍后,水劍成為第二把誕生器靈的法劍。
竹身渡完劫雷后,程心瞻并沒有離開,而是就在云光洞中參玄、開竅,偶爾去嶗山尋高功論道法,偶爾往黃海訪龍君談神通。這一晃,又是半年過去。
等鐵槎山上飄起小雪的時候,程心瞻服用了一粒「三元養神丹」。
服丹后,他盤膝靜坐,閉目凝神,意想口中金津玉液化開丹藥,丹藥變做一團溫和的明紫光氣,取其中九分之一咽下,穿十二重樓而過,下沉至黃庭,融合一絲金華后,再上升至眉心,光氣彌漫整個紫闕,緩緩滋養元神。
如此九次后,元神燦若金霞。
緊接著,程心瞻祭出蓮身,如法炮制,又把三道元神及所有法寶全部轉入蓮身。
不錯,蓮身的首洗丹劫也到時間了。
當初,程心瞻肉身金丹圓滿后,根據竹身蓮身的金丹劫到來時間,將素風與玄牝珠分配到兩身黃庭中。好在他上一個地支子年采到的素風份量還算可觀,分到兩身后再配合玄牝珠,將兩身的首洗丹劫都控制在五年以內到來,并有意控制兩者有半年的間隔,以便元神與法寶調養喘息。
現在,有「三元養神丹」滋養元神,就更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了。
蓮身金丹,紅艷艷、紫灼灼,乃是由「赪霞紫炁罡」與「紫火爛桃煞」締結而成,有天火之盛,有地火之綿,五行屬火,兩儀在陽,是一顆「陽離」之丹。
金丹飛出洞外,于是,時隔半年,鐵槎山上又有劫雷降臨。
「黃天四九熙華雷劫」。
為乙木之雷,滋生之雷,陰柔之雷。
木生火,柔去燥。蓮身金丹的一洗劫雷乃是以木性催發火性,以陰調和兩儀。
這次劫雷,使得「桃都」完成第五次有無形之變,更上一層樓。「幽都」則完成第四次有無形變化,化作一只血目白睛的黑羽玄鸮。而且不止于此,「東華青樞」在乙木劫雷的洗煉下配齊陰陽,化作一條青龍。「高真」在歷經六次劫雷后自發啼鳴,化作一只紫鳳。
玄鸮、青龍、紫鳳,三尊神物在空中盤旋長啼,又引得白矖、火猴、神雞自發顯形,附和鳴嘯,繼而引發風云變色,黃海浪涌。
鎖了鐵槎山,召回獅子,程心瞻回到師門。
在明治山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他徑直來到了五府山。
“米祖。”
程心瞻上前打招呼。
“心瞻來了。”
米上憐在廬蓬里擺了一張矮幾,坐在那伏案寫著些什么,看到程心瞻過來,便擱筆一邊,然后伸指一點,憑空在桌案對面變出來一個藤草蒲團,然后伸手邀他坐下。
程心瞻坐下來,看見桌案上堆放著不少書,其中便有自己的《一切道經音義考》。
“可是《音義考》有新卷問世?”
一見面,米上憐便這般問,看來她對此是很感興趣。
“有。”
程心瞻笑著說,近些年自己不算忙,觀蓮、煉丹、渡劫,都有充分的閑暇,自然也有花時間在這上面。說著,他便拿出了厚厚的一迭手稿遞了過去。
“請祖師斧正。”
米上憐如獲至寶,雙手接過,欣喜收下,置于案幾書堆的最上方。然后,她又把上次程心瞻給的前兩卷手稿還了回來,并附上了一本薄冊,說,
“這是我閱卷后的一點感悟,說不上什么斧正,只是一些個人看法,你看看對你有沒有用。”
程心瞻也很驚喜,沒想到米祖這么看重自己的《音義考》,第二次見面就已經有回復。
他同樣兩手接過,珍重收好。
“守著仙樹,我都感覺靈覺更通達了些,往年許多困惑我的地方,在這三年里解決了不少。”
米上憐笑著說。
程心瞻聞言也笑了笑,然后便順勢問起了米祖這幾年里的收獲,緊接著,兩人便繼續順著這個話題討論起了道藏,兩人都是見多識廣之人,聊起來均有所得。
聊著聊著,聊到大法術大神通上面,程心瞻便趁機說起了自己這次過來的目的,
“米祖,說起法術,弟子倒有一事請教。”
“哦,何事?”
米上憐微笑著說,想當年,她也是萬法派扛鼎的人物,也是穿過萬法經師羅帔的,面對當屆年輕的經師提問,還是有自信解答。
程心瞻便道,
“弟子想學一門觀物回溯的法門,求祖師教我。”
“溯源法呀,那確實少見,也不好練。”
米上憐緩緩說,然后又問,
“只觀不變?只溯物,不溯人?”
程心瞻點頭。
米上憐聞言也跟著點頭,
“這樣的話,難度倒不是太大,我這確有一法。”
程心瞻臉上一喜,
“求祖師教我。”
米上憐沒有馬上答應,又問了一句,
“你要觀溯什么?品階太高的,我也不一定保證能行得通。”
程心瞻聞言有些犯難,他側身伸手指了指背后的人參果樹,說,
“弟子想觀的是仙樹。”
米上憐聞言一愣,隨即無奈一笑,
“你倒是會挑,這種品階的,絕無可能。這人參果樹還不是一般的仙樹,這等傳說中的上古神物,即便是天仙來看也是訣計看不穿過去的。”
程心瞻聽著米上憐如此斬釘截鐵的話,心中不由涌起一股失望感,不過他面上還是比較平靜,回答說,
“無妨,謝過米祖了,那我再想想別的辦法。”
“你想要做什么,還需要觀溯仙樹?”
米上憐好奇問。
程心瞻沒有掖著藏著,回答道,
“弟子目前坐胎,已經修到了第五種變化,下一個階段就是「參寶」。按理來講,最佳的參寶真形就是人參草化形后前三個時辰內所呈現出來的人參娃娃狀。不過,弟子想到,世間或許還有一種真形,才是當之無愧的「參寶」真形,天地道象。”
“人參果?!”
米上憐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程心瞻點頭。
“你真的是……奇思妙想!”
米祖也不知該說什么了。是,當然,任誰聽到這個理論都會認可的,人參果樹上的人參果當然要比人參草化形的人參娃娃更具道形!可是,尋常人誰會把主意打到人參果頭上呢?
除非他真有。
“你要煉成「真形九變」?”
米祖問。
程心瞻點點頭,并道,
“這個詞弟子之前都不知道,還是從掌教口中聽來的。”
“是,這個詞是不記載于文字的,只口口相傳。”
“這是為何?”
米祖便解釋,
“「真形九變」養出來的元嬰謂之「圣嬰」,有種種玄奇之處。但這個太難了,非人力所能求得,主要還是看機緣。之所以不廣而告之,就是怕有一些好高騖遠之人因為追求這個「真形九變」而劍走偏鋒、標新立異,一個不慎,就容易養出怪胎來。而對于那些天賦異稟、運道超然的沉穩之人,宗里則會提前告知,這也算是宗里保護晚輩的一種手段。
“和合看重你、信得過你,所以便會適時告訴你這件事。”
程心瞻點點頭,暗道原來如此。
“法術我還是教給你,同一道法術,還是因人而異,我看不穿并不意味著你看不穿。畢竟,你才是人參果的有緣人。神物有靈,興許,它愿意讓你溯源也說不一定。”
米上憐笑著說。
程心瞻一聽,也笑了,自己是不是仙樹的有緣人這不好說,但學一學、試一試,也不會有什么損失,萬一呢?
“有勞祖師。”
“這道法門名為「觀化洞真明瞳」,是一道瞳術,從大神通「回天返日」演變而來。都說難學,但我想,以你的天資,應該不在話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