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獵場 第五百三十三章.琥珀龍
趙軍在趙家幫中的威望根本無需多言,雖然沒人清楚他為什么忽然改道:但既然他說要沿著河水往下走,就連王強也沒有半分異議。
就這樣,李寶玉背槍在前開路,趙軍、王強緊隨其后,張援民、解臣、趙金輝三人則走在最后。
眾人向下走了半里多地,眼看山河水在前頭分為兩岔,趙軍便提前帶著趙家幫的人過河。
河水并不算深,幾人踩著突出河面的青石過到了對岸。
到了對岸,趙軍和王強各帶三人,分別沿河兩岸,進入永興大隊的地界。
趙軍這組的另外兩個成員是李寶玉和趙金輝。三人行進時,依舊李寶玉在前開路,趙軍、趙金輝在后卻分開左右。趙軍在左,趙金輝在右。
兩對六人慢慢地向前走,沿途打量著周圍的樹木。
這是趙軍交代他們的,山河水自此處由陽坡轉向陰坡,按秘訣推算,石龍、木龍或許就藏在河水兩岸的林子里。
可兩岸兩片林子范圍極大,即便有木龍、石龍,想將它們所在的位置找出來卻不容易。
所以趙軍讓大伙留意周圍的樹木,如果樹上有人參兆,那就說明老埯子離得不遠了。
要是沒找到人參兆,趙軍就只能用觀山斷景的方式,來確定山參地的位置了。
觀山斷景是頂級參把頭才會的本事,比起參幫秘訣是口口相傳下來的,觀山斷景更為神秘,會者寥寥無幾。
趙軍兩輩子也沒人教過他這本事,只不過趙軍前世在羅剎放過山。因羅剎人沒有放山文化,羅剎的長白山支脈中蘊含著豐富的野山參資源,趙軍在羅剎老林子里一個月的收獲,足以抵得上一個參幫一年的收成。
也正因如此,那幾年不少人寧可冒生命危險,也要去羅剎放山的原因。
而在那片曾經屬于古代華夏的山林里,趙軍見過不少古時放山人留在樹上的人參兆。也正是靠那些人參兆,讓趙軍前世在羅剎放山時收獲滿滿。
趙軍雖沒文化,但聰明且善于總結。他通過人參兆確定老埯子,日子久了、遇到的老埯子多了,慢慢就摸出了一些老埯子的規律,這就是他那點粗淺的觀山斷景本事。
觀山斷景需很耗費時間,得在山場里反復轉悠。將山形、地勢,以及草木、土壤、雨水、陽光等因素都摸透了,才能憑這些來判斷老埯子的方位。
要想用這法子,在這陽坡水轉陰坡的兩岸,尋找出藏有石龍、木龍的參地,趙軍起碼要花費一個禮拜的時間在此處徘徊。而他眼下最缺的,就是時間。
走在山林中,趙軍看不到前面開路的李寶玉,也看不到位于自己右邊的趙金輝。
就在這時,兩聲鳥叫飄進趙軍耳中,聽到鳥叫的趙軍下意識就把鋼槍端在了胸前。
趙軍知道那不是真的鳥叫,而是李寶玉在給他傳遞的信號。
趙軍貓腰向前,腳步輕盈,一雙眼睛四下掃著,不敢有半分的松懈。
走出十二三米,趙軍看到了藏身在魚鱗松樹后的李寶玉。
趙軍悄悄來到李寶玉身后,順著李寶玉的視線望過去。
只見林間有只羊,毛色發青、頭生彎角,正悠哉地在那里踱步。
“懸羊!”
看清是懸羊后,趙軍立刻端槍上臉。
他的動作已經很快了,可就在趙軍端槍上臉的瞬間,那懸羊忽然一撥腦袋,竟輕飄飄地從槍口前消失了。
懸羊消失后,趙軍剛放下槍,就覺頭頂光線一暗。
趙軍隨即回頭,就見趙金輝站在自己身后。
這時,李寶玉轉頭瞪著趙金輝,埋怨道:“你看你呀,把懸羊嚇跑了吧?”
趙金輝苦著臉回應李寶玉:“李哥,你咋能埋怨我呢?我都不敢快走,我一步一步挪過來的。”
李寶玉還想再說些什么,卻被趙軍伸手攔住。
趙軍向右邊瞥了眼,就見王強、張援民、解臣三人輕手輕腳地趕來。
王強壓低聲問趙軍:“咋的了,大外甥?”
趙軍答道:“剛才看著懸羊了,沒撈著開槍打。”
趙軍話音落下,趙金輝連忙說道:“軍哥,真不是我給驚走的……”
趙軍一邊收槍起身,一邊對趙金輝說:“沒賴你,金輝。這玩意太他媽靈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或者聞著咱身上煙味兒、油泥味兒,它特么撒丫子就跑。”
倒不是趙軍故意幫趙金輝說話,剛才趙金輝過來的時候,趙軍確實沒聽見他發出動靜。如果這種情況都能驚走懸羊,那也是沒辦法了。
這時張援民湊過來,低聲問趙軍:“兄弟,咱現在是咋整啊?是攆這懸羊啊?還是在這附近下挑桿子、下捉腳啊?”
“咱再往前走走。”趙軍道:“咱沿著河水,往背坡看看。”
說完這句,趙軍又補充道:“咱分散開走的時候,看看樹上有沒有老兆,看看有沒有懸羊掛角的痕跡。”
今天既然到了這里,趕巧發現了這陽坡水轉陰坡之地,那趙軍就想走上一趟。
雖說這片山場他來過兩次,但并不算熟熟悉。他特意走這一趟,好讓自己心里有個數。去的時候走河這岸,回來的時候從對岸回,正好把河水兩岸的林子都趟個遍。
所以接下來的路,趙軍沒讓眾人分幫了,六個人沿著水流的方向趟林子。
六人越走,山勢越陡,河水越湍急,距離岸邊二三十米遠就能聽見水流的聲音。
但林子卻是越來越清涼,樹越來越少,樹干卻越來越粗壯。
六人并排而行,相鄰兩人間隔兩米左右。趙軍和王強位于靠近河岸這邊,這二人皆持槍在手,槍口朝下,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走著走著,趙軍、王強就看到一道青影自林間向河岸邊竄去。二人猛地轉身,同時端槍上臉。
“嘭!嘭!”二人各打了一槍,一槍打在河水中,濺起一片水花;另一槍打在一塊石頭上,子彈彈了一下,落在了岸邊。
二人收槍,就聽李寶玉道:“哥哥,懸羊跑對岸去了。”
趙軍收槍,順著李寶玉所指的方向看了一眼。
此時,王強也撂下槍口說道:“這逼玩意太特么快了,我打那槍的時候,它就沒影兒了。”
說完這話,王強看了趙軍一眼,苦笑道:“大外甥,這要你爸在這,沒準真就一槍給它撂那兒了。”
這并不是王強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王強每次跟趙有才上山,都能覺出自己和趙有財的差距在逐漸拉大。
換句話說,趙有財每次都有進步,而且進步還是肉眼可見的。對一個炮手來說,這才是最驚人的。
如今的趙有才的槍法到底高到什么程度?王強沒法描述。但他感覺,剛才那只懸羊,自己雖然打不著,但趙有才在這的話,十有八九能將懸羊擊斃。
聽王強這話,趙軍并未反駁。就黑虎丟的那天,大伙回家以后,王強講起趙有才擊斃那黑熊的經過,趙軍聽完就知道,如今趙有財的槍法已比自己高出了一大截。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打圍人很少有服別人的時候,可要是對方真的比自己強,那也沒什么好說的。
就像趙軍,伏虎之名威震嶺上。嶺西、嶺南,就連嶺東溝的打圍人,聽到伏虎將趙軍,誰也不敢說自己比趙軍強。因為沒人覺得自己能像趙軍一樣,去生擒活捉東北虎。
至于趙有財嘛,就像李如海給他的批語:“神槍無敵趙有才,雖勇無奈命太衰”。
現在趙有財的名聲還沒達到名傳嶺上的地步,而在嶺西這頭,趙有財的名聲又被人傳的不是很好。
接下來大伙沒再聊趙有財的槍法,此時趙金輝指著左邊,也就是他剛過來的方向,對趙軍說:“我在那邊看著一棵樹,那樹樹心都沒了,就剩半邊在那旮旯立著,黢老黑的。”
“那是雷劈的。”這話是王強替趙軍回答趙金輝的,這胖小子從小生活在海邊,沒進過山,看啥都覺得新鮮。
幾人也沒把趙金輝的話當回事,往前溜達了兩步,李寶玉忽然“哎呀”一聲,喚趙軍道:“哥哥,那好像是大松明子。”
松明子是松樹枯死后,油脂滲透于木質之中,經過長時間老化、腐蝕、風干等形成的物質。
東北人常拿它引火,可再過個二三十年,這東西會因為油性大、花紋奇特、還帶著松木香,會被人做成文玩手串。到那時,這東西就不叫松明子了,叫琥珀木,或是北沉香。
但在這年頭,沒人拿它當好東西。林區人引火都不用它,嫌它煙大,會把屋里熏黑。
忽然,王強抬腿一腳蹬在大松明子上。
然后他轉頭對趙軍笑道:“去年過年之前,你爸領我們進山打那豬神。結果倒好,下午就下那老大雪,眼瞅把我們困山里了。這一看不行了,我們就點這玩意往家走。好家伙,到家一看,那一個個給我們熏的黢老黑呀。”
趙軍聞言呵呵直樂,他記得那天早晨,他跟李寶玉要上山找趙有財他們,結果一出屯子,就看見四個小黑鬼。
可趙軍的笑聲很快就停了,他撥開身前的解臣,往前緊走兩步,蹲身用手撥王強剛才一腳踹散的糟爛松木。
這樹倒地后風化多年,但并非整棵樹都形成了明子。就像眼前這一節,被王強踹散的是沒有油脂進入的糟爛部分,踹開后中間和底下部分都是明子。
“大外甥,你找啥呢?”王強問了一聲。趙軍抬手往邊上指了指道:“老舅你把那邊扒開,別用腳踹啊。”
“啊?”王強一愣,他雖然不知道趙軍要干啥,但在趙家幫里,趙軍說的話,所有人都會聽。還不等王強有動作,旁邊的張援民就將樹頭那部分糟爛的松木扒開了,露出底下是小腿粗的明子。
趙軍見狀,起身往左右搜尋。這季節有的草都過膝了,野雞膀子葉也展開了。不遠處,一大塊黑乎乎的東西,上面還長著薄薄的苔蘚植物。
趙軍快步過去一看,那又是一大塊松明子,而且是被雷擊過的那種。
這一大塊明子,一半裸露在地表,一半被埋在土里。
趙軍輕輕撥開周圍的枯葉、枯草,就見一個出土不到兩公分小苗芽,如象鼻一般還未伸展。
今天是1988年的5月20號,農歷四月初五,剛剛進入芽草市。
這時趙軍沒說話,而是抬手指了指散落在一旁的,一節半米來長的風化松木叉。
趙金輝見狀,緊忙將其撿起,回身遞在趙軍手中。
趙軍接過,翻手將這節松木叉立起,然后狠狠地插在地上,大喊一聲:“棒槌!”
此刻王強等人全都愣住了,這怎么溜達溜達,就找著棒槌了呢?啥時候放山這么容易了。
見無人回應,趙軍又喊一聲:“棒槌!”
這一次,李寶玉反應過來,立馬高聲應道:“幾品葉!”
沒展開的小苗芽,自然無法分辨是幾品葉。趙軍手拄短小的松木叉,朗聲道:“六品葉。”
“多少苗?”李寶玉又問,趙軍大笑道:“滿山都是啊!”
說完,趙軍便跪在了地上,準備抬參。
今天趙家幫出來是為尋懸羊,但到這里后,忽然發現此地正是陽坡河水向陰流的地勢,這才到這邊來探路。
如今發現了棒槌,趙軍卻沒帶家伙事。
“大哥!”趙軍喚張援民道:“你去給我撅個叉來。”
張援民應了一聲,緊忙往旁邊走,按照鹿角匙的長短粗細,掰了一節樹枝,然后用土塊將一端砸扁,是為避免太銳利而刮斷參須。
趙軍接過樹枝,輕撥象鼻與松明之間的泥土。這土很是松軟,一撥就開。
破開土,在象鼻小苗下是參的生長點,然后是大馬牙蘆。
可當趙軍繼續往下撥的時候,就撥不動了。
但此時的趙軍不驚反喜,因為他知道這是撥到了松明子上。
山中有三龍,木龍、石龍、小白龍。
而在木龍當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因其生長在松明子,并與松明子融為一體,而得名為琥珀龍。
“陽坡河水向陰流,石龍木龍兩岸流。”這兩句秘訣的后面,應該還有下文,但具體是什么,趙軍不知道。
只是剛才順著河水往下尋的時候,他看到到底松明子,就忽然想到了琥珀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看看,沒想到還真就遇到寶了。
馬上還有一章,給這個抬出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