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  目錄 >> 第634章 孫悟空的福分

第634章 孫悟空的福分

作者:點墨金蟬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點墨金蟬 |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第634章 孫悟空的福分

卻說那黃眉大王,強忍著周身之劇痛,殘軀踉蹌難行,化作一道黯淡黃光,裹挾著腥風血氣,歪歪斜斜,徑直投西天靈山而去。

其心念執著,唯欲探明金蟬子之動向,以決“東土傳經人”之爭的勝負歸屬。

靈山巍巍,雷音古剎寶光沖霄漢;寶閣重重,珍樓瓊宇瑞靄漫乾坤。

八德池畔,金蓮吐蕊,芬芳四溢;七寶林下,菩提生輝,熠熠生光。

端的是:

“大千世界佛門祖,億萬沙彌朝圣地。”

靈山的珍樓寶閣宏偉壯麗。

閣內檀香馥郁,佛光氤氳,寶氣流轉。

想那金蟬子取經之時,他們也曾如此。

面對金蟬子這位昔日同門師兄時。

阿儺與迦葉尚能罔顧情誼,向其索要人事,乃至將金蟬子吃飯之“紫金缽盂”亦強行索去。

何況是黃眉呢?

今遇黃眉,按照慣例,迦葉率先開口索要人事,令黃眉加錢。

黃眉知道這阿儺和迦葉的貪婪,想和他們討價還價一番。

于是。

黃眉沒有直接答應這“加錢”的建議,而是面露一番猶豫之態,兩道黃眉緊鎖,長嘆一聲道:

“這為何就要加錢了?”

“我囊中羞澀啊,恐黃金不多。阿儺、迦葉,你們二位可否通融通融?”

黃眉邊說邊摸了摸自己腰間的布袋,面露難色。

阿儺在一旁,聞迦葉之言,眼中精光驟現,似窺得利益之機,旋即又斂去異色,恢復那副老于世故、圓滑世故之態。

“咳、咳、咳……”

阿儺目光灼灼地盯著黃眉,恐黃眉不肯加錢,遂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我這是在跟你講道理、講規矩”的姿態,緩緩解釋道:

“黃眉,迦葉師兄所言,字字珠璣,句句在理。”

“這靈山的規矩,你亦是知曉的,佛經不可輕易傳授,亦不能空手而取。”

“正所謂:法不輕傳,道不賤賣。”

“你想從我二人這里得到那‘不可說’的機密消息,自然得付出與之相配的‘代價’。”

言罷,他踱步兩下,引經據典,振振有詞道:

“昔日,那孤獨長者以‘黃金為磚,鋪滿園地’,方購得祇園,得以請世尊如來為其說法,成就一段佳話。”

“此乃‘以財換法’,功德無量之明證也!”

“再說近事。”

阿儺話鋒一轉,臉上露出幾分“委屈”和“痛心疾首”,道:

“往昔,吾等奉佛祖法旨,于舍衛國趙長者家誦念真經一遍,保他全家生者平安,亡者超脫,消災解厄,功德無量!”

“那結果如何?”

“我們僅討得三斗三升米粒黃金。”

“佛祖聞之,尚嫌吾等‘忒賣賤了’!”

“言道如此下去,后代兒孫無錢可用。”

“若這皆白手傳經繼世,后人豈不餓死哉?”

他雙手一攤,顯得無比“無奈”和“負責”,鄭重道:

“此乃底線。”

“你們故作清高,愛惜名聲。”

“這壞人只好我們來做了。”

“我與迦葉師兄,不得不替靈山、替后世守住了這條底線!”

“正因金蟬子師兄是我們的手足至親,情義深重,若想要我們……呃……透露些許‘無關緊要’的消息給你。”

“這其中的‘風險’與‘愧疚’,唯有以更多的‘人事’方能稍作彌補,稍慰吾心啊!”

阿儺最后重重一嘆,仿佛承受了天大的壓力,總結道:

“加錢,是天地公道!是規矩方圓!”

“天王老子來了,也得加錢!”

“黃眉,你若真心,便應慷慨解囊。”

迦葉則在一旁微微點頭,目光在黃眉身上打量,似在估算他能拿出多少黃金。

黃眉大王看著二人一唱一和,將那索賄之事粉飾得如此冠冕堂皇,心中冷笑更甚,面上卻做出一副“了然”和“爽快”狀。

黃眉大王爽快道:

“好說!規矩我自是懂的。”

“我黃眉行事,向來干脆,不是金蟬子那一根筋。”

“金蟬子想必不會給你們錢,但是我黃眉給!”

“錢,我黃眉加!”

“你們爽利些,此番須多少‘人事’,方肯開那金口?”

“報個實價來!莫要再繞彎子!”

聽聞黃眉終于同意“加錢”。

阿儺與迦葉對視一眼,眸中閃過一絲竊喜。

阿儺微微一笑,伸出了右手。

黃眉亦會意,伸出右手。

寬大的僧袍之下。

遮掩了兩人交握的手掌。

僧袍之中,阿儺和黃眉,兩人互相捏手指頭,在袖筒內比劃數字。

這是規矩。

正是:

“做買賣不說話,袖筒里捏指論價。”

此時無聲勝過有聲。

一番無聲卻激烈的討價還價。

阿儺和黃眉手指翻飛如電,指節互碰,或捏或掐,或點或劃,無聲無息間卻是一場比刀光劍影更為激烈的討價還價。

迦葉在一旁看得分明,時而緊張蹙眉,時而微微點頭,唯恐阿儺談不好價錢。

少頃。

阿儺與黃眉各自抽回手。

黃眉大王咬緊牙關,臉上肌肉微微抽動,顯是阿儺要價太多了。

黃金這一璀璨奪目的金屬,自古以來便是世人競相追逐的珍寶。

正如《資本論》所深刻揭示: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貨幣或許會貶值,化作一堆無用的廢紙。

但黃金是硬通貨,無論文化如何,無論國度如何,無論朝代如何……

黃金,歷朝歷代,世界各地的人都認。

黃金,早已經跨越了國界、種族、語言、文化……

甚至,在后世藍星文明的遐想中,黃金非地球自然形成,不可再生,屬于宇宙級稀缺資源。

或許,在浩瀚的宇宙中,外星文明也對黃金有著同樣的認可與珍視。

而黃金,在佛教之中,也是“佛教七寶之首”,深受佛門鐘愛。

出家人雖常言不愛錢財,卻對黃金情有獨鐘,視其為珍寶中的珍寶。

于佛門經典《三世因果文》中,更有明訓昭昭:

“今生做官為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紫袍玉帶佛前求。”

“黃金裝佛裝自己,遮蓋如來蓋自身。莫說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處來。”

此詩,道盡黃金裝佛之殊勝功德。

為佛像貼金,實乃積累功德、扭轉命運、增益福報之無上善舉。

你今生之所以能夠做官,是因為前世用黃金裝飾佛像(即供養佛身),為自己積下了深厚的福德。

你今生所享受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都是你前世在佛前虔誠祈愿,求來的福報。

為佛像貼金,不僅是對佛的恭敬供養,實則亦為己身積累福德之妙法。

蓋因佛者,慈悲為懷,普度眾生。

以黃金裝佛,猶如以至誠之心,與佛結下深厚善緣,佛必以慈悲之力,護佑其人,使其命運順遂,福報綿長。

總之。

多多供奉黃金,以黃金裝佛,就可以求來世福報。

諸多請回家中供奉之菩薩,亦多鑄金身,寓意“金身護體,百病不侵”。

觀那佛殿之中,佛像大多金光閃閃,莊嚴無比。

足見佛門對黃金之重視與執念。

于《西游記》中,亦有典故可證。

唐僧師徒到了靈山之地后,看到那雷音古剎:

“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

“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

這靈山可謂是“黃金為瓦,瑪瑙做磚”,珠光寶氣,富貴又氣派。

只是不知,這靈山之黃金瓦、瑪瑙磚,乃從何處而來?

在舍衛國,有孤獨長者曾以“黃金為磚,布滿園地”,購得祇園,方請得世尊如來為其說法。

此乃以“黃金為媒介,與佛結緣”,得佛之教誨也。

而如來佛祖,亦曾對孫悟空言道:

“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由此可見,黃金是世俗凡人與佛結緣、積累功德的重要媒介。

在《西游記》中,諸如此類之例,不勝枚舉。

從《西游記》中的這些細節,也不難看出端倪。

西游世界的靈山勝境,諸佛眾僧,也確實是很需要黃金的。

靈山的眾僧,并非僅僅局限于靈山一隅,他們也會走出這方清凈的神圣之地,以各種方式去賺取黃金。

甚至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當黃金的供奉達到一定規模或程度時,連那高高在上、超脫塵世的世尊如來,有時也會親自現身。

而如來佛祖曾于雪山之巔修成“丈六金身”,金剛不壞。

迦葉、阿儺身為隨侍,亦隨佛祖修習“七尺金身”之法。

此七尺金身,雖遜于丈六金身,卻也是佛門頂尖護體之術,一旦修成,便能護體周全,抵御諸多邪祟。

然修煉此金身,非僅憑一己之力可成,須借真金之精魄,更需信眾為其鑄造金身佛像,以汲取眾生之念力,方能功德圓滿,成就無上金身。

想到要一口氣吐出這么多黃金。

黃眉大王亦覺心中隱隱作痛,肉疼不已。

畢竟,誰的黃金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但他心念既定,不再猶豫。

若是他黃眉能擊敗金蟬子,往東土傳經,則南贍部洲之人必立其為祖,萬世傳頌其名。

屆時,他黃眉何愁沒有香火錢?

“哼!”

“準備收錢吧!”

黃眉冷哼一聲,探手一把扯開腰間那“乾坤布袋”的口繩,手腕猛地一抖!

“嘩啦啦——叮叮當當——!”

“鐺、鐺、鐺!”

“鐺、鐺、鐺!”

剎那間。

但見金錠、銀元寶、各色寶石、珍珠瑪瑙,混雜著幾塊碩大無比之狗頭金,如瀑流般傾瀉而出,在珍樓寶閣那光潔如鏡之地面上,堆成一座璀璨小山。

珠光寶氣,耀得滿堂生輝,連那池中金鱗亦驚得沉入水底,不敢露面。

“望潮村”一朝傾覆,其中藏匿的金銀財寶,如流水般盡數重歸黃眉囊中。

這些年,黃眉化身老鱉精,于四方游走,暗中斂財無數,其財富之巨,堪稱驚世駭俗。

其肚子里藏了不少金銀珠寶。

即便阿儺與迦葉二人獅子大開口,索要重酬,然于黃眉而言,這價格尚在可承受之范圍。

阿儺一見那滿地珠光寶氣,呼吸陡然急促,雙眼瞪得溜圓,哪里還有半分尊者矜持?

他立刻俯下身去,雙手快如疾風,十指如鉤,拼命地往自己寬大的袖中乾坤袋里扒拉金銀寶石,口中還忍不住低聲念叨:

“我的,都是我的……快些,再快些……”

那模樣,生怕遲了一瞬,這“佛緣”便會溜走。

迦葉雖也看得眼熱心跳,喉結滾動,但到底還存著幾分職業道德,心中暗忖:

“拿了錢財,便當為人誦經;收了錢財,便須替人辦事。”

“這也是規矩。”

于是,迦葉強自定了定神,咽了口唾沫,努力將目光從那堆財寶上移開,對黃眉招招手,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道:

“黃眉,你且附耳過來。”

黃眉依言湊近。

迦葉以袖掩口,壓低聲音,道:

“前幾日,觀世音菩薩攜金蟬子師兄,曾入大雄寶殿,面謁世尊如來,匯報東土傳經籌備事宜。”

“我隨侍在側,添香奉茶,亦在一旁聽了個真切。”

“世尊言道:東土南贍部洲眾生,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若是太易得之物,人往往不知珍重,反生輕慢褻瀆之心。”

“那南贍部洲,彼處愚昧,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要旨,恐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故而……”

迦葉目光掃視四周,確認無人靠近后,聲音壓得極低,幾乎只有黃眉能聽見:

“故而,世尊心懷深遠籌謀,欲令金蟬子之真靈投往那南贍部洲,化為此地本土之生民。”

“令其歷經十世修行之重重劫難。”

“再教金蟬子苦歷千山,遠涉萬水,親至我靈山圣地,虔誠拜求真經,而后將此真經傳于東土大地。”

“如此一來,以南贍部洲之人求取真經之路途艱難、波折叢生,方能彰顯佛經之無上珍貴,令眾生皆知此經得來不易,當倍加珍視。”

黃眉大王聽聞此言,心頭巨震不已,忍不住暗自腹誹:

“如來竟然要貶了金蟬子。”

“讓金蟬子十世修行?苦歷千山萬水之劫難?”

“如來老兒,好狠的算計!好大的手筆!”

但他城府頗深,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微微頷首,以示知曉。

迦葉見黃眉如此鎮定,心中暗贊其沉穩,繼續說道:

“目前,世尊與觀世音菩薩,已然相中了數人,欲令其為護法神將,護持金蟬子西行取經。”

“其一,乃那天蓬元帥。”

迦葉緩緩說道:

“世尊在降伏那反天的東華帝君之時,曾親眼目睹天蓬元帥統領天河水軍,雄壯威武,神通不凡,心中頓生愛才之意,道:此人頗具慧根,與我西方有緣。”

此時,一旁正埋頭猛裝財寶的阿儺,聽到此處,也忍不住抬起頭來插話。

他袖中還兜著幾塊金錠,臉上帶著幾分酒宴上看熱鬧的神情,興致勃勃地說道:

“說到這天蓬元帥,安天大會那會兒,我也隨侍世尊左右。”

“安天大會上,那武曲星君貪杯誤事,酒后失態,竟敢調戲廣寒宮的嫦娥仙子!”

阿儺繪聲繪色地描述著:

“后來。”

“天蓬元帥仗義出手,上前阻攔,欲救嫦娥仙子,反與武曲星君爭執起來。”

“這一鬧,可把安天大會攪得好不難看!”

阿儺搖了搖頭,接著說道:

“依天條律例,天蓬元帥所犯之罪,本不至此。”

說著,阿儺學著如來當時的口吻,雙手合十,寶相莊嚴道:

“然世尊當時正言道:東華反天之事尚未完全平息,此等反天之舉,根源便在于私情作祟……”

“世尊言下之意,便是說此風斷不可長!”

阿儺解釋道:

“世尊新立救駕大功,言重九鼎,王母娘娘也在一旁勸說。”

“玉帝遂依其言,將天蓬元帥貶下凡間。”

他笑了一聲,繼續道:

“世尊私下有言,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先讓這天蓬元帥在凡間受些皮肉之苦,磨礪心性,褪去驕矜,再令觀世音菩薩與金蟬子尋機前去點化于他,令那天蓬元帥收心。”

“我們將其收入門下,正是一舉兩得!”

迦葉接過話頭,接著說道:

“其二,乃是那卷簾大將。”

“世尊在降伏東華帝君之時,亦見此將侍立靈霄殿前,護駕英勇無畏,沉默寡言卻忠心耿耿,亦生愛才之意。”

“世尊言道:卷簾此人,性情堅忍,頗合沙門寂滅之道,與我佛有緣。”

“安天大會結束后,世尊在天庭暫歇,隨后,世尊和玉帝私下有會。”

迦葉聲音透著幾分玩味:

“我等隨侍世尊,也在一旁聽著。”

“世尊便向玉帝討要卷簾大將,本以為玉帝會拒絕,只是想試試看。”

迦葉緩緩說道:

“沒想到,不知那卷簾大將因何事與玉帝生了嫌隙。”

“玉帝對此,竟并未反對。”

“玉帝只是冷冷地說道:忠者若不全,則必為全不忠。”

“那玉帝一副‘賞賜臣子’的模樣,又對世尊說道:如來,你此番救駕,功德無量。此人你既然看中了,朕便給你吧。”

迦葉模仿著“玉帝的語氣”,居高臨下,冷冷地吩咐道:

“然則眼下,天庭儀仗尚未有更合適之將才統御,此人朕且先用著。”

“待日后……朕自會尋個由頭將他貶下界去,如來,你等自行派人去接引便是。”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說到這里,迦葉似有所感,也是嘆道:

“玉帝之意,深不可測啊。”

“天蓬元帥、卷簾大將……”

黃眉大王心中暗忖:

“如來老兒,果然布局深遠!”

“他這去一趟天庭,居然私下暗招了這么多人。”

“連玉帝身邊的親衛大將都算計上了!”

他面上依舊平靜如水,只是眼神有所波動,透露出內心的波瀾。

“其三嘛。”

阿儺此時已將那堆財寶裝了個七七八八,心滿意足地拍打著鼓囊囊的袖子,腦袋搖得像撥浪鼓,滿臉不屑地嗤笑道:

“其三嘛,便是那齊天大圣孫悟空。”

“此次安天大會上,那孫悟空正坐在世尊之側。”

阿儺說道:

“安天大會上,那孫悟空出了風頭,持著鐵棒,還耍了一套棒法,入了世尊的眼。”

“世尊見孫悟空神力不凡,遂以慧眼觀之,識別了孫悟空的本相,發現其原來是混世四猴之中的靈明石猴。”

“正如黃金埋于地下。”

“沒想到這洪荒地象,居然孕育了一尊金公出來。”

“此金猴與我佛有緣啊。”

阿儺繼續說道:

“世尊遂看中了孫悟空,想收為己用,讓他護持金蟬子去東土傳經。”

“正所謂:前世修來今世受,紫袍玉帶佛前求。”

“這孫悟空居然得世尊看重。”

“想必,這是孫悟空前世修來的福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目錄  |  下一章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