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獵場 第五百三十四章.天生地長的藝術品
趙軍把張援民遞給他的樹枝放在一旁,然后用手去輕輕的探觸。
趙軍一摸就知道,從第二個蘆碗往下,這苗參都貼在了松明子上。
松明子是自然形成的,它沒有標準的形態。趙軍露在地面外的部分看這塊松明子,可以斷定它是一塊大木疙瘩。
就是樹杈生長點,帶木節子、疙瘩的那種。
所以,埋在土里的那部分具體是什么樣子,趙軍就不得而知。
至于這苗琥珀龍是怎么與松明子融合在一起的,趙軍也不知曉。
他唯獨知道,這絕對是個寶貝。
既然是寶貝,就得重視。趙軍讓幾人給自己騰開空間,他膝蓋向后退了兩步。然后用樹枝輕剝底皮。
都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可又有誰見過那么大的棒槌呀。
不說別的,即便大會堂吉林廳藏的那苗野山參,也沒有七八兩啊。
只不過野山參雖小,但須子卻長。趙軍跪在地上,用一截樹枝配著左手食指輕撥著松軟的泥土。
當發現參須時,他沿著參須往山參象牙鼻的方向,試探著去撥弄。
可沒撥兩下,又撥不動了,這是碰到了松明子。
這琥珀龍與松明子融合在一起,這松明子是塊大疙瘩。想必參須是繞著明子盤旋而長。
此時趙軍額頭有些見汗,感覺這活真是不好干。
“老舅、大哥,你倆來跟我抬。”趙軍選了心細手穩的張援民和王強二人,然后指了指自己左右兩個方位,讓他們幫自己抬參。
“大外甥,我們能行嗎?”王強聞言緊忙道:“你老舅哪干過這活兒呀?”
“行。”趙軍對二人道:“你倆就別著急、慢點的,盡量別給須子碰斷了。”
說完這話,趙軍又補充道:“這個不好抬,要我自個抬,咱抬到天黑也回不去家。”
張援民是個膽大心細有自信的,他聽趙軍這么說,當即就過去幫忙。
但王強仍有些遲疑,他對趙軍道:“大外甥,這我要給須子這碰斷了,可咋整啊?”
“斷就斷。”趙軍很干脆的道:“誰抬棒槌能保證不斷須子呀?就邵老太爺年輕前兒,他也不敢保啊。”
這話確實不假呀,再牛的參把頭也不敢保證自己抬出的棒槌都是全品。
而此時,趙軍讓王強、張援民幫忙,也是有意鍛煉自己身邊的這些人。
就像他昨天跟趙有才說的,這季節樹葉都出來了,草也長起來了。
草木限制獵狗的經過,遮擋獵人的視線,拿著再好的裝備,可連十幾米外的獵物都看不到,又怎么能打圍?
所以在未來的四個月,別說打狗圍了,就連打溜圍都費勁。
人不能干待著,趙家幫的業務里又不包括務農那項。
所以在未來的四個月中,趙軍準備帶著趙家幫轉型,暫時轉型為趙家參幫。
特別趙軍還掌握著很多個老埯子,都說圍著老埯子轉一輩子的吃飽飯。眼下芽草市還顯現不出來什么,但再等一個月,到農歷五月份的青草市開始,便到了放山的好時節。
那時候,從一個老埯子里尋出來三五苗棒槌都是正常,運氣好的七八苗都沒問題。
而要真是那種情況的話,光靠趙軍一個人抬參是不行的。這不像在羅剎老林子里,趙軍一個人慢慢摳去吧。
他現在還有家,家里還有新娶的媳婦,哪能天天擱這兒撅著抬參?
于是,趙軍就有意培養身邊這些人。像觀山斷景什么的,不用王強他們學,但往出抬參的話,只要有耐心、專心就沒問題。
在趙軍的堅持下,王強也跪在了地上。三人圍成了個大半圓,將琥珀龍圍在了當中。然后三人一起動手破土,尋找參須。然后,再由參須找參體。
不動手是不知道,這一動手,趙軍驚訝的發現,張援民抬參的手把,似乎比他都溜。
這就是天賦!
別看張援民這人個不高,但手不小。而且他這雙手還極巧。
相比之下,王強稍顯笨拙了一些。但王強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動作很慢,但保證不失誤,不刮斷參須。
“大外甥,你看這不是棒槌須子吧?”遇到不懂的,王強還會向趙軍詢問。
趙軍看了一眼,道:“老舅,那是樹根子,用小刀割(gá)斷它。”
旁邊不遠就是樹,這片是原始森林,那樹說不定多少年了,樹根早已四通八達。
“注意點兒啊,老舅。”趙軍叮囑王強一聲,王強拿出剝皮用的,一拃來長的小刀,避開參須割斷樹根。
抬參這活兒主要就是手穩心細,像有的須子在土里窩著了,它自然生長沒問題,可能人一碰就斷,這是沒辦法的,斷了也不能怪誰。
可要是因為粗心大意、下手沒深淺把參須弄斷了,那就說明這人不適合抬參。
現在看來,王強、張援民干的都挺好,和趙軍配合的也不錯。有了二人的加入,抬參的速度提升不少。
在這過程中,旁邊的李寶玉、解臣趙金輝都有些躍躍欲試。
他們天天都在一起,誰也不愿意別人干活,自己看著。
尤其是抬出棒槌來,大伙還分錢。要是自己一手不動的話,都沒臉拿這個錢。
不過很快的,趙軍就給他們仨安排了任務。
因為隨著趙軍、王強、張援民將松明子下面的土挖空不少,這塊松明子有往下下沉的趨勢。
而趙軍交給李寶玉的任務就是,無論他是腳踩還是用手扳,都必須將這塊松明子給穩穩的固定住。
這塊樹疙瘩得有個二十多斤,萬一砸下去,容易把其下的身體砸壞。
而趙軍交給趙金輝和解臣的任務,是讓他們把著已經抬出來的參須。
抬這苗琥珀龍跟以往抬參不同,這琥珀龍一半的參體,還有大部分的須子都在松明子下面,而且是緊貼松明子的。
這時已經抬出的參須,就必須得有人將其拈起、拈住,不讓它再落回到土里。要不然趙軍三人撥土的時候,容易把已抬出來的參須碰斷。
就這樣,趙軍六人圍跪在松明子和琥珀龍周圍。他們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但即便如此,六人也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將這苗琥珀龍連同松明子一起抬出。
沒錯,這苗野山參的身體已與松明子融合在了一起。這也是為什么趙軍曾跟苗掌柜說石龍和木龍,沒有干貨的原因。
因為連著石,帶著木,才叫石龍、木龍。否則的話,單拿出一苗棒槌,就說它是木龍,即便是真的,怕也沒人會信。
只見雷擊過的松明疙瘩上,黑乎乎一片,但一多半是裸露在外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剛出土的。
在出土的部分上,能看到這苗參中奇貨。
只見這苗琥珀龍有兩個蘆頭,這是它曾受過大傷導致的。想來曾有走獸從其身上經過,踩斷了蘆頭,導致它又長出了另外一個蘆頭。
不僅如此,兩個蘆頭還都帶著轉,這也是曾受過大傷的痕跡。
野山參的蘆頭一旦受到這種傷,最少得三年才會重新生長、重新破土。
光看蘆頭,這苗野山參最少受過三次大的外傷。三三得九,再查兩個蘆頭上的蘆碗。趙軍推斷,這苗參最少得五十年。
再看參體,只見參體與一條參腿,皆穿松明子而過,如此的與松明子結合在了一起。
如此生長的野山參,占盡了一個奇字。
而此時看到它的六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是天生地長的藝術品。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