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576章 量身定制
常浩南放下與張韜的通話,悠悠嘆了口氣。
對方的擔憂不無道理,化物所那種相對開放的環境,面對有組織、高強度的“學術圍獵”,確實存在難以彌補的縫隙。
“毒蘋果”計劃雖妙,但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還是一切平靜,無事發生——
火炬實驗室和連海化物所的研究進度本就領先,不需要依賴任何場外因素。
而相比于“防住內鬼”,更好的局面當然是根本就沒有內鬼。
所有人鐵板一塊,其樂融融,最后皆大歡喜。
不過,常浩南同樣非常清楚。
絕對不能拿人性來兜底。
沒來由地,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本科時的那個室友,黃志強。
盡管如今華夏和美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跟十幾年前大相徑庭,可人的思想未必能這么快就扭轉過來。
更何況在輿論宣傳這方面,對手的功力著實了得。
香蕉人的數量無疑正在減少,但不太可能徹底消失。
“亞波。”他拿起內線電話,撥通了計算中心的號碼:“你把從連海化物所送來的所有異常樣品報告重新修飾一下,然后標注成‘高活性潛力變體’和‘新型結構探索’,接觸等級……”
“暫時定為‘內部參考’級。”
意味著有一定權限的研究人員就可以接觸到,但需要登記。
照理來說,已經屬于保密數據的一部分。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這個級別大有被濫用的趨勢。
部分單位出于推卸責任或者單純的懶惰,有時會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數據內容全部歸類為“內部參考”。
而眾所周知,保密資源是有限的。
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處處皆備則處處皆寡。
除去少部分特殊情況以外,“全部保密”基本等于“全不保密”。
所以,常浩南的安排實際相當微妙。
既不完全隔絕視線,又制造了獲取的難度和價值感。
電話那頭的栗亞波沉默片刻,但很快也大致猜到了常浩南的意思
“……好,我這兩天優先處理。”
放下電話,常浩南看著眼前的電腦屏幕,有些出神。
這么多年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希望,自己的計劃是在做無用功……
幾乎與此同時。
“霞姐,霞姐?”
連海化物所的學生辦公室里,連續幾道清脆的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寂靜。
“嗯……怎么了?”
付琴霞終于回過神來,但目光卻還死死盯著電腦屏幕,手指則懸在鼠標上方,微微發抖。
“你鬧鐘在響,是不是有什么實驗到時間了?”
坐在對面的學妹林涵指了指正滴滴作響的手機。
付琴霞隨手劃掉手機提醒,接著又故作輕松地理了理頭發:
“沒事,昨天定的,用完忘取消了。”
說完之后,就有一次把注意力放回到了眼前的電子郵件上。
發件人:WilliamHudson,UCBerkeley
主題:FacultyPositionOpportunityatUCBerkeley
奇怪的是,這封郵件直接發進了她的私人郵箱,而不是在研究所更常用的edu郵箱。
“或許是因為之前投稿的時候留過備份聯系方式?”
付琴霞這樣想到。
她知道,最近所里有不少人都收到了內容類似的挖人郵件,只不過并沒有引發太多討論,更是沒聽說有誰真的準備跳槽。
實際上,在十分鐘前剛剛看到郵件標題的時候,她也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在鬼使神差地看過全部內容之后,付琴霞的想法動搖了。
因為這簡直是一顆救命稻草。
還是照著她的困境量身定制的救命稻草。
郵件中,威廉·哈德森教授首先盛贊了付琴霞近期在先進功能材料領域的工作,接著表示尤其對她在基礎學術方面展現的功底印象深刻,并認為這正是自己團隊目前所稀缺的。
恰好伯克利化學系正考慮設立一個預聘軌的教學型副教授職位,職責重心在本科教學與課程建設,科研要求“適度且靈活”。
崗位提供有競爭力的起薪、豐厚的安家費,以及——最擊中付琴霞要害的——五年內免除考核壓力。
說實話,哪怕把郵件里的崗位換成長聘教授,對于她來說都不會有這么強的誘惑力。
付琴霞本科時是專業力最頂尖的學霸,并因此而獲得了進入連海物化所直接攻博的珍貴機會。
然而,科研這條路上,勤奮與靈感缺一不可。
幾年下來,她痛苦地認清了自己在原創性研究上的天花板。
博士勉強畢業,但缺少亮眼的一作成果。
國內頂尖高校的教職遙不可及,次一檔的學校她又心有不甘。
留在化物所做博后,與其說是在科研道路上更進一步的追求,倒更像是在學術圈邊緣的無奈徘徊。
最終的結果也并不出人意料。
科研毫無起色,就業市場卻一年比一年嚴酷。
原本還給她遞過橄欖枝的幾所一本邊緣學校,也都提高了招聘要求。
實際付琴霞也知道自己的情況,就算成功入職,她也很難達成學校所設定的考核要求。
而純教學崗位,正是她擅長且渴望的避風港。
美國學校的情況付琴霞也了解過一些。
預聘軌職位并非終身合同,但教學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帶班情況和以及學生反饋上面。
這種考核,她倒是并不擔心。
鼠標指針在鮮紅的“刪除”按鈕上顫抖著懸停了幾秒。
最終,她深吸一口氣,只是關閉了郵箱網頁,讓那封郵件靜靜躺在收件箱里。
但郵件內容卻已經烙印到了她的腦海當中,久久揮之不去。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付琴霞都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當中。
終于,她裝作不經意地戳了戳對面的林涵。
這天是個周末,辦公室里只有她們兩個人。
“哎,涵涵,最近……有沒有收到什么奇怪的郵件?”
林涵計劃明年年初春畢,正在鼓搗自己的畢業論文,聞言抬起頭。
“奇怪的郵件?”她臉上帶著點迷茫,“垃圾郵件倒是一堆,什么會議邀請、期刊投稿的。師姐你說哪種?”
“就是……國外大學,說什么教職機會之類的?”付琴霞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隨意,“聽說最近好多人都收到了。”
林涵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差點把手邊的水杯推到地上:“師姐,你逗我呢?”
她把電腦屏幕調轉過來,指了指屏幕上面“碩士學位論文”幾個大字:“我一個還在準備畢業的小碩士,哪能撈著這種機會?人家要挖人也是挖研究員,或是你們博后吧?最少也得是快畢業的博士差不多。”
這個回答很有道理,就連付琴霞自己也覺得問題問得不太合適。
林涵重新把電腦放回自己面前,繼續道:“再者說,我也沒考慮過出國的事情……估計發給我我也不會看。”
這句話讓心如貓撓的付琴霞稍微冷靜下來一些。
但緊接著,對方又話鋒一轉,語氣里帶著毫不掩飾的羨慕:
“不過話說回來,國外好像真有不少學校有那種專門教書的職位?不用死磕發論文、申基金,想想也挺好的,安穩,而且說出去也是在國外的大學工作,多有面子。”
這無心的話語像根細針,再次精準地刺中了付琴霞心底那點隱秘的渴望和焦慮。
安穩和面子,正是她現在最奢求的東西。
付琴霞低頭假裝繼續看文獻,心思卻早已飄遠。
一番糾結過后,她決定首先搜索一下郵件里面的內容。
萬一是假的呢?
“WilliamHudsonBerkeleyChemistry”——系主頁上確實有這位教授,研究領域是能源材料,看起來資歷頗深。
“TeachingtrackprofessorUCBerkeley”——伯克利確實有這種制度,評價褒貶不一,但普遍承認其工作壓力遠低于傳統tenuretrack(終身軌,包括非升即走等一系列制度),當然代價是上限很低。
“AcademicjobmarketUS”——跳出來的信息讓她倒吸冷氣,競爭慘烈程度不亞于國內,非頂尖名校博士或博后經歷幾乎沒戲。
結果,付琴霞越看越心動
可同時,焦慮也像藤蔓般纏繞上來。
這樣的機會,必定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隨時可能被別人捷足先登。
但“帶成果進組”這個條件,像一塊沉重的籌碼,壓得她喘不過氣。
要是有能帶進組的成果,哪還用糾結這些?
猶豫和渴望在她心里反復拉鋸。
十幾分鐘的天人交戰過后,付琴霞蹭地站起身。
就算物化所整體并不實行涉密管理,但總歸是科學院重點單位。
她還沒心大到直接用實驗室的網絡和電腦跟對方取得聯系。
“師姐?”
對面的林涵被她嚇了一跳。
“哦……我出去買點東西,你到時候直接走就行,不用等我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