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盛顏仙姿,美了千年
陳文哲看向石碑,一眼看過去,十分古樸,字跡就不要說了。
如果不是很好,也不可能來到這里,也不可能被陳文哲入眼。
就算是作假的彷品,基本的技術也還是需要有的。
陳文哲最是知道,有些造假工坊之內生產的所有石碑,都被打鑿得古樸陳舊。
字體更是凋刻的惟妙惟肖,比如現在:美人體質閑華,天情婉嫕,恭以接上,順以乘親,含華吐艷……
《董美人墓志》為什么出名,不止是字體好,就連語句也十分華美。
翻譯過來的譯文,也十分讓人向往。
這是一段譯文:董美人體質文雅優美,天性柔順和美,對待長輩很恭敬,對親人很溫順,談吐與作文,都很有文采。
就像臺階上的美玉,庭院里的蘭惠芳草,來儀(入宮)于魯殿,又出宮到梁臺去侍奉,她的環佩在芳林里回響,她的衣服在春光里耀目。
她作投壺的游戲時,有飛鶴那般的巧妙;
在彈棋時,能盡巾角的巧妙。
她美麗的容顏能傾國傾城,她嫵媚的笑貌可值千金。
她的靚妝就像池上的蓮花,她照鏡的時候,就像是月亮掛在窗上(均指其花容月貌)。
她回眸時的神態很美麗,她的裙裾散發的清香如細風,她走路時,頭發就像是吹過了花,又像是雪輕柔地飄過(用《洛神賦》的典故)。
《董美人墓志》表述的是什么?是楷書里的“盛顏仙姿”,美了千年啊!
這樣的一位美人,誰又不喜歡呢?可惜十九歲就死了。
所以,才會刻碑懷念!
這就成就了這塊墓碑,讓這塊隋代《董美人墓志》的銘文,成為著名的墓志。
眾所周知原碑已經被毀,可在一些年代,就是有人重新打鑿一塊。
這就是要讓人撿漏,因為你說這塊墓志被毀了,就真的被毀了?
萬一我這塊是真的,那不是發了?這就是現在陳文哲的想法。
當然,李天強肯定也有這種想法,要不然這種都知道損毀了的墓碑,怎么還有人購買?
不說其他,就說李天強,他肯定出了高價,才能買下這塊石碑。
就算明知道這塊石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假的,也有人出高價啊!
這就是古玩行,都認為自己可能撿漏,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陳文哲也不能例外。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知道有很多者有這種想法,那些造假者才一批批,絡繹不絕!
當然,刻碑可不簡單,不是誰能能做的。
就算是彷制,你總要彷制的像一些吧!
要知道歷代一來,能夠刻碑立轉的都是大家。
像是墓志銘,可不是找誰都能寫的。
要想彷制古代墓志,就必須要學習一些書法大家的作品。
而彷制《董美人墓志》就更加不簡單,因為它堪稱隋志小楷中第一。
隋人書法,上承北魏書體,下開唐朝新風,是南北朝到唐之間的津梁。
《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這一點,屬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稱隋志小楷第一,開唐代鐘紹京一路小楷之先河。
其書法布局平正舒朗、整齊縝密,結字恭正嚴謹,筆法精勁含蓄,清雅婉麗。
從字體面目看,楷法純一,隸意脫盡,已與晉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別。
但是可以看到部分的外方里圓、華美堅挺的筆致,給人以清朗爽勁,古意未盡的感覺。
清羅振玉對其評價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備,近世流傳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張貴男》三志石,尤稱絕詣。”
趙萬里亦評其書法云:“字跡穩秀端麗,與《公元》、《姬氏》二志同為傳世關中隨志翹楚。”
唐初的一些著名書法家,如歐陽詢、虞世南等人,多取法于隋代墓志書體。
清代中葉以來,更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垂愛,視為學習楷書書法范本之一。
楷書自漢隸蛻化過來后,經過六朝二百余年的演變,至隋朝時,已漸趨成熟。
隋朝國祚雖短,在書法史上,卻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
在楷法上熔南北于一爐,開唐書之先聲,可以說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傳世隋碑及墓志并不多見,著名的有《龍藏寺碑》、《曹植廟碑》、《啟法寺碑》、《孟顯達碑》。
另有《久蘇孝慈墓志》、《張貴男墓志》、《楊居墓志》、《李則墓志》、《宮人元氏墓志》等。
其中尤為著名的就是《董美人墓志》,《董美人墓志》真書,計二十一行,每行二十三字。
董美人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楊秀的侍女,她不幸在十九歲時即因病夭亡。
蜀王楊秀為了紀念她,遂自撰銘文,刻此志隨葬于長安郊外。
時正隋文帝開皇十七年一五九七一。
此志和其他墓志一樣,沒留下書寫者和鐫刻者的名字。
但細觀此志筆意精到細膩,點畫清勁挺秀,字形微扁,依然保持著六朝墓志穩重而端嚴的特征。
但其體勢結構已十分勻稱和諧,楷法已趨完善。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其平正端莊的體勢中,微雜險絕的姿態,顯得平而不板,十分耐人尋味。
此志雖以方筆為主,但其轉折鉤趯處不露圭角,給人以溫潤之感。
如初學者以唐碑為基礎,以北碑求變化,則此志介乎二者之間,可作為由唐入魏的過渡作品。
可以說,這一塊墓志上的書法字體,已經是漢代以來的最巔峰。
而陳文哲從這塊墓碑上,甚至還能看出一些漢唐代書法的影子。
只不過,它是隋文,不是漢文,也不是唐文,最多也就是有一些漢唐的傳承。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位漢代的書法大家,就是鐘繇。
隋代書法,既然是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那么他承的是誰?肯定是漢唐。
唐代就不說了,直說三國時期,而鐘繇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
他被稱為“楷書鼻祖”,他的小楷堪稱萬世模范。
這一塊是被,既然號稱小楷第一,自然就避不開這位“楷書鼻祖”。
所以,很多刻碑高手,想要模彷古代碑刻,必然都需要臨鐘繇很多年。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不喜歡書法,不喜歡他的字體,怎么能學的下去?
而這還只是門檻,因為刻碑的,怎么可能只認識鐘繇一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