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080 諫言
隨機推薦:
臨港愿意進行提供更體系化而不是針對某一個項目的政策,這對碳硅集團是一大利好。
俞興第一時間和郭川分享了這個消息,電話另一端倒是很淡定。
“申城嘛。”郭川說道,“千金買馬骨,碳硅集團要是拿出很好的產品,相信這種扶持會更多的,俞總,我們就指望你了。”
俞興笑道:“是我就指望大家了。”
接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有了供應商,才能拿出一半的好產品,產品拿不到好反饋,供應商也就完了一半。
俞興結束與郭川熱切的通話,雖然還沒得到臨港方面的確定消息,但覺得朱主任既然那么說了,恐怕也是有把握的,所以就思考著在內部選擇幾個備選的專家名單。
老廠長龐瑞陽對于自己入選有點意外,不過,他是喜歡給自己找不自在的那種人。
“俞總,空氣懸掛也好,毫米波雷達也罷,投資和合作來做這些肯定是好的,但我們不能一門心思的都指著他們,不管是博世還是德爾福,這些全球聞名的供應商所能提供零件的質量和穩定性都是經過考驗的。”
“我肯定也希望看到國內能有一批出色的供應商,我要是郭總那種做供應商的,巴不得再多幾個俞總你這樣的車企,但我們是造車的一方,我們是要以最終做出一輛能賣掉的車為第一目標!”
龐瑞陽天生大嗓門,說著這番話的時候已經看到旁邊秘書章陽煦的臉色都變了,而俞總盡管神色不變,但也沒說話。
他心里一橫,自顧自的往下說道:“俞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考慮國內這些項目的合作,那圍著你轉的人肯定都往這方面使勁,包括臨港,臨港那幫人肯定希望你都這么搞啊,企業入駐,投資建廠,拉動產值,升官發財,他們還能管到底能不能做成?!”
俞興聽到這里擺了擺手,示意自己完全明白了這些意思。
龐瑞陽既然開口,也不清楚俞總等下是什么態度,那就要把話說完:“還有,俞總,我不知道公司花錢是怎么做預算的,這又要造車,又要投資,又得合作,還得重金挖人,咱這錢得有個數啊!!”
他喘了口氣,最后說道:“我說完了!”
“小章,沒見到咱們老顧問說完了嗎?給他添茶啊。”俞興橫了一眼呆住的章陽煦。
章陽煦如夢初醒,趕緊倒茶。
俞興笑道:“這么直抒胸臆,不愧是老副廠長。”
龐瑞陽聽著這種格外寫實的稱贊,總覺得不太對勁。
“老廠長,你剛才說的很多是我贊同的,但這個挖人,咱們不掏錢挖人,那人才不會自己來啊,臨港千金買馬骨,我們也是千金買馬骨啊。”俞興繼續笑著說道,“關于國內的供應商,你說的都對,我們也沒有全都指望所有的項目都能開花,這個毫米波雷達吧,是人家不賣,這個空氣懸掛吧,是人家不開放數據,我就希望這種是能自己搞出來的。”
“但我和郭總也說了,如果他搞得不好,那我不會因為合作就勉強上的。”
“反而,我今天在這里表個態,也是合作上的原則,國內廠商的標準一定要高于國外廠商,就像你說的,國際供應商已經有質量和穩定的口碑,想要替代他們只能精益求精。”
“至于資金方面,這是一直都重視的,最近也和一家公司初步談了談意向,后續再看怎么操作。”
俞興回應了老廠長的擔憂,又補了一句:“碳硅集團要組建一個執行辦公室,大概十個人左右,你覺得你行不行?”
龐瑞陽那顆容易燥熱的心已經被這種表態平復下來,聽到這個邀請,問道:“這是什么干什么的?”
“上傳下達,研究內外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俞興介紹道,“另外,可能也有一部分人看情況會在后續調整到更重要的職務,公司一旦全力啟動,規模其實會很快擴大。”
龐瑞陽覺著這種位置至少比自己現在的顧問好聽,也就略微矜持的說道:“那我這把老骨頭就再發發光。”
俞興笑道:“公司需要你這種不識趣的老骨頭。”
龐瑞陽瞥了眼面前的年輕人,微微嘲諷道:“你以為你討喜嗎?你這種人老了之后只能是一個比我不識趣一百倍的老骨頭。”
俞興哈哈大笑。
雖然公司圍繞供應鏈做的工作沒有老廠長說的那么嚴重,但有這樣一位愿意斧正也是很好的,而正如他所說,國外的優秀供應商同樣是值得納入的目標,只是,由于電氣化的要求,也由于國外供應商的穩定,他們反而可以再往后推一推。
不管投資還是合作,又或者地方政策,這些都需要時間來看結果。
但是,重金挖人的結果很快出來了。
胡崢南與俞興見了一次面,又到臨港逛了一圈,最終決定加盟碳硅集團,同時隨他一起的還有自己創業公司的小團隊。
這位對于汽車設計和開發已經有豐富的經驗。
俞興不懷疑他的才能,但考慮到吉利那一段職業生涯必然起到很大的成長作用,而他現在沒有去吉利,那就……暫定為整體研發的副手之一。
胡崢南的作用是把控技術方向,組織團隊協作,并且把大家的能力在工程實踐中發揮出來,這方面的難度其實并不弱于單純研發所能起到的作用,而他過去恰恰承擔的就是這種職能。
碳硅集團在圍繞電車大力招收各個領域的中高端人才,而每多一位類似于胡崢南這樣的人,又會按照他們的意見來整合考量如何進一步配置工程師。
九月份的最后一天,俞興在碩和國際迎來了前沃爾沃高級副總裁托馬斯。
相較于上次更關心薪資待遇,托馬斯這次就展現出足夠的專業性,針對自己拿到的碳硅集團的材料提到電車安全方面的問題。
他沒有故步自封,很早就在關注特斯拉在電車領域取得的進展,自從回到哥德堡更是把重心轉移到對這個領域的思考。
托馬斯出乎俞興意料的提到一個方向,詢問華夏境內是否存在類似松下的電池替代廠商。
俞興聽到翻譯過來的這個問題,幾乎立即就想到老廠長所說的“圍著你轉的人肯定都往這方面使勁”,但又不覺得托馬斯這個國外專家會這么快受“污染”。
“這方面是有正在接近立項的項目,我們不能采用松下的電池嗎?”俞興回答問題,稍微試探。
“你拿不到松下最好的電池,我問了特斯拉的朋友,他們和松下應該會有單獨的供應合同。”托馬斯所說的朋友正是在特斯拉擔任安全負責人的前同事,“如果采購松下普通的電池,它出于成本考慮,只會提供標準的電池,那種里面是大單體電池,出于安全考慮,如果是小單體電池,出現問題的時候的必然更好。”
托馬斯伸出左手握拳,又伸出右手單個的手指,模擬示意整個電池里的單體大小。
他見俞總消化了自己的話,隨后又把左右手一碰,繼續說道:“電池包里的單體電池必然要做高強度的外殼,一旦碰見問題,小單體毫無疑問有著更好的安全屬性,但這需要廠商的合作,松下恐怕不太容易答應這種請求,所以,我想知道華夏有沒有替代廠商。”
俞興覺得這種門道讓托馬斯的身價已經開始體現價值了。
他還沒說話,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俞總,我是……施天齊。”碳硅供應鏈管理公司的施天齊走了進來,他沒競爭上位副總監,這段時間始終心里憋氣,干脆直接來找大老板,但第一眼瞧見俞總之后又瞧見旁邊的外國人,遲疑兩秒,“布博格先生,您怎么在這?”
俞興納悶道:“供應鏈的施天齊?你們認識?”
施天齊用英文和托馬斯打了招呼,又對大老板解釋道:“我曾經到沃爾沃實習,布博格先生給我了我很多指點。”
俞興笑著點點頭,又看向托馬斯,說道:“你曾經的實習生,按照我們的話,這叫緣分。”
托馬斯看了看施天齊,茫然的回憶了一會,大致記起這位留學生,平淡的說道:“嗯,是的,他當初在沃爾沃的實習一般,現在進步了嗎?負責什么工作?”
翻譯瞧見正主在場,實在沒忍心,翻了個“還可以”的詞。
“是負責供應鏈管理的工作。”俞興回答,又看向施天齊,問道,“施天齊,你怎么從臨港過來,有什么事?”
施天齊臉色漲紅,唯唯諾諾的答道:“俞總,我正好路過,就……就想問問咱們的新總部什么時候建好,我覺得,覺得……”
俞興見他半晌沒覺得出來,奇怪的多看了兩眼:“估計還得一年多,還有別的事嗎?”
施天齊搖了搖頭:“沒有了,沒有了,俞總,抱歉,打擾了。”
他又再次向托馬斯問好,默默的轉身離開。
這時候,翻譯補上更準確的描述:“俞總,托馬斯剛才說他的‘實習一般’。”
俞興看了眼翻譯,又想到施天齊沒能把話說完的樣子:“嗯,口才是一般,看起來也挺緊張的。”
他拋開這件事,笑著起身:“托馬斯,咱們邊吃邊聊。”
托馬斯欣然答應,施展自己臨時學習的中文,蹩腳的說道:“窩經泥。”
俞興沒聽明白,看向翻譯。
翻譯聽懂了:“俞總,他說他要敬你酒,不知道是誰教的,這個……這個……”
俞興這才明白,不由一笑:“沒事,太陽會在西方升起,下回去底特律喝魚頭酒。”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