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四百二十六章 黃腸題湊
三月下旬,大儒鄭玄在雒陽城病逝的消息,快馬傳至長安,信使再從長安附近的傳舍更換馬匹,再度揮鞭北上。
尚書令荀彧收到訊息,立馬吃驚起身,拿著文書仔細翻閱數遍,才壓下翻滾如江海的內心。
然后立馬帶上書信,前去竹宮找天子議論此事。
荀彧到來之時,劉備在教導太子劉永,怎么樣才算天下之主,生于深宮之中,成長于婦人手,是不行的,必須要親自出去看看百姓。
面對聽得似懂非懂的太子,劉備用手摸了摸他的頭,輕笑說道:“為君者,當戰戰兢兢,日慎一日,思善始而終,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
“現在你年幼不懂沒關系,為父會慢慢教你,帶你去狩獵,帶你置身軍旅,帶你去見天底下的蕓蕓眾生。”
“那時你自然會明白,有些事情該做,有些事情不該做。”
“好在漢家明君甚多,學不了高祖和光武,還能學孝文、孝武、孝宣、孝明、孝章,除了學孝武皇帝要多思多想,其他的天子都可用來作為標桿。”
太子劉永乖巧地聽著,突然抬頭露出烏黑的眼睛,問道:“阿翁,但是我記性不好,記不住怎么辦?”
劉備頓時笑了笑,輕扶住了他的肩膀,說道:“這你就別擔心了,再過數年等你再長大一些,我會編寫一卷書留給你,將我篳路藍縷走來的得失,還有治軍用兵的策略,以及如何治吏治天下,全寫在里面。”
“我兒謹記,治理天下最重要得有肩擔起天下的責任心,一旦有為君者喪失了此心,那便是漢家危亡之時。”
“日月星辰尚有變遷,何況人道,自古無不亡之國,劉氏亦會出現亡國之君,若遇見肆意妄為者為君,也只能說明劉氏命數盡矣。”
“朕不惋惜漢家三衰,只惜天下黔首百姓,又將不知要死多少,那時道路伏尸遍野,多少白骨無人掩埋。”
劉備說著放開劉永,望向外邊感慨道。
不遠處的按月編撰史料的主記郎與書佐,不由停下手中的豪筆,與對方面面相覷,不知道應不應該把陛下的這句話,如實記錄下來。
畢竟沒人這么直言不諱地談論自家的興亡,天子都害怕斷絕祭祀,就陛下把興亡與生死之事,看得格外開。
“寫罷!”主記郎皺眉一咬牙說道:“都記下來,此乃開國天子才有的胸襟,豈非常人所能擁有,讓后世之君好好看看。”
聽罷,書佐立即帶有自豪之心,埋頭奮筆書寫。我雖無名卻能有筆如刀,將漢天子胸襟,躍然紙張,刻在卷卷青史之上。
劉備不知道旁邊的史官在聽見他的言論后,忍不住奮筆疾書,只是輕笑著又安慰了劉永。
抬頭看了時間,就讓他先出去和兄弟姐妹們玩耍半個時辰,再返回竹宮,只有一條需要牢記,不準去其他宮殿搗亂。
八歲的劉永聽見瞬間高興不已,和許褚等軍士蹦蹦跳跳出了竹宮。
讓劉備不覺失笑搖頭。
到現在為止,太子的蒙學都是他抽空來完成,沒有請任何大儒前來教導,習字則是皇后與有博士之名的昭姬督促。
說來倒是巧,甘氏與環氏懷孕皆生育的兒子,陰珺卻生了女兒,眼下又有了身孕。
甄氏、步氏、昭姬也先后有孕,如今快臨產在即,其余的言氏、乙氏、管氏、榮氏、魏氏姊妹都有了喜,就是糜氏肚子遲遲未有動靜。
這可把糜竺給愁壞了,在天下各處尋找藥物,想送到宮里給糜氏服食。
恰好與糜氏親近的甘氏與環氏,在無意中把這件事情說給了劉備,讓他心底猛地一驚,連忙制止了此事。
然后告訴整日郁郁寡歡的糜氏,讓她暫時搬來竹宮后殿居住,現在就只剩下一糜氏女,不信還應付不了,劉備當場答應糜氏,說今年必會懷上。
這才讓對方喜笑顏開,不再整日傷神。
“陛下,尚書令在宮外求見!”有侍從趨走過來,拱手行禮恭敬說道。
“讓文若進來吧。”劉備即便被打擾了思緒,也仍含有笑容,回過神吩咐道。
宮外的荀彧匆忙脫鞋履進來,遠遠拱手道:“陛下,雒陽有文書送至云陽,康成公已溘然長逝……”
劉備呼吸變得凝重了幾分,急忙接過侍從遞來的文書,仔細地瀏覽起來。
深吸了一口氣嘆息,想到鄭師從建安元年以來對他的幫助,劉備立即轉身說道:“立即撰寫詔書,追封鄭公為太師,賜柏木黃腸題湊一具,樅木外藏槨五具,再擇長子冊封為都亭侯。”
“諾!”法正等官吏反應過來,立刻拱手領命。
就連荀彧也被震撼住了,又追封鄭公為太師,還賜黃腸題湊,這種厚恩回報,足以驚住天下的儒士。
漢家四百年來能獲得天子下詔賞賜的人,最多就是劉氏諸侯王,功勛之臣都極少,最出名的大臣就數霍光。
相比于前者的賞賜,都亭侯只算是添頭了。
荀彧先前對各地士族的擔憂瞬間消失,在漢家天子這般重賞面前,有哪家士人不想獲得這樣的殊榮?
那些屢出二千石的士族、豪族不想參加科考,欲暗中拉攏士人對抗朝廷,想讓陛下更改制度,重新推舉孝廉,好把選才權力下放到各處的想法,恐怕是在做夢。
在鄭公這樣的天下楷模與重賞面前,不僅縣、鄉、里的豪族會更加支持陛下,就連相當一部分的士族、豪族都會動搖。
畢竟站出來搞事肯定會得罪朝堂與天子,還不如按部就班地科考,等不怕死的士族與兩千石豪族主動出來惹事。
到時競爭名額又清空了一堆,何樂而不為?
越有百年傳承的大族,越深諳審時度勢之道,能抵觸科舉,是先前舉孝廉便能直通仕途,現在卻要和鄉里豪族競逐,就算歷經科考艱辛,獲得的官職不變,還多了周折勞累。
可詔書一下情況就不同了,除去擺在明面的官職,天子還增加追封殊榮,對于想青史留名的士人來說,自然要調整態度。
荀彧聽見詔書的內容,清楚從此刻起,同床異夢的士族再難抱成團了。
請:m.llskw.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