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寒門國舅  >>  目錄 >> 第七百五十五章 一層身份足矣

第七百五十五章 一層身份足矣

作者:天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天子 | 寒門國舅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寒門國舅 第七百五十五章 一層身份足矣

第二天臨近中午時分,張巒才灰溜溜從李府出來。

四下環顧,什么人都沒有。

他正想找李府的下人問問情況,順帶借一輛馬車,卻見前面街口位置停著一輛看起來異常熟悉的馬車。

他趕緊走了過去,卻發現街道轉角處,常順正叼著根草棍蹲在那兒等候。

“老爺,您出來啦?”

常順抬頭見到張巒,帶著幾分驚喜站了起來,殷勤地打招呼。

張巒問道:“昨夜沒回去么?一直在這兒干等?”

常順笑道:“那哪兒能啊……您進去后,小的就送那位夫人回去了……話說,應該怎么稱呼她呢?”

“管你怎么稱呼呢!”

張巒生怕被人看到自己跟李孜省往來頻密,直接掀開車簾就要往馬車里鉆,等頭探進去才發現里邊祁娘正笑吟吟坐在那兒,不由回頭瞅了一眼,問道,“你不是說送回去了嗎?”

常順道:“還不興再回來?”

“咳咳咳……”

張巒差點兒氣吐血。

沒轍,他只能趕緊上馬車。

馬車晃晃悠悠往崇文門方向駛去,張巒好像要兌現承諾一般,把祁娘接出來就得原封原樣送回去。

“祁娘啊,你還來此作甚?既然回去了,就沒必要再出來,折騰得慌。”

馬車車廂里,張巒抱著一抹愧疚對祁娘道。

祁娘抿嘴一笑,道:“老爺昨夜讓妾身在馬車里等候,妾身未聽吩咐直接回去了,已是不敬。若今日還不來說個清楚,豈不是被老爺厭棄?”

“這……怎么可能嘛。”

張巒隨口應了一句,隨即好奇地問道,“那,你怎么會恰好在這個時辰來接我?吾兒提醒過了?”

“您是說二公子么?從昨晚到現在都沒見到他的人,不知他有何打算。”

祁娘微微一怔,當即不假思索地回道。

張巒問:“那昨夜,你怎就回去了?是誰勸過了嗎?”

祁娘笑了笑:“老爺來了李府,以李家大老爺跟您的交情,能不讓您痛飲個通宵達旦?今日再來等,不是正常的選擇嗎?”

張巒皺眉:“你倒是比我更能掐會算。哦對了,雖然我答應過吾兒不能飲酒,但恪于顏面還是喝了一杯,結果就……一醉不起了。”

“老爺一杯酒下肚就醉倒了?”

祁娘用促狹的眼神問道。

“不然還能怎樣?”

張巒面子多少有些掛不住,“或是許久沒喝酒,不勝酒力。萬萬不可對吾兒講,我不過是為李尚書餞行,這才強撐著喝了一杯,誰知那酒后勁會如此大,稀里糊涂就醉過去了。”

祁娘提醒道:“老爺在外還是應該小心謹慎些才好。希望老爺昨夜沒有失去比醉酒更重要的東西。”

張巒老臉漲得通紅,瞪了祁娘一眼:“你這話是啥意思?笑話我?”

祁娘嘆道:“老爺,您該知曉,李家大老爺已失勢,現在全都倚靠你,想獲取你的全力支持,必定會動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有些事其實無須二公子提醒,難道您就沒想過這一茬?”

“我又沒吃虧,想什么?”張巒說到這里,突然想起昨晚自己可能無意中透露了什么,馬上緘口不言。

祁娘問道:“那老爺,您打算如何處置那院子?”

張巒好奇地問:“啥?你是說你現在住的崇文門內的那個大院子?是啊,那正是李尚書贈給我的,現在他遇到難處,我是否應該把院子歸還呢?不過我還有兩個院子也是他給的,要不要一并歸還?唉,話說我這個國丈可真夠意思,都沒讓陛下賞賜個府宅啥的,真是虧得慌!”

“老爺裝什么糊涂呢?”

祁娘秀眉微蹙,道,“妾身問的是李大老爺現在住的那處宅院。”

“他家的院子,你問我?”張巒瞪大眼睛望向祁娘,好似在問,是我宿醉未醒,還是你喝多了?

祁娘一臉認真地道:“李大老爺為了拉攏您,更為了讓天下人知曉,您跟他乃生死之交,豈能不把這處宅院送您?您今日不是剛從這院子出來的?”

“那……也不代表他會送府宅給我啊……昨晚他只是說讓我在他離京的這段日子,幫他照看一下而已。”

張巒解釋道。

祁娘卻道:“給了您,您就收著唄!”

“真沒給。”

張巒急得差點兒要跺腳,不過好在是在馬車里,伸不開腿,要是能伸開,或就直接踹祁娘身上了。

祁娘問道:“那……不知給了您什么?”

“非得說嗎?”

張巒嘆息道,“我也是糊涂,昨夜怎就喝醉了呢?”

“或許不是您喝醉,乃有人故意讓您醉倒。就算您喝的不是酒,只是一杯茶,最后也得到今日這時候,才能從李府出來,且讓您內心充滿自責和愧疚,讓您心中記掛,非得幫忙承攬黃河河工的活計不可。”祁娘道。

張巒瞪大眼睛,驚訝地問:“你怎什么都知曉?你也是屬蛔蟲的嗎?”

祁娘道:“唉!老爺啊,這官場上收買人心的手段,翻來覆去不就那幾樣嗎?您喜好什么,話說,這朝堂上下幾人不知曉?”

“咳咳!”

張巒這下徹底無言以對了。

“那位李大老爺是靠什么起家的?他能不知道如何才能拴住您?”祁娘嘆息道,“連妾身,都是他送給您的,且能讓您收下來,這就是本事。

“再者說了,他既要南下治河,想必目前亟待處理的事情又多又雜,有何必要留您在府上過夜?況且昨晚酒宴結束他還先行一步……就這還不夠明顯嗎?”

張巒擺擺手,示意祁娘不要說下去了。

他感慨地道:“哎呀,全天下就我一個傻子,你們都足智多謀。為什么非得是我留在朝堂?就因為我是國丈?”

祁娘笑道:“就這一層身份,足矣。”

劉吉的請罪奏疏,連同他的請辭疏,一并由李榮呈遞到朱祐樘案頭。

朱祐樘很高興,畢竟他一直希望劉吉能知難而退,眼前的局面,非常契合他仁義的處事原則,沒有讓雙方的關系僵化,保持了他跟曾經教授過他學問、傳授他執政經驗的老師的和睦關系。

“很好。”

朱祐樘微笑著道,“未曾想,會是這般結果。”

李榮提醒:“陛下,其實您讓劉閣老致仕,只需明確告訴他即可,難道他會不理解嗎?”

龍椅后侍立的蕭敬心想,劉吉理不理解,難道你還不清楚?

劉吉人稱劉棉花,臉皮那是出了名的厚,就算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依然還會跟你講大道理,顯得他正確呢。

朱祐樘道:“這次多虧延齡前去點醒劉閣老……在這件事上,我覺得延齡做到了張弛有度,著實不錯。”

聽到這話,李榮心里不是個滋味兒。

作為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李榮打心底里瞧不起那些靠祖輩蔭庇上位的年輕人,更瞧不起張延齡這樣外戚出身小小年紀就竊據高位的少年郎。

可不管怎么說,李榮明白,他們都是靠著跟皇帝的親密關系才獲得身份和地位,他李榮可以,張延齡照樣可以。

如果真要去應科舉,他李榮的境況不會比張延齡好多少,根本就無法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

“是。”

李榮趕緊應聲。

本來他沒打算幫張延齡彰顯功勞,說不定皇帝會覺得,這件事首功是他李榮。

但現在既然皇帝主動提出來了,那就說明皇帝對張延齡見劉吉的經過以及后續影響,心知肚明。

很有可能,張延齡去見劉吉之前,已把他的計劃詳細跟皇帝說了,再就是覃吉也會通風報信。

李榮暗忖,覃吉身為宮里的老人,素來明哲保身,很懂得趨炎附勢那一套,誰也不敢將其低估。

哪怕覃吉隨時都裝出一副無辜的模樣,他李榮也得知曉,論跟皇帝的親密度,除了張家外戚外,內官中只有覃吉一人。

隨后李榮奉皇命,帶著皇帝的口諭,前去內閣找徐溥。

李榮跟蕭敬一起前往。

到了內閣值房門前,李榮抬起頭,看著門楣上“文淵閣”三個大字,顯得很感慨,畢竟上次剛把劉吉拿下,這次就來此通知劉吉致仕還鄉,同時公布新的閣臣人選,讓他有種滄海桑田的錯覺。

“李公公?”

蕭敬低聲提醒了一句。

“嗯。”

李榮這才回過神來,跨步進到內閣院落。

徐溥早一步得知消息,正在外廳等候。

雙方簡單見禮后,李榮將此行目的說明:“徐閣老,劉閣老不在這幾日,您辛苦了吧?”

“應該的。”

徐溥并沒有表達謙虛之意。

內閣就他一個人當值,所有事幾乎都是他一肩挑,能不累就怪了。

李榮道:“因為內閣缺人,我們司禮監也隨之繁忙了許多,一些不太緊要的政務,只能暫時擱置。陛下也很勤勉,每日都批閱奏疏到很晚。”

“是啊。”

徐溥道,“陛下勤政愛民,實乃少有的明君。”

嘴上應付著,徐溥心里卻在琢磨,劉吉到底是因為什么案子才被錦衣衛帶走的?現在結果如何?

李榮終于開誠布公道:“劉閣老請辭的奏疏,陛下已經準允了,特地賜車馬和奴仆,送他榮歸故里。”

徐溥一時無語。

心說感情來慰問我一頓,問我辛苦不辛苦,就是為了告訴我,以后你再辛苦,也一個人把事給扛了吧?

李榮笑著拱手:“恭喜徐閣老,榮升首輔學士了。”

“呵呵。”

徐溥不由搖頭苦笑。

在一般人看來,尤其是在劉吉這樣爭名逐利的人眼中,成為首輔,那是夢寐以求的事情,是幾輩子求之不得的福澤。

但這些日子徐溥幾乎忙到快忘了自己來內閣干嘛的了。

就他和劉吉兩人,劉吉又不做事,導致他一個人干的是幾個人的活,仔細想想,或許有沒有劉吉,其實差不多。

但現在有人告訴他,你成為首輔,以后這里就是你一個人的天下,他仍舊高興不起來。

忙到焦頭爛額,燃燒生命奉獻出一切,是不是首輔差別真有那么大?

蕭敬聽李榮那慢吞吞的話,多少有些著急,提醒道:“李公公,該說陛下的安排了。”

“咱家知曉。”

李榮并沒有見怪,隨即道,“陛下準備,由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張巒,即刻入閣,協同徐閣老辦事。”

徐溥馬上提出質疑:“就算劉閣老主動請辭,難道不該等朝會上公開議論過,最終才決定其去留嗎?”

“不用了。”

李榮搖頭道,“劉閣老歸家心切,正如當初的萬閣老一樣,根本就無法挽留……徐閣老又何必強留呢?”

這是在提醒徐溥。

萬安走的時候,也是很不情愿的,最后還是乖乖就范,畢竟不走不行,留下來就得吃官司,甚至進詔獄,很可能會被問罪殺頭。

劉吉跟他的情況并沒什么本質的區別。

至于讓朝堂上的人挽留……話說,你們東宮講官出身的官員,有誰會可憐劉吉,真的去挽留他?多此一舉作甚?

徐溥再道:“有關新閣臣的人選,是否也應該經過廷推和廷議?”

李榮笑道:“可是先前翰林院上的閣臣候選名單中,并沒見到張學士的名字,如果非要這么推的話,會不會……君臣面子都不好看?”

徐溥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拿到朝會上去說,就是怕當眾撕破臉,君臣都下不來臺,還不如由皇帝自己決定得了。

畢竟閣臣就是皇帝的顧問和秘書,其去留全看皇帝的心意,這充分體現在對萬安和劉吉的處置上。

你們都不打算推薦張巒,還要拿其入閣之事議論,不誠心讓皇帝心里不痛快嗎?

徐溥道:“大明閣臣選拔規矩,一直都有,且已形成定制,是否不宜因張學士便有所更變呢?”

或許是徐溥也想維持跟皇帝的良好關系,就算心中極力反對張巒入閣,但也只是婉轉地表達一番,希望皇帝能聽進去他的意見。

李榮點頭:“徐閣老所言在理,張學士一非進士出身,又非庶吉士或是一般館閣出身,雖有在館閣供職的經歷,但只是歷官而不做事,在威望上,的確有所不足。”

“嗯。”

徐溥點頭,“如今內閣人手不足,缺少的是實干型人才,一來就要頂上去做事的。反觀張國丈,為官以來基本都是虛職,哪怕是出任翰林院掌院學士,也沒去過幾天。若他病愈的話,反倒應該在翰林院多歷事才可。”

意思是,張巒在翰林院供職期間都沒做什么事,更遑論閣臣了。真要提拔他的話,必須讓他去翰林院干一段時間,好好感受一下編撰修書的痛苦。

每天查閱那么多資料,還得仔細推敲,看看有沒有謬誤,更要維持一個文人的體統。只要讓他忙到焦頭爛額,就沒臉提什么入閣之事了。

李榮道:“陛下吩咐,說是有關先皇實錄的修撰,張學士會幫忙。”

“什么?”

徐溥聞言不由皺眉。

聽聽,這是人話嗎?

我們在那兒辛苦修書,皇帝說張學士能幫忙?感情書修成后,張來瞻到時只需要署個名,就能竊奪修書的功勞?這是臉都不要了啊!

李榮繼續道:“具體如何幫忙,陛下并未提及,不過陛下有言在先,因為黃河河工項目尚未完成,張學士就算入閣,也得優先顧及戶部的差事。”

“怎么個意思?”

徐溥再問。

“也就是說,張學士跟之前出任翰林院掌院學士一樣,只是領內閣的職務,但并不直接入閣做事。”

李榮規勸道,“您擔心張學士入閣會影響到館閣選拔閣臣的規矩,情況并不是這樣,陛下其實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

徐溥驚訝地問道:“入閣,卻不進來做事?”

“是的。”

李榮道,“甚至不用張學士掛大學士的名頭,只是進翰林學士,兼領閣務罷了。”

在大明,入閣的標準,其實就是以大學士的身份入閣。

不過在成化朝,以翰林學士身份入閣的人并不在少數,后來再晉升大學士,也沒有影響到所謂的規矩。一直要到弘治朝中期,才形成以大學士身份入閣規則的定制,沒有大學士名銜就不算入閣。

徐溥一聽就明白了。

讓張巒入閣,只是占個坑,如此一來,張巒就是內閣中僅次于他徐溥的存在,就算不在內閣,這蘿卜坑也占定了。

如此一來,就算后續誰再入閣,也要排在張巒后面。

皇帝為老丈人謀劃到如此地步……

徐溥在想,還真是一對好翁婿啊!先不論君臣關系處得如何,至少這老丈人和女婿……關系沒誰比得了。

李榮繼續道:“為了讓您及早有人幫忙,陛下決定,明后兩天,會在朝會上直接議定下一位閣臣的人選,不出意外的話,應是以之前最受人推崇的劉學士入閣。”

劉健入閣,看起來眾望所歸。

畢竟如今有資格入閣的人選中,刨除那些跟萬安和劉吉關系不清不楚的翰林外,以東宮講官體系為主,劉健的名聲僅在徐溥之下。

且徐溥在六部供職的那幾年,翰林院的東宮講班,之前一直由劉健和李東陽負責,只是在李東陽守制后,另一班由謝遷負責。

徐溥道:“這一點,在下并無異議,只是張學士入閣之事,在下認為,還值得商榷。”

“既不進內閣來給您找麻煩,又沒有直接任大學士,徐閣老,咱家不明白您堅持的到底是什么。”

李榮感慨道,“陛下眼下所做決定,要的是朝中人的鼎力支持,尤其需要你們這些東宮時的老師支持。或許那位張學士,一直都不入閣,到致休還鄉都不干涉朝事呢?”

徐溥一聽,心里多少有些氣惱。

張巒不干涉朝事?

那母豬都會上樹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寒門國舅目錄  |  下一章
寒門國舅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4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