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晉末長劍  >>  目錄 >> 第七章 占官

第七章 占官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晉末長劍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晉末長劍 第七章 占官

看完坊市后,整個四月邵勛都在宮中休養生息,每日除練武外,便偶爾處理幾份政事堂送來的不決之務。

政事堂新設,本身處在磨合之中。

三位平章政事之中,劉閏中被戲稱為「點頭平章」,蓋因譏刺其出身、能力、聲望不足,時時附和匯祎、羊曼二人。

匯祎在面對羊曼時,也有點弱勢的味道,不過不像劉閏中那般沒自信。

總體而言,三人之中羊曼略占上風,但也受到匯祎的肘,很多事情得商量著來,不能再像王衍時代獨斷專行。

邵勛采取靜觀其變的態度,處于一種相對超然的仲裁者狀態。

四月底時,父親越發糊涂了,竟連他都有點不認識了。

鑒于這種情況,邵勛開始提前做一些準備。

四月最后一天,他在麗春臺召見了侍御史姬瑜、汴梁度支都尉司馬溫毅,

「姬卿可還在讀書?」邵勛問道。

「閑時便讀。」姬瑜答道。

「當了侍御史后,沒那么多空閑了吧?」

「下直回家后,臣手不釋卷。」

邵勛有些佩服,又有點無語。

曹魏時興起的這項制度,你說是科舉吧,它不是,因為它允許在職考試,而且起點比較低,一開始不需要你完整地掌握四書五經,通二經就可以當官,雖然是最低級的九品官。

你說它不是科舉吧,又有點像,因為太學、國子學學生每兩年考一次試,通過后就有可能補官。

其實這都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個姬瑜太猛了啊!

出身涼州,少時就有神童的名聲,被張駿提前訂為女婿。涼州歸國后,姬瑜十一歲入太學,十三歲通一經為太學弟子一一他當時多半已不止通一經。

十五歲通二經為高都縣博土,十七歲通三經為左尚署丞,去年他十九歲,試通四經,

彼時邵勛在東巡途中,親筆勾選他為從六品侍御史。

明年若試通五經,不得給個從五品職官?過了啊。

這項制度設計之初,其實就沒考慮過天才人物。別看那會已是魏文帝時期,國家算是安定了,但土人對經典的掌握不好與后面朝代比的。

明清時寒窗苦讀的做題家跑到這會來考試,幾乎是降維打擊。

邵勛和土人接觸很多了,知道他們肯定是讀書的,對經典也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但日常時間不可能像明清時期讀書人那樣全撲在書本上。

他們要交際,要辯論,要行田,要打獵,要游山玩水,要熟悉莊園管理,甚至還經常被雜學分散精力一一談論詩賦、樂章、書法、繪畫、陰陽、天文、地理甚至醫理、貨殖、

兵事可是土人交際的重要一環。

哪有那么多時間讀圣賢經典?所以考起試來錯誤不少的。

但這個姬瑜實在太猛,他不怎么游山玩水,也沒有莊園需要打理,可雜學其實學得不少,曾經和人辯論自古以來的樂章,滔滔不絕,把人得啞口無言。

太學生去洛陽西苑行獵,馳馬奔射,這廝無一缺席。

在高都縣任博士帶學生,時不時讓學習好的人領讀,自己和當地結識的胡人去山中打獵。

就這么「荒廢」學業,他還是這么能考!

我能說什么?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不過好在試通五經就已經到頭了,不然真的頭大。這項制度,還大有改進的余地,紅利都讓前面幾批的人占去了。

「卿明年試經么?」邵勛問道。

「自是要試通五經的。」姬瑜回道一旁的汴梁度支都尉司馬溫毅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臉上滿是佩服。

他入的是汴梁國子學,還是半道入的,目前試通三經,得授正八品文職武官。

而這個入學名額,是他父親在秦州討平叛亂,建立軍功后得到的一一溫毅乃溫嬌庶子,今年十九歲,母河內畢氏。

對他而言,通三經已經是不得了的成績了,明年通四經毫無把握,蓋因其日常處理運兵事務,忙得腳不沾地,下直后或假日還有各種游藝交際,根本沒時間準備。

他相信姬瑜一樣很忙,但這人就能擠出時間溫習典籍,還有信心試通五經,真是牲口。

不過沒關系,他和姬瑜走的不是一條道。

「溫卿明年可要試經?」邵勛不再問姬瑜了,轉而看向溫毅。

「臣會試經。」能不能過是一回事,考還是要考的,最關鍵的是不能讓陛下看輕。

「不錯。」邵勛說道:「朕靜候佳音。」

溫毅心下一緊,完了。

陛下這么說搞不好到時候要看他的卷子,若是錯題太多,可就難看了。罷了,得好好溫習下功課了。

「太學、國子學每兩年試經一次,為國輸送賢才。少則二三十,多則六七十,已不容小視。」邵勛說道:「你等平日里大可相聚,傳授下經驗。同一年試通的,自有一份交情,可多多來往,結為志同道合之土,可明白?」

「是。」二人齊聲應道。

總算明白今天召見他們的目自的了,合著是要他們籠絡太學、國子學出身的官員,互相親近啊。一旦形成規模和習慣,興許以后攀談起來,就不再純以地域、家世論官了,因為他們身上還多了另一層標簽:太學、國子學。

姬瑜還是比較聰明的,他順著這個思路往下一想,頓時將天子的路數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他要一步步改變選官渠道,即增加軍功恩蔭、武學、太學、國子學出身官員的數量一武學生要想脫離禁軍體系,入朝或到地方上為官,一樣要到國子學試經,其實算是一個體系的。

他們占官多了,士族子弟占官就少了。

天子壓根不在意士族子弟入太學、國子學,或者從軍建功,他甚至歡迎士人這么做。

他只在乎形成規矩、穩定的規矩,以待將來。

姬瑜很快離開了,溫毅卻被留了下來。

邵勛站到他身旁,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番,最后冷哼一聲。

溫毅嚇得腿都快軟了,不過咬牙撐住了。

「長著一副小白臉的模樣,比溫泰真當年還俊上幾分。」邵勛心情復雜地說道:「怎么認識吾女的?」

「陛下東巡,臣在枋頭轉運資糧,順著白溝水東進,去了平原,與公主有一面之緣。」溫毅說道。

「非是實話,以前定然見過。」邵勛搖頭道。

溫毅只能實話實說:「家父從秦州、河州送了一些干蕈回來,臣送至公主府上。」

邵勛無語。

這年頭就這么先進了嗎?還能這么追求女人?

看來他的女兒們也挺無聊的,住在公主府里,不是看書、做女紅,就是出外游藝,給了黃毛可趁之機。

罷了,女兒喜歡就行,家世也合適,問題不大。反正娶了他女兒的人,這輩子別想脫身,老老實實當好丈夫、好父親吧,裝也要給我裝到底。

「回去好好準備吧。」邵勛揮了揮手,道。

「臣遵命。」溫毅躬身告退。

邵勛嘆了口氣,坐到了御案后。

覃娘(宜都公主邵淑,母劉小禾)今年十九歲,確實到了成婚的年紀了。不過在她前面馬邑公主邵霓(母王景風)、巴公邵珂(母王惠風)。三人都是晉神龜三年(319)出生的,相互間差幾個月而已。

邵霓、邵珂的婚事推遲一年,邵淑先嫁人。再往后就要看情況了,畢竟父親邵秀的身體狀況是個問題,不定什么時候就國喪了。

長吁短嘆一番后,邵勛又翻看起了政事堂送來的奏疏。

朝廷廢代國,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

有人直接對此大加稱頌,如普部之流。

有人平靜接受,如豆陵、丘敦等部。

有人則公然反對,以伊婁及曾經叛亂過的車餛二部為主。

還有人悶聲不說話,只帶著部落跑路,甚至有奔宇文氏的,不過奔漠北的最多了。

對了,漠北的部落除了一兩個之外,在此事之后,都脫離了拓跋氏聯盟一一或許他們早想這么做了,并且在這幾年統一了內部思想,就等拓跋代國覆滅,然后正式脫離。

政事堂對接下來的處置意見不一。

羊曼認為應該招撫不從的部落,以安其心。

匯祎建議征討這些部落,至不濟也要驅逐,理由是明面上造反的不多,完全可以打。

劉閏中附和匯祎的意見,認為應該出兵征討,并且拉上那些順從的部落一起打,四面合圍。

邵勛昨日詢問了太子的意見,他認為應該邊打邊拉,然后控制陰山,以此為邊界。

陰山以外,能不動刀兵就不動刀兵,但以使者往來各部,著意拉攏,直到拉攏不下去為止。而真等那一天到來,陰山防線已然完整,問題不大了。

邵勛倒覺得這孩子挺務實的,或者說較為保守,量力而行。

或許不是什么壞事吧。

他爹邵某人仗著開國精兵的存在以及老百姓忍耐力較強,四處興兵,到下一代,需要一個不那么窮兵默武的人,畢竟那會的百姓可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沒那么能忍、能吃苦了。

邵勛仔細看了兩遍奏疏,最后大筆一揮,令單于、安北、卑移三都護府行文拓跋鮮卑各部,共發丁壯,其中一單于府、安北府自陰山南麓、黃河北岸進軍;

卑移都護府渡河東進;

新秦、上、雕陰、馮翊四郡氏羌沿著黃河西岸北上:

諸葛恢征發兵馬,越橫山,自南向北。

總之四面合圍,先把伊婁、車餛二部消滅在河套草原上,立了典型殺雞猴再說。

義從、落雁、幽州突騎督北上岢嵐,以為后援。

寫完詔書后,令人即刻發出。

剩下的事他也懶得多管了,這種小場面不值得他多費神。

不過,或許可以讓幾個兒子去感受下氣氛,小小地參與一下,積累一下經驗。

想到這里,他又手擬了一份詔書,著人發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晉末長劍目錄  |  下一章
晉末長劍 手機網頁版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