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知否開始當文圣 第五百四十章 殿試(二)
辭別了滿眼期盼與驕傲的家人,盛長權在眾人灼熱的目光注視下,穩步走出盛府那扇象征著家門榮耀的朱漆正門。
晨風帶著一絲涼意,卻也吹不散此刻心頭的滾燙。
讓他微微意外且心頭驟暖的是,盛長柏不僅特意向翰林院告了假,更是早已穿戴整齊他那身象征清貴身份的青色官袍,身姿筆挺如松,神情肅穆端方地等候在門前那輛早已備好的青帷馬車旁。
看這架勢,竟是要親自送他入宮赴試。
“兄長……”
盛長權心中一暖,快步上前。
在這個格外注重長幼有序、嫡庶有別的家庭里,身為嫡長兄、已是朝廷官員的盛長柏此舉,無疑是對他這個弟弟極大的支持、鼓勵與無聲的肯定,其分量遠勝千言萬語。
盛長柏面容依舊是一貫的端方嚴肅,如同他筆下那些一絲不茍的館閣體,但此刻,他那雙總是沉靜如古井的眸子里,卻清晰地映照著毫不掩飾的關切與深切的期許。
他沒有多言,只是伸出手,重重地、帶著一種沉穩力量地拍了拍盛長權的肩膀,聲音低沉而有力:“都檢查妥當了?筆墨、名帖、考引,一應所需,可都帶齊了?”
見盛長權鄭重點頭,他才簡潔道:“走吧。路上若還有什么想問的,或是心中尚有疑慮處,盡管說來。”
言語不多,卻字字千鈞,充滿了長兄如父的擔當與可靠。
兄弟二人先后登上馬車,車廂內空間不算寬敞,卻彌漫著一種令人安心的、淡淡的書墨香氣與皂角清冽的味道,這是盛長柏身上常有的氣息,此刻聞來,竟讓盛長權因即將面臨大考而微微加速的心跳,漸漸平復下來。
馬車緩緩啟動,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碌碌的聲響,駛離了燈火尚未完全熄滅、依舊殘留著昨夜喧囂與喜悅的盛府,融入了京城街道上漸漸蘇醒的市井聲中。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為這座帝王之都披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
“七弟,”盛長柏率先開口,打破了車廂內的沉默,他的聲音在狹小的空間內顯得格外低沉而鄭重,仿佛每一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殿試之要,除了父親與我往日所言的禮儀規程、文章破題之外,更重心境二字。此乃決勝之關鍵,尤在你已是會元,萬眾矚目之下,更需沉穩。”
他目光沉靜地看著盛長權,仿佛要將自己的定力傳遞過去:“紫宸殿上,天威赫赫,御前侍衛肅立如林,文武百官列班如儀,那股無形的威壓,初入者難免心旌搖曳,手足無措。”
“你需謹記,陛下雖是九五之尊,手握生殺予奪之大權,卻亦是心系天下的君父,今日臨軒策士,求的是賢才,是能匡扶社稷的良駒,并非欲令士子戰戰兢兢,汗出如漿,不知所云。”
他微微前傾身體,語氣愈發懇切:“你只當是向一位極有學問、極具智慧、且心懷天下的長者,呈遞你十數年寒窗苦讀、孜孜不倦所得的所思所學,所感所悟。從容不迫,對答如流,言之有物,邏輯清晰,切中時弊,便是最好。切忌因緊張而詞不達意,或因畏懼而不敢暢所欲言。”
他頓了頓,繼續傾囊相授,這些都是他身為翰林院編修,近距離觀察朝堂、體會圣心而來的寶貴經驗,非至親絕不會輕易告知:“至于策問之題,無論為何,縱有千變萬化,其核心宗旨,無非‘經世致用’四字。陛下要的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能落地生根、造福于民的良策。”
“故而,破題需準,要一眼看透題目背后關切的實際問題;立意需高,要站在朝廷、天下的角度思考;視野需開闊,要通盤考量,不拘于一隅。“
“但論證必要落到實處,有根有據,有具體的施行步驟與可行性分析,切忌空談泛論,徒引經據典而無一磚一瓦。陛下近年來,尤重實務,厭惡清流空談,此點務必要把握精準。那些華而不實、堆砌辭藻卻無實際用處的文章,最是犯忌諱。”
盛長權凝神靜聽,將兄長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刻印在心,他知道,這番話語是盛長柏掏心窩子的金玉良言,是真正希望他好的肺腑之言。
他認真點頭,目光堅定:“多謝兄長悉心指點,金玉之言,振聾發聵,長權必銘記于心,不敢或忘。”
馬車在微熹的晨光中,穿過漸漸有了吆喝聲、車輪聲、腳步聲的街巷,最終駛近那一片巍峨肅穆、象征著天下權力核心的皇城建筑群。
越是靠近,空氣中的那份莊嚴肅穆便越是濃重。
至東華門外,所有車輛均需止步。
盛長權與兄長鄭重告別,最后整理了一下因為乘車而可能產生的些許褶皺的襕衫,正了正頭上的儒巾,確保全身上下無一失儀之處,隨后,他深吸一口氣,隨著同樣前來赴試、面色各異的貢士人流,步行走向那扇巍峨高聳、戒備森嚴的宮門。
此時,天光已是大亮,朝陽奮力躍出地平線,將萬道金芒毫不吝惜地灑向人間,尤其眷顧地籠罩著這片皇家禁地。
金色的光芒照射在朱紅的宮墻與熠熠生輝的明黃琉璃瓦上,折射出令人不敢直視的、輝煌奪目的光暈,仿佛為這皇權披上了一層神圣的外衣。
東華門前,禁軍林立,甲胄鮮明冰冷,在陽光下泛著幽光。
他們持戟肅立,眼神銳利如鷹隼,沉默而警惕地審視著每一位通過的貢士,那股肅殺之氣足以讓心智不堅者腿軟,禮部官員與鴻臚寺的官員們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他們穿著正式的官服,面色嚴肅,一絲不茍地核對名帖,引導貢士們按序排列,現場鴉雀無聲,只有官員低沉的唱名聲和貢士們謹慎的應答聲。
然而,在進入這扇象征著無上榮耀與機遇的宮門之前,還有最后一道,也是最嚴格的一道關卡——按例搜查。
這時,沉重的宮門在沉悶的機括聲中緩緩開啟一道縫隙,走出一列面色白凈、神情肅穆、身著內侍服色的人。他們步履輕捷,眼神卻同樣銳利,甚至帶著一種宮中之人特有的、洞察細節的敏銳。
“諸貢士聽令!”為首的一名面皮白凈、眼神如電、約莫四十歲上下的內侍,聲音不高,卻異常尖細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清晰地傳到在場每一位貢士的耳中,如同冷水滴入油鍋,“依序上前,接受查驗!”
“不得交頭接耳,不得左顧右盼,不得隱匿任何可疑之物!違者,立即剝奪殿試資格,送交有司究辦!”
語氣中的嚴厲,讓所有人心中一凜。
搜身之制,歷來極為嚴格,近乎苛刻,以防有人膽大包天,夾帶舞弊,褻瀆這最高級別的掄才大典。
盛長權排在隊列中,心如止水,面色平靜地靜靜等候。
他觀察到前面的貢士,無論是身上的衣衫、頭上的發冠、腳下的鞋襪,甚至有人隨身攜帶的用以提神的鼻煙壺、香囊等細微之物,都被那些經驗老到的內侍拿起,翻來覆去、里里外外地仔細檢查,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藏匿紙條的縫隙或夾層。
終于輪到他。
兩名年長、面色刻板、眼神如同探照燈般的內侍上前,先查驗了他的身份文書和考引,仔細比對上面的畫像與本人容貌,確認無誤后,其中一人微微頷首。
隨后,更細致的搜身開始了。
“抬起雙臂。”
內侍的聲音冰冷,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如同在對待一件物品。
盛長權依言照做,神色坦然,目光平靜地望向遠處宮殿的飛檐。
內侍的手熟練地在他身上拍過、捏過,檢查是否在內衫或襕衫的夾層、衣領、袖口褶皺等容易做手腳的地方藏有字條等違禁之物。
那身漿洗得挺括、象征著士子身份的藍色襕衫被仔細撫平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存在的異常厚度。
接著,他發間束發的那根質地普通的青玉簪被取下,內侍對著光仔細端詳、摩挲,確認只是再尋常不過的玉簪,并無中空或是刻字的痕跡。
然后,他甚至被要求脫下一只鞋襪,內侍拿起那只干凈的布襪,仔細檢查襪內和鞋底,確認沒有涂抹或是夾帶任何東西。
“此乃何物?”
一名內侍搜到了盛長權系在膝上的護膝,觸手柔軟,但仍需例行問詢。
“回內侍,是家中準備的御寒護膝,聽聞殿內陰寒,跪坐時間或久,以備不時之需。”
盛長權從容應答,語氣平和,不見絲毫緊張。
內侍示意他將護膝取下來,而后里里外外、一寸寸地仔細捏了一遍,感受著其中填充棉絮的均勻綿軟,確認絕無夾帶紙張或書寫痕跡的可能,這才幾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將護膝遞還給他,公事公辦地道:“宮中規矩,凡攜帶入內之物,無論大小,皆需經查驗方可帶入。收好。”
所有查驗完畢,確認無誤。一名內侍用朱砂筆在他左手手背上,快速而精準地畫了一個小小的、形狀特殊的、不易被他人模仿或察覺的記號,示意他已通過查驗,具備入宮參加殿試的資格。
感謝大佬總共八畫1981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