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079 體系
郭川徹底下定決心,將要投身空氣懸掛的國產化突破,由此帶來的是王曉萱主觀能動性的落實。
對于俞興而言,郭川是要做碳硅集團的一級供應商,王曉萱則是要做給郭川供貨的二級供應商,而她為了做好囊皮也自然要尋求屬于她的供應商。
供應鏈如此環環相扣,最終才能孵化出電車項目的成功。
俞興是過了兩天才聯系了臨港管委會那邊,詢問郭川這類公司能拿到什么樣的優惠政策,算是給予一次內推,想著兩邊回頭再接洽細聊。
然而,聯系是上午的事情,下午就有了來自副主任朱澤輝的電話,要約著直接見面聊。
朱澤輝不光是臨港的副主任,也是浦咚新區的領導,他這樣的態度是讓俞興頗為意外的,于是就擇日不如撞日的約在了晚上,直接定在金融中心。
從浦咚的辦公樓到環球金融中心只有驅車15分鐘的路程,來往還是相當方便的。
晚上八點鐘,俞興見到朱副主任,聽到的第一個問題就讓他感覺到對方的胃口很大。
“俞總,碳硅集團這個配套企業,按照你們的預估,這種研發合作的還能有多少家?”朱澤輝的目光沒有局限在郭川這么一個空氣懸掛項目上,而是注意到這次所反應出來的情況。
碳硅集團之前提交的項目書里有提到產業鏈與供應商,但這種情況的描述很少,也比較模糊。
朱澤輝今天聆聽匯報的時候想到這個問題,詢問下屬也沒得到答案,干脆就直接找上正主。
“這個很難說,是看供應商自己的情況。”俞興斟酌道,“像郭總要做的空氣懸掛,我本以為他要在長春做,因為他好像一直在那邊活動,但這次就對臨港比較感興趣,完全出乎意料,嗯,也可能是想和我們一起分攤研發成本,這種只有深度合作才能最大概率的雙贏。”
朱澤輝換了個角度詢問:“碳硅集團要做出一款成功的汽車,需要多少供應商?像郭總這種深度聯合的又有多少?”
“直接給我們供貨的一級供應商在500家左右。”俞興報了個數字,笑道,“深度聯合也說不準,主任,如果是在臨港做配套,需要取決于我們產品的市場反應,也得看咱這邊的政策怎么給。”
他覺著這次會面的性質沒那么官方,也就更直接的說道:“臨港如果能給錢給地給稅惠,那肯定是更有吸引力,畢竟長三角這邊本身就有供應鏈。”
朱澤輝沉吟道:“這都得按流程。”
俞興覺著,要是都得按流程,那今天這趟見面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他爭取道:“流程肯定是尊重的,但是,主任,我們摸國內供應鏈的情況,嗯,還是拿一個典型的項目舉例子,‘智波’公司是我們投資的一家研發毫米波雷達的項目,這個東西是國外有但不賣給我們的,他們把功能放在高端車型上面,所以,國內既沒有中高端車的需求,也沒有熱門的研發土壤,我們不投,它現在就是沒人做。”
“這種冷門項目,它就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我想的是,如果臨港或者申城的國資愿意出錢,那我們就不用求人如吞三尺劍了。”
“這個項目做出來有沒有意義呢?至少,它如果能在臨港開花結果,那就是國內汽車產業鏈的獨一份。”
“這是一朵小花,如果能多開幾朵,我有一個更好聽的詞叫做‘生態協同’,有一句更好聽的話叫‘臨港汽車產業鏈的生態協同’。”
俞興說到這里停頓兩秒,繼續說道:“我說這些話當然是有立場的,希望碳硅集團能從中獲利,取得成功,但我們也不是一定成功,如果碳硅集團沒做好電車,像郭川的空氣懸掛,像智波的毫米波雷達,它的生產線,它的技術,那都還是在臨港這片土地上,都是跑不掉的,也就仍然對臨港極其有益。”
朱澤輝聽到這里,忍不住笑道:“俞總,你是會游說的。”
“嗯,我是覺得把事實情況說清楚就是最好的游說。”俞興還在繼續游。
朱澤輝的姿態沒有擺高,思考一會之后探討道:“流程就是流程,俞總,你看這樣有沒有競爭力,咱們可以做一個試行辦法,像你剛才舉例的毫米波雷達、空氣懸掛,這種能做研究和突破的供應商公司,臨港可以給予低于市場價1030的土地優惠,稅收方面可以在地方留存部分上返還3050的比例。”
“至于資金,這又具體項目具體對待了,申城做投資的也有他們自己的流程,只能說,可以談談長期利益。”
他回應了錢、地、稅這三方面。
俞興這下是真來精神了,關鍵的是這種“試行辦法”,這就不是原有流程,而是另試新的流程了。
流程需要尊重,但還可以開新的流程。
他沒有立即露出高興的表情,反而皺眉不語。
朱澤輝見狀,直接說道:“俞總,有什么不妥當的地方完全可以直說。”
“主任讓我說,那我就說了,包括我們碳硅集團自己當初在研究臨港政策的時候就在心里嘀咕,這種涉及到比例的問題到底怎么劃分啊,里面是不是有些內情啊。”俞興直言不諱,“這次的供應商同樣有疑慮,有人就問了我一件事,問我有沒有被人卡,我相信這種試行辦法出來之后,他們也會對比例的確定存在疑問。”
朱澤輝解釋想法:“每個項目的情況不一樣,我們也需要進行區分和審核。”
“要我說,只要能圍繞‘技術自主’和‘生態協同’兩大效果的就可以直接給最高級別的優惠,它們是環節不一樣,但做事目標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把汽車做好。”俞興誠懇的說道,“如果擔憂存在騙補或者什么情況,那就在審核的時候多注意,不用因為那10和20錯過建立供應體系的機會。”
朱澤輝贊同了一個提法:“體系,這個詞是對的。”
這也是他這一趟見面的考量。
只是,他隨即又搖頭道:“能做出一個‘試行辦法’就不錯了。”
俞興不接話,反正自己是提議,能不能做到是你們自己去商量。
朱澤輝這次真的思考了很久。
半晌之后,他忽然問道:“碳硅集團過去幾個月就一直在做調研供應鏈的工作?”
俞興確認道:“是的,查缺補漏。”
“審核方面嚴一些是對的。”朱澤輝慢慢的說道,“優惠比例要回去再談,也不是我一個人能定,既然碳硅集團做了很多調研,也清楚很多項目的問題,那就出出專家,到時候一起參與審核和認定,免得錯過好項目,看錯差項目。”
俞興轉了轉念頭,應道:“領導點兵,那我們碳硅集團愿意當仁不讓。”
隨即,他笑道:“這種圍繞電車項目打造的體系必然會帶來長期的競爭力。”
朱澤輝微微點頭,問了最后一個問題:“臨港還有別的電車項目嗎?”
俞興怔了一秒:“主任又從外面找項目了?”
朱澤輝看了眼面前的這位,平靜的說道:“我是說,你下次可以直接說,這種圍繞碳硅集團打造的體系。”
俞興露出笑容:“是,感謝主任給我們碳硅集團的支持,我們希望臨港能迎來更多的電車項目,以碳硅集團的發展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朱澤輝伸出右手:“口號很好,那就希望俞總多多運營了。”
他也知道那個運營的贊譽。
俞興握了握手,禮貌的說道:“好的,主任,我對運營碳硅集團有信心。”
朱澤輝笑聲頗大的拍了拍俞興的肩膀,想起關于俞興的另一件事。
俞興對于這種不那么符合禮儀的笑聲有些不解。
朱澤輝樂呵呵的說道:“行,那我就看你怎么運營這個鏟鏟。”
俞興驚愕三秒后由衷的說道:“知己知彼,主任,我對臨港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