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南明大唐王 第242章 絕望
蘇觀生覺得皇帝是為了在南直隸、浙江收稅,因而選擇了以最激烈的態度來表明立場,只要自己退一步,那就萬事好說。
畢竟按照大明的慣例,如果沒有內閣對旨意的票擬蓋章,這旨意就是中旨,下面文官們是可以選擇是否執行的。
單單只是這一點。朱聿鐭就早就看這些自命不凡的文官集團不順眼了,而他第一步就是要拿回這個本就屬于皇帝本身的權力,畢竟朱元璋在時,也沒見哪一個官員敢說老朱下的旨是中旨,而選擇拒絕執行。
不過這會兒并不是著急處理這事之時,朱聿鐭要的只是內閣通過征稅這一最基本的國策而已。
至于下一步,朱聿鐭也早已經看透了。
這道旨意雖然已經‘合法’了,但指望下面那些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士紳乖乖拿出來,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之事。
而朱聿鐭要的也是這個結果,只要下面開始對抗,他就有足夠的理由,再次開始充裕自己內帑的行動。
朱聿鐭有絕對的信心確信,這幫孫子肯定不會老老實實配合的,而他等的就是那一刻。
在蘇觀生答應下來收稅之后,朝堂之中再也沒有了爭吵的聲音,朱聿鐭再次淡然的掃過群臣,道:“諸位愛卿,可還有人有事奏稟?”
這話出口,所有人都緊閉著嘴巴,一言不發。
看著這些大多垂頭喪氣的大臣們,朱聿鐭輕笑一聲,便即一揮手。
身邊的王大勝立即踏前一步,尖著嗓子喊道,“退朝!”
今天這場殿會,對于文官體系來說是極為失敗的,一樣成果也沒有取得,反而倒是內部分歧被完全暴露了出來,更被逼著簽下了不平等條約,當散朝的話語一出,所有文官都再不停留,沮喪而又憤怒的離開了奉天殿。
離開奉天殿的一瞬間,蘇觀生卻是鬼使神差一般再次看了看那新懸掛上去的奉天殿三個篆字,突然有一種感覺,是不是自己的前輩在朱元璋時代,也曾有人這般回首仰望過這塊匾額?
歷史是如此的相像,朱元璋在擊敗蒙古人后入主了南京,而三百年后,他的后人再一次擊敗了滿洲建奴,再一次入主了南京。
兩人都是戰無不勝,兩人都是絲毫不受文官掌控,朱元璋就不用說了,這位唐王在連續大勝之后,對待文官的態度顯然已經開始大變樣了,再沒了之前廣州時完全放權,似乎與之前的皇帝別無二致的態度,完全轉變成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勢。
難道說,這位根本就沒有放棄過清洗江南士紳的計劃?
一想到這個可能,蘇觀生不由的打了個冷顫,再一回想到朱聿鐭最后掛著嘴角的那抹獰笑,蘇觀生頓時覺得這內閣首輔的位置完全是一個火山口一般,隨時都能將他完全吞沒!
他突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那便是慣性思維下,皇帝不會對于官員朝廷清洗,畢竟近兩百年,文官們已經紡織出來一張密集的網,幾乎將皇帝牢牢鎖在了深宮之中,對于皇帝的限制已經達到了歷朝之最的程度。
對于唐王繼位,雖然許多文臣都明里暗里表示不合禮儀,但是大部分文臣卻不會奮力反抗這種不合理,而是選擇了默認。
除了唐王實在太能打仗,讓大家原本灰心喪氣的局面生生扳過來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他繼位的不合理。
因為這種不合理,皇帝就必須更加看重和依賴他們這些文官,讓文官在天下人面前為他正名,穩定人心。
也因為這是事實上的僭越,皇帝必定會不安心,對同樣有能力僭越之人倍加堤防,那手握重兵的將領必定會被懷疑,必須有人能牽制和約束這些將領。
而能夠約束他們的,不是依靠皇帝信任的宦官,而是他們這些掌握這些將領軍隊后勤供給權力的文官,想要打壓這些不安定因素,文官勢力必定會水漲船高。
正是基于這種考量,文官集團上下都對朱聿鐭登基沒有多少抵觸,甚至許多人都在期盼著這個可以讓文官集團勢力,更上一層樓的家伙早日上位。
但文官們卻是忘了,朱聿鐭可不是在太平年間接位的,甚至朱聿鐭比當年的朱棣還要困難,朱棣起兵之時雖然形勢惡劣,但其在軍中向有威信,很多時候平叛軍隊一看到他到來,直接倒戈而降都為數不少。
而朱聿鐭雖然在廣州有人支持,但一城之地的支持能有多少,若非以議會制取得第一桶金,又因為永歷棄國給了他機會,估計他要么在廣州城戰死,要么就是跟著永歷皇帝一路不斷的南逃。
他有如今的地位,幾乎沒有依仗到多少大明的余蔭,完全靠的是自己從無到有取得錢糧,再一手組建出來的新軍立足,以及連續不斷的勝利讓全軍上下賓服,最后堆積而成的。
就如當年的朱元璋一般,崛起于亂世之中的皇帝,就沒有一個是善茬子的,想要控制這樣的皇帝,也只有腦袋被門夾過的人才有這樣的愚蠢想法吧。
論起功績來,朱聿鐭不象是繼承帝位,更象是重新鑄就一個新的大明,這樣的人,本事就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怎么會被規則所束縛住呢?
突然之間,蘇觀生對于未來的憧憬便即消散一空,原本只是因為皇帝突然亮劍,讓他全盤計劃落空之后的沮喪情緒,一瞬間便即化為了深深的寒冷和絕望。
既然已經徹底將朱聿鐭的印象給擺正了,那他不得不想到一個可怕的可能,那便是皇帝這可能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再順著思路想下去,他頓時打了一個寒噤。
作為士紳階層出身,然后一路從基層慢慢爬到如今高位之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些士紳們的想法,想要指望他們老老實實拿出錢糧,必然是不可能的!
而皇帝最后那抹意味莫名的笑容,此時便完全有了答案,皇帝必然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而只差一個理由而已,而理由,他方才剛剛已經同意了,那便是向兩地征稅!
可以想象的到,一旦旨意到達地方,這些還蒙在鼓里,只覺得好日子已經再次回來的士紳們,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面對這道旨意!
而結局已經注定的了,就算他將推測傳遞給那些士紳,估計也不可能有人會相信他,畢竟這種大面積,無差別的清洗,誰也不相信大明皇帝能做的出來!
一瞬間,蘇觀生只覺得天地不斷的旋轉著,不僅僅是對他自己的前途未來,更是對江南無數不知道死活的士紳官吏們感覺到深深的絕望!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