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1130章 1005000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房屋。
初步統計,房屋一共倒塌了1千多萬間,如果說有的拾掇拾掇還能湊合住,有的則是被水沖成了一片白地,甚至有的,現在還在水里泡著呢。
農作物什么的,現在是顧不上了,但是沒房子住的確是大問題。
好在應急局的計劃里,早有準備,一頂頂帳篷以最快的速度被立了起來,各地的受災群眾大部分都住進了帳篷里。
和帳篷一起從全國各地被送來的,還有糧食、衣物。
江南的大米,東北的面粉,西南的土豆,對了,還有來自部隊的自熱口糧、壓縮餅干……
災民群眾一致覺得,自熱口糧不錯,就是齁咸,得多喝幾口水沖沖。
8月15日,應急局、防工委、水利委等部委聚在一起,再次匯報工作。
“人員情況如何?”
“據初步統計,損失不到100。”應急局的領導道。
這種程度的超級災害,損失100來人,在當前條件來說的確是非常難得。
他們誰都不知道,原本這個數字,是5000以上。
這是和高振東上輩子最大的不同,畢竟這次災害范圍太大,能改變的事實并不多,但是死亡人數少了這么多,這就是最大的改變。
至于搶收的作物,幸免的水庫,還有其他因為提前行動而減小的損失,與5000人相比,都是小事情了。
“嗯,這一次總體來說,你們的工作還是做得不錯的。保住了海河口,也保住了海浦鐵路,群眾的財產雖然受了損失,但是人基本都平安,這就是最大的勝利!這一次啊,西北衛星中心的同志們,要記一大功!”
往遠了說,從第二顆衛星開始研制,這件事情的走向就已經產生了變化。
往近了說,正是西北衛星控制中心的同志那一聲“不好!”,這場挽救無數人生命的救災行動就已經走上了正軌。
說到這里,首長興致勃勃:“所以衛星是個好東西,我們一定要大力發展衛星!站得高看得遠,衛星的功能啊,你們要充分的利用起來。”
“嗯,是的,我們在搞衛星論證的時候,一直是把衛星的防災減災、作物評估、氣象預報這些功能當做核心在抓。這個圖像遙感衛星,高振東同志在論證的時候力主一步到位搞直接傳送的,我們還覺得他步子邁得有些大,現在看來,他的想法是對的。”
要是這顆圖像遙感衛星是用的返回式,那等到膠卷沖出來,洪水都已經沖到海河口了。
“振東同志?他連衛星都懂?還是個多面手唻。”
“的確,他擅長的領域的確是比較多,而且這顆遙感衛星的相當一部分核心關鍵技術,都是他提供的。”防工委領導笑道。
太陽能電池、鎳氫蓄電池、慢掃攝像頭、太陽能展開裝置、通信技術、姿態穩定技術等等,都有他的貢獻在里面。
“好啊好啊,他這次,是無意中又立了一功,救了不少人唻。這種年輕、有朝氣、能力還很強的同志,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不用您說,我經常都聽著呢。
而此時,這位年輕有朝氣的同志,正在自己家里偷著樂呢。
對于高振東這種隔三岔五就沒事兒偷著樂的習慣,婁曉娥是見怪不怪,男人嘛,誰還沒有一點小怪癖了。
高振東樂的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在看到了這次的損失統計之后。
雖然損失的確慘重,但是至少人救下來了!其他附帶損失也小了一些,五座中型水庫,這東西可不便宜,而且還有潰決數量減少了4/5的小型水庫。
這些東西,可都是恢復生產的重要保障。
就算是因為統計不及時,人員損失在97的基礎上可能還會上漲一些,但是量級不會有變化。
100:5000,這個賬傻子都會算。
只是和不少事情一樣,這件事情高振東沒法往外說,只能悶在心里樂。
他樂呵呵的抱著兒女,瘋狂用手指頭戳著兩姐弟的小臉,兩個小孩口水直流。
“德性!別戳了,戳了容易流口水。”婁曉娥兩巴掌把孩子從高振東的魔爪下拯救了出來。
看著高振東一雙無處安放的小手手,婁曉娥素性趕人:“去去去,實在沒事兒干,找老謝、老何喝酒去,別在這里折騰孩子。”
最近婁曉娥除了胸外的工作之外,在克拉維酸……不對,棒鏈63的研究上有了很大進展,此時正是想大干一場,好好找找文獻的時候,看見閑得蛋疼的高振東,干脆打發他走人。
高振東從善如流,帶著吃喝就往傻柱家里鉆,走進傻柱家的時候,正好聽見收音機里傳來一篇報道,傻柱聽得正專心呢。
“……我國僅用53天,就在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基礎上將第二顆衛星送上了天。這顆新式衛星,是攜帶任務載荷的工作衛星,重量大,技術先進,主要用于災害評估、作物估產、天氣預報等方面……”
“……該衛星在本月的倒海江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的搶險工作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看見高振東走進來,傻柱一扭頭:“誒,振東,我們現在都這么厲害了?天上都有千里眼了?”
他自從和秦懷茹結婚,日子也會精打細算,甚至還擠出來點兒錢,買了個收音機,這三轉一響,幾乎都配齊了,小日子過得那是有滋有味的。
高振東點點頭:“那可不,來來來,為了慶祝我們第二顆衛星上天,喝一頓。”
聽到這個報道的,自然不止國內,還有國外。
高盧空間研究中心的主任也聽到了這則報道,自從那個男人要求他拿出和我們同樣重量、同樣技術的第一顆衛星之后,他就覺得自己的頭發越來越少。
自然而然,他對東方同行的關注,也被提到了最高的級別。
就好像“隔壁家的小孩”,雖然不爽自己被天天拿來和人家比,但是小朋友們就是忍不住會去關心人家的情況。
而這篇報道的翻譯文件一讀完,他就知道自己完了。
前不久的第一顆已經很吃力了,這第二顆居然起手就是王炸,屬于是遙不可及的那種。
他甚至為了這件事情,專門去找了我們的這次特大暴雨的相關報道來研究。
研究完之后,他非常確定——東方人的第二顆衛星,必定是一顆實時傳輸的照相衛星!
他做雖然做不出來,但是評估一下還是沒問題的,他有這個判斷能力。
“上帝啊,這可麻煩了。”
怕什么來什么,一通來自那個男人的電話,將他召喚去了香榭麗舍大街。
“我的主任先生,我有個疑問,需要得到你專業的建議。”高盧男人看向他:“不要擔心,我是真的有疑問需要你回答。”
大概是看出來空間研究中心主任的忐忑不安,他甚至還安撫了主任一句。
“我的先生,您請說。”主任放下了一點心,專業嘛,我在行!
“這篇報道,我想知道東方人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到底到了一個什么程度。”
那個男人推過來一份文件,不出所料,正是關于東方人的第二顆衛星的。
“您也注意到了這篇報道?”主任一個不露痕跡的小馬屁先拍了上去,然后才分析道。
“先生,這么說吧,從這篇報道里,我很確定,東方人已經掌握了照相衛星的技術,而且這顆衛星,數據是實時傳輸的,也就是說,時效性非常好。”
東方人說得好聽,什么災害評估作物估產,這不就一顆照相偵察衛星嘛,騙誰呢。
“你怎么能肯定他們是實時傳輸的?”
“因為我研究了他們這次受災的過程,如果是返回式照相衛星,他們不可能在衛星返回前就獲得災情相關照片。”
“好了,那我有第二個問題: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有這東西?”
這可不是爭面子,而是這東西真的有用。
對于高盧人來說,雖然他們留在非洲的手法有些死皮賴臉,但是不得不說的的確確獲得了好處。
而衛星這東西,對于他們加強對非洲的控制力有好處,至少天上能多一雙眼睛。
至于別的擴展應用,現在他不清楚,但是能做到照相偵察一點,就已經足夠讓他動心。
就怕你問這個,怕啥來啥。
空間研究中心的主任攤了攤手,說了實話:“先生,我們還在為第一顆衛星上天而努力。”
第一顆都沒上去,你就想這種高級貨?想屁吃呢。
“那如果你獲得外援呢?”高盧男人問出了一句讓主任欣喜若狂的話。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