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知否開始當文圣 第五百四十一章 殿試(三)
通過這嚴格得近乎挑剔、連襪底都不放過的查驗后,貢士們被面色肅穆的內侍引至靠近紫宸殿的一處寬敞、但陳設極其簡單、甚至顯得有些空曠的偏殿內稍作休整,等待那最終決定命運的傳召。
殿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落針可聞。
無人交談,連眼神交流都極少,未來的天子門生們各自尋了個位置。
或閉目養神,試圖平復激蕩的心緒,或嘴唇微動,默默回想可能出現的策問題目以及自己準備的腹稿,或眼觀鼻、鼻觀心,努力進入物我兩忘之境。
更有那心思活絡的,看似平靜,實則眼風悄悄掃過殿內眾人,暗自觀察、評估著這些未來可能同朝為官,也可能是仕途上最直接競爭對手的同年們。
稍許,前方又來了一批身著更為正式、紋飾繁復的深色禮部官服的官員,他們神色莊重,步履沉穩,依次走到每位貢士面前,停下腳步,用不高卻異常清晰、確保只有當事人能聽清的音量,低聲而準確地交代進入紫宸殿廣場后的序列、站位、行進路線以及覲見天子時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禮儀,包括如何趨步、如何叩拜、何時起身、目光應垂斂至何處等等,事無巨細,不容有失。
輪到盛長權時,他神色平靜地遞上名帖。
那官員約莫四十歲年紀,面容原本繃得像塊鐵板,目光一掃名帖上“盛長權”三字,眼皮幾不可察地跳了一下,臉上那嚴肅的表情瞬間如同春冰遇陽般化開了一絲縫隙,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異與了然。
隨即,他的態度肉眼可見地變得恭敬了十分,不僅仔細核對了畫像與本人,甚至微微躬了躬身,聲音都下意識地放低、放柔了些,伸手指引道:“盛會元,請由此門入,依序前行即可,前方自有內侍接引。”
“有勞大人費心指引。”盛長權依舊平靜地道了聲謝,臉上并無半分得色與倨傲。
他再次深吸一口氣,將那象征著無上榮耀與責任的沉重名帖收入懷中,隨即邁開沉穩的步伐,一步跨過了那道高高的大理石門檻,正式踏入了這座象征著天下權力中樞、無數士人皓首窮經、夢寐以求方能一窺真容的皇宮內苑。
宮內甬道深遠,仿佛沒有盡頭。
腳下是以巨大青石板鋪就的御道,光潔如鏡,幾乎能清晰地倒映出人影以及兩側那高聳入云、壓抑感十足的朱紅宮墻、還有巍峨殿宇那氣勢恢宏、仿佛要凌空飛去的重檐斗拱。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混合了數百年歷史厚重沉淀與當下無上威權意志的獨特氣息,沉重而肅穆,如同實質般壓在每個人的胸口,讓人喘不過氣。
所有貢士皆屏息靜氣,不由自主地低下頭,嚴格遵循著“眼觀鼻,鼻觀心”的訓誡,依著前方引路太監那沉默卻精準無比的指引,小心翼翼地、近乎躡手躡腳地沉默向前行走。
空曠深邃的甬道內,只聽得見眾人極力壓抑的呼吸聲和那略顯雜亂、卻又都極力想保持規律與安靜的腳步聲在四壁間空洞地回響,這聲音非但不能驅散寂靜,反而更添幾分令人心悸的凝重與對未知的敬畏。
盛長權目光平視前方,雖亦恪守規矩,不敢隨意左顧右盼,失了儀態,但他眼角的余光仍能敏銳地捕捉到這座皇家禁地無處不在的磅礴氣勢與森嚴等級。
朱墻金瓦,甲士林立,每一處細節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權力的至高無上。
然而,他心中并無多少新科舉子常見的惶恐不安,反而在最初的適應后,漸漸升起一股欲在這天下最高的殿堂之上,一展平生所學、實現經世濟民抱負的豪情與堅定。
穿過數重戒備森嚴、需反復核驗身份的宮門,繞過幾處恢弘壯麗、功能各異、令人望之生畏的宮殿,引路的太監終于在一座氣象萬千、堪稱建筑藝術巔峰的宏偉宮殿前停下了步伐。
殿前廣場以巨大的漢白玉石鋪就,寬闊無比,視野極佳,仿佛足以容納數千人肅立集會。
眼前的殿宇采用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覆蓋著耀眼的明黃色琉璃瓦,在初升朝陽毫無保留的照射下流光溢彩,金碧輝煌,灼灼其華,宛若神話中的天宮瓊樓,凡夫俗子只需望上一眼,便自慚形穢。
檐下斗拱層迭交錯,結構精巧絕倫,其上彩繪絢麗斑斕,雕刻著栩栩如生、象征著皇權獨尊的龍鳳和璽圖案,無一不在彰顯著皇家至高無上、不容置疑的威嚴。
殿前左右矗立著巨大的銅龜、銅鶴,形態逼真,靜默中傳遞著江山永固、國祚綿長的祈愿。
正中高高懸掛的巨匾上,是本朝太宗皇帝御筆親書的三個鐵畫銀鉤、雄渾有力、仿佛蘊含著無盡帝王意志的鎏金大字——“紫宸殿”。
此地,便是今日殿試之所,大洪天子臨軒策士、為國家選拔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終極圣地!
此時,殿前那漢白玉鋪就的廣闊廣場上,已按照會試名次,由鴻臚寺官員提前排好了整齊劃一的隊列。
貢士們依照低沉而清晰的唱名,魚貫進入廣場,在禮官和引禮官精準無比的指引下,于殿前那高高的、雕刻著精美龍紋的丹陛之下,依照預設的位置肅然而立。
所有人都微微垂首,躬身,雙手斂于身前,保持著最恭敬、最標準的姿態,如同廟宇里的泥塑木雕。
盛長權作為會元,位置被毫無懸念地安排在了最前排,居中之位,可謂萬眾矚目,極為醒目。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無數道目光,或明或暗,或灼熱或冰冷,如同實質般落在自己挺拔如松的背脊上——
那里有毫不掩飾的羨慕與驚嘆,有冷靜如解剖般的審視與評估,有純粹出于好奇的打量,或許,也隱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較勁、不服,乃至淡淡的嫉妒。
他坦然承受著這所有的一切,身形如扎根山巖的古松,紋絲不動,唯有內心一片澄澈與堅定。
盛長權微微抬眼,目光越過冰冷華貴的丹陛,投向那高大深邃、因為內外光線巨大反差而顯得格外昏暗與神秘的殿門。
里面,隱約可見御座那金色的、象征著天下權柄的威嚴輪廓,以及兩旁侍立的宮廷儀仗、文武重臣們模糊而肅穆,如同剪影般的身影。
一股無形的、浩瀚如深海、沉重如泰山的威嚴,正自那殿門之內,如同潮水般彌漫開來,沉甸甸地壓在廣場上每一個人的心頭,仿佛連流動的空氣都被這股威勢凍結了。
所有人都垂首躬身,大氣不敢出,連呼吸都刻意放得極輕極緩,生怕一絲一毫的聲響,都會打破這莊嚴肅穆到極致的氛圍,從而觸怒那殿中至高無上的存在。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被無限拉長,每一息都過得格外緩慢而清晰,等待著那最終決定所有人一生命運的時刻來臨。
這,就是權勢的威嚴啊。
盛長權垂下眸子,巧妙地掩蓋住眼中一閃而過的幽深思緒。
作為一個見識過信息爆炸、甚至某種程度上“去權威化”時代的靈魂,他對此既有敬畏,亦有超脫其外的冷靜分析。
不過,轉瞬間,他便將這絲雜念按下,在這令人窒息的等待間隙里,他的目光悄然、快速地掃過身旁不遠處的幾人。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
其中一人,身著淡藍色襕衫,身姿挺拔如孤松獨立于崖岸,面容俊雅非凡,仿佛精雕細琢的美玉,氣質溫潤中卻透著一股難以接近的清冷與疏離,正是與他齊名、被并稱為“京城雙璧”、此次會試位列第五的河南道才子袁慎。
當然,這“京城雙璧”的響亮名號,正是在他盛長權高中會元之后,由他那位忠心能干、且深諳輿論之道的小伙伴徐長卿,暗中巧妙運作、花銀子讓說書人編段子、引導文人墨客討論……這才在短短時間內炒熱起來的。
不為其他,就是要深度綁定河南道袁家的名頭!
作為經歷過“人設”、“流量”、“CP營銷”洗禮的后世人,盛長權太明白一個正面、高端且易于傳播的“組合品牌”有多重要了。
獨自美麗固然好,但強強聯合、話題度飆升豈不是更香?
這波“炒CP”,他盛長權穩賺不賠,還能順便抬升一下本屆進士的整體格調,何樂而不為?
當然,想必對方也是明白盛長權的想法,故而徐長卿的小動作才會如此迅速而“和諧”。
此時,袁慎似乎也感受到了他這邊投來的、帶著幾分“商業合作伙伴”審視意味的目光,微微側首。
兩人視線在空中有了一個極其短暫的、平靜無波的交匯,皆是無喜無悲,深邃如水,看不出任何情緒波動,隨即各自不著痕跡地移開,重新恢復到眼觀鼻、鼻觀心的入定狀態。
但,這二人彼此心中都門兒清,對方將是今日這紫宸殿上,自己值得關注的“官方指定對手”兼“CP搭檔”。
而除了袁慎這位“綁定款”,盛長權也留意到了另外幾位氣場獨特的競爭對手。
距他不遠處,站著一位身形魁梧、面容剛毅、眉宇間自帶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與傲氣的青年,他叫王佑臣,來自河東路太原府,乃是北方士林的翹楚,會試高居第三!
據說其家族在河東路根基深厚,文武兼修,他本人更是以策論見解犀利、文風雄健磅礴著稱,是狀元的有力爭奪者之一,此刻他雖也垂首,但那挺直的脊梁和微微抿起的嘴唇,都透著一股志在必得的銳氣。
另一位,則是來自淮南路揚州府的陳景深,會試第二,僅次于盛長權。
他身形清瘦,面容白皙,氣質略顯清冷,但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仿佛內蘊慧光。
他穿著半舊的襕衫,洗得發白,卻干凈整潔,一望便知是寒門苦讀出的英才,他沉默地站在那里,如同深潭靜水,看不出喜怒,但盛長權知道,能穩坐前三之位,其學識根基定然扎實無比,不容小覷。
目光再掃,盛長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嘴角不禁幾不可察地微微彎了一下。
那是站在隊伍中后段的柳仁元,來自江南東路,是他的同輩好友,盛家世交柳家的子弟。
柳仁元此次位列三甲第九十六名,算是險險踩線入圍。
此刻,這位仁兄正偷偷地、極其緩慢地抬起一點眼皮,恰好與盛長權掃過的目光對了個正著。
柳仁元嚇得一個激靈,趕緊重新閉緊眼睛,但那微微抽動的嘴角和瞬間繃緊的肩膀,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緊張與激動。
盛長權心中暗笑,這家伙,還是這般跳脫性子,能站到這里,想必家里沒少燒高香。
能歷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選拔,最終站在這紫宸殿丹陛之下的,無一不是這個時代才華橫溢、心志堅韌的天下英才。
今日這紫宸殿,既是一場無上榮耀的加冕,亦是一場不見硝煙卻激烈無比的終極角逐。
而盛長權,已然做好了準備。
請:m.badaoge.org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