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寒門國舅 第六百八十九章 誰更重要?
內廷會議。
懷恩是在朱祐樘多番派人催促下,才匆忙帶著司禮監幾人前去乾清宮面圣,與他們同時到達的還有內閣代表徐溥。
如此一來,徐溥就沒法提前跟懷恩通氣了,等于說雙方都不能完全明晰對方的立場。
會議開始。
朱祐樘看著分別落座于龍椅兩側的大臣,朗聲道:“今天朕很高興,李卿在西北擊退韃靼人,大揚我大明國威,可喜可賀。在這之前,朕還很擔心他能不能勝任此差事,一度憂心忡忡。”
徐溥一邊傾聽皇帝說話,一邊留意皇帝的氣息和身體狀況,以確定皇帝究竟是在裝病還是真的病了。
結果一番觀察下來,終于確定皇帝的確是病了,這會兒形容憔悴,聲音沙啞不說還時常咳嗽,明顯是因風寒所致。
懷恩朝對面的徐溥看了一眼,微微揚了揚下巴,好似在問,你不出來發表見解嗎?
覃吉卻率先開口了:“陛下,是否應該派人去把張國丈請到宮里來?他對此戰知曉甚多,或由他來解讀戰事,能更方便朝廷做進一步安排。”
此話明顯有意在針對懷恩。
懷恩怎么也沒想到,覃吉會在這時候跳出來,公然跟他唱反調。
李榮質疑道:“覃公公,此時叫一介外臣入宮來商談軍機大事,怕是不妥吧?再說陛下龍體欠安,需要多休息,咱們把事大致說明白便可,何需那么麻煩?”
覃吉嘆道:“這不是看先前咱內部商議,沒拿出個好方略,所以才想著請張國丈來問詢一下么?”
李榮一聽頓時來氣。
心說聽你這話里的意思,分明是在質疑我們的能力,且跟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我們所求不就是讓外戚遠離決策層么?
你可真會揣著明白裝糊涂!
朱祐樘道:“不必了。岳父他老人家重病在身,一時半刻好不了,暫且就不勞煩他了!要是真有什么重大變故,我會派人去問詢對策。”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誰才是最重要的決策層人員。
你們先商量,如果結果明確,且能帶來正向反饋的話,那就不用去勞煩我那岳父。
如果你們不行,最后連個應對策略都拿不出來,甚至攪成一鍋粥,那我就不得不勞駕正在病中的老岳父。
懷恩打量對面的徐溥,目光犀利,好像在說,為了你們文官集團不被一個外戚拿捏,現在就要看你的臨場發揮了。
要是你們拿不出對策,那就怪不得人家張來瞻登堂入室。
徐溥會意地站了出來:“陛下,臣聽聞張學士頑疾纏身,且還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不知是否有此事?”
“啊?”
朱祐樘沒想到徐溥的關注點如此奇特,當即好奇地問道,“徐閣老是如何知曉的?”
徐溥嘆息道:“之前劉學士曾親自前往他府上探視病情,乃聽其家人所言。”
朱祐樘問一旁的覃吉:“老伴,真是如此嗎?”
覃吉顯得很尷尬。
之前就說可能是傳染病,但那位張國丈堅決不承認,就在那兒一通掰扯,我上哪兒知道他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這個……”
覃吉還是比較實誠的,不知道就不說,但另一方卻自稱是張巒家人對外人言的,情理上來說劉吉和徐溥斷不至于會為了這點兒小事便扯謊,這就讓他很難辦了。
懷恩道:“都怪奴婢最近身體不佳,以至于好像成了瘟疫源頭一樣,令宮中不少人都沾染了疾病。
“奴婢身體不支,還望陛下能恩準,及早回鄉靜養。”
還沒等開啟西北邊事的話題,就先談到了張巒的病,以及懷恩請辭之事。
朱祐樘搖了搖頭,道:“大伴對朝廷太過重要,日常那么多政務,沒有你輔佐的話,我應付不過來。求大伴多停留些日子,讓我多適應適應。”
懷恩道:“陛下實在是折煞老奴了。”
徐溥趕緊起身行禮告罪,道:“都怪臣失言,請陛下恕罪。”
朱祐樘道:“徐先生,你大可不必如此。其實自岳父入朝以來,他就一直在奔波勞碌,可說是積勞成疾,無論他得的是什么病,朕都會讓人全力醫治。且他自己就是當世名醫,想來會對自己的病情有所掌控。”
張巒積勞成疾?
請問他“勞”在哪兒?
不但懷恩和徐溥這么想,連平時幫襯張巒很多的覃吉都在腹誹,皇帝說張巒積勞成疾也太過于牽強了。
可不管怎樣,人家皇帝就是覺得他岳父很勞累,還因此病倒了,為此還感念張巒的功勞,誰又能如何呢?
朱祐樘繼續道:“就好像這次,乃岳父窺測出天機,算出韃靼人進犯的大致時間和地點,讓李卿領兵西去,如此既送了衣物和錢糧到西北各軍鎮衛所,還給了韃靼人當頭一棒,澆滅了韃靼來犯的野心。居功至偉啊!”
徐溥提醒:“陛下,韃靼人并沒有退走,反倒是在李孜省領兵回退到關內后,后續尾隨而至,以偏關地方上報,韃靼此番來犯至少有萬騎,不可輕視。”
“有那么多嗎?”
朱祐樘求證一般問道。
懷恩點頭道:“具體是多少,還有待觀察,不過偏關地方的奏報的確是如此說的。”
朱祐樘會意道:“幸好是提前發現,并安排得當,不然被這大批外夷來犯,邊關百姓還不知要承受如何的摧殘。
“眼下既有先前大勝作為保障,還有李孜省和朱永兩路強軍,配合地方兵士,必定能將韃靼人擊退,還邊疆安寧。”
徐溥道:“陛下,臣特地去問過左都御史馬文升的意見。”
“哦?”
朱祐樘好奇地問道,“問他作甚?其中有什么講究嗎?對邊事不解,不應該去找兵部同仁問問?也是因為我生病,不方便見太多人,不然的話,我會于此時把人都叫過來,詳細問詢一番。”
徐溥顯得很感慨:“馬文升曾在西北履任多年,治軍嚴謹,更對偏關地方道路和關卡等了如指掌。”
“哦對。”
朱祐樘點頭道,“我早就聽說馬卿家是個有能力的人,所以特意把他請回朝中并委以重任,希望朝中官員都跟他一樣優秀……不知他對這一戰,有何評價?”
徐溥道:“馬文升的總結是六個字:得勝易,守勝難。”
“怎么講?”
朱祐樘皺眉問道。
徐溥繼續道:“以馬負圖的見解,既然韃靼人沒有選擇撤兵,而是繼續南下侵犯我邊塞,就說明他們提前做過探查,對大明在偏關周邊有多少兵馬布防,基本上都是清楚的,且認為大明在偏關一線無力阻擋韃靼南犯。”
朱祐樘聽著就很不爽,問道:“我大明邊軍,連韃靼人寇關都無法抵御?那如何保衛疆土?韃靼進入關口后,還不得橫行肆虐?”
徐溥道:“據馬負圖所言,自成化十六年之后,偏關關口便有多處破損,周邊的城塞也已有幾十年未曾修繕過,導致關口防備極為松懈……韃靼人經常從此處進入外關,掠奪一番后從容撤走。”
“為何不修建,堵住缺口?”
朱祐樘問道。
這問題,讓徐溥不太好意思作答。
修不修的……
人力物力,朝廷一樣都保證不了,那還怎么個修法?
真當展開一項工程不需要花銀子的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